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童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2 17:03:24
沈复童趣
x[Ys#Gr+}"z[˙FP迬_aZa?mAAqED㎰6cil4 ^EuבǗůF&D=e_:'_?}|bJ9s~ƓaEȦޅsGXLέݡ_oCY{o 㴺}`&[r;.6xD"Oߏ x[x_i"uݚ҆У[4/jԮl@Vnd>2ָc,/k+.U1\JE|EpohKV\79t"^v)fZCwJ*n\FML)6[nc$n2;eaN6*8ݏQH4Y{FwqS`RZZ yED}Yl㤎ⲱ>])0$N̹{,Zc مԊs:ՠx愔K:-C&r piѪi7B>@9˥*ARm6JTm@mA[10"5bl9rѱ.jeWϷdZ!e!+#Y4f7 AnR%#h3N) #"j{Rwu'QŎv(0Jٜ&EhMm'VYLi{1C G|:4h2-=fV1Ɋ| (jLCl:wOy֊{P8/bSn.$d@H?i*5q\񾈛9Ɏȴ!R'eXfY-dVlT{Ln|[nǝ8 .8OBтDJh< t4ix4rÿQu8|PȃԸm7yC XȣrFM1r=EBL?@7 ?֍sgAk:Pqx%k;qq-›c EB~J:D2%曗:Xz竉2tƥWDH}]" pḊ"N : mYP @YƍĩX^(,!d Ps y)S` 8CpAgd'lr?A9b䜢^4$H5瑀QP [=O&W yJ"I%AH%f@^EǝRbG$%M!+<\QzٯS.tD5ZScG)÷*`(EڛŅ8{ԴS;X"o^%asgҧML||;16Ͱ$g) NAR(I֧c2ZbU-0Kr,(SP pl6e؃{yqe nq>enɠ}R/?9UW_kNdNPR\i[sC)Hҩ"Q&: vi.ST JNMpMca,ŚLPj;hhӁ\4dN:kiC EF ɨ2VW=tKPŖ]6Qxi.9;m@p 3{L$`2}J⒌lQUqb'sE TBӘ76@`lT  Sw6q10g D2@tZ ;hY#XDmg3sΨ3v.pUa8(E{qzH\<ڧJٙ5-&N[)Y2KnN}VB]PZQQ,U.^Erc&I BA*1,4-;: odkTQBg|Yqi^b&k +4T<[}I"yI4o`t&!'ˀX0V0l3(8< RB.f664ʶtS)t!!?*/ B QJOTF_6,s_ļ;07 ? 7&laEs#za:?T2lT3/\dB>`UB2?cR VJ~-tF0 /bY#O>wyע@(Cp8/,UT1ٲA{a?4A/rpYn`T K^,,櫭H)=.0}5Oeh?Uc*~ceZ<@R0QGHyBAq_sAY+ uo >ςQ0kB8>`uЬQܥDioP ¸D dyaO Ye8d8Áݠ83D^B;&$ΎXќTy͜>|y<[aQ}U `jAB< Qi(3@?yt*Izj%OԻWY 0,:{bhEV-#"ny␈|LDJ $Q 6\G5ze У bf,~JZ3DCnLTF?oŚdw/Q3K;(0eLHj6Q[?iF?A1WaGsxgi\?*/l Ɠ;υm(O|E3_;4~y-iڜkGޝcR= !m=s-c_ 7}4(:V7.՟M>%h1$Dp{Hr"FȞO Wʳ0*(}OME6kJtAITJz-%l?x+3 _PXKW7aя 3C@rp:|xf O]TާZ0^ kG&e!0`vS % =}He #X̘yJ(wn#Wfޑϰ?i{dM#]T%X,N2E[]I"Ng߿n/k`h~X`7,]Udv/)Wo+QIyNr,'IJ$Jnt

沈复童趣
沈复童趣

沈复童趣
词语解释  【词名】:童趣
【发音】tong qu
【题目解说】“童”,是指儿童(也可指童年);“趣”是趣事."童趣",即童年生活的情趣.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儿童时期的趣事.
【解释】1、幼稚天真2、童年的乐趣3、天真烂漫.
【近义词】童真,童稚.
【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简介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查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佚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此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浮生六记》以及别的书正是采用“前序后跋”的手法.
编辑本段课文简介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故名“六记”.今已佚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此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浮生六记》以及别的书正是采用“前序后跋”的手法.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童趣, 即儿童的情趣.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第二章.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围绕的是“物外之趣”.
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儿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可宝贵的财富.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童趣》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让童年的乐趣,重返其中.同时,要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
编辑本段原文
浮生六记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wéi)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lì)凸者为丘,凹者为壑(hè),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há ma),鞭数十,驱之别院.
编辑本段注释  1.余:我,自己.忆:回忆,回想.稚:幼小,形容年龄小.
2.张目:张大眼睛.对:面向,对着,朝.
3.明察秋毫:明,清晰.察,观察.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4.藐:小.之:的.细:仔细.纹理:条纹.
5.故:所以.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6.成:发出.
7.私拟:暗自比作.拟,比.于:在.
8.则:那么,就.或:有时.
9.果:果真.
10.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1.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12.徐:慢慢地.以:用.
13.使:让.而:并且.
14.作:当做. 观:景观.
15.唳 (lì ):鸟鸣. 为之:因此.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16.以……为……:把……比作…….林:森林.土砾:土块.壑:山谷.
17.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18.兴:兴致.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体积大的东西)
19.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为:这里是被的意思.
20.方:正.
21.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22.之:代词,它指虾蟆.驱:驱赶.
2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24.项:颈,脖颈.
编辑本段译文  我回想自己还是孩童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阳光,眼力可以清楚的看到极其细小的东西,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条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暗自把它们比作在空中飞舞的鹤群,心中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成千上百只飞鹤;抬头看着它们,脖子都变得僵硬了.我又将蚊子关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用烟慢慢地喷向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做青云白鹤的景观来看,果真像鹤群在云端鸣叫,我安适、愉快地拍手叫好.(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wèi)之怡然称快.)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在花花草草纵横交错的地方,蹲下身子,让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草丛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山丘,凹下去的部分当成山壑,我便想象在其中游玩,感到心情安适、愉快而又满足.(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lì)凸者为丘,凹者为壑(hè),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庞然大物如推倒山压倒树地扑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等到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它数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去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编辑本段词句解释通假字和多音字  通假字 :
1. 强: 通“僵”,僵硬.项为之强:脖子看得都酸了.
多音字 :
1. 虾: há 虾蟆xiā 对虾个别词解释  名词用作动词: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名词作动词,“鞭子打”的意思.)
果然鹤也(“鹤”,白鹤,这里活用名词作动词,“变成白鹤”的意思.)一词多义  ⑴观: ①昂首观之〔看〕 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⑵察: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⑶时: ①余忆童稚时〔时候〕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⑷以: ①徐喷以烟〔用〕 ②以丛草为林〔把〕
⑸为: ①项为之强〔因为...而...〕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⑹之: ①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②物外之趣〔助词,的〕 ③心之所向〔助词.无意〕 ④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只小虫斗草〕 ⑤项为之强〔代词,指看蚊子〕 ⑥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 7.见藐小之物(的)
⑺其∶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词,指我〕③神游其中 (在,代词)特殊语句翻译  1、介宾后置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徐以烟喷”.译为:慢慢地用烟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 等于“于素帐中留蚊”. 译为:又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等于“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舞”.译为: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2、省略句式:
(1)“使与台齐” 等于“使(之)与台齐”. 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见二虫斗草间” 等于“见二虫斗(于)草间”. 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3)“果如鹤唳云端”等于“果如鹤唳(于)云端”.译为:果真像鹤群在青云上翻飞鸣叫.
(4)“驱之别院”等于“驱之(于)别院”.译为: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判断句式: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5、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 译为:把------当作.古今异义词解释  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观:古义:景象 今义:看
私:古义:私下 今义:自私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wéi)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全部展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wéi)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lì)凸者为丘,凹者为壑(hè),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纯手打 !!希望能帮助你~~

收起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全部展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hè),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抓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收起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我回忆起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看清秋天鸟儿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

全部展开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我回忆起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看清秋天鸟儿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翻译: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心里吧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成为了鹤;抬着头看它们,脖子变得僵硬了。我把蚊子留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好像群鹤在云端飞鸣,因为这我高兴极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hè),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翻译: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草丛看作树林,把虫蚁看作野兽,把凸起的土块看作山丘,把凹下的地方看作山谷,我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抓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有一天,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观察它们,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一个庞大的东西,拔倒山踩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都被它吞掉了。当时我年幼,正看得出神,不禁一声惊叫起来。等神情安定下来,便捉住了这蛤蟆,抽了它数时下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