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种感官的感觉描述另一个感官的修辞手法急用!奖10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8/01 20:03:21
用一种感官的感觉描述另一个感官的修辞手法急用!奖10分
xVYR#GgGthbb1a_$h3mC%e+ebg ʬ/_އQ}(<;TdCftƇ>vwZBIΏ݃;g~wt݇{?>oxmh|*c@әlNd( _1(zԜc^'.gA,Qe>>g 7dѦT-ZF7^MFjhcfvܪY›Ҥ.2QL;7VU^tmtuN/Orq.n t'8/݄ԩ% rmڬo2Zkp4Cw>Ԡ{K|$ %Y|>e@#iy^8M4j.۽V6QeY8'2 ޞ|0ocV"^Ы,u29F_w$\)5u$owg>4Pj:˸Rtf#6h @ԛB $K0b%DltQCT!KFL2rzX]n'X^ɃlQN!CX7c2. B5ߨr<L | ZZ/ޡMH_η6G[c2YbUcHq2yzk' x2gbƩDR{ז|7]IGiԧ]ڦA1'ms糮P+57j27ݖ $SmRܸg)8Y^N֣yGPН5U "-FYj e|T8BS=>h ãG34S\k($zy.tr&gF(3C$se& #b0R(QLIW{ZbPŌ=^V'Eپ硢Q*{ׇ޹]

用一种感官的感觉描述另一个感官的修辞手法急用!奖10分
用一种感官的感觉描述另一个感官的修辞手法
急用!奖10分

用一种感官的感觉描述另一个感官的修辞手法急用!奖10分
通感的修辞手法
  定义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范例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