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是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1:19:08
活字印刷是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x|N#[TnV[TYU2Ox Ƙ<1y¶ԏRu_D8̪n}ʄθk'osӫd='q`N܏f׻:Oǿ/'=S_Rg=juӹeq=͡'gֳ*6hdS?m%ϭ_uM!3ysqg^vëG0?o+zw^7_ϻ\=~-'p1s/ҘHfA3^R4]u0L}`#&kx?ablA&洡dl7n6b6z7SʘԽ<ýM,r8 ]^k{v{=)Ymd%btcN^dxsXzYG^-RTǼgoי9^ML{'ɱ}psgb꾞;66*#n+/ }t 2*(Ig=y\~1cT »/L|)f8"A~ٔIߠ7tLܟr1K f.̽>rri)Ra8s 7WB<ŸnҖf^qh$) z$&U-`>.x(0uE\rt{Ď]3z"渟S+nqa-_,PY1?3x$_,bc[%;,z0˪YfzK05Ӭa ? tTl#Djyf2]&_67^sO?~(DʔӸ&~e_OZdKJtK=\pU~by+7m6s`֓s}EYj|gydze`0o^ћw{?9t] :-ؼUMi謼TiVWC/0rs Sc?47X:+z~olΒ{9ovǵ?q~NV2l\ 07Ԯ?^ٷCEA*@F|`٩=v{0]O.|t/om``35_/2Uݛo6 = ryiaπj^`Z3'N P#ɭ.PU6Z@^ T}~+]ͫ`_%7i 1M_]݃Al2r3IրYQKe^RYpJ[{nskO0vns%BܗhѤ7֌4 /l7 1ӽ1}JTtbn [λaA?l˚NUUP<4`? H@M{ LsxyGI6רD z73MLĽX`ɰ33YI8Jv ]7G2xixAqK;aqPc{[e&.tvVqGZݰ@6g#oiw6_ɫdc9"mư$WiK +&-`gNƎO44bo!Z@vl͢s6P -@p阕8A̶Aӹ"&ILɱH#H.7;)Κ=UuDE K``OnOq)hT SJ-LMػh(UkHo-.jozgj4ɰU9)yS˼Sj@[ jX<}[Y4vſ_/ //:;}70do$m?oAp f!!N;)1HMN=YK3O?)6(1UtZDYLufsꑎCZ(t$3o``8nJD[n Ĥ/lQ׋)ΡI& [8wG3\YF箜W/ O3B+$ 0qDq|rl;<55W:d̖D%Ў[YY{Q }&'&2""q|6ܤM:9L(#¦ցJs|/(T,P f|gJcԐ#{_j\DBWqD}NWĜqԿUOk)`A³M\YL71M=Jnz}{#!n\WL׬ާS/4/'Pzݣ}.h>_qtc n$*tL"XӻdlQa6\ɠ]gX6یݭ+>m{5'|XҎgwkG0 ߅7=@A w41o4WKtK`=0{1Da5PAkwFC]1 .stYǣz`A~៱/?[̛"^JאRkjIYS)}b2Wc`K8vOdZO^W]*XLax# =UHyQ3l;`Ƕ&FGfxPsv&)\ܚϒ1kve=fȀWR#y_K: i?q3M,|={-3$Tݛ{2:IO~5˭.{k :@VZ 7d,eѱA5L.g󔟜; Ia A#ѸFr lOzrz9ώ[zU V>p. 콹:ԏzp XjUJ92 `0㞨Aѡ ߔa4$W"aOKLkGmAkoޓp>Մ>fsSύ_c+Q_A Sl.[B$q1.R3l&q"A3R_nF WX] luwʣ˯|2XgoO&ŰϿ|؃ ºaJrzC%sw^7 4عY-f5 Lhi4^&:"7E]cpXBtP.k5 Rt$:YI܅|`|n XCcNjhDÄI>I "AG}E7gJ9 { ͬDM[&h.QoI+sقvD|)9k6Xw+x<ްIeD .L{v4z#mm4ɝ͘du3mЊ VdG%h/ 5UCN'5U7dO?0n8F'1Ϟ"x"|PEL#ݎoKv0Ø74Wbގ?Wy#Q kDH=PSp~D7s;t>Wm^2, A 6.%*SSGE :83':/Oa,KC?;20Kydž5EQka :C DK̝8[Aɏf~dƷJ",H 'afOXfx@wYp]HWNy¾Qۅ">YWrOY8@R9QxW?xZt5t$p_2KD׳ˊbdmaʩ-q>L t ±D^Zقt0##TɱNA&`x : 0O9' j&!90:GV, 6E6A>nt0t' 1ST1hqgˬ8&̥R>Tb̪DkP^i+|sYRwlcpy, }[ZŨSvˬk]:KB3{ $?8.kq `-VMӻTICnjwrc{OE١A;KR"ɺ@`m4樅u;jBhKko^2Oa*T p'_ݗ[Y'ZlԢ΂)͊tPG#ڦ4蝘j1}@)= -;Xj*(3`ـ0?HMxJݒニd`f_d'7="ө@ L"ԦsWUe8=PFрIV )U̇6%APG!zVM>/xػO~69q%!IɷPuPƛǛ0(iwrl1dC?h9cb $\64;hXEkMMwre~x;܁'Y][2lWJ_HBOP%٭7q3ߟD[%w\ uYfnzD-_XD5z}jd&iz=u Բwl5UfX?WfA^Ubĕ+JVBa6B Rv)vZFfS-I6O~`~L#﬚H&or.&\A'fڴg3#pdJqCLXT(@6 h12gmVJ4: Tnnk23eydR~n"Z8LF-\I>0+HHu1=O`Stj/zޯ̛p@g3kGđe/zK^v+{)֔^y6F&(|HVDeԽ&2e:1]JxFJ3D9e:|F̐EJ+1&` 1S< Ezѓ;\ H )IU}pC gFGKEce4lx sChGd[,k£tڲU[㔵 \Mt2{}i=0QzvZx5d`?8O5Z<L ;ZVfԢMg>ekx~^ ~zؗ~BG̙K!57cy zhe&q%'Q@ñbȓmo댖}ӫ4fnJキ{ME ȳ8>sl/ڑ89u-c6eFx!59a( UH1A*}2)ZIFqn&Y\M[m.BESX2eVP ^u3PYl<2=+OA!x=>7ɮ_`L~h?<R.b.7ʅ3jc&IN;rإ s&`R,s-U4z;#TA|1mAAvf}Q4 >_kDk;vMά\Y5/YԘȗU pVgwH #x^sps_~_'$rJ+E+_ ܦXԭ??Y&%μ֫aAf̱O0X*qfÅkX@.Sj/~䴮^ K BmUXDseO +9p7MGbLfVYm-, *iv4)$cW2?3Ld }V11lz; yю<=Ғuª,=y$8 yҼÙAo*ygwt>sUV0XZO4v`7;IK@$6w5OQwMi$u91m=3j /+ѫOn% HUiw^H$ #xhv3z29z# +X `M3>ģv@ܹMZR'SegYC݋n>fYVgmHD,-"*t-rt`>495o ˃v1p:ȭ w M_$"B>ܗI"hG<`)V%4,\mF,,sw>YfTYF|4 A˜~}YM/aj-}3gkkMR&QLHaPo[\!a-OaV)7FmG?.;,B?] ~k'L\pvX?EN5bҵfiD>gw Mqˤ,c?N2/}vgm{Cj|qi┞+pJ^6QOW Q.ψci%syj1^޲kr`Z2Rֽ15`zɰp@FYuBK~2^wH"vڱ4 *8,&]~Ghgh;>k}̵KzZ/P Z}}n;M Y*EOzo|?H 9J*՚#|tĔuzz6˲H1֟mKَ]reQ;&-<.dFB avyPQPk(DJc"0ƪ;CC*H>aofb\Vi%ɬ;+ӄ] ݣl݋7)eRcF Iw׵!ET 6Y lЍF v둅"0+M΁>@F

活字印刷是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活字印刷是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活字印刷是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北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无1041-1048年间,一位名叫毕升的普通劳动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沈括比毕升小十几岁,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毕升制造的陶活字后来归沈括的侄子所有,因此,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是翔实可信的.
  然而,一些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谷腾堡.谷腾堡是西德人.他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1440-1448年间的事,比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象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正是为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印刷术必须用纸和墨.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油烟、松烟两种墨.纸和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又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
  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即战国时期,私人印章就已经很流行了.那时称为“玺”.秦始皇灭六国,得楚和氏璧,凿国玺,“玺”字从此被封建帝王所垄断.皇帝的印章才得称玺,一般人的玺只好称印称章.汉代印章盛行.起初的印章多是凹入的阴文,用于封泥之上,后来纸张流行,封泥逐渐失去效用,水印起而代之,凸起的阳文多起来.印章创造了从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字的方法,阳文印章提供了一种从阳文反写的文字取得阳文正写的文字的复制技术.
  印章的面积本来很小,只能容纳姓名或官爵等几个文字.东晋时期,道教兴起.道教的一派注重符录.他们在桃木枣木上刻文字较长的符咒,从而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载,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复印.可见当时已经能够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这实际上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
  拓碑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儒家典籍全凭经师口授,学生笔录.因此,不同的经师传授同一典籍也难免会有差异.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将重要的儒家经典全部刻在上面,作为校正经书的标准本.为了免除从石刻上抄录经书的劳动,大约在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拓碑的方法.拓碑的方法很简便.把一张坚韧的薄纸浸湿后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张吸水的厚纸,用毛刷轻敲,到纸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时为止,然后揭去外面的厚纸,用棉絮或丝絮拍子,蘸着墨汁,轻轻地均匀地往薄纸上刷拍,等薄纸干后揭下来,便是白字黑地的搨本.这种拓碑的方法,跟雕板印刷的性质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内凹的阴文,而雕板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阳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阴文正写.拓碑提供了从阴文正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从而传拓.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曾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这和雕板印刷已经所差无几了.
  在唐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板印刷术.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即公元825年1月2日,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到当时杨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茶酒.“模勒”就是刊刻.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板印刷术的最早记载.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度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历版.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奏请颁布新历书的时候,民间私印的历书已飞满天下.”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板印刷业的人是很多的.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一行字.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这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丈 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只树给孤独园说法的情景.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
  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技术.至迟到唐代后期,已经有了用单个佛象印连续重复印制的千佛象手卷.过去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考古队在中国新疆各地曾发现过大量的这种千佛像手卷.英国博物馆藏有一幅这样的手卷,全长17英尺,约合5.18米,上面印着468个佛像.另外,在雕板过程中,刻错字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刻错一个字就废掉一块板太可惜、太浪费了.聪明的工匠们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用凿子将错字挖掉,再用一块同样大的木块刻好字补上.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
  印刷术的发明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自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编写了一木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土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
  唐朝诗人白居易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人们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 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甘肃省墩煌东南有坐鸣沙山,早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些佛教徒在这里开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筑寺庙.山洞不断增加,佛像也跟着增多,人们就把这里称为 “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个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暗室,打开一看,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纸卷,其中有相当多的纸卷是唐代抄写的书籍,还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刚经》.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说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
  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图画也是雕刻在一块整版上的,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
  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封建官僚叫冯道.他在短短的五个朝代中做过四个朝代的大官,是个卑鄙无耻的家伙.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到了宋朝时候,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经》,刻板十三万块;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诊视.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也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升,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予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予备的冷僻生字,就临时雕刻,用火一烧就成了,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
  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
  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版面结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拓石,只是着墨部位正好与拓石相反.由于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的成品表面墨迹微微凸起,易于辨别,难以模仿,所以多用于印制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刻铜凹版印刷是意大利人腓纳求赖发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制过地图.到19世纪初叶,欧洲开始用此方法复制名画,印有价证券,使凹版印刷术逐渐地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现代胶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胶版的画线具有亲油性,可吸附油墨;湿滚筒供应水分的非画线部分则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来印在胶质布卷筒上,再转印在纸面上的.此即为胶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铜上有经腐蚀而产生的凹洞可制作画线,由凹洞的容积来决定画线的浓淡.先将滚筒涂上油墨,再用刮刀刮过,只留下凹洞的油墨,当压过时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纸上了.
  凸版印刷术——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图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涂墨,然后覆纸、加压,油墨就从印版上转印到纸面上.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当时,中国和朝鲜早已出现了铅活字,但夏天腾堡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做活字,而且还制做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做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和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腾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他所创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纪.
  在古腾堡创造了凸版印刷术后,西欧亦有人仍在不断地为提高印刷技术而努力,先后创造和完善了纸型铅版、橡皮凸版等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凸版印刷品的质量、印量和印速.
  平板印刷术——平板印刷术按版材的不同可以分为石版、胶版和珂罗版.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印刷的图文和非印刷的空白处同处在一个平面上,用眼看上去没有高低之分.印刷时,利用油水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图文部抗油亲水而排墨,通过挤压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
  石版印刷是1778年前后由捷克斯洛伐克人逊纳菲尔德发明的.他在印刷乐谱时,发现表面有微孔的石板涂上油脂能吸附油墨,而未涂油脂部分因其具有蓄水性而不能吸附油墨.根据这种现象,他发现了油水相拒的原理,从而发明了石版印刷术,并曾著有《石版印刷术》一书流传于世.
  胶版印刷是在石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平版印刷技术.1817年,逊纳费尔德用薄锌版代替了笨重的石板,并采用了圆压筒的印刷方式,解决了石版技术不易套准的缺点.1905年,美国人鲁培尔又在逊纳费尔德的平版印刷机上加装了一个橡皮滚筒,使得印版上的图文经过橡胶滚筒再转印到纸面上,印版和纸张之间不产生直接接触,创造了一种间接平版印刷方法.
  珂罗版也是一种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国人海尔巴托于1869年发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这种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来制版,能最精确的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美术作品以及古版书籍.
  由于平版印刷术,特别是胶版印刷方法与其它类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磨损小、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设备的配合以及制版逐步科学化和印刷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该印刷方法获得不断发展,从而成为今天印刷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