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卢梭是十八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个 论述题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0:49:04
为什么说卢梭是十八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个 论述题啊.
x{n+Yv~saVݛB_l?C qNYvv$Eq%ER%8I8@}JUO AR]F*K8^{o~[{:A{wcԗ=}:PӒ3եuC{q6I{zл)q(,:,~Qyv|_zU[%YU#~qW5w'u/듊)XNgۛ2lR>P.μ֒`[{X;s'1sf64{[^>٨FQ^Å}2|s=i@ &tƞGw6fteRz Rf/sxD?0uu@]YjK`FR?OAm\q,9 -tyKV#Bi-Jl Nvxt׀! ?Q@Շ9:LLEYRTUgxܫ[tTepж>,p\̞zn*-;{eؘުAڽ:{^`?7VYz^ n^ufp[|;0L!Daur30u}s< L]MBN"h>)sKE3!z~YˁTve{U੊ջoZcl^IJ0Xߔ%wc0i7tVe^!>;q+wz&#fg:@з֠Z0@ LCzu :8VUMy=oBqF^`_`?+p`B i2!H$6tzE5/<+lTB 0,(fZwdGr45O#>A% r.@^؞FANf0A_ @'곚M>Ql9 tzf4lцz{'_;lkxpE)钳u'NԞu,4V! ϣ3(] w|  ) J!P톜!"0}Z#@zE3]<;珖'.P{Ucq@ chm8JVܿV"a`\b8\"Ma }׀1(»;(kQ\fuf\V^x%&#w&W6FF԰Ø/TI7Z \/հs@)xz}dmXO-CX &?8oSp5x2K-ۜy{9Ft?tdcEu TK|aTJn˸CX]lcB`m&b\lPd rk/F^\r#SY;@*ZH|FXBrɭMπ *x,F>s`+t&8[@u>4RNjdr{ !vSlR&#,ox[R>= _kLe`7'@-(CL9sUB];juAb <]O! )L smFm^Wh ^m>ثPл:W?ѹAk6u:́ee7wςwo=o"oJ!;d]@Sł$6D/5TR9 <Aaȏap&Kj#i D1~ehk0^cd'BZ&/ak6lEqscrD:Q2aԑ3ngSFcDװ&"!o,2bhA=:=iwk̝&=wo?_?|O}*p!z阯eaVmez޽P_vh1 ]^"ݙh%쵳Y0WW$X R4#A:f ^!:ziS ,/{)8 `" ފ)CxMg[O~g $5 y%NdT I BׇN!V= ̩,Alu& x<ڿriEIv_q!C~UEYP_5lU읮;3d 85x^ܳpKU#sU&;ѓjU \FvebQ !S<`l~;<钥6}6M4 o7vC LFe~Y⨅ }527;{cwHio*g V>b]&2Un}|90H=,zN3QZa> #/^lX<U;gDRnPrYW苘wy*E`C)1^Y6(ʼn0.(%Sw r_T8ݮZeCr }`YͰVͯӭ^މ IUy BI%*A f[H+Ň }~mt#OkoTbbأl2aϙwNК!"ʕ͝?0[RQBյ%yGK'wS~$!K%Va"n!hYysfVUj7Y5r+8wpCAX ݸP+܋q1/Uho-Jd'l&˦0ʦ.b=Ohzo%]czX JvO3wлۿuWH*L 邸4A^類y"&%3>J3R B %^a geX~1Lz]{t49{-Bl(~m`z g:y⴯-yY4kl=ˢGx%wM@(q}MTMakUO:R#i{*H}) \JF9JPc]]!NE/,͐PQ <:G+T;*'#qf$e[ :[8:ݡ0=<'D5&م ;$P[͍gzm&rc:0eE,h} ,!}PQ5"&f.:A7){f`tۙ9Bq7¢clYt%4$1 &{/8Ttc4n g4+.% PM8?p%w\n\Y2w p䂝f@1U:yY!2_  ?38&D.=: +j~; z<[{'Q2rjn/J'܃El> "2R=݀7ޞ~~BmJ$aGg}1CTI&$xMn 6aq !GM2$͖5v < 9nFkN%g4႕ EU=AJyG6#o4TvulAf){K=o:# 6㕯-=э"KO ݪ~|WABȁ+JDFٞ[6X|pvlޜ.K<7" Y|BC9;x#`੓R* d+毓A'҇H^MOL}f AFעa #QóKE~sd"& 9OZ'ٶcVKNtU7dˈbLon+c(v ICj1׹%(s3]`g| q AmN܃ fNkL8\.v_ܴOm|k`r ɾJu&跿Wȫ¨ [diG3D%p` SH,$Odbq 75+Ѕ2}8C¹̚"ٽb$ǧKriŖӼgAPcwK9H-rdx-^ ݴ|kc܋!).Pc<&&yp|Xû_"GP>ݵw'uϾ7S۫٫pLu+nf̔!QiMqO:_(cw6\Ŵ'Kl., +;[r`R3S[PyŮ꒬߻-oNJ5e"yޑL~@ lzc+?㐙S d]F?vcS =Nt3f*7~/KqqsЄ@#>󚥏83Z~w9<$@9{%sEBOc,?ʀa S2!|?oȮsF>8'd*2|e04n#dcd~&2 =%f,*<FZ=5y_%)b5E/·ˈj@oD+ѨQ( Ҙ?vgGv{).^ȟOD]I yyT4t-ű =-q2 3%:J{ o2Vql_}Ql ppy7 [\J Cr?$MdgYrR)\oވ2(:7Buʶf{Pta,X_E307˟pjsfTO`!(JysNjʿGHj1I\XO_0ds||}١JuL̆jB笍/8i vbt@od$ kqqec@Rtc@c |K~Ќݲ=ʧwW gŞI:sjg1Ms6*?o@՟~wA(\S1 x;w|5~3%iw#.gI~vO5tr%3> NibuU hbJYycs7o`/I/pqgs{0*}!Df`uޚȴIǜK?*b&9H6 IKA"IM;mɂH7N*ФO՝=>S[OfI7"5jXGd08m nu=w?7ĵ"^/

为什么说卢梭是十八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个 论述题啊.
为什么说卢梭是十八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
是个 论述题啊.

为什么说卢梭是十八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个 论述题啊.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712-1778),思想家、文学家,是启蒙思想家中激进民主派的代表人物.现代知识分子的第一人.他代表着小资产阶级利益,影响深远.
  柏拉图说过:“伟大的事物,都是危险的事物.”同样,伟大的人物,都是危险的人物.
  18世纪的理性其实有两种,时分时合、暗中斗争.一是从帕斯卡到笛卡尔的法国本土先验理性,一是从培根到洛克的英国经验理性.前者的口号是“我思故我在”、“怀疑一切”,是一种内视、演绎、否定性理性.后者的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是一种外视、归纳、肯定性理性.前者距宗教近,离世俗远,反映出未经宗教改革洗礼的国家其知识分子的精神特点.后者距宗教远、离世俗近,反映出经历清教革命后的国家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特点.两种理性并存.卢梭选择了笛卡尔.在此之前,孟德斯鸠、伏尔泰将英国经验哲学引进法国,已经被上流知识分子所接受.不过,卢梭的选择后来成了法国的主流.预示着以法国为源头的欧陆政治思潮与以英国为首的英美政治思想的分裂.
  一、生平
  祖籍法国,但出生在日内瓦,父亲信仰新教,当时的日内瓦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加尔文教城邦,那里有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清教倾向的政治模式、整齐划一的道德风尚、舆论一致的良心监察、广场起舞式的公众欢乐,这个袖珍型的道德共和国迷住了卢梭,所以一生称自己是“日内瓦公民”.
  卢梭的父亲伊萨克是个钟表匠,生意并不兴隆,喜爱招惹是非,经常卷入暴力和骚乱.母亲苏珊娜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因生他而去世.卢梭没有姐妹,只有一个长他七岁的哥哥,因受父亲的野蛮教育,13岁就进了管教所,18岁就跑了,再也没有露面.所以卢梭可以算作家中唯一的孩子,在他五岁时,父亲就为他读《希腊罗马名人传》,但处于溺爱中的他仍然相当“自怜”--个性特征.
  十岁时,父亲与一个法国军官斗殴,被迫逃亡,终老异乡.卢梭寄居在舅舅家中,在乡下牧师处学拉丁文,从此爱上了乡村生活.12岁,他开始自谋生路,当钟表匠的学徒,一天郊游,乐而忘返,索性出走流浪,当时他15岁.一个乡下神父劝告他改信天主教,他糊里糊涂地答应了,然后去撒丁国找同样改宗的华伦夫人.夫人当时28岁,同情他信赖他,让他去都灵的天主教收容所.卢梭一路打零工、当仆人,又回到华伦夫人身边,二人以“孩子”“妈妈”相称.华伦夫人因故他去,卢梭曾再度流浪,当家庭教师、给希腊主教作秘书,为教士抄乐谱.1732年,华伦夫人为他在撒丁国的土地登记处找了一个职位,二人不久同居,过着美好的田园生活.卢梭自学了拉丁文、音乐、植物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地理、天文,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在他外出治病期间,华伦夫人另有所爱.1741年,他来到巴黎,“新式记谱法”、一部喜歌剧手稿、15个金路易就是他的全部财产.难以谋生.在棋场上遇见狄德罗,天真.为金融家杜宾夫人做秘书和出纳,不久就被解雇,雇主评价他“性情令人讨厌”、“说不出的傲慢”,这是他“精神错乱”、“自视过高”的结果.--总之,一直到30多岁,卢梭都过着一种失败而又依赖的生活,尤其是依赖女人,他自己尝试过至少13中职业,但都失败了.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也许天生是个作家.
  1745年,他与比他年轻十岁的女仆瓦瑟同居,这姑娘质朴善良,但目不识丁,甚至不知道钟点和12个月的顺序.不过二人相伴终生,25年后结为夫妻.曾生有5个孩子,都被卢梭送进了育婴堂--一生的污点、敌人的话把.此时狄德罗是他的好友,请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和政治方面的条目,又扶植他进入上层社会的激进派沙龙.在1749年,狄德罗因《盲人书简》入狱,一次卢梭去探监,从身边的报纸上看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他泪如雨下,大彻大悟,重复着“美德、真理、自由”,据说泪湿短衣.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使39岁的他一飞冲天,他首次提出自然与文明的对立,断然否定了科学和艺术,认为“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幸福.”提出人的“异化”观念.论文一出版,影响很大,光回信就收到近三百封.卢梭终于得以自由进出贵族的府第和庄园了.从此开始过清贫简朴的生活,辞去工作,以抄乐谱为生(他有一手好字),拒绝国王的年金.
  1753年,再度应征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写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The origin of Human Inequality ),抨击私有制,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观念的产生和私有制度的出现,主张人与人生来平等,提出推翻暴君是合理的.因为他把原始社会当做黄金时代加以歌颂,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遭伏尔泰反对.同时期的政论文章还有《社会契约论》(The New Heloise),写于1752年,到1761年才发表.《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杰出的政治理论著作,“人是生而平等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批判“君权神授”,鼓吹主权在民的民主共和国,是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基础.
  从1756-1762年,蒙莫朗西隐居,“再见吧,巴黎,我们离你越远越好,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经过几代人之后,人种就要消灭或退化,必须使人类得到更新,而能更新人类的,往往是乡村.”--第一个撤离文明和城市的人,以后的俄国名之为“民粹主义”.不过,真正使他在在当时名声大噪的,是他的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和《爱弥尔》(1762).《新爱洛丝》摹仿理查逊的《克莱丽莎》,副标题是“一对恋人的情书”,巴黎大主教指控这部书“暗中使下淫欲的毒药,表面上似乎是在禁止它”,天生就是一本畅销书.但大部分人买的是盗版.1762年出版的教育小说《爱弥尔》使卢梭的声望再一次提高,关于自然的段落成了浪漫主义时代的主要精神食粮,而对道德信仰而呼吁和对天主教会的反感构成某种奇妙的平衡.为了反教会倾向问题,他遭受迫害,在各地逃亡避难,直到8年后才重返巴黎.在流亡中,他发表了多年编成的《音乐词典》,写了《山中来信》(17 65).
  在他一生中的最后十年里,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他的兴趣,主要敌人来自知识分子同行,尤其是伏尔泰.卢梭患上了迫害妄想狂的病症,为了替自己辩护,写下了《忏悔录》(1781-1788)、《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1778年,重病期间,年方20岁的罗伯斯庇尔慕名来访.不久后的一天,卢梭在街上被马车撞倒,继而被路边的狗扑伤,临死时说:“全能的主啊,天气如此晴朗,没有一片云,上帝在等着我了.”伏尔泰得知卢梭死于狗嘴,认为死得其所.
  然而后来,他的影响达到了神话般的地步,“卢梭,敏感心灵的导师、道德的教师,是被迫害的,在爱蒙农维尔死于贫困、遗弃,他不是、也不可能是那种邪恶的人、忘恩负义的人,而他的作品更为他蒙上一圈光环.”1780年,王子王后去凭吊.1781年,以卢梭未亡人身份出版了《安婚魂曲:让·雅克·卢梭的生命、传奇对话集》风靡巴黎.在1786和1789年,科学院的征文题目居然是《卢梭颂》.许多同时代人认为,法国大革命以至欧洲旧秩序的推翻都要归功于他.在1791年,国民公会投票,给卢梭塑像,有人说,伏尔泰也能得到一座,但题词是“迷信的催毁者”,而卢梭的雕像要以金字铭刻.“自由的奠基人.”在1794年,他的遗体被移葬到巴黎先贤祠,与伏尔泰并列,生前不能相互理解,死后同被奉为革命先驱.在仪式上,主持者宣称:“我们在道德、风俗、法律、情感和习惯方面有益于健康的改善应归功于卢梭.”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说他是“这场革命的先驱”、“人类教师”.
  二、贡献
  1、现代教育思想:《爱弥尔》,对自然的崇拜、对野外生活的兴趣、探索精神.冷水浴、系统的锻炼、体育和乡居.
  2、提倡革命:虽然身在启蒙者行列,他更象个革命者,反对渐进式改良,提倡革命.提倡用纯真的心灵力量来较正理性的局限性.
  3、浪漫主义文学和自省文学:对自然的热爱、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反省.异化观念.
  4、反对私有财产: 一切罪恶的根源.
  5、社会体制:社会契约论.斯塔尔夫人说:他什么都没有发明,但他把一切都注入了激情的火焰.
  三、文学作品
  在社会思想上主张“返回自然”的卢梭在文学上主张“自然感情”.
  1、 书信体长篇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
  贵族小姐尤丽出身名门,温柔贤淑,恪守贵族的传统观念.其父专横霸道,等级观念森严.对尤丽的婚姻大事,父亲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伏尔玛.
  但是,尤丽深深爱着圣·普洛.
  普洛虽是平民出身,但学识渊博,人品高尚.他来到尤丽家当家庭教师之后,由于和尤丽朝夕相处,彼此产生了爱情.普洛十分珍惜他和贵族小姐尤丽之间的感情,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她.而尤丽经过激烈而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冲破了家庭长期灌输给她的封建等级观念,接受了普洛的爱情.他们通过信件互相倾诉衷肠,表示要“尽人类的一切职责”,好好地生活.但是,悲剧发生了.
  尤丽的父亲作为贵族阶级传统观念的维护者,是决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第三等级的平民结婚的,他粗暴地粉碎了这一对年轻恋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硬把女儿嫁给了贵族青年伏尔玛.
  普洛离开了尤丽,去世界各地漂流,把失恋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
  几年过去了,普洛割不断对尤丽的思念,鬼使神差地又回到了尤丽的家.这时,尤丽和伏尔玛住在瑞士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已经有了孩子.
  尤丽和伏尔玛结婚时,曾向他坦露了自己和普洛的那段恋情,伏尔玛理解和谅解了尤丽,所以这次普洛重又出现,伏尔玛表现了宽宏的态度,并请普洛作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普洛在尤丽家住下之后,虽然双方旧情未泯,但彼此都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恪守伦理道德,还算相安无事.但是,内心感情的压抑毕竟是不能持久的,一次普洛和尤丽在莱蒙湖泛舟的时候,普洛“很想抱她一起跳下湖里,在她的拥抱中结束我的一生,也结束我的痛苦.”但是,理智终于控制了感情,冷静下来之后,他不由得仰天发问:“我何以会和她有这样大的距离?”
  对尤丽来说,她的痛苦是双重的,一方面她难以割舍与普洛铭心刻骨的情愫,另一方面,理智又使她必须遵守妇道,维护对丈夫的忠贞.心灵的痛苦,精神的创伤,终于把尤丽压垮了.在一次抢救落水的孩子时得了病,含恨离开了这个世界.临终时,她说:“上帝保卫了我的名誉,他预告了我的不幸,未来的事谁又能担保呢?再活下去,我也许就有罪了!”
  2、自传体的《忏悔录》(The Confessions).
  伟大人格的典范.
  性善论:恶浊的环境使人走向邪恶.
  这部自传体的小说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的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说,我“要把一个人的一生毫无一点虚饰地、完完全全地把本来面目指给人们看,而这个人——就是我自己”,“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和罪过……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
  卢梭写道:
  我是瑞士人,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父亲是个钟表匠,母亲生下我就离开了人世.我的性格文静,自幼喜欢看书,从古代希腊、罗马伟人的著作中,我获得了崇高的思想,我崇尚自由和人权,但是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我在学徒期间,经常受到师傅的打骂,我恨这种人.可是社会影响了我,我偷过青笋和苹果,撒过谎,有一次在僻静的小路上戏弄过妇女,还被人抓住过.
  我16岁时,认识了一位贵妇人,莫名奇妙地对人家产生了爱慕之情.后来我在另一位伯爵夫人家当秘书时,偷了她侄女的一条手巾.这件事本来是我错了,但是在查获之后,我错上加错,把过错推给一个女佣人.我真是为此后悔一生.
  我的兴趣广泛,我学过数学、天文、物理、音乐、绘画、文学和哲学等.我有一大批文学艺术和哲学界的朋友,其中有伏尔泰、狄德罗、布封和霍尔巴哈等人.我很欣赏伏尔泰的《哲学书简》.受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邀请,我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撰写音乐方面的文稿.
  我对音乐的研究有了收获,1741年,我发明了一种新的音乐记谱法.我把它交给法兰西学院,但他们只是口头上鼓励我.我创作了歌剧《奥维特》和《乡村魔法师》,音乐家拉摩开始肯定了我的作品,可是后来又嫉妒我.我和霍尔巴哈也因为音乐方面的种种矛盾而伤了和气,又和狄德罗搞得很不愉快.
  1749年,第戎科学院征文,我写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选,我的观点是,“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幸福.”所以,我向往平民生活,追求自由无羁、品格高尚、朴实自然、无视舆论的精神境界.1753年,第戎科学院再次征文,我写的题目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我认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观念的产生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我认为人的罪恶来自人的自身,指出了人的堕落的根源,对封建专制和暴政进行了批判.这样内容的文章当然不会中选,但它确立了我的声誉.
  1754年,为了实现我多年的“返回自然”的渴望,我和妻子一起住进了杰比内夫人提供的“隐士之家”,过起我所向往的隐士生活,但我还不是完全自由的,我还为杰比内夫人效劳,与她谈天说地,填补她精神上的空虚.
  1761年,我创作了小说《新爱洛绮丝》,第二年又写了《爱弥儿》.这两部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前者批判了封建等级制度,指出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扼杀了人的真实自然的感情.《爱弥儿》出版后,巴黎的报刊骂我是野兽、恶狼,是邪恶的无神论者.政府当局下令销毁此书,并扬言要逮捕我.这时,不少朋友都疏远了我,连杰比内夫人也向我下了逐客令.我从瑞士逃到普鲁士的莫提,又从莫提流亡到圣皮埃尔岛.这期间,教会发表文告,宣布我是上帝的敌人,要把我革出教门.我的积蓄已经用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圣皮埃尔岛只住了两个月,又被迫继续踏上流亡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