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作者介绍人教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0:35:34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作者介绍人教版
x[r"I=VERfUfYY<<!% lyp)aqd{ϯN̮UdvlEf ?+?/2Q7;w`E¿qُԻ/?Eqk/ӧ_~*ڏ_{C$ ʱ!*9̈~У 6D2gF[1|nve@6JV! Y|$ZH \e11 d8i@ddn`r!O"yD_127Dɮ|nYy:ںͣYW~loplшfWAO_4D/ybv,xo(ί|P |; U'WO[`V"j.^I]l=~&IQ4Y){{5 IݝͤOX 4kvhG#]{[~2>c>yw/w!Y}?jƺpm7E#$Dr[gI~2tf+nW[Iupۑe2ʦ DW<%َMþkl0k'&`!q.+t"6؏+[r  <[7CAGBdD<K<6/*?WX㡠٩Bш,=Pʔ ^ƭQ1ko;D,L[_ * Pe|#\%4 *=8Q[%|̌dQj`G/]oؗcG2?C{%1QOB` _"D7 Y9|3],+ V/}YLV%B ש\vN-;:ZwInN xi'&X*9m-;V%2YAaZn!ϟW}n#-:% I_sR7r`waҲQ7Bُ)x<+#'փ?5tѤѹtp.|VN2-o /ъ3)FV ׆}U&L1f+;zYvd#[*>tFޱ.v|qWr#Unys?!PK1:~OfۢR+݂͠Myg޷.ڣ _{/?}p<s<&T~T9uVG4׀YY&EV+ d(23B7Fk8C?UQ/N @'vѹ!CPԣ ߊӐ +R, AnZ?|hG <V4'SOf' ϫPq,LyQZ#CygbaHzm> SOf om{L3Әu2[0u&>$"y,Ouہ rw* _ U'2vDl Q<r) 5i9hb5D,\(!Lˀe[ykyd+2Q}eE{t5ɸ?zs4C![%*La'6:^2VȇTdY ;[~/ΐI!a~Q]7#_G4Ew`#e2a;?ammu ʠr+)먫VAO{0Fcz5yQe65p k9Q#]iWQ%s;d-cXP>'|LleOFrN"}Þ31.!sfpEؑ2C,gT#. o oY&Nt"ʃQo?knzpmq:8HzČiW~H0ȡVvȖ:X2 {A|c$>U?GDzAEḪzXrىhQ S[8= {cԀ1VFС)Zp<މ8LpK$Hшu%9lEǍr0C{V3d}A`#UC >*rn ! c[2y3t7dqfftp M0E X;6J_p/;0i$7#?,z0/M5)Xkܥ]f6e$. zrxV /C=&FSVJGȈ+1<}\XTۢ=D'R Vu ELDaeƉitZ֮ﱳBEp7U=Bp /7G @άhՍUW%< {XiOԆvjU(Xyn0 89CFK`T<++>`,c@#0 U9>I5C@ P=Q 5'q&k'zx\bSS%uY֑d2iuZNDe!Tf4BlRa؁ ^掭gik̀sgPCB$:=kõ2v=hб CyF B8Y{kSYu=<ɕ6KxH֤xDoWv b:~+ ɤt@>*L@Aȃuv;w)O6_ z'F_Uk'1.2{ F\#)q,vvJDG|LI > l,%$i0T 2g=$Jt<<ى2c ^e +ےw)a9 |1?:ݴO>lVː+Q2Y Pc,l%:s|<3}R =@)nVDH2  W[qfN=@( wViNF^]f&2D(]cD֓DgmE3s0Lܽw,B]ټVYŧ_U|˸$Qd35RPltJ%zԑ=+ݪʫ*⡞ U2nL X~`)2R0V*gJOx}6“R2-u^zC(BF0 n؅Simƺ-1 Fݴ<١Rl 1+dƠI`=/VGOy٘Xߪ0|$&uNudL.Π^a%QTݿGU?JXi~I10Bֈ P†~D>6ٽYyVi*>nSQiHTY=&Ss\siUp&M18Z@<_+:_ab?OC$k)ݩmOp>㥘de.UޠgbZGrv;,szNUXpL*gF\70a-Y29E]O!hwE1i̴Ђj厊-{>]I)icu9J hyQBt27\J = y, gU=nf}K!PByKT,K*^Jm|7qiUd\S CjZWٰ a}N:.7vKF m3;ޙ.YbeSS>YE~UUrٺamu<]NyrB R|ʷtq5]KxNE]BH#a㪈,\a VhSt Ji_VH9.ᥒG% {̯c<:H$"5?#ѼU>'C$M7֪ ޟApo-đ=$:aªB6tP>0 0c.c3# ;lD'7s`z"a`4G+`ȯ>YK5)"gX t}&*,@hBкf=ڌXCD7UշM~"se`ϟLv(NVVJ;k$ T4-NX_) Zoqݟ#/NVNZBϟVx\boș`JBgJzɢE=;T0ϟWx !0l%g[QB|vνsiZ5wC_:@o⹌a2z 2:r%rF;(S4U}U^RfMÒy:ɴfUǪScd;N>KQv=Ͷ@/ 93<>}DO""t[.b%b5ؑ[Y *Ψ5-( F܇+k$OoΜr9ܧz2]LX??XkCh~h&B暏ϭiu+NB5B&Y XuKg)~$*qm{'GtNVb87wI!ȽS#7w@q^a!8]'̰]vʳ7[AV]+1x!D.8_Q~e/z R/&l`5w"]7>|HTd@i}/]h}DlF] RrC%}IwW^::8= aA+s+׀;| )"F +rjECޝwUYjbuwR0VG8 :|s͌gZu0Y!J]q11*;|70|N!<}q"+"5#[p44# w *ѭ:7Uud jۮ߾Ɂ~<#->b*B?%߯۟U],:<3ח?%ϗs0oW/ùhay=3-857_?7o99yγw\^Go;3{'W+('B^cS-"ohIߠX<(ġcGoP9 2?[؅"s(spv/JcP:cҴ᷋'CBQk] Ei7RQK2 UCGQh>!NJXRV\2y(g9J^wRT-^zOMqVx19]La%*|@w!ME-ᄨf=EUq(LVq[xy>aEeEEIS h+[Jf+41y+(YD_XTe>Ee'sH,8CcQ̈́Ȣ7RYIf0V3꣜3<Kq20Eq)?`$G !h;Kt4H| д!9Rn4 z@ ̣͒z_Mj*,B r޴)x2/-ȫ)-XH:ނ~:!ʲKҵ94!<.Q>u*nIQB~OЌK>!Irb[! q CR!Ctp^q<"lhJ_"t:M!IDh7ӈ}Շ1"t"~[n_RBRΣi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作者介绍人教版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作者介绍
人教版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作者介绍人教版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宋濂像,出自《晩笑堂竹荘画传》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本欲杀戮,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后谥文宪.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一般认为宋濂於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导致此祸. 明初明惠帝的忠臣,学者方孝孺,少时即师从宋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236—1283),男,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晰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资禀忠爱,议论英发,历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宗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轼喜交游,推奖后进不遗余力,一时知名之士皆归之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有东坡集行世.其词集名东坡乐府,传本甚多,王鹏运四印斋覆刻景元延佑本,朱氏强村丛书编年本俱佳.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张养浩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欧阳修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后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岑参画像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

全部展开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宋濂像,出自《晩笑堂竹荘画传》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本欲杀戮,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后谥文宪。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一般认为宋濂於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导致此祸。 明初明惠帝的忠臣,学者方孝孺,少时即师从宋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236—1283),男,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晰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资禀忠爱,议论英发,历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宗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轼喜交游,推奖后进不遗余力,一时知名之士皆归之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有东坡集行世。其词集名东坡乐府,传本甚多,王鹏运四印斋覆刻景元延佑本,朱氏强村丛书编年本俱佳。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张养浩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欧阳修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后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岑参画像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