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及成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6:13:30
论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及成熟
论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及成熟
论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及成熟
古代选官制度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两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代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代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考试选官制度具体是;
隋代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举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朝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考试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宋时是科举制的发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而且采取了糊名制,锁院,誊录的方式,这样防止了舞弊.到了明,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制但为了控制代人的思想,所以就不许发挥个人的见解,形成“八股取士”, 清有了代字狱就更可怕了.
关于选官制度的几点启示:
1.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2.两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实现,迫切需要一种使中央集权正常运作的选官制度,两汉时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两汉时期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阶段,察举制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很不完备的.在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以后,隋唐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推行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选拔人才,并为以后历朝所沿袭.
3.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它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它把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为一体,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官员的代化素质,更熟练和理智地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十分有利;它不仅在中国仍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长期实行过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代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世界代明的一大贡献.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后就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