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如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4:54:07
十恶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如上
xX[rKoqL8f6мDC @x5U|-9 {#ɓY|.%M57;I>>u?yc.&%w#W]×h6u?t? rQ+'|ǧGsu7o饩DJ+Y#wi+EGlUL%ld0gDCj?רIwl[v̨CSl7c~z٥?-{,%sBstHW^ XB<~WdU vzM~tfS^Ο%8X~ˢ\[u(68mu 5|^< P (9ȠؚW\jߦÓ`e2+GdD_%.c-{{AÂ%ɸg ? d]0fX^'e<Dpn4qҮ`E!dk=<כ = _%DH <6{ a}6wUh]\EГcH mBj_c,qX7J {5*èڄM0E֥Lʓ& #e9fD7VסL32[ݛd+"ͯ| >L8gɟF)%Ԡ7x%POaUnXUoIЋ&% oNDX,! [3e6 qQyґ%QFWd̫]ZwG^VÇyV % |#=dzշ@zԸ'7SQ@͢v(#d'<2HI@PѓzvN܉hdџqgkE'v=8^# %|>&Q66^c&9JP^ћ_1^Ƚx۫DF4{x>DN%<b[G(ׁr0^ DR=܃*]VKZHGU^،uaꝓR.65-zC[bܲʄ~#OwYSpiׯ0gJ@FD )1c})d1& j0H0 p]7;TF228l ՋgEyyxd5.KqRC zWzyiKb";/Ia:飚|dIFAYo:&51O±Z|GOGp뤡B Y~jֈI48b8C#=h2* *ɖk((c`T( bb$-S 3J~_ ;DT,Y> p8z?ۀm l~Z+nK(+=f{v IޛT79hKq1t2@sYwoV{f#I/_܂tpkJEޛ+a`vcFӕg'.vC!J - J0<{aը`'bI5:n`~. A^M"g!-xT8cc]nЭcENWH+} ѷ'NvL98hW[PTkdIS{c u I̋p(;f}FDaqdE8=EQNn;(\TVU{%9}ߠe Uz5[/9T9)*_9` W 5A&&tB}^Ɖ֫y }=s4Y\Ylslc? %T, f}fWyDIRKnGL?_my}YEXP+&s){*WIXlbٱYk`Y6rq-UUeFs\ 7,1vpMȌyIrֹօlhAs )DPGl0_H$q 6 Xj{@OIi8]A^Zb6tW9x(8kƪp훲(;TcB𜠌\><!wg9&Yصpt0 x+ljHƠ*0elU3W :O^'>}@?

十恶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如上
十恶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如上

十恶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如上
我们晓得佛法无论大小乘,基本上都重视身、口、意的清净.身口意所造的恶业,归纳起来,就有十样,身体造的恶业是杀、盗、淫;嘴巴造的恶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念上造的业是贪、嗔、痴.像我们的身体本身也会使人乖离,拿现代语来说就是‘肢体语言’,怎么说身体会挑拨人家呢?譬如眼睛是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用不着说话,一群人坐在一起蛮好的,对方故意跟你眨眼睛,示意某人对你不好,挑拨一下,就可使你们起仇恨.那个眨眼睛的动作就是身在造业.
言语上造业更厉害,中国儒家也经常讲到言语的严重性.书经上说:‘惟口出好兴戎’,也就是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如果不深读历史,不会相信这句话;看历史就知道,往往因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句话也可以使国家灭亡.
事实上,身、口两种业力的总指挥是意,也就是意识、意念、思想,意所造的业主要是由贪嗔痴而来.例如我们偶而有一点不高兴的心理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在修行来讲,对人对事有一点不高兴,就已经犯了嗔戒.嗔的心理行为有很多,微细的较难察觉.
譬如一个好人讨厌一个坏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嘛!然而这个起厌恶的心,就是嗔恨心.这在人道行为来看,不能说有多大的错误,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过错,因为不高兴的心理绝对是厌恶的、嗔恨的.但是在菩薛道看这个坏人,却是怜悯的、慈悲的,等于我们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女做坏事一样,虽然也愤怒,也打骂,然而当父母打孩子,往往一边打,一边流眼泪,那等于是菩萨的行为,内心没有真正的嗔恨.如果没有这种父母的心肠则不然,是非太明,善恶太清,已经是嗔心的种性.
我们晓得,阿修罗道译成中文是魔道的意思.阿修罗道也是天道,很高哦!人死后能到阿修罗道,谈何容易?我们通常所说的神道就是阿修罗道,此道众生善恶分得很清楚,因为嗔心重,不得证果,连天人的境界都谈不上,不过他有天人的功德福报.理由何在?因为他的意念上有戒禁取见,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善恶是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一个人在佛菩萨面前犯错,乃至打骂菩萨,往往还可以逃过去,如果在鬼神面前玩这一套,他非处罚你不可,因为他的善恶观念分得很严谨,但是在菩提道上却犯了嗔心的戒,正因戒禁取见的观念太重了,无法证果.
贪,三毒之一,如果一个人说他能万缘放下,只喜欢清净,那也是贪喔!贪恋清净也是贪,贪恋空也是贪.所以菩提道的究竟,连空也要彻底毕竟空.清净与空还要放下,否则虽然放下万缘,住在清净、空的境界上,也算贪恋.
大家喜欢打坐,修清净的定,目前尚未得定;就算得了定,如果贪图定的境界,则是犯了菩萨戒.为什么呢?因为贪恋禅定境界不会起慈悲心,不会牺牲自我而利他,慈悲利生做不到,因此犯菩萨戒.
痴,那更多了.总而言之,在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成佛以前,乃至于在菩萨地都是痴,都没有到达究竟.
杀、盗、淫、贪、嗔、痴、两舌、恶口、妄语、绮语叫十恶业.我们修行的重点在那里呢?不论大小乘,它的基础是先修十善业道,把身口意的恶业转成善业,这才叫修行.所以修行是随时随地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
佛说一切众生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意是在思想上制造,制造什么呢?时时走上错误的思想,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总认为我的观念对,你的观念错.‘恼乱自他’,一有这种心理,第一个烦恼就是看不惯,我讨厌,跟着也使他人受害.
我们看到世界上有许多人做善事,看似种了善因,结果所得的却是恶果,其理由就因为欠缺般若智慧.修行在智慧,不要自认为在行善,往往身语意在造作增长种种恶业而不自知.
身、口、意这三种恶业相互辗转,譬如意识一动,嘴就讲话,身体也起行动,面部等六根的表情也出来了.或者看了别人的表情动作,受了外在境界的影响,而更增加自己内心的烦恼.‘辗转’两个字,就是由别人的因助自己的缘,或以自己的因助别人的缘.因缘相互轮转,像一串连环图一样,相互连锁发生关系,一切众生常在因缘辗转之间做不利他人的事.
‘相互谋害’,就是你害我,我害你.谋就是在打主意害人家,假如没有办法明着干,就在暗地里加害,即使信了宗教,还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