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生平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8/26 02:40:21
尼采的生平简介
x|[o#ו_̓ 7 9s2s玣č8vnCHQxIQ7"uEu!%QS]UO }kT[bU{ KKg:Ut7~#W~_'e3|y01K_y~_^1_~1?ΓO?7֓m5#[}?}هOSv0 bɬڍ<1W67[&U Ǭ,g&gpkݮY]GvsÌ{3>ZtǤgv.{eͷ\x|kٛ[Mw{RΫ'2MƱEq}FUάKf+X*1+yS $_2sw{/Ve@JV:w?>j[zñ_6cۿF{47$ٌy[ob[95=2xlZooP,GLm`)\,<߽qv{h`=vl[Cޓv*277||dnbs`N>Ĝ} Kb4[ZrK ?O}DOCl7a溽u7)\ԓf7߾=C|*x1D?>䍊~7zJ|i&KAь],{.Qs7X^Wv'ojE5EJ}wPfBW_yu=}"=YLK .\ĝ[`yb:xHq8Xsk*G~. cR;^#an6xVhSyPb[桥Zl&ƽ0]R(w&U8Ȼk{ 0ͽ96w0sF#':){q]ҕ} ymf7R6ŐJ;Ɓꠣ'm Eli^cՍ;?LV܃6 |SWP&?-{y^48t?|ŋW}M(cU->c|&-(n7ljkM$@%o@sBc.:ݱ[:$f3Mҭ%.FM 2dv Z/W~3*Y'\M݋ut4Z>y*7*-+^?A]. vaDn;Yι=ث|,Rc%zR-EpXitC)Fރ; 67fYn!'|pJ `xS'|S[p~4oA8%$37:NT]z&x*Gƺպ8~9 30'5/zo1>r7!۴@,i qϟ4,;GGȆCFqNnzͲZqțp֔r>x~1==ĩ_I2k0 =x҅3q~ҤS^vڸ]#s`Z?G8t ~AFع͎]^nٍwwdY3!gqV,wL=%XgeWY?5IVoլhl˹ILHEG1PQ,kחX+^0wYDxWPD`@ψoC B^>_MA7uMg5hpt)fvk)܀!ڰA4LI BgvkX#93$+4ӌ&e&D$ewQQZć_%oH^Ff4XXI1gdpN 3J>\ރa[M LJ:2n`zv^ Kr.dtȡxc;K.%IK&1+~ɍ4#aWrAѻm ߚ)3fST\m!^˩rHt*C;{yM7*S8U 5I]K]8`ñMC3}pZ So60Nj&-\P& lC?.M7)kz^r_^coP5U8d@ 94dMi댄upr{{[R%8< nP|'6:;SSLY'S[o)%Cٜwn4 䬝ָ c?Hf"984Rv)G~#u.Ԁ(.rcFjj8㯵ĵަx aꀣ@[Ko @rR="|}G]07n#Bp.{{6$N{Q:?`U.0`>fH-3U ^0n.o `O )M7)*O' : 1W_,bȞ2=+Ajv1@;_ uo,w\'bY3]<G1*7#qjj4+tb24[ƀ{{{&*PĖɆr,pZzE 'bM TN߭@w':J 2o|EISM]IZsF[US%LM^on={;j*3C!jO'U菦gtmW5^jkܙtRA|DW`!a)z"&d{jy9%#`zj(Y(3ˀ*@r(xPpLg2钍7֖4k^0!(;N-5겂>dCYaSآ<6^Q2SFM-:E*:bzW+;nM"-*D(( LM&he)N]l;A?\ DI3xu+.-R4ю]Q'Cpꅗfg ޭ_ԅmj?SϿr_:BF0Wn WTґHoda5| ƽ#B[DL1E\ ~dpTv9٤jd{f͟yќD Xg[] x/W,B\o LrF{YSq_d/U|-uNlkBrar>Tnu+Q`R(J w3b[^ぺil1! C&Qa0U{LR!G'LAT ssMA5 c& BMRhh󐺩JQr=Ϛ| *jv(/~9-5`{0ՠB [xZ H$nٝ=L [ ?`mr-3`"[!ki2#Xn)9 a2-IH A`ЉikmOqܮkzoQud*R~mi8`bp+^ JP,'2δheT&nfm/MWILW'(7?@caKѸ]j#"HgFNr䃿S J4׽)[*|Nչ͢]ٛ@H; hNlE!U\żԪ]n:6#W!&%š 4f0/Z/0*~;b,oܗ*CRq r0lW0B":@(ujmwCKz%$PfP7'e:Fھ5@\B)ꭙID&TsN*+55Y HRLJmj@˦/H2*F Sp^Ph$,.UT~@4q Z|͒x]1@i][eTJȹXx5R`OQHÏW:K\>BrfnN} l̜l\`^AS;y`Sjѝ%2ܯ^x$۔ƽ a QH <@Ej}C;c@ݤ1Bld E͙@(e׺ h$4-4%%[^Al2XcS2˞݌1䏜][s$xa/3  qhAfNs5;*+,v'I 4Vqؖ*q~>]= ,UBy*vk͇L(b} VcTl&럌ͬG]2R " 0nK|4mp 6OF(?L`1rx76S1Àa4 TxC6 P2` '! *`g}9y73񮎩H$1^rGA"WKYP+uҬ+^ߚ*%h$)lrUtٞ,Dj/*Lf?L#W&IMp؊M,ϴ"4;3>p.Bykoܗ`&|nVINCu1jx6TFCv M̕hc[a;OJtVŨΓL6 +mŴK2lp Rhb#QVU#xQ_Y!PNr!m<6o/ >/^x~$i!GRe"<62OQ:u!Vpw/y:\}٪w5B6J Jf/Yh3i?A4;*ʹ0b6̽GLB%FG.X`y `^q"+ynf5pӆhg> v 6BO=~ ~]tQYOxp, ;Z,NbQ]L EZ$ % >``L==(1_6헮'ɀ$A R #r}<IXln5r츛ұ r<R0+EO8`塽 ֮R40À-ǿεGdnzgdN񘪐ܛX-V8dJkq۽8 'GP-^2Elb{"y&PɊ5[3x-P W|_>=Q@;Y7f)"wf`ڡ*5g ʼn&kl˟yMZ$ (q$MVӐ€gı&XMp<ҹAo9 vcJ)Mwb$.gX1FH/Քω2Ca4nȶ 5*uoA$2md9HMtVն݉gzcD^YB*юWA6^_>cA`%϶ĜadH?\Z5F+r]?iGD\U zr|ǝ8]a>JCryVaZ1E%ej B.!TAPr1PK:7DI3Y6Ro#܉̜ɰ'$C4i\؊T׻hk Y8rK AnVb=>}VXG#W0"Yi NN=mI(H)/^`R#N'II-q{^c:'#QP \)d:Wz W1Oz*p7Dv. $ q&M!OʓE){S"y4Y.:]VM:C*_%SمȤ7Ʉ?u~kԘaoklgӘsswWٮU LcpHw("v48P3arn[v&g\S%EޗX\i=A9=t|rEcy$V '4_y0{q!5uMwPB591i`:y2K: P8&&^MHQmfn|>8!m:&Ÿj wPtKud/`LG`Z(φyV?NuQ!xnN)١2YGxsA>NwmNOg7 Wo[-į[7 l۱Wt^Mi kwS&Á#W n^cZ4eT"5Ƌf$!ID^ HPr-#k- T- <^ $0ʼс 2 l@G/k_ЉcEX!5vG;ׂ;IS֙9P.3٩# WUfsA ~@jD=m@ͦ3Ko9_1%U\\%))˵P+0 OIʻۏJ%>vԄ3ͤY˙A54f3GKp13$a$|\_k<zAF!}7 R4"i%d6WXUdw !8 ;z:ûwj=n~\4n=^t%́~*ʹRDMfkno#qH I6 7؃{?c0¾ڡ V# w^!ΛiD X]9:?UzS&ܕv c&odyYXk)ߡxq?4*S['>я>󖭬s`1zU=кվ w=m9fŒYwՕpdA)ZE` 35vX.Gr7Bͣ]XT†S/F,D'RMɔh{:L71Z9ۭx͝{6Šv'p azN,Mɀq5iykLtT)+J'-m#R`lU׺dl{h8/l[Y(Q>ZhiyPw?[m t]jW6 xITM} ޳ Y<U([䠚_,ؠ4auwog[4l2; g̔/8f"qtR)>/_g/h*g֥A>bnc13M7%monl˹qE 9߰dNoaUG+Gp3ʱS$1gnR"}66x2s=,wQ ;s+f(e32,oqS4Qs|ay؈d:(fx :'<[ ;#ӟ^4bfDJR,ZѾUˇ'~aPH N E/oIY/Q噃,yY6ɆO F?Yy%Ԅ԰79A$= bt

尼采的生平简介
尼采的生平简介

尼采的生平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1844年 10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Sachsen)的洛肯镇(Lutzen).好几代的祖父与父亲皆为路德教派的牧师. 1849年 5岁 7月30日,父亲得脑软化症病逝. 1850年 6岁 举家迁往塞尔河畔的南姆堡(Naumburg). 1858年 14岁 10月起,在南姆堡近郊帕弗达预科学校读书. 1864年 20岁 10月,进波恩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语言学. 1865年 21岁 10月,转入莱比锡大学.在一家旧书店中偶然读到书本华的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866年 22岁 开始与李契门下厄尔温·罗德(ErvinRohde)交往. 1867年 23岁 10月,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从马上摔下,胸骨受重伤. 1868年 24岁 4月,因伤退伍.11月8日初识瓦格纳. 1869年 25岁 2月,受聘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文献学的额外教授.4月,脱难普鲁士国籍,成为瑞士人.5月17日初次访问琉森(Luzern)近效托里普森的瓦格纳家.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任讲演,讲题为“荷马与古典文学”.与一生的挚友良师布克哈特(Jacob Buckchardt)缔交. 1870年 26岁 3月,升为正教授.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担任卫生兵.罹赤痢与白喉.10月退伍,返巴塞尔大学.与神学家奥瓦贝克(Franz Overbeck)开始交往. 1871年 27岁 执笔《悲剧的诞生》. 1872年 28岁 1月,出版《悲剧的诞生》.2月——3月,在巴塞尔大学演讲,发表《德国教育设施之前瞻》(殁后作为遗著初次出版). 1873年 29岁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一篇出版.发表《希腊人悲剧时代的哲学》中之部分文字(殁后作为遗稿初次出版). 1873年 30岁 发表《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篇、第三篇.初读法国作家斯汤达尔的小说《红与黑》,如受电击. 1875年 31岁 10月,初识音乐家彼德·卡斯特(ReterGast,本名HeinrichKoselitz). 1876年 32岁 7月,《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篇出版.八月,贝鲁特剧场演出第一次祝祭剧.9月,与心理学家保罗·李(RaulRee)缔交,病况恶化.因病,巴塞尔大学课程请假休讲.冬,与保罗·李及梅森伯格同任于索特林.10月11月在索特林与华格纳作最后的晤谈.撰写了《人性,太人性的》最初的备忘录. 1877年 33岁 9月,回巴塞尔,复于大学授课. 1877年 34岁 与瓦格纳的友谊关系终结.1月3日瓦格纳赠送《帕西法尔》(Rarsifal)一书.5月《人性,太人性的》第一篇出版;给瓦格纳最后一封信,附《人性,太人性的》赠书一册并扉页致辞. 1879年 35岁 重病.辞去巴塞尔大学教席.《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上半部出版. 1880年 36岁 发表《漂泊者及其影子》,后来作为《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下半部分出版.春天,初抵日内瓦,10月,在日内瓦过乘冬. 1881年 37岁 1月完成《曙光》,6月出版,7月在西尔斯·马莉亚过夏,8月,孕育了“永恒之流”的思想.11月27日,在日内瓦初次聆赏比才的《卡门》. 1881年-1882年 37-38岁 执笔《快乐的知识》并于同年出版. 1882年-1888年 38-44岁 对一切的价值作价值转换的尝试. 1882年 38岁 3月,至西西里旅行.四月开始与罗·落乐美交际.5月,完成《快乐的知识》(Diefroliche Wissenschaft),并出版.11月以后,在拉伯罗过冬. 1883年 39岁 2月,瓦格纳病逝.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6月,出版.7月,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12月,在威尼斯过冬. 1884年 40岁 1月,在威尼斯,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斯泰因访尼采.11月起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5年私家出版),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深深感动. 1885年 41岁 执笔《善与恶的超越》. 1886年 42岁 5-6月,在莱比锡与厄尔温·罗德最后一次之晤面.7月,《善与恶的超越》出版. 续写《快乐的知识》第五部. 1886年 43岁 7月,完成《道德的谱系》,11月,私家出版.11月11日,致厄尔温·罗德最后一封信. 1888年 44岁 1月,因丹麦文艺史家布兰斯的介绍始知有齐克果其人.4月,第一次往在托里诺(Torio).布兰德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讲座”.5月-8日执笔《瓦格纳事件》,9月出版,《狄奥尼索斯之颂》脱稿.8月-9月撰写《偶像的黄昏》(1889年出版).9月,撰写完反《反基督》,10月-11日撰写《瞧!这个人》,12月撰写《尼采对华格纳》《心理学家的公文书》,死后收入全集中出版. 1889年 45岁 1月初旬,在托里诺遭到最后的打击,患了严重的中风.出现精神分裂现象,被送进耶拿大学医院精神科,母亲赶来照顾. 1897年 53岁 复活节,母亲病逝.与妹妹福尔斯塔-尼采移居魏玛(Weimar),由其妹朝夕看护. 1900年 56岁 8月25日在魏玛咽下最后一口气息,8月28日葬于故乡洛肯镇.死后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并列为世界哲学史上不朽的思想家.
  人物生平
  童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3张)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尼采的生日恰好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辰.尼采的父亲是威廉四世的宫廷教师,他曾执教过四位公主,深得国王的信任,于是他获得恩准以国王的名字为儿子命名.后来,国王指派尼采的父亲到勒肯镇担任牧师,那个影响世界的天才尼采也就在这里出生.尼采回忆:“无论如何,我选在这一天出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整个童年时期,我的生日就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他的祖父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写过神学著作,他的外祖父是一名牧师.幼儿时期的尼采是个沉默的孩子,两岁半才学会说第一句话. Nietzsche, 1861
  1849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真实的快乐.”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祖母关于其波兰贵族家族史的灌输对尼采贵族情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采自幼相信自己有着波兰贵族血统并为此而感到自豪.但是尼采并没有忘记父亲,父亲的身影早已刻入他的记忆当中,他希望以父亲为榜样成为一名牧师,因此他时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的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由于父亲过早去世,他被家中信教的女人们(他的母亲、妹妹、祖母和两个姑姑)团团围住,她们把他娇惯得脆弱而敏感,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因而变得孤僻,尼采曾经这样讲述形容他的童年:“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地思考.”在尼采的成长过程中,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后来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犹如石雕一般纯朴.
  中学
  10岁时他就读于瑙姆堡文科中学,对文学与音乐极感兴趣.14岁时,进入普夫达中学,这个学校课程都是古典的,训练很严格,出了很多伟人,如诗人和剧作家诺瓦利斯,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Schlegel,以及康德的继承者、伟大的先验主义和道德哲学的代表费希特.可是尼采却难以接受这种新生活,他很少玩耍,也不愿意接近陌生人.这时的他除了理智的发展并有着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已经成为他感情生活的寄托.尼采幼年曾受教于普鲁士当时最好的女钢琴家,当他的母亲为他聘请这位老师时,尼采就深感日后的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支持了. Nietzsche, 1864
  1861年17岁尼采患严重疾病,首次出现健康恶化的征兆,被送回家休养.3月接受基督教的按礼.
  大学
  1864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Paul Deussen)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便不再学习神学了.他常听同学们交谈,有些人毫无信念和激情地重复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各种公式,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丧失了激发人的力量;还有一批人喜欢实证科学,阅读福格特和比希纳的唯物主义论文.这些都没能吸引尼采,他是一名诗人,需要激情、超常和具有神秘性的东西,他不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尼采在修养和气质上更是一名贵族,所以他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而且他从没想过要过一种安宁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不会对有节制的欢乐和痛苦这样一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尼采有自己的喜好,他热爱希腊诗人,崇尚希腊神话中各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并把他们巧妙地同德意志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尼采还在校学习时就深深体会到精通和弘扬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充分地体现在他对古文字、文学,古典主义艺术的热爱.他热爱巴赫、贝多芬,以及后来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热情褒扬的那位歌剧巨人——瓦格纳. 尼采
  1865年,他敬爱的古典语言学老师李谢尔思(F. W. Ritschls)到莱比锡大学任教,尼采也随之到了那里.当时的尼采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开始哲学沉思了.在莱比锡期间,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每日凌晨2点上床,6时起床,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孤立无助地经历着某些痛苦的体验,几乎濒于绝望,而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他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那时,尼采非常困惑:为何像叔本华那样的天才会被现世所抛弃,其伟大的著作为何只在书架的偏僻角落才找得到?叔本华是这个青年心中的偶像,他在以后也被认为是叔本华唯意志论的继承者.这时的他,此外还从朗格、施皮尔、泰希米勒、杜林、哈特曼那里汲取了传统的抽象概念.同年因拒绝参加复活节圣餐引起了家庭的恐慌. 1867年秋,尼采在瑙姆堡服为期一年的兵役,这次服役因他骑马负伤而提前结束.在炮声隆隆中,他低呼着,“叔本华保佑!”叔本华竟成了他的上帝.他从马上摔下,胸骨受重伤. 1868年秋,尼采在莱比锡瓦格纳姐姐的家里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两人久久地谈论他们共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随后的几年中瓦格纳和妻子成为尼采在艺术和理智方面的良师益友,一个家的代用品.并且得到他的导师李契尔思向巴塞尔大学的推荐:“39年来,我亲眼目睹了这么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我还从未见到有一个年轻人像这位尼采一样如此早熟,而且这样年轻就已经如此成熟……如果上帝保佑他长寿,我可预言他将来会成为第一流的德国语言学家.他今年24岁,体格健壮,精力充沛,身体健康,身心都很顽强……他是莱比锡这里整个青年语言学家圈子里的宠儿……您会说,我这是在描述某种奇迹,是的,他也就是个奇迹,同时既可爱又谦虚.”李契尔是第一个向世间预言尼采是位天才的人.
  教授生涯
  尼采
  1869年2月,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此后的十年是尼采一生中相对愉快的时期.在巴塞尔,他结识了许多年长和年轻的朋友,例如瑞士著名文化艺术史学家雅可布·布克哈特(Jakob Burckharat).1869年4月,尼采获得了瑞士国籍,从此成为瑞士人.1869年5月17日,尼采初次到瑞士卢塞恩城郊的特利普拜访了瓦格纳.同月28日,他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题为《荷马和古典语言学》.当时,巴塞尔城里所有贵族家的大门都对他敞开,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 1870年,尼采被聘为正教授.不久传来了德法开战的消息,尼采主动要求上前线.在途经法兰克福时,他看到一队军容整齐的骑兵雄赳赳气昂昂地穿城而过.突然间尼采的灵感如潮水般涌出:“我第一次感到,至强至高的‘生命意志’决不表现在悲惨的生存斗争中,而是表现于一种‘战斗意志’,一种‘强力意志’,一种‘超强力意志’!”1870年10月,尼采重返巴塞尔大学讲坛.他结识了神学家弗兰茨·奥弗尔贝克(Franz Overbeck),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并共居一所住宅.
  发表著作
  位于德国魏玛的尼采档案库
  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这是一部杰出的艺术著作,充满浪漫色彩和美妙的想象力;这也是一部幼稚的哲学作品,充满了反潮流的气息.但是在这部哲学著作中已经形成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而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便是: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尼采并不就此止步,他毅然攻击最受尊敬的典范—大卫斯特劳斯,以此抨击德国人的粗俗的傲慢和愚笨的自得:“司汤达曾发出忠告:我一来到世上,就是战斗.”《悲剧的诞生》和《不合时宜的思考》(Unzeitgemabe Betrachtungen)的第一部发表之后,引来了一片狂热的喝彩声,同时也遭到了维拉莫维茨领导的语言学家圈子的排斥.教授的名声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1873至1876年,尼采先后发表四篇长文,结集为《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书的主题仍是文化批评.第一篇《告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以施特劳斯为例,批判了庸人型的学者.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第一次公开抨击了普鲁士的霸权主义,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此后尼采一贯立足于文化的利益而批判强权政治,并且在德国陷入民族主义的政治狂热之时自称是“最后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第二篇《论历史对于生命的利弊》,指出生命因历史的重负而患病了,呼吁解放生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第三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抨击哲学脱离人生,要求以叔本华为榜样,真诚地探索人生问题.第四篇《瓦格纳在拜洛伊特》,重点批判现代艺术.这篇文章名义上是替瓦格纳音乐辩护,视为现代艺术的对立面,其实明扬暗抑,已经包含对瓦格纳的批评.文章写于1875与1876年间.在此之前,尼采内心对瓦格纳已经产生了隔阂. 1878年1月,瓦格纳给尼采寄去了一份变现基督教主题的《帕西法尔》的剧本,尼采没有一字回音.5月尼采把《人性的,太人性的》(该书包含有明显批判瓦格纳的内容)一书寄给瓦格纳夫妇.从此,互相不再有任何往来.
  漫游生涯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1882年4月,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雷埃邀请下,尼采到罗马旅行.在那里,两位朋友把一个富有魅力、极其聪慧的俄国少女莎乐美介绍给他,做他的学生.尼采深深坠入情网,莎乐美也被尼采的独特个性所吸引.两人结伴到卢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乐美娓娓叙述往事,回忆童年,讲授哲学.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乐美吐露衷曲,于是他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莎乐美对这两位追求者的求爱都没有允诺.最后,两人只能保持着友好的接触.然而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却对他们的友谊满怀妒恨,恶意散布流言飞语,挑拨离间,使他们终于反目.仅仅5个月,尼采生涯中的这段幸福小插曲就终结了.尼采肖像(14张) 1883年,他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第二部分,1884年完成了第三部分,1885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分.尼采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恒轮回”的思想.这是他的两个主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而另一个“趋向权力的意志”的构思,由于他的身心崩溃而半途夭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尼采评价自己这部著作:“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馈赠.这部著作发出的声音将响彻千年,因此它不仅是书中的至尊,真正散发高山气息的书—人的全部事实都处在它之下,离它无限遥远—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是取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放下去的每个吊桶无不满载金银珠宝而归.这里,没有任何‘先知’的预言,没有任何被称之为可怕的疾病与强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谓教主在布道,从不要无故伤害自身智慧的角度着眼,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最平静的话语乃是狂飙的先声;悄然而至的思想会左右世界.’” 1886到1887年,尼采把他浪迹天涯时写下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 1886年)和《道德的系谱》(1887年).在这两个集子中,尼采希望摧毁陈旧的道德,为超人铺平道路,但是他陈述的一些理由却难以成立.此外,这两个集子中所阐述的伦理学的体系还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充满刺激性的夸张.在尼采发疯的前夜《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看那这人》、《尼采反驳瓦格纳》一气呵成.它们写得标新立异,很有深度.但同时这些书也具有闻所未闻的攻击性和令人瞠目的自我吹嘘.
  晚年
  1889年,图林的灾难降临了.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 生病的尼采
  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数日后,他的朋友奥维贝克赶来都灵,把他带回柏林.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 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的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 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5岁.“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