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的是什么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6 11:47:36
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的是什么事?
xVrG%*[HX qHfA{/! XUys?< /YSv[]2{;YhXP  u5\ UĵJȿKJixfkVm FnIA,CzT%00(Ae钝GƧN] 89q8`\ڛ-"h]/SEhs DwL_P9Z<^&@I򣕗V~e~+-ުxU k `jv>TcKLR!«E}|S@mP'pQtIXS:El᧨Ad([ݕ&7eQmaukVF>fjp9G':HV̩:a,&S:(;PQ݊0ÞNHz[uw[x`88j"!$OBP_*̕nA: @kK^YLW\Mgk`-K)X,Q;O{3W ݟ ֣uc ,؆tBP?z eoj:7; _mwmgli9 Zu3o<|a[hyeef>&a)oąg<}FU ꆇ8lJwtڟkk{bZ&hn(EStIYC7ovB/ Tm!eߚFJ?׏`#׃pUAN2h}Os ju&v&+C-s {6wtAɣ! ~<Zg;h F3 _-8:;ǨE~LxK~7Jdd1MCn'd<2w6E$@"6)h5# XHKWP;;C.

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的是什么事?
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的是什么事?

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的是什么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4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

全部展开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