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智慧之花》原文最好改好像今年的六年级下册的一样,越快越加多分!是孙云晓写的,开头是“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结尾是“……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4:54:16
求《智慧之花》原文最好改好像今年的六年级下册的一样,越快越加多分!是孙云晓写的,开头是“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结尾是“……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
x|n3Mݫ2g {0@sahc?~RwNQvQ;7 *^'"+DF3 Ū\"#N,y~/׭_]帓2_Y?һI]@ow_R2x vV%ʸ/Q[9V*kZiХ-(ѽ5ՏGd>7OMfU.-#rM*Q" 7R_1M\yq7O󺷿F7Y~ F7]h+Aŋ_Ӹ=P\?ܨmB9k]3PW7NHmUQ>285æ:T 7e>MN@;ꦓnhAF%N=U)wƽxPvmMո`UQZ\Q;4[M8_wj$S&0r ܂jD:BkH ;ι:Qsh:'kk|W^tDKD7'#Rk"Hs];ʤ==S[ޥz\KIXfL,M6kU_CWy*mܦr͈)i"P* L`(M Oyj7IS>9ˏGEc߼ƣkb0~#"hd%=Sc$'$j+6u[`v c+3)!cP@`K.!Bt)J9Hs;JmYXLvA2=l{T6Hdr`2<ء1BEC}guOiIB/<=ܝHߴDMFaVT%xz gF9NQB~rfXʫYsS.R-$|JNsϘAIofH*,TOHcp ͊7Nȴr5.˽NsYlm>:^nnIH" ]&<'+̞F|A+8n[2bq"p 葸h Y+xLDߢ(|8cx-,PMÕ|>ݛYDnjM>1\@T[?v2cÀIz&< -"D,Oxl];U~4Esѵ{Y5!7n(gyդ9RbgNWV:("v ~C vڮ8A+C"&աIF0lىz݄Gwf$gMw'2[qItm5@ }X \t^}%P}r vOb\~꧄kizqK'z[vc#A N-89 {"_&) ǿj*O+RO)@س&bg$JS`zYPLA@1mlW7[soV0] JB>iwnݏnvv}wJQŻ^4i wHCܭ}D Q[/40~ݺ2 _#Yg?\u~3~R}2C˒\ńNJӂ"JV< }jq_UˎLtjb`-|n _mB~`A;*d!5I@ n ,rd:P[92BcR9~n'Jv\(4hD1JdKfՙڸ" =>{$Lwz+_ 4vd;b1H R䐜̪(~f&%`yW? q*D>tk<{DO7b H9٫^ed5ONzd)EW҆4ŰjDjs{QѾpHX3 eRON"K`M".#=1HFQ̑mSdb+W3OwouC:TsmgڕR.hCs=Tb2G62 Կ^SquLq}. 8ypcaH2̌/(ȍ$);(caׇlpĽbHg$ƥa7X-jZ/_e"M8Na "Wᚚ(a*'ؓ4iAͺ%.)PeUcTn%UO)}~dHH!{y; 5̣4Il R! <1@C8׳Є Yd$!Q;Rܨ8ֽ2)!ΗP;{p7bOBiMd2]?Ssi ":IC̙S$bLa,4E '(5#pz@DK8Q} ROǝ8\8bvG9 TK:n/ ਈ|ݲ* hG{ƌG3m"CMڜ>К: Ԏ$+;r>\$Jm6쥈ar'$LxL<ݝ̎*J2P-C$T SnH}~+mg0Y4Tڇ?{'$\; #5dfKl̜\ݎj:йG4BB/GLF#DFZBH~d:r\ m6!e\>OHtM{+Gnv<"Ըm]51"1/ɟ-x'dq19U+:4iI LATyd2/0'8+I_gޭ I 0 Ԧ>#t۲- Vd!Q&{Ojjj:ubؘKĒFcFmEʢ(1((U:|eTqB>YʙO h>߶mF5cI Liq6@g ȱ_&%Eu@깍qV圕rC\Q D pY"X;avQHߝFv!Յ&iLTb|e9 0;~h3~&HCm!j{ݱj`$dgi([ͨ֊'RZKw4i%OY<]A@8 BuQԜ\tiR ʉ &>>owպphQl rD|l0>'\-tAdqAM[*WmtAlӵ "d5n@b%'S:E R=Mr AEKG7-cCh8<qഎiZL/<dcr1NPcW'r2Gy@.!;7?yUsvr׈_͊69o=ErYъ$$ &ԇJFL\p24R& j !@YAtgrh/ ˸֑^? WSp>'mOgw`qdxIV{IqB>4z~pעϐ.JnRCL_[ sƶsu ~nݚHx2㜊nbp);R*ggUtTO #4LՎO[ Mv*(Q@^;+|Ț^D`#XoUMH"q Y X,  ~F?O+R;Ǥ>PW7\xBR\iW ^#a ǯ&ݞND03|ոy~#p_ 71D|rE"ӘڜD %Pt% iCI1j[s~xgcXƆE>IAiSW؃Rkv__x"SKE |c-_q 1$v`:d89&W$ ;Pm2LDLr횳 "x0y'Eeq9ӵ~q[m}p6bj#5㻨qX{a0#Skk%#- =vn*Ê{{^ 8b hn`z~R~͒"8#Y5Uq@ enkv UZ^:"hhw-i"(Oan0~1&WZI+ ind;ϳ}SMjRC¡nEmQ tT2uq0NpM%w h>K*y%sbV 63~4?@,vL$=q T{!72T7Crz)#iX_1g~dPI `LJ2ަ\dUt{ `:TDU'mGnā.UQ]+;Xl=WH|uGutϠ5vDH+Aȅk&29bgMc%Cۉa鴚0ƶpq8"X#'Ž]3𛫏pr@`hءIvc7Ur$&ݸ%|A#jžjyQ2nh$x?o6_Š*f(( b%tN F8BR햆$آ9'u,o>NQV֎q` u>Z< $ջRSѝ/A'ɂ!j-ܬ{![>Q.4 q BltRz$lXH2? Tܐ .*Wn{긽A΁Kâ9e#xNR e*TA@cZ-s kx:|`43\>N3` 4z'gwiU="[ 1N'_Tt:M)h@T%mTWhp~{]!@վ6! fƑIdsV[}yoנQ#^=/[w*P{jcW\t uRNtkc ݠFSFiPNhCcetB-\RCvQ8JsRI[rB"R̩XVtplo) ~z-a| ){䉝IyG紸g2)ص̈jh[4:Yo$NF-;qoTY_3Py(xʳ=^*,qIDøݸsڗfJ3 +on9u2!Ed9TI yGpT5wGQY&uVS smܕ֍XpXC:m\R5#ABnٿ=o=F`V`F?{jcouiQ/Wny`P͂{TV%mÁ?oC?Bu3cmF'GeQTxL@y}ޞަ5i[*ꑎ_!*6W5D${7;zz>wޫ)eE|5!r+oHoy}2َ! vק_|:&KtuבuoŅXpN7:\))9fRskM>hҌ s?㼵e\ >񋢰z]߈A(\SIYd }7}Jg۾qiּ3B4s>m81o [ ;^C1b30eZs%NxnC;gr52h;NPn?O,`W[]$-HIgȑHQcn|R2X sW*lcava*nb:8gibI `Ksڔ~GQY랢&ʥr7NTΐvTaX֕[{C3/%c )iD8 g'7~o(~_'u8&ҒN˙&IPSKN:QXVc.260{䥭~)]9ktYN%}ٿ #݃GC>Yx[w;k;jj32!_|3`+2olKnЃ\ul z(MyduTٟJN3m&)^7:ؙ0Ĩnz#RQn&E'V܁?G+\`^!-ȃ05!o_CkN/5 $JxzH-u$$w'6PĈ_;XH$2Kڏ00e8qxET:]T8hv|RR@UzOR%5 {\>T/dh7Y}qҪ N0'=fopk$HR鵯@3q[s\ =brJ)'^z7bmܸ+u'4 )Z|/s ,i;c͈D߰|D˺U3Jbn AߠNN6X.#@;&NrX [dw>{4=/bv<y/rI0Kݦ_7ll_ocb4I ?]6)ov=RH7oݻ^Dͳaid">"#Zh@ֲUnvoI&JBV K՗xxLrf mcu,$4%lh'~N⭧z59xSm<"K3x.x{Han$d*BMe;jaB6hp0%7""MMmӿUtRoT+Z]8KsGT4Dyp:'x1#ipwaN"ҲibL.#MNCSJTn=㨅|\֌KWSC>uyWj4E&3s=)3)MV.{˧(^ȔY/#Qؘ6)5Xy OʽXWxNS~I*CtvQx\aV1tm;#mKe/'E kn7pzֶY^KrfQ !dg 3t=>|^g,:s;&6YfSgY,,/ 1=OŸ޲=$ =oy |>w1lg﹟ɿ|h `1hXmq&t`[34 ZL"P~S Od)/4c`ۍ`f!I~=>,Ѣ>f ShŹـ--~ا|Ɖ:cDP>5X7ZSh8GMg2H7CZB"m,iLwlFOXDFiqJS\mx$|,ͺsni,vi nP_ô9KL♖SLӘw\FxzZڷ Ԑ0 C-A07a%l5=:H}Z` ]LP7kЀ^[=Ÿu~m~;3`N,[g)<>Ä}ȅm`l6l%>l*г8YeF bۈĂӳ1;HcƛƝo])Œ^'Lٯ~=W6[lX9ٯx3;5X7bFϿʝ-CGˁ01Wcm',VUy_G0i{ ٴ1_<̨ٜڬ\?gՖtQWlfmy0]:ߛǩb}ñmYMcm|mrm3mco;{m.skagW)kż29DطY|m#~_UEnA3q>.nlܰ{s&SNnDr[8/7OlfnI}Fg#_&?Uo, KL|n,3;_"YyExmEYm_+xYouÌ3oճyd.;pyck.xnlVoy>3{ ?d][LoYx,V|j87Cll f}y+ۓ{*Kf ҥq zbyMIX .71! G>+8K4/8\- !c qU'\" g [ cps335;[v ;\$cW){Ãb39č~"ՖG<Kb7p{l*L&EX +n\w\W)8ٰ 6xȟ1j >e!ZgU 3Wg3}rRpyʍuWb{ nio1>.Lx_.@09,~!LW&s̡g!,g{F7g?4G+2,k2_UvscK=9"H8,Xx%>g..ux>rcO.x.sb*¼" 0G~I`2!t 87J-z). ׊|É+Vt /:z8Ֆ҇_h!ϨN1[u&G},'OfM1c&Ε|͘kMW3 k:|(K20wy˞N à>`-̢/̣`R7s;|,Q]ΓTge84Y]p꼀sխWTa ǺIbY7?}ȳ$aZ\ql&3oݺ0B.لZuɻf&={]e_ueW8حX_v=;+Lz=Qn|,'O1+ur?e7ŘMt7@yV }}osˁp2AvSL0!v{O]@_5w399g;51[<9n@`^]ҚCw,w<8OarS.w{"l>xniLFww|\𺳜dfw0;⒋"N<

求《智慧之花》原文最好改好像今年的六年级下册的一样,越快越加多分!是孙云晓写的,开头是“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结尾是“……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
求《智慧之花》原文
最好改好像今年的六年级下册的一样,越快越加多分!
是孙云晓写的,开头是“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结尾是“……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

求《智慧之花》原文最好改好像今年的六年级下册的一样,越快越加多分!是孙云晓写的,开头是“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结尾是“……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
智慧之花
作者:赵丽宏
--------------------------------------------------------------------------------
十五年前,有一天晚上乘飞机飞抵墨西哥城.从机窗俯瞰大地,只见地面上一片灯海,这灯海波澜起伏,一望无际,仿佛集中了全世界的灯光.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灯,也无法想象地球上有如此巨大的城市.当时,我也曾在夜晚乘飞机飞临上海,在空中俯瞰夜上海,看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没有辉煌的灯火,也看不到楼房的轮廓,黑蒙蒙的地面上,闪烁着稀疏暗淡的灯光.同样是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两个城市之间的悬殊竟是如此强烈.对照之下,我有些沮丧.如以城市的规模和繁华的程度与海外的国际大都市相比,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上海人,我实在难以生出自豪之情.不过,我的记忆的屏幕上决没有因此而一片空白,我想起了座落在上海的无数精美的楼房.我知道,作为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和近百年繁华旧梦的城市,上海的楼房的丰富和多样,可以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相形失色.然而当时这样的想法,近乎"阿Q"的自我安慰.
这当然已经是老话了.今日的上海,和十五年前的上海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在这十五年中,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和上海一样,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城市的建筑,新的高楼大厦从我们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拔地而起,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姿态占领着地面和天空,改变着上海地平线的轮廓.前几天,我从海南岛乘夜班飞机回上海,在空中俯瞰夜幕笼罩下的上海,只见灯光如海,无边无涯,在我的视野里一直铺展到天的尽头.在灯海中,能清晰地看见灯火勾勒出的道路和建筑,道路大同小异,都是一条条晶莹闪烁的直线,而建筑就不同了,它们高低不等,曲折多变,如高塔,如危岩,如艨艟,如巨兽,如精致的杯盘瓶盏,也如朦胧的丛林山峦,在天空下闪动着神奇的光芒.这是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光芒,这光芒照亮了茫茫夜空,折射着人类的智慧和人间的繁华.很自然地,我想起了十五年前在美洲看到的那一幕.眼前的灯海,和十五年前使我惊讶不已的海外奇观相比,显得更辽阔,更辉煌,更令人目眩.而且我很清楚,我在飞机看到的灯海,只是上海的郊区!在繁华的市区,夜空下的灯海该是何等的变化莫测、夺目耀眼?
所有到上海的人都惊叹上海的巨变,惊叹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新的楼群正以空前的速度驱赶、覆盖、挤压、改变着旧的建筑.这是时代前进的脚步.
是的,建筑是历史的脚印.不同时代的建筑,凝结融和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可以说,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智慧、情趣、财富和审美品味的结晶和象征.如果把一个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建筑就是这个人身上的衣衫.从一个人的穿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情调品味,从一个城市的建筑也可以断知这个城市的性格和他的遭遇.旧上海,被人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风格,在上海滩都能找到蓝本.就看外滩吧,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有不同的风格,既有古西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有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风格,也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风格的建筑,还有犹它和日本风格的建筑.譬如建于1923年的汇丰银行,便是古西腊和古罗马建筑的混合,那巨大的廊柱和巍峨的圆顶,犹如古罗马的万神殿.当年,造这栋大楼的英国人曾经自诩,这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精美讲究的建筑".这大概不是夸张的评价.小时候,我常常到外滩去玩,站在这栋有着巨大圆顶的庞大楼房面前,我感到张惶失措,感到神秘莫测.这样的建筑,是岩石屈从于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开出的绚丽的花朵,人类的智慧和灵巧使花岗岩开出了永不凋谢的花.那时,大楼门口有两只造型精美的铜狮子,我曾经骑在铜狮子的背上,仰望着头顶上那通天的圆柱,陷入荒诞的幻想,我的眼前,幻化出无数古西腊神话中的人物……
我的手边有摄影家尔冬强赠我的一本画册:《A LAST LOOK(最后一瞥)》.这是一本很耐读的画册,摄影家将旧上海那些建筑精美、风格迥异的老房子一栋一栋地摄入自己的镜头,从外观到内里,从远眺的全景,到近观的局部,那些色彩和形状完全不同的院墙、屋顶、门廊、窗户、楼梯,一直细致到廊柱和窗户上的浮雕花饰……读这本画册时,给人的感觉真正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同人的千人千面,这些老房子也是一栋一个面孔,绝无重复和雷同.面对这些建造于大半个世纪前的老房子,你不得不赞叹我们先辈丰富的想像力和巧夺天工的手艺.看这些老房子,你得承认,拥有这些建筑的城市是一个崇尚艺术、崇尚个性的有品味的城市,是一个宽宏大量、海纳百川的有博大胸襟的城市,是一个将高贵与平凡、恢宏与精微融于一体的城市.我非常惊讶,有些房子,我曾经见过,但却熟视无睹.在画册中我几乎认不出这就是我天天看到的老房子,它们是那么新鲜,那么与众不同.譬如复兴路陕西南路口的陕南村,很多年来我差不多三天两头从它的围墙边经过,有一次去看望住在陕南村的老作家黄裳,我还踏进过其中的一栋楼房.当时只觉得环境优雅,房子也造得精美,过后却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在《A LAST LOOK》中见到它时,我突然发现,它们原来是那么美妙的一群楼房.这是一张俯瞰图,尔冬强从空中选择了一个我从未见到过的视角.在绿色的浓荫间,这群楼房以不规则的位置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避免了整齐划一和重复的单调,绿荫丛中,露出红色的呈复杂几何图形的屋顶,红黄相间、镶有流畅线条的楼墙,造型别致、对称起伏的烟囱……有些房子,我在这本画册上才第一次看到,它们默默地座落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许多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从不招摇,也从不张扬,只是以自己那份独特的优雅为历史作着彩色立体的注释.这些老房子,有的已成为工厂的车间,有的一直住着普通的居民,造型优美的窗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它们使我惊叹,在上海,原来潜藏着这么多精美绝伦的建筑.
当然,上海的老房子,不是全都这样精美讲究的.和当时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一样,上海的老房子也存在着两极分化.尔冬强镜头中的老房子是一极,是占据着少数的一小极,在旧上海的建筑中,它们如同鹤立鸡群.在铺天盖地的"鸡"群中,"鹤"是少数.在这个民居如蚁穴的拥挤不堪的大城市里,更多的是简单而实用的居民住宅,它们是占大多数的一极.在这一大极中,最有名的,当数石库门楼房,这是上海人的创造,是很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石库门楼房的外貌也不是千篇一律,它们的色彩、造型都各有千秋,墙面有青砖和红砖的,也有水泥浆灰粉刷的,它们的外貌吸取了很多西式楼房的特点.然而打开前门走进去,从天井到中厅,再到两侧厢房、灶庇间,你会觉得是走进了老式的江南民居.如果在幽暗中踏着狭窄的木楼梯走上去,经过玲珑的亭子间,走进宽敞的前楼,或者折入幽深的厢房,简易的卫生间里白瓷砖一亮,犹如乌云中射入一缕阳光……这时,你会觉得有点像西式的"HOUSE".然而和西式的"HOUSE"相比,石库门楼房处处显出狭窄局促,窄小的弄堂,幽暗陡峭的楼梯,推开房间的窗户,伸手似乎就能触及对面人家的门墙,邻里间的气息响动清晰可闻,没有什么隐私可言.还有一个大的区别,西式的"HOUSE"周围总有几棵树木,楼房被绿荫掩隐着,而石库门弄堂里难得有绿荫,这里的空间已经被砖木塞满.石库门楼房是为囊中羞涩的市民们建造的,设计这样的房子,正如同培根所说:"造房子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让人观赏,所以,必须优先考虑房子的使用价值,然后再考虑房子的式样问题."这是贫困者的建筑观念.然而谁能说设计石库门房子的建筑师们没有在房子的式样问题上绞尽脑汁呢?石库门房子虽然简陋,但设计者还是在美观上下了功夫.石库门房子中,牌坊、门楣、屋檐、窗台上的装饰,绝少有重复.一些门楼上的砖雕,今天看来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而这些装饰,显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让人观赏,为了愉悦人的视线.譬如陕西南路的步高里,是很典型的石库门房子,步高里门口,有一个坐东向西的高大牌坊,这中国式的牌坊造型雄伟古雅,像宫殿和庙宇的门楼.在当年洋楼林立的法租界中,这牌楼是很耀眼的一道风景,直到今天,这牌楼依然引人注目.听住在步高里的一位朋友说,七十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避难时,有一次乘车经过陕西南路时,被路边的排楼吸引,以为这是旧时代留下的庙宇,便下车来参观,走进排楼,才发现这里是老百姓的住所.这样有特点的居所必定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印象.前几天,我去看了一片由石库门改造的"新天地",在离淮海路不远的市中心,原来是成片的居民弄堂,现在还保留着石库门的外墙,里面却已面目全非,富丽堂皇得像五星级宾馆,石库门里应该有的气息荡然无存.根据投资者的设想,这里将成为宾馆、商场、饭店、酒吧,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从那片已经虚有其表的"石库门"里走出来时,我的心里存着几分疑惑:这样的地方,来寻访旧上海脚印的旅游者会有兴趣吗?既然是"石库门",就得保存门墙里原有的生活气息,保存上海人曾经有过的窄小和狭逼,保存那股特有的烟火俗气.
尔冬强用"最后一瞥"作为他的那本摄影画册的名字,其涵义是不言自明的.上海的老房子,正在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的建设而消失.画册中的有些房子,已经成为高架大道和新的高楼大厦的地基.这是既让人兴奋也让人遗憾的事情.然而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一改旧时容颜.在城市的建筑上,上海无法像巴黎和圣彼得堡那样,将旧城的昔时容颜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上海只能是一个新旧交替,新旧交错,新旧并存的城市.在尔冬强为外滩拍的照片上,起伏的旧房子后面,已经崛起高大的新楼,从欣赏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和谐.然而有什么办法呢?摄影家当然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
时代的风格,决定了建筑的风格.盛唐,留下了不朽的长安城,而辉煌的北京皇城,则是强盛的明代的象征."万国博览会"式的旧上海建筑,是殖民时代的纪念.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即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上海造过很多楼房.这些楼房,改善了很多从前住在棚户区里的上海人的居住条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楼房,大多数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让人观赏".房屋的外形,几乎没有什么讲究,都是火柴盒似的一个一个方块,灰拓拓的水泥墙,千篇一律的面孔.那时建造的很多新村,几十栋外形一模一样的楼房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乏味的兵营.它们甚至不如旧时代的石库门房子.那是一个在建筑美学上少有建树的时代,粗糙、简单、实用代替了一切.我的身边就有最现成的例子.我原来居住的绍兴路,从前是法租界的莫里哀路,路的中段有一栋建筑于三十年代的西式公寓,五层楼,外形简洁流畅,方圆相间的窗户,流线形的阳台,楼前有一个两亩大的花园,园内有高大的雪松、精致的花坛.这个花园公寓,曾经是这条路上最漂亮的建筑.七十年代初,人们砍倒了花园里的大树,在花园里造了两栋简陋的六层楼住宅.于是,昔日的花园公寓不复存在,而那两栋镇压了绿荫、阻挡了阳光的灰色水泥楼,便成了那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们的粗糙和单调,和那栋被挡在阳光背后的公寓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因为有过这样一个不注重建筑美学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意识几乎有点麻木了.造一栋房子,外表美观与否是无所谓的,只要实用,只要可以在房子的内部装潢出舒适的居住空间.对于一家一户而言,这也许很实惠,无伤大雅.然而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可能是一场灾难.这灾难便是:城市变得毫无个性,毫无风格,毫无美感.一个城市的个性、风格和美感,正是由建筑交织融和而形成的.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我到过不少城市,感觉所有的城市都大同小异.为什么?因为这些城市的新楼房几乎都出于同一模式.
十多年前,我曾经和上海的一位建筑师聊天,建筑师告诉我,他的设计,很少有变成现实的可能.他说:"机会实在太少.我的设计再好,如果不能付诸实施,一切都等于零!"我很难忘记他说这句话时那种黯然无奈的神情.今天,历史终于给了中国的建筑师们得以大显身手的机会.此刻,你推开上海的任何一扇窗户,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这几年新造的高楼大厦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前些日子听电台广播,听到一则关于建筑的新闻: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上海新建造的二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多达八千余幢!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它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这些新的高楼大厦,使上海人扬眉吐气.上海在建筑方面停滞不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为这种变化来得迅猛,迅猛得如同钱塘江大潮,恐怕大多数上海人无法将这些新出现的建筑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人们只是觉得惊奇,这么多高楼大厦,什么时侯造起来的?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建筑的时代,这不是无稽之谈.以经济腾飞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的上海,她的这些新建筑,当然再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让人观赏"了.细心的观察者都会发现,这些新出现的高楼大厦一栋一个模样,每幢新楼都企图显得与众不同,企图表现出独特个性,就像在街上行走的青春少女,每个人都穿着不同的服装,其中不乏奇装异服.它们的形状有长的,方的,圆的,也有棱形的、三角形的,还有不规则的多边形,甚至有模仿巴黎的凯旋门,将大楼造成中间镂空的门字框架形建筑……造这些高楼的建筑材料也丰富多样,除了钢筋混凝土,还有玻璃、不锈钢、花岗岩、釉面砖,甚至有了镀金的屋顶.
这些千姿百态的新建筑,确实是经济腾飞的标志和象征,也展现了现代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然而平心而论,在为这些新建筑的数量和建设速度骄傲时,我还难以为它们在美学上取得的成就陶醉.这八千栋高楼中,有多少重复之作?有多少平庸之作?有多少丑陋之作?多得难以统计.从空中俯瞰,很多高楼都是大同小异的矩形水泥柱,而那些以玻璃为墙的方形大楼,简直就是对美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简单模仿.其中有多少能使人一见倾心,一睹难忘的独特之作呢?似乎寥寥可数.人心的浮躁,在建筑中也表现出来了.是的,新的上海以林立的新建高楼有别于其他城市,然而倘若问一句:"这些新的高楼的风格是什么?"你大概会哑口无言.毫无疑问,新的建筑,未必是成功的建筑,高大的建筑,未必是不朽的建筑,富丽奢华的建筑,也未必是美丽的建筑.人和历史的目光会无情地对一切进行筛选.有人把建筑比作画,不错.一个画展,展出后可以收起来,那些蹩脚的画,可以束之高搁不再示人.建筑就不同了,它们矗立在那里,只要不发生地震火灾,它们可能十年百年甚至几个世纪地矗立下去,占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视线,成为历史的雕塑.所以克·雷恩说:"建筑学追求的是永恒."永恒,当然不可能,可以换一个词:"久远".最近读中国建筑师张开济的《建筑一家言》,他是不主张多造高层建筑的.书中谈到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五十年代,美国圣路易斯市造了一大片高层住宅,可是建成后,发现缺点很多,1976年,这个城市决定把这一大片高层住宅全部炸毁.这样的故事,使人心惊.但愿这样的故事不要在上海重演.
是的,上海是一个新旧交替并存的城市.在高大的新建筑的阴影下,旧上海那些老房子成了巨人国里的小矮人.然而高大和矮小不是衡量建筑美丑优劣的标准.小矮人未必丑陋,巨人也未必漂亮.我不是一个守旧崇古的人,但是面对那些建造于大半个世纪前的旧房子,我不得不感慨它们的独特和精美.作为过去时代的象征,它们无愧于先人,无愧于历史.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气象万千的时代,是打碎枷锁和桎梏的时代,在建筑上超越先人,超越历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上海新建的高楼中,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杰作,以我个人的眼光,像金茂大厦、浦东国际会议中心、华亭宾馆、上海商城、新锦江宾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广电大厦、新世纪广场等建筑,都是非常漂亮的建筑,而且有时代特色,在设计上与众不同,很有创意.我知道,任何一个上海人,都无法将那八千幢高楼一一欣赏完毕,其中的佼佼者,必定会脱颖而出,迟早要被人发现.前几日见到尔冬强,他正在整理最近的摄影作品,其中有一些上海的新建筑.尔冬强告诉我,在浦东,他看到了一些很出色的建筑,这些高楼已经进入他的镜头.我在他的照片中欣赏了这些新楼,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不知它们座落何处,但是它们确实向我展示了建筑的独特和精美.这样的建筑,使那些模样呆板、面孔雷同的楼房相形见拙.看来,上海新建的高楼也存在着两极分化,一极平庸粗糙,缺乏个性,一极精美独特,富有时代精神.但愿在以后的岁月中,后面那一极会渐渐壮大起来.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音乐也有优美和拙劣之分,那些拙劣的音乐,只能是噪音,破坏着大自然和生活的宁静.那么,和我同时代的建筑师们,请用你们的才华,多创造优美的音乐吧,让它们凝固在空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好象征,成为盛开在天地之间的智慧之花.
再过半个世纪,现在的这些新楼都成了老房子,成了历史的遗迹,到那时,会不会有几个尔冬强式的艺术家能激情洋溢地拍几本《A LAST LOOK》一类的画册,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展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建筑风格和成就,并且让他们为自己的先人骄傲呢?

赵小锐和同学们利用客假到森林中参加生物夏令营,他看 什么都感到新鲜。突然,他发现一只美丽的大蝴蝶,他想也没想,抄起捕虫网就追了过去。也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当赵小锐如愿以偿地抓到那只大蝴蝶时,他周围已经找不到一个同学了,也听不到一点同学们的谈笑声,甚至连那条森林中的小路也不知去问了。他迷路了。这时,他想起老师说过的话:“在森林中迷路时,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冷静。”想到这,小说做了几次深呼吸,平静了一...

全部展开

赵小锐和同学们利用客假到森林中参加生物夏令营,他看 什么都感到新鲜。突然,他发现一只美丽的大蝴蝶,他想也没想,抄起捕虫网就追了过去。也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当赵小锐如愿以偿地抓到那只大蝴蝶时,他周围已经找不到一个同学了,也听不到一点同学们的谈笑声,甚至连那条森林中的小路也不知去问了。他迷路了。这时,他想起老师说过的话:“在森林中迷路时,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冷静。”想到这,小说做了几次深呼吸,平静了一下心情,开始为如何走出困境思索起来。不久,他就制定了一套方案:他先是回忆起自己离开队伍的时间,然后仔细观察附近的地形地貌,找到自己跑来时踩出的脚印,接着根据万同沿着脚印一步步慢慢地走,终于走回到来时的那条小路。沿着路没走多久,就听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呼喊声,小锐激动得都要哭了,他成功了!
暑假里,晓莹与同学赵兰去游泳。到了游泳池,晓莹换上泳装,草草冲了下便跳进了泳池。赵兰则冲淋浴,做操,活动身体。等到晓莹游完50米,她才下水。 在游第2个50米时,晓莹感到不对劲了,她的小腿越来越沉得,抽开筋了。最后小腿竟伸不能伸,屈不能屈,疼得她侧身抓住池壁,被赵兰扶上了岸。经医务室医生做了按摩,才恢复正常。
7月上旬,学校期末考试结束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去爬山。小华和几个身体较好的同学走在队伍最前列,老师走在队伍最后,准备收容掉队的学生。小华爬到半山腰时已经口干舌燥了,这时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带水。小华想,已经爬了一半了,顶峰就有卖矿泉水的了。他一咬牙,又继续往上爬去,爬着爬着,就觉得头昏耳鸣,胸闷恶心,四肢无力,两眼发黑。突然,他昏倒在爬山的石板路上。“小华昏倒了!”同学们大声呼喊。跟在队伍最的老师听到呼喊声,疾步跑上来,只见小华紧闭双目,面色苍白,摸摸额头,干热无汗。老师断定小华是中暑了,就立即与同学一起把他抬到路边的树荫下。老师一手紧指小华的人中穴,一手紧掐其合谷穴(拇指、食指三角约2公分),还让学生用扇子、草帽给小华扇风。不一会儿,小华就缓过来了。老师给小华喝了一瓶十滴水和一瓶矿泉水。小华在树荫下又休息了20多分钟,就没什么事了。

收起

智慧之花
作者:赵丽宏
--------------------------------------------------------------------------------
十五年前,有一天晚上乘飞机飞抵墨西哥城。从机窗俯瞰大地,只见地面上一片灯海,这灯海波澜起伏,一望无际,仿佛集中了全世界的灯光。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灯,也无法想象地球上有如...

全部展开

智慧之花
作者:赵丽宏
--------------------------------------------------------------------------------
十五年前,有一天晚上乘飞机飞抵墨西哥城。从机窗俯瞰大地,只见地面上一片灯海,这灯海波澜起伏,一望无际,仿佛集中了全世界的灯光。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灯,也无法想象地球上有如此巨大的城市。当时,我也曾在夜晚乘飞机飞临上海,在空中俯瞰夜上海,看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没有辉煌的灯火,也看不到楼房的轮廓,黑蒙蒙的地面上,闪烁着稀疏暗淡的灯光。同样是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两个城市之间的悬殊竟是如此强烈。对照之下,我有些沮丧。如以城市的规模和繁华的程度与海外的国际大都市相比,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上海人,我实在难以生出自豪之情。不过,我的记忆的屏幕上决没有因此而一片空白,我想起了座落在上海的无数精美的楼房。我知道,作为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和近百年繁华旧梦的城市,上海的楼房的丰富和多样,可以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相形失色。然而当时这样的想法,近乎"阿Q"的自我安慰。
这当然已经是老话了。今日的上海,和十五年前的上海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在这十五年中,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和上海一样,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城市的建筑,新的高楼大厦从我们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拔地而起,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姿态占领着地面和天空,改变着上海地平线的轮廓。前几天,我从海南岛乘夜班飞机回上海,在空中俯瞰夜幕笼罩下的上海,只见灯光如海,无边无涯,在我的视野里一直铺展到天的尽头。在灯海中,能清晰地看见灯火勾勒出的道路和建筑,道路大同小异,都是一条条晶莹闪烁的直线,而建筑就不同了,它们高低不等,曲折多变,如高塔,如危岩,如艨艟,如巨兽,如精致的杯盘瓶盏,也如朦胧的丛林山峦,在天空下闪动着神奇的光芒。这是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光芒,这光芒照亮了茫茫夜空,折射着人类的智慧和人间的繁华。很自然地,我想起了十五年前在美洲看到的那一幕。眼前的灯海,和十五年前使我惊讶不已的海外奇观相比,显得更辽阔,更辉煌,更令人目眩。而且我很清楚,我在飞机看到的灯海,只是上海的郊区!在繁华的市区,夜空下的灯海该是何等的变化莫测、夺目耀眼?
所有到上海的人都惊叹上海的巨变,惊叹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新的楼群正以空前的速度驱赶、覆盖、挤压、改变着旧的建筑。这是时代前进的脚步。
是的,建筑是历史的脚印。不同时代的建筑,凝结融和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可以说,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智慧、情趣、财富和审美品味的结晶和象征。如果把一个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建筑就是这个人身上的衣衫。从一个人的穿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情调品味,从一个城市的建筑也可以断知这个城市的性格和他的遭遇。旧上海,被人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风格,在上海滩都能找到蓝本。就看外滩吧,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有不同的风格,既有古西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有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风格,也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风格的建筑,还有犹它和日本风格的建筑。譬如建于1923年的汇丰银行,便是古西腊和古罗马建筑的混合,那巨大的廊柱和巍峨的圆顶,犹如古罗马的万神殿。当年,造这栋大楼的英国人曾经自诩,这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精美讲究的建筑"。这大概不是夸张的评价。小时候,我常常到外滩去玩,站在这栋有着巨大圆顶的庞大楼房面前,我感到张惶失措,感到神秘莫测。这样的建筑,是岩石屈从于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开出的绚丽的花朵,人类的智慧和灵巧使花岗岩开出了永不凋谢的花。那时,大楼门口有两只造型精美的铜狮子,我曾经骑在铜狮子的背上,仰望着头顶上那通天的圆柱,陷入荒诞的幻想,我的眼前,幻化出无数古西腊神话中的人物……
我的手边有摄影家尔冬强赠我的一本画册:《A LAST LOOK(最后一瞥)》。这是一本很耐读的画册,摄影家将旧上海那些建筑精美、风格迥异的老房子一栋一栋地摄入自己的镜头,从外观到内里,从远眺的全景,到近观的局部,那些色彩和形状完全不同的院墙、屋顶、门廊、窗户、楼梯,一直细致到廊柱和窗户上的浮雕花饰……读这本画册时,给人的感觉真正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同人的千人千面,这些老房子也是一栋一个面孔,绝无重复和雷同。面对这些建造于大半个世纪前的老房子,你不得不赞叹我们先辈丰富的想像力和巧夺天工的手艺。看这些老房子,你得承认,拥有这些建筑的城市是一个崇尚艺术、崇尚个性的有品味的城市,是一个宽宏大量、海纳百川的有博大胸襟的城市,是一个将高贵与平凡、恢宏与精微融于一体的城市。我非常惊讶,有些房子,我曾经见过,但却熟视无睹。在画册中我几乎认不出这就是我天天看到的老房子,它们是那么新鲜,那么与众不同。譬如复兴路陕西南路口的陕南村,很多年来我差不多三天两头从它的围墙边经过,有一次去看望住在陕南村的老作家黄裳,我还踏进过其中的一栋楼房。当时只觉得环境优雅,房子也造得精美,过后却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在《A LAST LOOK》中见到它时,我突然发现,它们原来是那么美妙的一群楼房。这是一张俯瞰图,尔冬强从空中选择了一个我从未见到过的视角。在绿色的浓荫间,这群楼房以不规则的位置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避免了整齐划一和重复的单调,绿荫丛中,露出红色的呈复杂几何图形的屋顶,红黄相间、镶有流畅线条的楼墙,造型别致、对称起伏的烟囱……有些房子,我在这本画册上才第一次看到,它们默默地座落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许多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从不招摇,也从不张扬,只是以自己那份独特的优雅为历史作着彩色立体的注释。这些老房子,有的已成为工厂的车间,有的一直住着普通的居民,造型优美的窗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它们使我惊叹,在上海,原来潜藏着这么多精美绝伦的建筑。
当然,上海的老房子,不是全都这样精美讲究的。和当时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一样,上海的老房子也存在着两极分化。尔冬强镜头中的老房子是一极,是占据着少数的一小极,在旧上海的建筑中,它们如同鹤立鸡群。在铺天盖地的"鸡"群中,"鹤"是少数。在这个民居如蚁穴的拥挤不堪的大城市里,更多的是简单而实用的居民住宅,它们是占大多数的一极。在这一大极中,最有名的,当数石库门楼房,这是上海人的创造,是很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石库门楼房的外貌也不是千篇一律,它们的色彩、造型都各有千秋,墙面有青砖和红砖的,也有水泥浆灰粉刷的,它们的外貌吸取了很多西式楼房的特点。然而打开前门走进去,从天井到中厅,再到两侧厢房、灶庇间,你会觉得是走进了老式的江南民居。如果在幽暗中踏着狭窄的木楼梯走上去,经过玲珑的亭子间,走进宽敞的前楼,或者折入幽深的厢房,简易的卫生间里白瓷砖一亮,犹如乌云中射入一缕阳光……这时,你会觉得有点像西式的"HOUSE"。然而和西式的"HOUSE"相比,石库门楼房处处显出狭窄局促,窄小的弄堂,幽暗陡峭的楼梯,推开房间的窗户,伸手似乎就能触及对面人家的门墙,邻里间的气息响动清晰可闻,没有什么隐私可言。还有一个大的区别,西式的"HOUSE"周围总有几棵树木,楼房被绿荫掩隐着,而石库门弄堂里难得有绿荫,这里的空间已经被砖木塞满。石库门楼房是为囊中羞涩的市民们建造的,设计这样的房子,正如同培根所说:"造房子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让人观赏,所以,必须优先考虑房子的使用价值,然后再考虑房子的式样问题。"这是贫困者的建筑观念。然而谁能说设计石库门房子的建筑师们没有在房子的式样问题上绞尽脑汁呢?石库门房子虽然简陋,但设计者还是在美观上下了功夫。石库门房子中,牌坊、门楣、屋檐、窗台上的装饰,绝少有重复。一些门楼上的砖雕,今天看来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而这些装饰,显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让人观赏,为了愉悦人的视线。譬如陕西南路的步高里,是很典型的石库门房子,步高里门口,有一个坐东向西的高大牌坊,这中国式的牌坊造型雄伟古雅,像宫殿和庙宇的门楼。在当年洋楼林立的法租界中,这牌楼是很耀眼的一道风景,直到今天,这牌楼依然引人注目。听住在步高里的一位朋友说,七十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避难时,有一次乘车经过陕西南路时,被路边的排楼吸引,以为这是旧时代留下的庙宇,便下车来参观,走进排楼,才发现这里是老百姓的住所。这样有特点的居所必定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印象。前几天,我去看了一片由石库门改造的"新天地",在离淮海路不远的市中心,原来是成片的居民弄堂,现在还保留着石库门的外墙,里面却已面目全非,富丽堂皇得像五星级宾馆,石库门里应该有的气息荡然无存。根据投资者的设想,这里将成为宾馆、商场、饭店、酒吧,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从那片已经虚有其表的"石库门"里走出来时,我的心里存着几分疑惑:这样的地方,来寻访旧上海脚印的旅游者会有兴趣吗?既然是"石库门",就得保存门墙里原有的生活气息,保存上海人曾经有过的窄小和狭逼,保存那股特有的烟火俗气。
尔冬强用"最后一瞥"作为他的那本摄影画册的名字,其涵义是不言自明的。上海的老房子,正在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的建设而消失。画册中的有些房子,已经成为高架大道和新的高楼大厦的地基。这是既让人兴奋也让人遗憾的事情。然而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一改旧时容颜。在城市的建筑上,上海无法像巴黎和圣彼得堡那样,将旧城的昔时容颜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上海只能是一个新旧交替,新旧交错,新旧并存的城市。在尔冬强为外滩拍的照片上,起伏的旧房子后面,已经崛起高大的新楼,从欣赏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和谐。然而有什么办法呢?摄影家当然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
时代的风格,决定了建筑的风格。盛唐,留下了不朽的长安城,而辉煌的北京皇城,则是强盛的明代的象征。"万国博览会"式的旧上海建筑,是殖民时代的纪念。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即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上海造过很多楼房。这些楼房,改善了很多从前住在棚户区里的上海人的居住条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楼房,大多数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让人观赏"。房屋的外形,几乎没有什么讲究,都是火柴盒似的一个一个方块,灰拓拓的水泥墙,千篇一律的面孔。那时建造的很多新村,几十栋外形一模一样的楼房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乏味的兵营。它们甚至不如旧时代的石库门房子。那是一个在建筑美学上少有建树的时代,粗糙、简单、实用代替了一切。我的身边就有最现成的例子。我原来居住的绍兴路,从前是法租界的莫里哀路,路的中段有一栋建筑于三十年代的西式公寓,五层楼,外形简洁流畅,方圆相间的窗户,流线形的阳台,楼前有一个两亩大的花园,园内有高大的雪松、精致的花坛。这个花园公寓,曾经是这条路上最漂亮的建筑。七十年代初,人们砍倒了花园里的大树,在花园里造了两栋简陋的六层楼住宅。于是,昔日的花园公寓不复存在,而那两栋镇压了绿荫、阻挡了阳光的灰色水泥楼,便成了那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们的粗糙和单调,和那栋被挡在阳光背后的公寓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因为有过这样一个不注重建筑美学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意识几乎有点麻木了。造一栋房子,外表美观与否是无所谓的,只要实用,只要可以在房子的内部装潢出舒适的居住空间。对于一家一户而言,这也许很实惠,无伤大雅。然而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可能是一场灾难。这灾难便是:城市变得毫无个性,毫无风格,毫无美感。一个城市的个性、风格和美感,正是由建筑交织融和而形成的。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我到过不少城市,感觉所有的城市都大同小异。为什么?因为这些城市的新楼房几乎都出于同一模式。
十多年前,我曾经和上海的一位建筑师聊天,建筑师告诉我,他的设计,很少有变成现实的可能。他说:"机会实在太少。我的设计再好,如果不能付诸实施,一切都等于零!"我很难忘记他说这句话时那种黯然无奈的神情。今天,历史终于给了中国的建筑师们得以大显身手的机会。此刻,你推开上海的任何一扇窗户,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这几年新造的高楼大厦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前些日子听电台广播,听到一则关于建筑的新闻: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上海新建造的二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多达八千余幢!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它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这些新的高楼大厦,使上海人扬眉吐气。上海在建筑方面停滞不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为这种变化来得迅猛,迅猛得如同钱塘江大潮,恐怕大多数上海人无法将这些新出现的建筑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人们只是觉得惊奇,这么多高楼大厦,什么时侯造起来的?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建筑的时代,这不是无稽之谈。以经济腾飞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的上海,她的这些新建筑,当然再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让人观赏"了。细心的观察者都会发现,这些新出现的高楼大厦一栋一个模样,每幢新楼都企图显得与众不同,企图表现出独特个性,就像在街上行走的青春少女,每个人都穿着不同的服装,其中不乏奇装异服。它们的形状有长的,方的,圆的,也有棱形的、三角形的,还有不规则的多边形,甚至有模仿巴黎的凯旋门,将大楼造成中间镂空的门字框架形建筑……造这些高楼的建筑材料也丰富多样,除了钢筋混凝土,还有玻璃、不锈钢、花岗岩、釉面砖,甚至有了镀金的屋顶。
这些千姿百态的新建筑,确实是经济腾飞的标志和象征,也展现了现代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然而平心而论,在为这些新建筑的数量和建设速度骄傲时,我还难以为它们在美学上取得的成就陶醉。这八千栋高楼中,有多少重复之作?有多少平庸之作?有多少丑陋之作?多得难以统计。从空中俯瞰,很多高楼都是大同小异的矩形水泥柱,而那些以玻璃为墙的方形大楼,简直就是对美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简单模仿。其中有多少能使人一见倾心,一睹难忘的独特之作呢?似乎寥寥可数。人心的浮躁,在建筑中也表现出来了。是的,新的上海以林立的新建高楼有别于其他城市,然而倘若问一句:"这些新的高楼的风格是什么?"你大概会哑口无言。毫无疑问,新的建筑,未必是成功的建筑,高大的建筑,未必是不朽的建筑,富丽奢华的建筑,也未必是美丽的建筑。人和历史的目光会无情地对一切进行筛选。有人把建筑比作画,不错。一个画展,展出后可以收起来,那些蹩脚的画,可以束之高搁不再示人。建筑就不同了,它们矗立在那里,只要不发生地震火灾,它们可能十年百年甚至几个世纪地矗立下去,占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视线,成为历史的雕塑。所以克·雷恩说:"建筑学追求的是永恒。"永恒,当然不可能,可以换一个词:"久远"。最近读中国建筑师张开济的《建筑一家言》,他是不主张多造高层建筑的。书中谈到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五十年代,美国圣路易斯市造了一大片高层住宅,可是建成后,发现缺点很多,1976年,这个城市决定把这一大片高层住宅全部炸毁。这样的故事,使人心惊。但愿这样的故事不要在上海重演。
是的,上海是一个新旧交替并存的城市。在高大的新建筑的阴影下,旧上海那些老房子成了巨人国里的小矮人。然而高大和矮小不是衡量建筑美丑优劣的标准。小矮人未必丑陋,巨人也未必漂亮。我不是一个守旧崇古的人,但是面对那些建造于大半个世纪前的旧房子,我不得不感慨它们的独特和精美。作为过去时代的象征,它们无愧于先人,无愧于历史。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气象万千的时代,是打碎枷锁和桎梏的时代,在建筑上超越先人,超越历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上海新建的高楼中,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杰作,以我个人的眼光,像金茂大厦、浦东国际会议中心、华亭宾馆、上海商城、新锦江宾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广电大厦、新世纪广场等建筑,都是非常漂亮的建筑,而且有时代特色,在设计上与众不同,很有创意。我知道,任何一个上海人,都无法将那八千幢高楼一一欣赏完毕,其中的佼佼者,必定会脱颖而出,迟早要被人发现。前几日见到尔冬强,他正在整理最近的摄影作品,其中有一些上海的新建筑。尔冬强告诉我,在浦东,他看到了一些很出色的建筑,这些高楼已经进入他的镜头。我在他的照片中欣赏了这些新楼,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不知它们座落何处,但是它们确实向我展示了建筑的独特和精美。这样的建筑,使那些模样呆板、面孔雷同的楼房相形见拙。看来,上海新建的高楼也存在着两极分化,一极平庸粗糙,缺乏个性,一极精美独特,富有时代精神。但愿在以后的岁月中,后面那一极会渐渐壮大起来。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音乐也有优美和拙劣之分,那些拙劣的音乐,只能是噪音,破坏着大自然和生活的宁静。那么,和我同时代的建筑师们,请用你们的才华,多创造优美的音乐吧,让它们凝固在空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好象征,成为盛开在天地之间的智慧之花。
再过半个世纪,现在的这些新楼都成了老房子,成了历史的遗迹,到那时,会不会有几个尔冬强式的艺术家能激情洋溢地拍几本《A LAST LOOK》一类的画册,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展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建筑风格和成就,并且让他们为自己的先人骄傲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