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出小报 我要中国的数学家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1 08:38:30
中国的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出小报 我要中国的数学家的故事
x}r#ɕPiV2QܳM648?-f=2IczHB,L. pcf3҂G{=AffUf42&@Dx_˹w?6s7fڍi˗a;Nb̷y!U s?qʝO~~{'ssqV֝lba3:+8kY73!`ޠ.ox`_<1h>.Jcvūϙ7 ;lmʇΰB$ferYeϘjNMl#eY^#Nյ- Y(a͈`̷m^dfΣ^l,j$63s88I IӍ4x=b}s3!ݲefurӎ@:v܍Qt+,Z6y"o!C*+k*Hxvv&Ӧr)eݛx-:uHE&u-XL:Rs0g#|;>"mrbRLu͹ꀍ@}.w;_1}ow#+'!)`0/ܝGA+U۽fDx f;t1SAk h];Ms=GoTp@( cVKxL{7}ӏ@76\$G5S߅vMvdΪ)Ϛ_ǫY:/@&*xx䶽+N͍츧ugHdz1~x.it&lm,t^hTW0fF| CLoIUP#6*T9Msq_[ H4NsNI ]CeDA؈|;3o1:@!Nlrk pVMwV:jT@6i,`I4)"g&w;P)W3Ug&+mf2WowxhAz^u'֥v`j騀 44 *7$\E9@W0xV鰕t0,Kl/Bz o0o/M[m9+/xԩ]mZ=nJGi9ZQ1Ut, yRT./!?QB`8|jGN걻 eo/V3"2ތG8 j{MN=sbg^NCz֔딍[IzwRیκh9BC>T+'[!KENzڙg{vMo6襓^yk44 1 n|z)1y"?|an,;ȁMq DCp oȠ }Ueob,8qo "a3vНz[,&L4**x|kn+iʆ>'ܕeY-R93=pV hImC38Z< l0fdzm3t"S Y]g{$P:TG=1i`(\R:Bzs mLPj% wLE\**ˊ1Q(6 D 4?Q']I6Sy g iN9߈Ny޷P,O٧k0Н.pDoDHoΠI+3[op?: 4lqJ"'յ`ǫE -QedF 8؄[!L ֎~dӷ-6{lGFL ӤgC֙!]xa_?dz+9g"~ h׀9J\^³8J3Vl]ŖX.|/M=o$%>Cr?ǦS{/uĭ&wҘ׉9爩͐}Ih+տ-EcYʽ{0jK6 0-+b 1& 䖖ه;$gNj1ھ " 1V.ѥsh= KxM@5,e&tbPTa&@سzn&`l#"VD\x AEu0 W=F^|GO#SO|W_Tɳ/~4(.ß2h1ݡךa1d $"zp^}N|<F~/_2sVvP@X8UЭfX0w@kף *6`}!݁#l(=f?4-j.VjG8Esjm`hzr! ~׫ӄKx+VKvW8,8V =O3 _-y[W$=`qCtC~3#*MZbRfv1;VC>MDIP|Q>cxPMdh:JqOosk>BG`ohWu/*n42gu ^n41jR&i:^ sֲYyW{4)u}8V~e1A la͆8iw} r;t-6ԚoL,V?M;M/;|E ʰKTQ$- 5fY~@E}ĝ |wږe3(@~ۡVǣh? aЧwjmM5羉o`UnFBK8Ь Bjgkjk@ffN[ث8歈Њ2@5@P]4Yp7%ڷ>7'gR;09d:, ©w.:K$>Ke^RY9ďwer-:9[1&[#@(Fvv[)mw#w[_Prk`4j彂Txr<`&Tu{$vԙ5}fIoDfg@R7u6T1\g67l%-GBwۆfH(#tAwkn AYl(%,&il ;n2`,x@=FS,MZvƶD_RUG5M # UNyk=<7 ơRm&GGF"u@Q4)3292k a٪\s{ٴw5`Wo_N0<38ۦD419D8-&c**V[T{[&#5[p0s:ֺwwKT=޴)KV֢Ƨ%} ÄP\l0K@ aqKid3 p6LJY[8 U\ 3 VuU~8Z+ 7 # nD{mo'5-He7Nb!R:%^HB{Qp;)n\йtF|&?9B#gu]$厘 X3(;ÙKc>۰7лl]|@#nLɾ1͙I^Ɠ\B9qȸȑxEawB)))-դX "v)G_ G0 0tJ6'ǧΡ@TX$R[TIcp)mZlÙc2}wW^ OLbn" &چܢ6Nm|ᩍ/cJT8 bi"'qcV/؂Lk Iiië@0+dEg\B ,հ{I1y*H,f&!h9 ^t[!*?'R-עJP}OptzVϚwU.Y/cЀ%>E/c4s6 VւiaC]x5ze8)[ uR)Q^;Nyst!SԗWI~5TjN{r nSNf4FW0H-# Pe/47O%EXPO/83/e]Љ4k_Y1LVbAAbVsF֎IlbѬ3 &6.r0ﬨd#=JTa@ Txo/{5Faoyޓ i@$kZk+1y.G·y bMDT!~ħ,# @($ h%P h>]!㇉څs>mj[JB25C=yo&aݜ$V"sVNe6jk[C9%8x53OJW9Tt4kQ9+K;2c IV"m͌@cS`ݎⷒ݀_+I>عĺv.:fMZ' 4 mI% ngx7ٮbo)Z=Yxg5Copkjy3q3ʻ Bz\H1n(W݇ h)v&q/2%&i/}1Л;"\?Mx  ,,:5 AcU&U"P%F"#eOjh!b3BH ԧwf@spJm<{c`'5~l/}0zCwIնkokⷿ~/<@]<0ez nwU3vZ]`o0 _$Q]>nي5kJLYEg&My} Һc՜(B竕4E~=T}-K8O3p 7>ƪ~R)nDLCz8Yg@|QuFZWdfa/{.^Ampȳ38R4{/;^IQ͈ɝ^ uvB@Z#N#;(eԌ+ȅIg<Tm"qgNJA_<վ%R4sKqu1(e(hPfM?.n ۋV@) gllj;SO^`\> `tQ4`Tpdо!-}<AȪ%QX ݸTcz]000RbV"<M6|'L ;h$'Ո\II$`R ߢF:vm*ʰ= ?lk{u)U829JwK΋I%t'3DL%xَfu,y "mkx "L+ +ڀ @O_X} t[+cYFB{EDIo}JcY sPdVpM',=MJ0!(T{[FGne'j:%W.*jn[/r043nz<q;qv@ڞHi5iYRq3a2N2V7i7}@PF bb: [:R̈́/T2BܙK.).c:Hg03d8ﮦLwF! b|?\Ԁ t4g=?gLa;*F{R<g3wP]._Xeba/k;RqlݞD`z o0M +O=7o$?Dޠ4L2bۦiki 7SxBܢřU)k[:̍?'as\g&F:k!M6.'yr“p`89"Al~N';Dnumd3K#-mIy3 iQ_fbkd {YҸޡ-(仱SwwUx)A|2NԂ::(lS7w5{gUglVY>U>ihhhW)s]W?Q0'2"+'zcoatk.B@)];iPP}Cx3EN+ +uƮEFG{y>:],g!ZF YP4MVYM8V H)F˻e;Ã6w^1 p}4s\]j6nZ3-Ur6`[XGpө{Mf^*RsK>fB(wJؓP̝LDKQXWRr>w5,V@}7g #O#㹽`8~BDϻ:s§kZ$`h3g0$x\-ًUs~v{R^k[cOꃨ{IWnvQB׀HADW=scWp;=_$9/yoƵj[At|xE=Al#:`d-ɟ]AS`v7]wS6mg 9HdF2hWhc"003f/cOИη=qgoX)|}bt'سDA_Ŏ.ޥ'p9-GFaqX<ԗV1_.AoĦ;"#k,5A\rv^6"0I ^Њ0pGu.$%fsk\_88+yBy*x?pIϩ[!,kԋtul`XiU!O"VakSj-'fu6d6ᑘ ~\ e7`$;e@ӪDq&iϱZ0^.hbt2/bG.0Ρ+p:ZGenv}v,{A8ć.],T5'EG,frmeQ.;h|&~ڊSjCz84yc<EZP&,bP(aª.gT]&aMQ,\(ͲZO2U$ͷpF ?l}#$ MCŠc{4;{TM?z<9''H-:WiEѮ)$iq"`y26δ ǢSAkD%jO0KJUv}.}-9ffZp r&B\:Axa'vu!B#|ۻ@|pLKr،WMkԍ!E2߂.yѺy)u4 ;}w)e3n(:wv< LgEXR@֙˱`B![zP^7Ij.QFzR~OE;q358ƼLX>[(J:zgȥAl<8D;ngiª]bZOAzKg,wXY; ve ˆ!&":mkr4(vZE6q3j ^e5~}rՔSVonkIbY6Ɍ'جi&ՓWdRlhMNBn4f$.%Jrne€֍ 7ŽHXCk -#b S}*48Y^4pq3teal#lYD!DޝpYݣhXWHRҬSL{fU5n.aKM.nD"ӟרjr5PP -}hR՜,iQU9h$i~t!5Dz~ccj[ #6A IRSeJd}3]7R5V}:F q,;(/Y5cRG) ~QSbgrfP#Դ,EK(N}0J]ܥE] Wԙ `kT?~??OSFPβathŲXsE|[0(xM^?yevT{ 9KYeS⒨x^e9?{ Z,LqjA`/O^|joz8RW۪h.[..! ,:Qښ>?$#yR {DW) bY' -\@҄oْjUH$_iS2f2N<in]!+ӯokZcoW YP`RK=e-ݵU). WZfamRnd@RQck]o!sFZe,CuiCGGꜱ$g_vᭊ–(ARm,/6nd..;?6{GL NN[ԭ~7᭻ 7 =1%}/t{z^ӗ8a&aqkLs"6 FJz5T~DwaBәn^m6{)ˆQfLHA=Q:'4Ƚ/ σN4zTt!lwzsc>gj=* YK [F}aN^:f߲[q;sU<]/Wr ѩ؟vfU\O Dxb4n?hFeaT1wo(Ē`Es{!S>qZڲ--4r'wڗ  ,QPe=OI-K2((6Mh!B޽F X5nj L:qǚG3A\ׁ.IY ,4K'MM_fmgx%=\9 @rXn_TO⇗bH4׆ Ng2PjɐvYiLL;!eLfB gSG‘xc퀶ѹ-~Ғ[u))[ZAWU=0$(%3ꥀ gBT@uյBsd gۺlhÃوZgݎvQAfM^GO ^5Z'Att1i 79e3)7g ?Hmw[8k' @)ns]dL_ev%6`cQN6khh됓/#31Ǻ5׎Pb q)f( LAԏt4!'Çx>xB 9ݟqD>C h=cqyT}B<,%,AZhk\0}B9PQЇ/d??|f>C|JpRc e! E?PP4d?p!gdo`Ce{GDw~?C{[]$Rs[YuIJGrh_ya,<|}Ckw(Zb%2;8P㷟z@T>C1 Gȡ(Da/~TB|偈Լ#C}ޱc*`4"G6>1 wHd _wH"-WAJ J m8wKLБ=&MܳCwOQg(NOQ~;GQ$EqȮ|m S g*O;U"*a9YOVz"?_Qw[]Y,F-=jQc&;nάG.ZC-L{߱y ^ v?t". Dʂ'hw1lsb0F!H:QJ#>HF-@I2Joeox4#3t8#'3C' +V8QWҨ#XFI|Ads8}!oM>qAonkr,s =QV׍đdPG>qR`Gq~ю; _|}csģ Vs#c5-+8?G劯8Q˷t߽M s C5IcW?Q8Q5>RK-# NSſAO?Mǿ_●_Ͽg?//_o_>߿z͗WON= O߾/ZC=C=ɧԓ|f=CCCCCۇqҧy =hvv>d#ܯu)xWzhwү%º~Y<·^~Y=7+׫xmxp.JhsHUn<yM<,xX4&,C_]:

中国的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出小报 我要中国的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的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我出小报 我要中国的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的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出小报 我要中国的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会女前辈高扬芝
高扬芝(1906-1978 ),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系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学的美.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迷宫的正确道路.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芝出席了大会.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纪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第一位数学女博士徐瑞云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数学系的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当时数学系的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的数学博士指导老师.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的关门弟子.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的热传导问题的傅里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的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的创建数学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的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的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的名著《实变函数论》.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学习几何的标准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之父。
欧几里德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古希腊的数学研究...

全部展开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学习几何的标准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之父。
欧几里德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古希腊的数学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曾经出过一些几何学著作,但都是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欧几里德汇集了前人的成果,采用前所未有的独特编写方式,先提出定义、公理、公设,然后由简到繁地证明了一系列定理,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还讨论了整数、分数、比例等等,终于完成了《几何原本》这部巨著。
《原本》问世后,它的手抄本流传了1800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还被译为世界各主要语种。13世纪时曾传入中国,不久就失传了,1607年重新翻译了前六卷,1857年又翻译了后九卷。
欧几里德善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他在人的身影与高正好相等的时刻,测量了金字塔影的长度,解决了当时无人能解的金字塔高度的大难题。他说:“此时塔影的长度就是金字塔的高度。”
欧几里德是位温良敦厚的教育家。欧几里得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反对在做学问时投机取巧和追求名利,反对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作风。尽管欧几里德简化了他的几何学,国王(托勒密王)还是不理解,希望找一条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德说:“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一条路,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成为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一次,他的一个学生问他,学会几何学有什么好处?他幽默地对仆人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从学习中获取实利。”
女数学家诺德
1933年1月,希特勒一上台,就发布第一号法令,把犹太人比作“恶魔”,叫嚣着要粉碎“恶魔的权利”.不久,哥廷根大学接到命令,要学校辞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纯犹太血统的人.在被驱赶的学者中,有一名妇女叫爱米·诺德(A.E.Noether 1882—1935),她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时年5l岁.她主持的讲座被迫停止,就连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这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女性,面对困境,却心地坦然,因为她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
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
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著,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教授”更有实力.
诺德热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她终生未婚,却有许许多多“孩子”.她与学生交往密切,和蔼可亲,人们亲切地把她周围的学生称为“诺德的孩子们”.我国代数学家曾炯之就是诺德“孩子”们中的一个.
在希特勒的淫威下,诺德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去了美国工作.在美国,她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样有她的“孩子们”.1934年9月,美国设立了以
诺德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不幸的是,诺德在美国工作不到两年,便死于外科手术,终年53岁.她的逝世,令很多数学同僚无限悲痛.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发表悼文说:“根据现在的权威数学家们的判断,诺德女士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 (1777-1855) 是德国数学家 ,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 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 “ 数学王子 ” 之称。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 1795 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数论研究 总结 在《算术研究》( 1801 )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着作之一。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高斯在 1816 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着名的柯西积分定理。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 1828 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曲面理论后来由黎曼发展。 高斯一生共发表 155 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 “ 计算 1 + 2 + 3… + 100 =? ” 。 这可难为初学算术的学生,但是高斯却在几秒后将答案解了出来,他利用算术级数(等差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和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的凑在一起: 1 + 100 , 2 + 99 , 3 + 98 , ……49 + 52 , 50 + 51 而这样的组合有 50 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 = 5050 。
1801 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那年的元旦,有一个后来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靠近,天文学家虽然有 40 天的时间可以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高斯只作了 3 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达到的精确度使得天文学家在 1801 年末和 1802 年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 1794 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他在《天体运动理论》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 ” 智神星 ” 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由于高斯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 “ 数学之王 ” 的称号是对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收起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

全部展开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4岁

收起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他的家庭,从曾祖父起,大都对天文、历法和数学很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和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亲自观察天象,进行推算,终于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在汉以前,中国一般用三作为圆周率数值,即...
中国古代数学家-墨子 科学家小时候勤奋学习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教育故事>>名人故事:中国科学家 中国古代...

全部展开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他的家庭,从曾祖父起,大都对天文、历法和数学很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和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亲自观察天象,进行推算,终于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在汉以前,中国一般用三作为圆周率数值,即...
中国古代数学家-墨子 科学家小时候勤奋学习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教育故事>>名人故事:中国科学家 中国古代数学家-墨子 中国古代数学家-墨子 中国基础教育网 墨子[公元前468-376年] ,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倡兼爱学说,《墨经》并非墨子一人所着,但书...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http://www.baidu.com/s?wd=%D6%D0%B9%FA%B9%C5%B4%FA%CA%FD%D1%A7%BC%D2&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收起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

全部展开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收起

陈景润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

全部展开

陈景润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
"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