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10:59:47
有没有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x\IoY>pzHEm..H66BcC_(\jnJR&YEZL-^$J%Y.`~@ _f0L(Z.WQe|KD_ݮƌ]S11}ۮdhilGL'>6 t>>E ]s6s][ A_7lΛd"(u'MKKVNfNy$vI:6Wsv2K Q-S[iPA{"W/фJ ͎Ùvs.vԮފ'6,ۮ̎P[K>x] D|&X=Ix_m Rqyn  2ػF',%'14 ǼUJ5drHWYa3{A/dN6M칽׮_#S2 )OljN:oKv6mb] ~,.ˊ?bCe4 eAwe,!ܛ|Zf)\:#ub!4z} Z쎽}Н#ͪm2 oG}ZXqu=+#giEs}5%{C(O\}wd}nC'6>d<`E>Ptqz4fjQ <z4 =} v;rP1nJGX2Bbv_ǰWC,~3?o ;HdɕY<<d,rOka[ctϻ -̣}nn:Ge+_ ^7n4}g_> \ $7Ž=2;QzWyj?Ճ#62pS0 6Ň+N#ġrЄ_? 3웺 _ZWٻ'>ls-{C ?A!?Y;P[4@ K޶kiPomW >Ux)xlW2pa M* #60بzlW=]o zӘJW*"OY9)R0v5l<>`*#_Vu[3gР V[SON,ΆQhsV`>.[XHdg>9b`,žڟٽqYL u]*Z>@cBkfKQ :BAȸdw;jiz$Q]TM*PdUix}g'hS}u>k}ďbrA) }fxy4/?D VS{d"5{'CSAT, n-c26]$iiÓ[A+f*I76` g'"oуKW/~&x8!DFEt{{;: ɧEo-C)$ 74v:_ ($,Qza{ѐo"zB?=;ߙh4ݡq\I O&_fLuӅȓ۲gQa0nJT9uz$UﻃÌWh_&ƇCҢӏUi`qΖ2Q9K=]xb98H&%ir_/|U5./*{F2N_dm  CR$ YK\Ż]|'t C ˄9RG"F!49||Psj%O}p2)UךQI9 ;^;;")6@ܗԼT]~ 04Wڅ:J= ^mʲz*C{ Mۉo$jTsWj TIG] ^n^xr4 !J)' 'm|uʢżVj׳Blqs>L;܌\o/yLlM{z ֺ3ذ+:mH8S:VTS-cMuzhrgZЗhWx 7pߕS!4Q|(BNyIr\@+v2[RJsIsn@e5pjłeGܮ_=~|Pk\J|#ڕj&CHCT^ plLh Ϥe'Bcdq"^R$YңRۭ%zwwקd59 Xb?6ݏgOỎvux>yԉy_8 0$5k0~fRdzD 7U~/a%FtP"'r`%H-I0œ\Ƌ<9%cvV_.qHSq4WC\xɤ r~"EjLut_ck}[y7'% z N{0ݥɦ?@Nb{3?kyZg|g`No Mx|c(ׅvDߓ²>< R_pf;m'xpB & $O~Kkgt;È :t q׬uC_!ng)Y#㰦$}RbV;[2?OQ+JD&;3xjT}Ͻ(}>~T0kO[.o=>+yT\;b.(ڶ3rlO۠b#p r:e~:{Ew=\hIESrCDM3[y#V.&)pO3X .erth57á*{4gZK?XJgev3 N}Yte7.;[ާ܊󦦟53d6Zߗd'}_CU-Q9WV7u9Rqz8 Gla4Dm'ܵD#֨5Ն&aQ*[^cQ1?&ҽy<'\{曝7 YӚqɺF$*)#Ĺ2E̹(ܞ0@]Kj<[]nɰ$f=X ;)3Q}tUQh]6y0ڡC䥙?{VKᏍظ g `-Ma$JgmpbMs7 FqqBi + YXq_D|Cr[Qkז UjS3Ǯ 8 )Jo@akv;/Sڈ'H2S V'amtܰp[ ډ/{}}hIʫ.WY~a:Zy:kՔ(6Zպb=NWC$9S+G3 : $Br7+մ*j/A&K%nr+T^뼅9lݠ3"% KK0{4upTMwO[azȼ֢1 6O^D1Ɓ!z2˺Y }:84p OCQFh< j^N4jC+0"b[9-6c* TϩeUZ]frc|;Y r>C>>60Bx7:E"ͨ>c霴IrL3ॖx|thr`IUMkZAq+wtaYK[Y`np 2՟: @jb!-Q7P]\t&f2 /SX"Y{LUcż?%?-u,wu,|sgڂ()}hFoar$v㪖-#Ug\5n6V Pg]L e ZРYhUl]N!!4$SN '.~k7#2y?"T#dr +N4j=C@0 5<2_p{j"Mn`yQw[KW/,o_jlC15[{.|2;bL9$rZKXlEꤘ[{}*Qy9+ 4 8BYP{OV/:BunېFKfZ5)"ڍN\R$"r+Y.Pr?X-.6bcr{mW;-*gx$]B+ Dy2$C'=n݄ l qyhi!<5QrЗ'vyj.׮k64H+Jl* ~G} Sڍwzѫ _OP"# $cnf)fFik,̣\[8NN=AfP`Ƿr)Cj!G;̶?Oy]UMQKR<BdF -ފ iP>#2J9kW[ḭY.1L%gs_8ş+hX4)0:2]" L&?өI&n~ 7x_&Ymrw)g;|Wtdiqw GAnisE C5uAw[,ͤK_qTgsyn}T{ L!Eоo2/g &cSg12+03@5vl5z40z|#0 1r!בFӀV;pw|Y@Ȁ;FMN d} \A0hg2 vr7Yp &?@PϞZ}tG6!k ]'(9N:Nr%.ztE@R.: up{HU%uVka-Kma lAA3{~5׉v 2<0ڍʨ2y]NCq?rn wz)bYa p K"ֈ>o\th'׍g4 4<ޅڇ ͆OĂwE$(Bzt-$VuNEЈ@VU},-22UhuXXL>.C5y30.j9:(\k{>w1s3yڂ `Q[~6 ϐ-FRRq9e (㋯.֐мd1ja2c{S;D/捸eLa7>\Oɴ@>8N׌M`Ӹb~VôگBnp2]]bR3X`a Ҹs' /tIM. w;yvDd Y.~tCx޽։uֿŅ38SCB RH%e=.Џ ^2:Fe4K„~iq?xuF^K ^x02-Box>gahh-z$W0^ PC,Vnmx\6[b=Ŭ

有没有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有没有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有没有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3)德摩根定律: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值是( )
A. 0B. 1C. 2D. 3



∴a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17.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

函数,T是一个周期.)





如:

18.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




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



的双曲线.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20.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






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







22.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23. 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α,半径为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24. 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25. 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
















(x,y)作图象.





27. 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28. 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29.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
(平移变换、伸缩变换)
平移公式:



图象?



30. 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



“奇”、“偶”指k取奇、偶数.


A. 正值或负值B. 负值C. 非负值D. 正值

31. 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
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





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具体方法:

(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
(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
(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




32. 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















33.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



34.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答案: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36.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 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39.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40.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证明:



(按不等号方向放缩)
4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







43.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0的二次函数)

项,即:







44.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46.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求差(商)法






[练习]




(2)叠乘法



(3)等差型递推公式




[练习]


(4)等比型递推公式







[练习]


(5)倒数法






47. 你熟悉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练习]


(2)错位相减法:







(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练习]




48. 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
△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
若每期存入本金p元,每期利率为r,n期后,本利和为:

△若按复利,如贷款问题——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分期等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
若贷款(向银行借款)p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n次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r(按复利),那么每期应还x元,满足



p——贷款数,r——利率,n——还款期数
49.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




50. 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如:学号为1,2,3,4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
A. 24B. 15C. 12D. 10
解析:可分成两类:



(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

相同两数分别取90,91,92,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3,4,3种,∴有10种.
∴共有5+10=15(种)情况
51. 二项式定理



性质:



(3)最值:n为偶数时,n+1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



表示)









52. 你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




的和(并).



(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叫做A、B互斥.


(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



(7)独立事件:A发生与否对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53. 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清所求的是:(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




(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恰好发生

如: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

(2)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

(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
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1件),∴n=103
而至少有2件次品为“恰有2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


(4)从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
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


分清(1)、(2)是组合问题,(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
54. 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55. 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直方图.



如:从10名女生与5名男生中选6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6. 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



(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


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



表示.






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练习]


答案:

答案:2

答案:
58. 线段的定比分点






※.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及其性质吗?
59. 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清楚吗?
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

线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60. 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θ≤90°





(三垂线定理法:A∈α作或证AB⊥β于B,作BO⊥棱于O,连AO,则AO⊥棱l,∴∠AOB为所求.)
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练习]
(1)如图,OA为α的斜线OB为其在α内射影,OC为α内过O点任一直线.



(2)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8,BD1与侧面B1BCC1所成的为30°.
①求BD1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
②求异面直线BD1和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C1—BD1—B1的大小.


(3)如图ABCD为菱形,∠DAB=60°,PD⊥面ABCD,且PD=AD,求面PAB与面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AB∥DC,P为面PAB与面PCD的公共点,作PF∥AB,则PF为面PCD与面PAB的交线……)
61. 空间有几种距离?如何求距离?
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间距离.
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如:三垂线定理法,或者用等积转化法).
如:正方形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则:
(1)点C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点B到面ACB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3)直线A1D1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4)面AB1C与面A1D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5)点B到直线A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62. 你是否准确理解正棱柱、正棱锥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


63. 球有哪些性质?

(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为此,要找球心角!
(3)如图,θ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α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


(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与内切球半径r之比为R:r=3:1.

积为( )

答案:A
64. 熟记下列公式了吗?


(2)直线方程:







65. 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




66. 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67. 怎样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

68. 分清圆锥曲线的定义











70. 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0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0下进行.)


71. 会用定义求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吗?
如:






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者;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72. 有关中点弦问题可考虑用“代点法”.


答案:
73. 如何求解“对称”问题?
(1)证明曲线C:F(x,y)=0关于点M(a,b)成中心对称,设A(x,y)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设A'(x',y')为A关于点M的对称点.






75.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讨论范围.
(直接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
76. 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