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中何当的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1:38:17
《夜雨寄北》中何当的作用
x|n+Kݯ~)aCa)m0kR-ԙyWz[_`XW9OW.~HS*Xz7٭O϶:ͅ@{Rܜ79osUfy/ .bդͷ"p[f;z1ۜya?Ӽ9%MdqͮpX>AL1cf ; /4!8޶foԏ\^v:)2ԖmikژUT^uw6['Gֽ'z8™27z7|:[~5n;&=ݻ8@K_JZHc_Km3LgkYe13s}3 ~g;Ѥksm& sݦg ~%baX>b#«ձn3p+Dv&w7Khff-f5 dMc_n$4nF%5>Ovxg~3YԭmBSlkEsV|@L|77W79ϩӱ /p"vmixn]öäD}}iR4[} L ^njP-ZF0OG>pj[TAXկLMi7txu[Ԕ| 99Gn5 ;ϐ7y3RSt(_Oys* y`څ4>BA jM>{jcpq`K%ڭ-&5ŜwnWi/scn&9@tLV>Ƥ^v{mT8X]2vzwmz4ϑ)){jktOmE 3 v"6eVm8f/ksbpF3&Uأw'n,ί3ֳ%i3Âu&iiSJ꨸/g݇qF o}d'7汷۾zђ9RJ09{U1O-+Nq&nJr>a+ҜZ&ɗ{,lbS(9Ph1Wqx8>(K,NAϏ> XwvLd"Y,n$P4G'_9T.}ȃչ9;ŧgFKj[ix{`/O_nrc[7~B42|>@>CKhn>J&e\bs [>Ihi$m5o!Xɹ%' r֬NL> I0nMJ:Jzk/H~b&U77٤EK5@/݌vۊ 8to^|%mrczx] MāW gLT<7L١/a{\Dn_L/M:h`dB7GN)GqF%ld?]Mf$ /W> @{*" Z91{~--u~iu.2%3#>`| 0fY>#&b5rW(2|2C!dyZ vaҖ [1FfD!>y؛$FVñd@]R>vR ȱG$wP<_\:0hž#}@[̷ ;q+Ï`Бߖ_)}˜K߯M YޤO2? sĎhM8:$ ݊@q&` L 76S28fXMnz1D,d@zNaؐ[DgŜBzlɇnQ^'o&M``x* ^& &a' &FHel+!eSj6g ;#kgX PY !r1ㆸ\y29RCy'E| %3}+cnN~3tM󚵷ToW0"P3&V@]X-RDh%ƙĘ qO0W *ъ)5 IF_ lMnc BH3}q~m(=>7b϶-?QDatIsPe^̽ZRBw@qK Geo+SI& %v$NAO)cvdwp9LJ;Μ󐵕$inPfG# c9ߴr< d[/y}̔ch8Hpx ^ߛTY ARb$]%k&*>c4$.\$|>CpRWXn]g}jRQy ɒemlӇo'if\U^̰.~fxY8|McÙ-yp>}YuP QP6'z~ZGV/hNT,$ՐRmN2.mʹz)[_xw1fEƛ %:i2 ?`h}OL!uG| T;TVޘ%PϾ䘵cN $ٯB#ҌF}7@bDjQqdxXH%ͪkwڈ~b-!hMD4mI8qTX9",1̍I?0 lSU"BbՀ* !\sx~P7-Kb~EP67ٴ+YNP٤Vo(nyG\[z /C c?T'g nxI -S'-{v81U&HBK2"Ŏt~DiHJ/,weL6Kp:)b9Á㕄@&}M=:K{0B .@~g85"jOc skNkg4=SĄ& !CGKD_Ⱥ(ir1vtݗv9 v#DD8vm+0L}@qdۊ9꟫: ) sP$1Ղ[П3}1G\4b`nQD&2[_"P(|9S _i+yM lK&rp)D13*[-F-ƀ [or)3#b̈$>1'mDl.Nޯ)NH /\Y$$amNA:=(9}2 >/>p)&mO@ *FyWWM&`D*oF^'3>qxT ێb& ?d6c$Ѐ?4s\~d%ˀVL;c:NHY b+O號4/ Pmf\-Hx4nX) Eՠ F^G7>^ȀhTcђ&Ɔщ9x.\ ^x+c#g\>A ]x E Rf}QB4m :M?AP-uRB ݭ0n^47h%Xp$\N5 %2ӹe\lѼfѺYdLe῜AjSp̀J(X>o. V[S[ԙSSAs:.K_'LZ̈́:0$PpMR3`eK0cF'ftw\pUU~[ƺayar/(#Y91x2GŬcֻ$! n4N[<6}NQyUZ͜Eg".Ee+CA$ebMeě# >tMBqKot.hJkn}{A͈ݷU[$yfN2/ܩħJw UQo{K!fkv3P-`YYQM ᜂ_'X|0,y6[)pwj\GJ"]_ì5*IunKa (6"w$-\$Vdžx̯HSѪ_Pb bNX9’A{2iIŠ$ %ݑVŹՑyQue2h~C*JW.oJ8!NIBU nm Kwz W=}v0)ir6 94!A|/s͋<ưɒlIo2<<cL) Jnч}QDJr1Q%<|Z |ϩ!/ܛͼSp'ěf%EɲJ gup>.:lHh5ZF/P)8YDȨַfU@y,B>.r [í| n7;Xs/r5SRjM@ON|IyDiRS:^v4 O1t-,!)B#TGbxn7yUtGS$b.}.Cuew0wr&mM}q$6H)(lYT;GrI_Ս yh~QH?)LGзd:i}j.FNeN*-AmȞ1oyfj0`ҥa}Ծ{q0{4B7b'2.oA_.᭙!Ԯ Ϧu0Lcw0I0m\d^N!iezbg ļ+?0u0mg'rÊyELy?){/ӭyžf.G.Ga"aD ]lpƋÈufYN~duЙu.%q,FXYv"?i(DԿk^W3_8%}Ś2?Ys~#KS` {lRn eHF_nG$6s菈\g2i1xRii8=g :AG|UO$ $Fnz,S~4%d OzsfwO0pEkyλ!3RiaA&xuC0,ІW'y[c W ;X3*vU& D%В^u~cc*eKpWGqdV,8Pcl=2GӮ^OuOu {HfvɛcW'=#WNÆ(^£ E ؝#d~-0Kd@ZY̏ :7Ϗ),ź3^DP1=w&K%"[J TJP`eL'd+=̣5jM|ܓQߣeVs6UIYUˎ@evū6] qG-S H60=%}Aǖ;a/ r7ZAORWffeg-ZE~d$~HCͼT *a2Ӣ8>vÚk.@yqw8x;ߝK;⇭;v#mn\#;J-l9Du:ӉJY:V䇉0]K8I,D"Y22] >]#~ui:dێ1_{'W€ h-NaFh p(8ן}AGЊ'tؒ@`X&(TfLO,̚jLi]|0hd7Z†j5D8h4*TnhBϣoz]oa BYgSYPCd%mrBZ3^v[FǹM?%#O ~~#agkcz]Pꌴ؀Y)KgFƟgI|-]P8!C eT04 )ݫ?? +۽֑kҦdviXQ N&@cNtչ- Γ-Y[?vGlX_Y^qq^?~:?o STM

《夜雨寄北》中何当的作用
《夜雨寄北》中何当的作用

《夜雨寄北》中何当的作用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编玉溪集中第一流也".《唐人万首绝句评选》:"婉转缠绵,荡漾生姿."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晕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赏析二】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三】
  此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通常指自己的妻子.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李商隐的诗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著称.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有人考证,认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作.那时诗人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也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隐入梓州,与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去世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么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如果终究没能在现实里落脚,那它又是以怎样的伤痛结束?这一切今天的我们已无从知道,只是,当我们今天再读这首诗时,会不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一边是天人永隔,一边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在那音讯难通的时代,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日子,他们的思念比之现代的情侣,是不是更深挚,更真切?
  诗人是否得到他遥望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他也再无交代,但是,他的诗歌至少描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样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遥望的.(来源:五车书斋)
  【赏析四】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

《夜雨寄北》中何当的作用 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有一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为什么要剪烛呢?怎么剪?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让西蜀巴山的夜雨闻名天下.试分析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夜雨寄北,诗中一二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夜雨寄北》李商隐 回答下列问题.请高手回答,《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写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这首诗短短28 做“夜雨寄北”的习题在“夜雨寄北”中“秋”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四个字表现了诗人什么?第一次表达了什么,第二次呢,还有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话创设了什么样的场景 《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句话中有哪些成语? 《夜雨寄北》中“当”的拼音,《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的拼音 夜雨寄北“秋”在诗中作用?诗人今夜的心境 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李商隐《夜雨寄北》向当共剪西窗烛,的下一句是 《夜雨寄北》中的秋字起什么作用? 夜雨寄北的问题,急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2.“剪烛西窗”已经 为什么巴山会有夜雨?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问归期”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未有期”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秋”起何作用? 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中,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回答明确~ 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中,诗人想像了怎样的情景?什么样的感情?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