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的来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0:20:46
加减乘除的来历
xVnF#+a I.dmݦhh=mG"%Y;$+pZ$%Y@wH =#QYawfsp}!I9V߯/a~׿P?7 NJ0| ~7b*őjYCDzX 2D sArf{Ͻk)05݊iR2BMJ !feP&-Gy B7bL"t3~ɓ_d4,PܓHD{]HeJreJ5rTs"'*ZzqcJ9f NCO3ThwδP;?X#d+UB{Qv(]z76q]]!aijof$FzҭE^YQ&Gkʤ3aXGaߥP$Ra 3!A,rOa=Igع#5KTmDBk$sr)t V1k+Lv_-CUqe)>fَety4>"<%& F^q͚@ )2e%~.E{oz3XIșDNJ{W~;o {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加减乘除 (+,-,×(?),÷)等数学符号都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才得到广泛使用.加法符号,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写,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减法也是同样,使用英文minus (减少) 的字头m,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逐渐变成了“-”.在“+”号出现了100年左右后,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χ相混淆,建议用“?”作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容易与小数点相混,仍坚持采用×号.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例如,100个苹果分给10位小朋友,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 .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莱布尼兹是使用“∶”代表除号,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人们也用“∶”表示比,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