求道德经全文rt直接给全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21:22:06
求道德经全文rt直接给全文
xYr"ͲR,cҽkЀ RQ@hFĤ"B="2r~i3Ȉ"=<=<~~}ӛW_mc9ю?3M?7>O)̯y]M0߾#Gyy;tѯw֛}Tve1>tt6([:?~_A'Ol ^ͻ>FUq4gf/8ޮa|]7kŭk%ƇtM*or>t3^=z{z٠lV0ҕf!pG{Iw)B=^^wp: g~2~R/:Ϡѡ7tG5;-9ƳwC;n ZgG?l8t;aXq  ɣѩ'gmiz)9t*m8vx~!5#N/j>W)N흄/Mg6{{T ;+7=_V Cը ydjs->>?2I/E‡|~ ;/htLSύ#xcC7 W❞fJ4̼'A{ZpRN:tHP>?FT<#^-s'W$RcdcգI3pT<Ƅ*f:U@B oxgH;iE؀XO_[OI1Dw'TIGY[9.&p5l}2 5waoQ}6?9?nb5A=4N'P *Apx!1?uGxB5NY-ӥ1 *.u=˱lDՄ؅ QOVزZi-GM)x20͆k<C#5j^E;V_zqhmFƥ[je[C݆45idO,9õAv0淽}JVU:cӾ\oLmtYCTGdT\2-rm4؇ⷚ|n@}Uɩkx~TP3uuĝ,T@ӷ24WF70]Z~y\1)l:^ܔ2F/IyY.1eho3mw?yM6Kv8MŘۭrzOb嵡IÄGyxۆtRu+GmLT7AW6'7 7Gj{'N.FEFY5Y9jMQ<9O/fmHY9G V [.N͂X_%|#k~g4풿Ck?qǭȤe<~М##f+{琓s<دǟy^K]EG͞޵9蟽9B6GGWuz\|~?ΛweRM;M$?''v.{%J.'$d,LQ ;kTp1xȉ9}y<lMIhr2%C#D~1oox `@sx.{כzŷ:%O1 4X4jފq= M`w h܃OB/p̆Orx'vY5 g',㲤?/r@s~sⰒ)GV#C$~i,6y6!Yt9E mr;ɳ?rGtTt}1OI:#z>W|KCL1sӁ{[+7:z$: }Oަ:,/c12E8!.?(gw[tE9Aׂdxumܢs #,Iݛ4#O ɐ*{ch()߯*](zzx٥o7qcC`}FL.(_9jAPy🷭 e\G#۵-zʉzi#JBvV_9ḝy"oG#zVCDG5=6菪ӟM>r|wbe~R/=bBN|4aK{y_5ǝSvd˼idmZͱ Y5ICˣ<݁!gJtpW«n5OS#gF;͹0jMVAGꪠ~ɾ:͓aKYu?gWB0Wp/cE9BD=&=?綉,cyZN|lUUxG'T>C#.iEs4h(;O+!ߒ},CRl]to6:b2x'|؅am1jJZ.]N)>*g9?QV~"%4"$^J/AsiUĜ]Fh9*T$:pJ}P3q>$_nW}oչbgW[`Ut{SLp혍 qF?Ȃ,!9"#bCGYjDd  "82#y Wt@ ?cy͕C &'{qP/H]Ⱥ ٻUC_vx: u b嶴s2OrH~9(0m^?g8 $f|~!>jXy9j?̳_-~ѵXkATL.+'#&aG0$gTһd`ʀ~\0Ltn.<@;\Ez'Z%(AqqĪ~į~$OTw"}3pU6(6\poɳG>{t^oe ryF?:!Muؾ|=L*Gv⨧':]e9d3DFh/Hנ$j9.|2tP+aj|cvz(@ w#RPwSVUd;}◎0ABQC\BUV>6pt ].ap>x˻dP'zLy?-J j:nᣪt):3= k,#\{kCytr Nwm5r]3^lGڳOs;h&ĭdNןydb̉in.56H ;Z[dՒ&z5GC?Mi:F\Xd59-TٚWwKPs4?eޞ,ѐC;r^doWHH*dH^%V!9G#_ ;Z B:ds.[тZ2 ^ 17TST!U~h M/nV1ۓM\!wFzy\1V1~L߯!ja Y0<+]Y#T+uDdZd%JC/$ƀW{E1}䅚X>燣h$׫>.YNda: /0 KQiokyGM X}-Ҡuy[]H{rQkRF*qr\JPjE}-w@Ge c-,|#ԟ9I=7}Wt(Yޕy0pbU3'Zul#+VG٪Ϣ" 뜱S? h_3=/.&xpy~)#whM?ʲW2݈1ӓHl_jny'|Qz*?$E]t f&Ađ,XgCH꼔Bz4qgjy]Y5WL$Jdg\?WE,Gl[mj/=UWۓ:zSNQTiISTzMWHUOԹOeWR8p_=pJސ3CYxY^D jIuw2&/酥-vK[8-Yyղ~˲7k;\n5G< K: XP+n%ֲDiK!z :QUay`xDt^!AUOd@Ox)udW <؄ [*ю~c ><,8R eB/ v~Dv֓߫+Ew!&Y`= ٮJ|Q NF2UX?']c.G&p LA;Aiɒr,GCD)Ʌz'9Sh0px*,)2a9;1xo5\X5tԔ %lWHΡ^;+* H ߱SEAIxXCjʟӾvwbq[ӰJbm$+9{~î6B 9) nߥ NoQrƨ[WDŽ}Ult`G4cy _{[ut,ARjD7s䎬H2tCVzGE4F‡5jٲ/;"&7僨w aR$:zj-SǑ|vP҅KG5W馄- )Ce^$?xAYFlPǤwæL =oa!aWd&$s_4[dZDt0W7iYX .x  -C !豃MܖR԰q:T0?/x&@ u v|+.<=:q#8$A'5Hz7'51svF) a̕=dg%t>_}Oda38ܓT)k4'mU:ޒW{BX}P FV%UHJwt+~`6 M{1f_Yl,BRl0ƥ>LfCiW&} mq`Ԓۦ,64/#UA5o@Ԕ=D+ ^5)ˆ`;T_fyT;4/Otĺڑu tK.~=g~Jq^5_5{9!j݅܈P5dQ!~w}mˎ7:lTÂ4/q6OLG`BWF  dGךx͜vNM|=n#d ob^[9|/daYOIN!~doTDX^%So:ȭNsyNw'>4;Y]΁y*Mª4b6EȮ-΂6~C:!ݗ/{nZf2=QK@CkĞkeK=emޫ }uI'³3<Eݿ~?4tcwݐOt*e$vᝒk|tP>ʘf N4;52/\{5? MӔْTȼdG?$r[:&%),%Y(]7'?"S^>a5G!huH'/}(keD˽,plIf)T3Ւ)wt_9%yY8M^" H+YޞoyAzWSA!eqtUhY꟒F)=8R c5ZCuSrt6!K>k6PxX&(HQ.?p9-(Xˋb|]&mTVH_XP5a>Jm[HIPTqAos0[r/G6hW/K.jA3q'Kr8qKGa ʬU1Ş+7>И?d?)h0%_ hum16z2EwVhMN!ξ@\SV<~̢~S7kb( MQ3A\3峗e(2|= Ѣ307IV-}~]".#ځ,+gca S*rySTRqHLÊKz#3'DG{[*.*2>%-`N~C:+gޜ#Q IKGJ?і}~7H#H;4@֞_HO;j_N[ZʱDS{{jeÉ N}?#st~Bv L~ʆDGі5Kg !qӮ@TI1MIYAN-=!G/d,N^ ms [Y4X}b%LkQ=(x%JO$lipAUNas[Bn4Qk &{RzC38zcC٘:pD^}{Y{KuYof?'A.X=tڬ!d͡@_nWā&d1Ǚ9ε3k'EpZ0\\q V Oo1dKk;K[ %s& x{wJOkxx4QLY7m{V OP %MΰFli_|dDSv|xy61|P]|8^ypha-=H9ʔe牥 H[o֔MhF7^T%i3I&yA U]&J%R3c?-8RtSXZNa_⣝)EB2x 4֍[fj:n<+GV)=HzNo~~M&j;yLHg_'8)ǝ,"͇G8Ago\DDRU-[0؞sT Q|ī 0V옎Cy oI7ed钞z[-=j7U6OJbUqĤ:J?ܣ m#!Ob!>iB~`Ъo8Fɨ~~kS&nE~B"Z·ҫ|m:j -HoV;haWDV.ąmFc~7"_k~d³X́J,4\]S.uҐt/vGk*i9ET o{AeSvjqJ2'i[+Xix'E'pC^8YaVR*3wJe#獂D%k[$ Q2;jeylhs9 n8^u هy0D:WФ,n-["%6зC!,GcR߯֞Z ɕlUx 2H硉0 K+ 4U l>W4Ĕ5r1x*$/;Tuowȁ ͈Jx#ƛMqI~C"E]2tj N9O.KInƳSg>/FsC4O2XZ*#0&%&9*Ãn+I~fN֙P9q|u&ڏp)/E`8F7KըB^+ݚމIo" b=dQ`, Eum l 3̀M(UF1AM[)Vf液ȭlFVk-kHgx+h`\+A\dʚ A$W~Tr+9V j+ڦ֏kϔMc\yb6iꠦ6 oh9c2H;m+[E/7Idzjj˂,lbpk$IhժjZV3Mkw5]i[ WbQZa"N+T2YըuYdbg[5A[h jRʤYʑ#j)SB"mB VWJ@bYIFW|} jj%7~0W4䃎ZŸAJ{uMF"kA,+\*抛[QrǦ fuPxW$eMQ^5IJ*&We1W3_ElaQ_1I0U#W_E 5K>Ęq8&AΘ)WU xUiǾ"iXiqmkak:".z&cd^kD4ԪТNxjGS]1*ij*W9_ѝ55`3cC|O 2hЫM-5vR^ _ˎ-*ڗ>ؗ, ,nˊgu8X~1 ^0 X=OF(,QU\EW6_n?#dFHMؐ9;we8UqUs`t,^%”k1b@tɋc1c!5Vt,r,j9;Pc;24/dab٠@vq~ii7;H&a-IYjk+T?1٦ ^ұIBֳ-F~]~=吖Y.FK^@Wbv .ol }.yUQ^$ge3cb=,M&-$xY~fj0vnw[)q"HY2j ȏcWʡ͗ 5^gYtYVE_'F]p~؈YئiB„)lPlcT\Y+WMoȲx8[V&[%Il*[ZdOi&'LY ;@Ũ%^QT,YN9&QA6&ϲxIz}")-b*[< 5pX6pavZzqHZL^p2;MkaE/Zq<ĚZq͒@bQb+MaqٴƬ9V6b*Da4bdbm`@f6N2?Yh(؅NYp)6†YaC&b 8Vz <} XhXxpX|) EK͇]>0b#-EUsy#֮k\pæ5Pؙbº ;SHX ag_ Q(_քX tX% ka] kAaº6 #ÃU+㺐 8 k>A^x)+ cƙ0 ԑ0.|mÄn)TX MUX  C5M˶PD͸ɅدrBV_YV=#*Q )'G֌npns]C8Ս[8Ս[8յ&諺ҘҧnZ ڊ#pV0oGe\!ZV,1{}c[5[2ki@&LjAm8(eJg9ʑi`B'$22q `OYum^k4\fHV׏4wrT( %Z߆gegA2tV1T٨VQ2֚| k*~٘4U즙ގURƢeʊ-"NXBoZsFۅibk1 @[0{`[c1Oݺ[a[!doq\ j^ڀ[x[/m N55m45ՠքWLlH+EٹiΘ9h~OdUF1;Ln3#g1*ᵢ}غXV"d+omem 8u55|ʣ VFTKi\+h ^G03Ҫ]i{*ǠVo>cZdV)جrYy~4ՌEhh555,Q,(k&5Js 5Pqw L|*/VTk4hŲ̉5%^+ER~]FfTm*oVX4e9fIZTKb7OMgCO5HNUӗxr65>5aUi^ J@'յ96&ǘTPkRMR(TĐQ[QUSrMHb.d*EsR3:I ZdTyFdQ U,H[ԘLkcR-JkSR $5:T3p Kg/f#N!]wpT9&ve^E $nd狋\Il} N@_ / / bX@8b~X@_ / b~X@_ /U@_ X

求道德经全文rt直接给全文
求道德经全文
rt
直接给全文

求道德经全文rt直接给全文
《道德经》
--------------------------------------------------------------------------------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搏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监,能如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生之畜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恍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疆或锉;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铦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弗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
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右边是一个页字,左上边一个业字下面是一个系字);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婨;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懵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惜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度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
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盗竽非盗也哉!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袄.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中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德.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恒之.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恒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恒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全部展开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收起

哥们,那很多的哟,我想给你说可是太多了,三言两句说不完哟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全部展开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