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道德颠覆的意义2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7:31:27 字数作文
道德颠覆的意义20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道德颠覆的意义2000字作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人把《西厢记》和《红楼梦》评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赵景深:《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金圣叹更说它是天造地设的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第六才子书?读西厢记法》);明初的贾仲明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部《西厢记》,竟能得到人们这样的赞叹,我想其中的关键在于主人公对于传统价值和道德的颠覆及叛逆。这种颠覆和叛逆,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历史发展使然,也是人性发展的结晶。

  特殊的社会氛围形成独特的气质与心态,艺术家把自己全部的感情——痛苦、压抑、悲哀、激愤和希冀都汇入和消融在艺术的想象和幻觉中。王实甫的真实意图是明显的,他肯定男女的情欲和爱情,他的表达是隐晦的,放在距元代几百年的唐代,有点以古喻今的味道。在爱情和追求的背面,作品所展示的寓意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有限性。作者在他的叙述中完成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转换诉求,使作品充满活力地将历史和现实贯穿并加以表现,流传至今。无论在共时层面上还是在历时层面上,作品都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是无距离。历史与现实就相当于镜子的里外之间,当历史在现实中重演,或者,把现实放回到历史中加以折射,谁又能因为时空的差别把它们明辨得黑是黑白是白呢?现实视角与历史视角常常可以在某个共同的母题中叠合在一起,或找到自己的一种类似于梦诠释,相得益彰。

  从元稹的《莺莺传》开始,到董西厢、王西厢,崔莺莺在性格上基本是不变的,都是叛逆的,唯一改变的是她的命运。关键就在张生。张生从一个负心、虚伪的文人一变而成为痴情的“志诚种”。这种转变是有进步意义的,当然更有读者的接受趋向和作者的取舍。抛开陷入相思中的癫狂,作者赋予张生几近完美的男性气质:才华横溢、俊美多情、风流倜傥、柔情豪气兼备。他的出场,就是如此:第一本第一折,张生自我介绍后,表达自己大志未遂的惆怅:“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接着唱一曲[油葫芦],抒发了他何其雄伟的气魄和抱负:“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张生的怀才不遇和自我欣赏,实际上充满了孤芳自赏的意味。而这种自赏、自信乃至轻狂,却显得“傻”而不那么世故,甚至可爱。这也是张生得到崔莺莺爱慕的缘由,为他抛弃一切,无所顾及也是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的,甚至于符合了多数古代女性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李渔说:“整个西厢只为张君瑞一人。”

  在那个社会,男性在政治上、社会上、家庭中,都是绝对的统治者。男性有各方面的自由,在婚姻问题上、爱情问题上。性生活上都是如此。张生遇到的阻力较小,不过这种阻力来自老夫人,她是根本不准莺莺和其他任何男性有任何接触的。莺莺对张生既然“临去秋波那一转”,从她的身份、处境来说,已经尽可能地作出了暗示:她对张生颇有好感。以后产生的一些波折,则是因为张生太性急太鲁莽;因为张生对《明月三五夜》这首诗的破解不够标准,因此出现过尴尬的局面使张生一度处境非常狼狈。如此而已。而莺莺这方面,情况要复杂得多。她早已经被父母许配给了表哥郑恒,已经没有资格再考虑其他男性了。而在老夫人那里,她知道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她在初见张生时,“临去秋波那一转”,已经够勇敢了。虽然和张生是偶然邂逅,产生爱情也是必然的。《西厢记》没有写她当时内心的思想斗争,仅仅写了她对老夫人管束太严的不满。后来经过白马将军解围前后,她事先希望张生能退掉贼兵,那么可以名正言顺与张生缔结良缘,因为这是老夫人事先的许诺。当老夫人的设宴答谢张生救命之思时,居然自食其言,命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莺莺忍不住对老夫人咒起了诅。从此之后,她就采取了背对背的斗争策略,决定造成既成事实,让老夫人去应付。

  崔张二人,从一见钟情到私定终身,爱情似乎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理由。而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已经超越了爱情本身,着意于颠覆不合理的、与人性相悖的各种观念和道德,以及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的约束,去寻求自我等等诸多作为人本身的价值的实现。男女主人公寻求个性解放、超越各种精神束缚的意义比爱情本身更为有力,也更为重要。更为主要的是,作品还显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上述实现人生价值时自我意志的较量,从而使得这个故事在艺术家手里获得了终极意义。在他笔下浓缩的爱情经验,为社会提供了最典型、最有力的批判和最不动声色的瓦解。因而这出戏剧不是浅层次地展现人与命运的游戏,而是人不甘于命运的摆弄,不甘于社会黑暗现实的左右,通过颠覆式的抗争找到希望与理想之路。这是人类欲望与意志搏斗的一个绝好例证。他肯定人欲本身就是对儒学、礼教的一种对抗。这一点,除了爱情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表现。第一本第四折中,普救寺里众人为老相国做法事。作者这样描述众和尚见到美貌的莺莺时不能自持的生动场面:[乔牌儿]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这个极富喜剧性的生动场面实在令人发笑,然而笑的背后是苦涩的。那一刻是人性真实瞬间的再现,它显示了封建儒学和宗教制约下“人”的荒谬与可笑的痛苦,以及人的“自然性”本真体现。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新时期以后出现的一个当代小说家汪曾祺。他对人性的关注集中体现在那篇被受关注的《受戒》中,小说有极其类似的描写。

  张生被爱情所折磨的痛苦、为情欲所受的煎熬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崔莺莺如果不是为着情欲的痛苦和爱情的理想,也不会抛开一切精神上乃至人性上的束缚,勇敢地自荐枕席,去追求自己吉凶难料的未来。年轻的男女主人公开始对于挑战封建礼教、追求个性的自由并没有自觉的意识,或者说他们本不想背离现有的生存模式,他们是在自我情欲的主宰下才去追求爱情,并且是在不自觉的追求中一不小心成了封建价值观念的离经叛道者。王实甫终于揭掉了人性的面纱,使他们的灵魂和情欲,不再有任何遮掩。他让人们思考,人如何面对自我,是服从于外在的社会性的约束,还是服从于自我意志;是听凭命运的安排,还是与之较量,从而使作品在爱情之外,在挑战门第和封建礼教之外,获得了多元的意义。

  王实甫的叙述是理性的,旁观者式的。同时,作者对这种叙述做了时空的限定:作品产生于元代,展现的却是唐代的故事。我以为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忠实于原着,而是有其复杂的人文背景和精神导向。这种限定的好处在于,它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堡垒,在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背后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对他们的追求做一个理性的洞察与判断;同时作者可以更加隐蔽地传达自己的人文思想,呼唤个人的自由和情欲的解放。元代历时几百年,对士人、特别是汉族知识分子,是一场没有明天的噩梦。元代士人的心灵负荷比它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来得沉重。他们所体验到的,不是一般的仕途坎坷和宦海沉浮所带来的痛苦,而是生存的困扰、个性尊严的失落和生命价值的被嘲弄。

相关阅读推荐:

关于道德的作文道德是颗试金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规则与道德心得体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关于道德的作文: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做一个道德的人道德颠覆的意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文化与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坚守道德阵地,共创美好未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当道德被人所淡忘道德的抉择以道德为话题的作文:做一个有道德人道德的抉择一件关于道德的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陪伴我们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多关于道德的作文

关于芬兰 台湾国旗 列芬兰小学数学教材 芬兰小子Linus 颠覆微软价值

揣摩高考作文的道德边界

揣摩高考作文的道德边界、情感尺度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中,一篇描写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美满家庭,却在高考前父亲卷公款逃走,柔弱的母亲卖房卖车替父亲还债,在“坎”面前坚强非常,这位女生也汲取到成长的力量的“贪官作文”得到了63分的高分。这一新闻引发了热议,赞赏者认为,考生如此大义灭亲是英雄壮举;反对者认为,这是卖亲求荣之举违背伦理。也人认为这样的勇敢会给学生造成不良激励。在这种争论中,我们是否可以揣摩到人们可以容忍的道德边界在哪?大众的敏感点、兴奋点在何处?这对我们写作高考作文,对我们选材、立意有哪些启示?

大洋网 6月23日报道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是“必须跨过这道坎”,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篇选题特别的记叙文。这位考生写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美满、富裕的家庭中,不料,高考临考前,父亲卷起公款离家出走,一向柔弱的母亲不得不卖房卖车,替父亲偿还债务,在“坎”的面前,母亲表现得非常坚强,女儿也从中汲取到了成长的力量。

这篇作文情感真挚动人。但由于写的是“贪官”现象,对社会传统道德是个挑战,在判分时阅卷老师意见不一,后来经过中心组专家反复商讨,最终还是给了63分左右的高分。经媒体报道后,社会上赞赏有加者有之,严词痛斥者也有之。

学者:作文质量才是评分依据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戚世隽赞成这位女生的作文获高分。戚老师表示,这位女生的创作题材可以来自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或者来自亲友或者来自想象。

戚教授表示,前些年的高考作文也曾出现过考生以陈述自己的苦难生活来博取高分的现象,如在高考作文中说双亲离异或双亲残疾,自己坚强生活等,当时也曾引起过强烈争论。

但她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高考的评卷中,最重要的评判指标在于文章陈述的事件是否合乎情理,符合逻辑;行文是否流畅,措词是否得当;是否恰当表达了作者的理性判断。考生陈述的事件是否真实,根本没有当场验证的可能和必要,“作文的质量才是评分的最根本依据。”

评分者:在广东也会得高分

广东仲元中学高三语文老师付春洁对该文大为赞赏,认为应该得高分。付春洁曾培养出高考语文状元,她

是有勇气的,二是母亲跨过艰辛生活这道坎。考生写得非常应题,并且构思新颖、主题鲜明,很能打动人。”付春洁说。

付春洁参加过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她认为,从广东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来看,该文在广东也应该可以拿高分:“高考作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内容、表达和创新。从内容来看,该文非常有时代气息,思想阳光;从创新点上说,该考生所述故事令人眼前一亮。只要其表达流畅,按照广东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是可以拿高分的。”

媒体评论员:违背伦理不可取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亲都揭发,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著名媒体评论人魏无忌认为,揭发自己的父亲,从法律的角度的确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但从伦理的角度却是对亲情的出卖,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法律一直有“亲亲相隐”的规定,即父亲犯了罪,儿子没有向国家举报的义务。

为了说明违背伦理无助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魏无忌举了春秋时期的一个例子: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宠臣,一个叫竖貂,他为了当桓公的“男宠”,把自己给阉了;一个叫易牙,把自己儿子煮了给桓公吃;一个叫开方,父母去世也不奔丧。管仲临死前警告桓公:人情莫重于身,人情莫爱于子,人情莫亲于父母,如此违背伦理,无非是图桓公的宠幸,因此这三人危险,要除掉。桓公不听劝告,最后三人果然谋反,桓公身败名裂。

魏无忌认为,不管是否真实,这样的文章都不可取。如果是真的,这样的做法是违背伦理的。“作文并不反对创作,但可以创作的题材那么多,作者选择了这样的创作,说明她骨子里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博得评委的同情。”他还认为,网上曾经炒作过“女儿揭发父亲包二奶”的新闻,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不宜过度鼓励“大义灭亲”。

市民:“勇敢”会成为不良激励

但有些市民对这类作文得高分有不同意见。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钟达文认为:“作文考试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并不是考生的品德,也不是考生跟父亲的关系。把‘勇敢’揭露贪官父亲作为给高分的理由,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会给学生造成一个不良的激励,认为只有敢于出位、敢于揭短,那才是好文章。”

考生描述的贪污父亲真实存在吗?目前,尚不能判断,高考评卷老师也不会对此进行调查。“只有法官才能判定一个人是否贪污。不能把作文跟新闻等同起来。”钟达文认为,“高考作文属于文学创作,允许编造故事。”

付春洁老师也认为:“文学高于生活。作文内容允许虚构,但必须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付春洁举例说,某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我战胜了困难”,很多考生都写自己父母双亡或者残疾,这就体现了学生的社会认知面狭窄,只晓得在父母的身体状况上做文章。“上海这位考生能够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跟家庭生活联系起来,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确是好文章。”

先例:解剖灵魂的作文题

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名为《2006高考作文名师权威预测》高考作文辅导文章,其中海南省一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就以《忏悔话题昭显良知》为名专门评价过类似的高考作文题。他指出,200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作文题就曾经以“贪官的检讨书”为题出过类似题目,“这些作文题的一个共性就是指向人的思想灵魂,关注伦理道德,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名老师还以多年的高考作文辅导经验解释,考生应该肯定“忏悔”的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不要一味求新求怪求奇,轻易否定。他认为,选什么材料,采用何种文体,要从自己最熟悉的着手,都要以“忏悔”贯穿全文。这道作文题,倾向于灵魂解剖。

让我们在争议中发现价值

下面选取有关“贪官作文”的种种争议,让我们在争议中发现价值——

“贪官作文”违背了什么伦理?

这两天有篇高考作文,引起舆论大哗,据金陵晚报报道,事情源于,一位女生在高考作文里,揭发了父亲卷公款外逃的事,因而赢得老师青睐,得了高分。恰巧,南京某知名新闻主持人,在读报节目中,对此事也特地作了评述,他的观点应该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女孩的做法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不应该拿父亲的隐私出来说,甚至他还觉得,女孩不惜出卖亲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拿高分。

“亲亲相隐”、“为尊者讳”如斯想法,自古有之,并不鲜见。不过,用这样的伦理标准来评价女孩的文章,我倒觉得很不合适。女孩的“贪官作文”,无非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真实的记录,其二是想象的虚构。先从“真实的记录”说起,如何来写高考作文,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满口套话,言“假大空”,无病呻吟。既然诸君都提倡为文要真,那么何故一个女孩的真实记录却遭来一片斥责?难道我们只允许讲真实的“美好”,而不能触及真实的“丑恶”。

“家丑不可外扬”,并非是“家丑不值得外扬”,也不是“家丑不外扬就不存在了”。父亲贪污已成事实,再如何隐瞒,终有受惩一天,女孩用亲身经历,来警告世人,不要为财迷失,妻离子散,此社会价值、现实意义足以震撼人心。

相较于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对“亲人、自我”恶的“隐”来说,西方人敢于自我反省的意识,就更加令人钦佩。人所共知的卢梭《忏悔录》能成为世界经典,就因为,他敢直面自己犯下的错误,所作的坏事,毫无隐讳的讲述自己怎么骗人、调戏妇女、偷窃东西等等恶行。反之,人们却并不因为卢梭做了这么多恶事,就否定他的品德和人格,甚至觉得他比一般人还要伟大。回到新闻中,再来看看女

孩的行为,她能够有勇气揭丑,袒露心声,这样的文章不比其他一切虚伪的“赞美”更有意义吗?

诚然,不能排除女孩的文章是“想象的虚构”,但是这也没有违反社会伦理。既然是“虚构”,那么就属于一种艺术的“创作”。她讲述的只是文中“我”所经历的人生“坎”(上海高考作文题就是“跨过这道坎”),她能最终凭借此文赢得高分,证明女孩对人生的观察比较深刻,洞见独特,而不是仅仅因为她揭露了父丑,毕竟高考作文自有它严格的评分标准。

这样的“贪官作文”、涉及家庭伦理的文章,跳出高考,放眼望去真得很多。上世纪初曹禺先生的《雷雨》,所揭露的人性阴暗,颠覆的传统伦理,不比这篇小小高考作文透彻一百倍啊,怎么也没有见人觉得曹先生,这样写会有违伦常,引人以恶?

“揭贪”作文,不过是一种悲情写作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是“必须跨过这道坎”,一篇描写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美满家庭,却在高考前父亲卷公款逃走,柔弱的母亲卖房卖车替父亲还债,在“坎”面前坚强非常,这位女生也汲取到成长的力量的“贪官作文”得到了63分的高分(满分70分)。由于写的是“贪官”,有评论人士称,此文从伦理角度是对亲情的出卖,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法律一直有“亲亲相隐”的规定,即父亲犯了罪,儿子没有向国家举报的义务。(6月23日 《广州日报》)

这篇作文给出了一个更为让人深省的命题:以亲情伦理的违背来弘扬家国情怀的主旋律是否可行?在争议声中,考官们的解释似乎想把“揭贪”作文还原为一种基本的写作表达来评判。难道写作表达和思想表达可以被剥离?“揭贪”的勇气,其实正是我们追求思想宏大的语文教育所赋予的。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喜欢在作文里描绘悲惨身世?因为中学的语文学习中,除了悲情的文学和做作的文学,他们尚无法理解什么才是真性情的文学。“揭贪”的写作,无论写的是真实家世还是文学虚构,学生要追求这样的认识,也正表明她在迎合社会的主旋律吧?

如果我是这位学生,我自然不会如此决绝的揭贪。在亲情伦理和家国情怀乃至法律问题上,我会在艰难的选择中表达自己的无助感。可是这位学生毅然做出了正义的叛离,说明她的觉悟比我高;而如果她真的是虚构出来的,那我就只能说她尚未摆脱悲情作文的粗糙模式。考官们似乎不在乎该文立场的如何,也不在乎此文是否虚构。有了好的语言表达就行,也难怪有那么多学生无病呻吟。

“揭贪”里有一种大义灭亲的大气概。但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里,如此爽快的弘扬正义凛然的气概,好像也不多见。人性的曲折,年少时代的观念混乱,在此文以及更多的高分作文里都看不到,是他们的世界观早熟,还是我们的高考作

文根本不追求自我的独到认知?决绝的“揭贪”里,已经看出文学的表达正被悲情的表达给架空。学生们生活简单,而高考作文所引导的写作又需要情感的洪流,没有悲情的身世,学生们便要脱离生活经验来制造。

以超越生活经验的体认来作悲情表达,是我们学生时代都在做的事。中学作文里追求宏大叙事,到了以后的自由写作时代又轻易被抛弃掉。因为有了价值的虚立,才有以后的价值解构。在被出题者和考官们包办的写作标准里,学生们的认知往往被早以确立的主旋律给框定了。“跨不过去的坎”也好,“行走在消逝中”、“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等等等等,这些成年人的哲理和诗意,需要学生们找到经验之外的题材来表达。写作的文字,就此成为修辞的技术。

如此,大家就都放弃真情而追求悲情,而“揭贪”作文自然就没有因父亲贪污而产生的爱恨交织,就自然没有父亲出走后对未来的忧虑。这样高姿态的叛离,如果没有复杂情感的阴影,单纯从人性角度来解读,是不可信乃至不可理喻的。我不反对作者的立场,只是悲情的写作,还是越少越好。

“贪官作文”所呈现的可贵的现实感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中,有一篇这样描写道:高考前父亲卷公款逃走,柔弱的母亲卖房卖车替父亲还债,在“坎”面前非常坚强,这位女生也汲取到了成长的力量。最后,这篇“贪官作文”得到了63分的高分。这一新闻这两天来引发了网民热议,赞赏者认为,考生如此大义灭亲是英雄壮举;反对者认为,她违背了中国自古就有的“亲亲相隐”的规定,是有违伦理的卖亲求荣之举。也有网民认为假如她仅仅是为了取悦阅卷老师而编造了这个故事,那就是非常不诚实的行为了。

如果就像阅卷老师所认为的,这篇“贪官作文”文理俱佳,情感真挚动人,那么我很欣慰它得到了一个它应得的分数。是的,也正如阅卷老师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评分标准来打分一样,我们也只能从时代背景出发,从文本表达本身,来看待一篇高考作文的成败。

有人或许会怀疑其真实性,但我们知道,在考试规则中,并没有规定高考作文不可以虚构。无规定即为许可,那么真实性与否,实在不是一个问题。另外,我们也很想提醒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这篇“贪官作文”是一封举报信。如果这样的话,美国著名杀妻案的主角辛普森不久前写的《如果我做了》,简直就是一个自供状了。

至于一些人所关注并争议的,大义灭亲也好,卖亲求荣也好,同样也是一篇作文所难以承受的。一篇高考作文,一开始只可能有特定的一个或少数几个读者,

下页 余下全文

新作文实验:全面颠覆作文课!

新作文实验:全面颠覆作文课!

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总体是“一怕二厌三应付”。师生间流传民谣: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碎铅笔头。一凑二抄三套。两性三无四失:盲目性、随意性;无计划、无目标、无序列;命题失宜、指导失误、批改失时、评价失当。两无两低:无米、无序;低效、低质。怕写难教,少慢差费,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杭州师院附高孙秀红老师:学生普遍不喜欢语文课:感到枯燥乏味,干脆睡觉;看老师唱戏,即使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与己无关,学生无动于衷;除了被迫应考进行一些操练外,少读少写,甚至不读不写,无求知的欲望。

语文及作文窘相导致旷日持久的质疑。1977年吕淑湘先生批判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读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他说“漫长的十几年语文学习,2千多个学时,用来学习本国的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不是咄咄怪事?”

时隔十年,1988年,国家语委对初三学生进行抽查调查,发现65%的人不会读书,70%的学生连写作的基本语言关都未过。

时隔又十年,1997年,语文教育界遭到了最严厉的批评。人们呼吁,“决不能让我们的民族既聋又哑(不会听说)??”。

再隔十多年,《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22日用大半个版的篇幅,探讨了《高中作文课,时间哪里来?》的问题,虽然文章是针对“新课改后,作文课时间被挤占”问题而展开的,但文章也揭示了今

天的高中作文课种种不堪的情形。

安徽赵文汉老师:如今的作文课实在不堪,几乎可以用“名存实亡、形同虚设”等词来形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是“靠天收”,教师在其中几乎是“无作为”。整个的高中作文教学处于一种“放羊状态”:谁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不教也行;作文作业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不布置也行。有人也教,但是,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训练的内容上没有个准星;作文作业也有人布置,但是是临时想起来一个题目就布置一次,想不起来就一直往后拖,训练的时间没有准星;这次布置的题目与上次的训练没有任何关系,与下一次训练也没有任何关联,训练的程序上也没有个准星。总之,今天的作文课,至少是高中作文课,乱成一锅粥,整个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片“乱象”。

语文、作文教学仍是窘相连连,乱象丛生。

乱象一:作文教学无依无序。很多学校的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只是笼统地订一个语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有的甚至完全不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随意性大。有一学期只做

一、二篇作文的,有临时有事,便到班上随便布置一下作文题目的。

乱象二:语文作文训练有本不依。襄樊二中赵胜启老师:从教材编排体例来看,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附有作文指导。旧教材叫做“写作、口语交际”,新教材叫做“表达交流”。可是教学中语文老师普遍只处理课文部分。很多老师只把教材当做了训练基础知识,落实语法的工具。情况好一点的也仅仅重视了教材的阅读功效和文学熏陶功能。

乱象三:作文教学模式陈旧。张家港市

的假象。某业内人士在京城某大型图书超市作了统计,当时上架的各类作文类图书达7000多种。这些图书尤以优秀作文选居多。那些所谓“优秀作文”,有“三多三少”:内容雷同的多,个性表达的少;“假文化”、“假崇高”的多,真情实感的少;思想移植的多,深刻的少。学生看多了“优秀作文”,拿到一个作文题,他(她)的思维习惯是:作文选里的范文如何写的呢?我来想一想。而不是围绕作文题寻找自我内心深处曾经的真情实感。

教育家方玄初十多年前概括语文教学弊端为四个字:少、慢、差、费。语文教学上所占用的教学时间很多,但效率低下,真正有用的东西很少;从小学到大学(文科)都开设语文课,耗时长,培养成才速度慢;费时、费功、费心血,换来的却是质量差的结果。

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各种实验、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各种名号的作文法令人眼花缭乱,但今天看来,少、慢、差、费的窘境,还没有多少改变。这就不得不迫使我们思考:是不是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走错了路?

新理念:言语生命,为写作正本清源

——言语生命动力破解作文教学困局

写作是什么?高校写作教材这样定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符号,反映生活实际,表达宣泄情感,交流思想认识,传递信息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这个定义从写作主体、手段、内容、特点、属性多个角度陈述写作,从而揭示其内涵,确定其外延。这样的定义只具有理论学习的意义,对实际的写作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定义

写作,只是高校写作研究的范畴,具体的写作者,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对写作只有感性的关于写作的内容、目的、功能的认识。在中小学生的感性认识中,更多地聚焦在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上。

为什么要写作?

学生这样回答:老师要求我们写,考试要考,不得不写;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要用文字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内心有情感需要宣泄,不吐不快,是一种倾诉的需要。

老师这样回答:应外在之需:(为人的,事功、功利的目的)因工作需要;为别人而写;一般不写作或为评职称而写作;为了某种需要:考试、求职、晋级、情感等;为了完成任务;为学习、生活而写;为生计而写作;为应试、应聘等各种实际需要而写作;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见解、观点;这是一项基本技能;为作文而作文;为写作而写作;为提高写作水平而写。应内在之需:(为我的,宣泄、倾诉等超功利的目的)心灵的需求;表现欲驱使;写作是对理念、情感的观照;为表情达意而写;为了抒发内心的情志;跟自己说说心里话;为了表现内在的情感和体验;表述自己的喜怒哀乐。算是一种发泄吧;发泄苦闷;为无聊而作,为痛苦而作。

可以看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写作行为的动机的认识大都还只是停留在某些具体的、表面的、直接的动因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他们写作不是没有动机,而是对动机认识上有所缺失。他们拥有的动机,主要是“应试”与“应世”(应付生活、工作、学习之需)这些功利的、外在的需求。

下页

规则与道德作文指导

作文题:

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珍藏馆)。在大火前,一名学生违规把一册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阅读。

演并引爆索赔潮”等等事件屡见不鲜,充斥于我们的视线所能抵达的每一个角落。殊不知,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的决不是颠覆规则,玩弄手段,恰恰相反,是要更严格地遵守规则,是要用规则约束人性的弱点。

(7)规则,让人别无选择:在2014年3月一次世乒赛上,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与我国选手的一场精彩比赛,那是一场极重要的赛事,关系着两位运动员能否顺利闯入决赛,所以打得特别卖力。选手的连贯对接、锐利扣杀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却是那位瑞典选手,渴望登上世界乒坛宝座的一个职业国家队员,在关键时刻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使我看到的任何比赛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在比赛的收尾阶段,双方依然打得难解难分,比方各不相让,对方每一记失误都会给自己带来一分胜算,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扣杀都会给胜利加上砝码。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国选手在一次回防中,将球匆忙打向对面,如电光火石般落在桌沿外,因为动作太急骤了,在经历了短暂的寂静之后,赛场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瑞典选手因我国选手的失误而赢得了比赛。然而,在喧闹沸腾的赛场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孤零零但执著的手势高举着,原来是瑞典选手在向裁判和观众示意:我国选手打的是擦边球,后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大家在明了事情的真相后,既对这位瑞典选手没有赢得比赛而感到惋惜,更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坦荡和率真的人性。赛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举起那个手势的时候,他说:“规则,让我别无选择!”

(8)遵循法律规则的律师:张思之自嘲为“一生都未胜诉的失败者”,可法律界却尊他为“中国最伟大的律师”,他还被尊为中国律师界的荣耀和良心。他是盾,矗立在道德的前沿,寸步不让;他是剑,扬眉出鞘,直指邪恶,绝不姑息。烈火锻造铁血律师,两袖清风忠诚卫士。他一生做一个“驯服者”,但从未屈服,从未向所谓的真理低头。在那个已经不把高尚当做墓志铭的时代,他选择为良知而辩论,他铿锵有力的辩词如烈火一般烧透黎明前的黑夜,那是荆棘丛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震撼心灵的辩词,这一起,只是按法律的规则行事。张思之,他用自己的热血,在中国的大地上犁出前进的血脉和希望,滋润了我们日渐枯萎的良心。他的存在和执著,承载着一个现代国家的法制梦想。

优秀范文:

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在规矩和道德之间,哈佛毅然选择了规矩,开除了那个学生。

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未免太过刻板,太过不近人情。古人说:“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学生能归还图书,是应该表扬的。但我想说:“不以一德掩大眚”。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

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

规则是高悬于我们头顶上空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以最为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当我们难以克制心中的欲望,试图触碰并打开潘多拉魔盒时,锋利的剑刃便虎视眈眈,令我们胆怯却步,远离堕落。

《简爱》中有言:“人们死后,每个人的灵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单是上帝,规则面前亦是如此。无论是穷凶极恶还是盗亦有道,规则会以最严苛的目光透视违规者的内心深处,冷漠,公正,不带有分毫私心。规则是公正与和平最为冷酷而称职的守望者。

“汶川大地震”时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奋不顾身拯救了七名同学,一时间成为人人赞誉的对象,全国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英雄已堕落成一个诈骗犯,让他一生的光环消失殆尽,做了错事也迎来了法律的审判。不能否认,雷楚年的义举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可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抹去他欺诈的事实。法律的正义不会被他曾经的壮举而蒙蔽,法律会对他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法律、规则依据道德修订,是道德的体现。触犯法律、规则,是对道德的亵渎。那些妄图以道德之名行触犯规则之实的行为本身就是对道德的违背!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们也不能让规则的天平在道德的影响下摇摆。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这是做人的根本!

人民大学校长陈玉露在毕业典礼上劝导学生:“人大学子应身怀为民立命之道,抓紧规则这一准绳,守护信仰,守护规则。”莫让道德绑架规则,我们应该守护好规则这一社会准绳,以我们的行动,给社会带来一种正义的风气,让人人手中都持有一把规则的量尺,规划自己行为的边界,规划自己心灵不可逾越的范围!

【点评】

文章立意紧扣材料,论据典型,论证具体深入,事理通透。而且人们常说“文好题一半”,本文堪称这方面的典范。“莫用道德绑架规则”不仅鲜明地揭示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而且表达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让规则拥有温度

学生违规偷书出馆,却在大火后勇于认错归还,到底该不该罚?哈佛给出的答案是该。

兴许会有无数人发问:“知错就改,难道不该放他一马,将功抵罪吗?

我想不然,面对一位将书偷带出馆的学生,校长对其表示感激——赞扬其知错就改的勇气和责任感,后将其开除——惩罚其违反规定。一分为二地客观对待,正彰显了哈佛人对规则的尊重,对品质的注重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也许正是因为这赏罚分明的严谨与公正,哈佛法学院的树林才会郁郁青青,无数杰出人才才得以在这篇沃土上茁壮成长。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二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星空之所以绚丽夺目,是因为他引起心灵感性的共鸣;法律准则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他流露出的理性和严

谨。理性与感性合一,规则与道德的合一,构成了美好的世界。哈佛校长所做的,恰恰是尊重规则与赞扬责任感这一美德的统一。因为尊重规则,校长的感激才不显放任;因为赞赏道德,校长的开除令才不是冰冷而有了温度。

而我们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理念:秉承道德与人性,“有温度”地保护规则,当下的我们所走的正是两条极端路线:因为太过重视道德与感性而忽略了规则,或苛求规则的绝对化而丧失了感性的温度。曾经让国人叹服的抗震少年——雷楚云,人们为了标榜道德楷模而特许其登飞机头等舱的特权——规则的打破最终让道德的丰碑崩塌,城管们为了城市秩序的维护而掀翻小贩的小车,背上骂名——冰冷的规则促成了人性的丧失。殊不知道德与规则本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道德作为内核,规则作为外壳,社会才能持久和平地运作。很多时候,我们缺的恰是一个开除令或一声温暖的感谢。让规则有温度,精神的天空才能在理性的土地上美好地伸展。

要想构造起有温度的规则框架,需要的是每位社会成员付出共同的努力。每一项规则都是人性与道德的体现,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同时,执法者应在“依法”的过程中心怀一丝感性,以更平和、更温柔的方式维护这个社会的稳定,当一丝不苟中有了一点温情,当“开除令”不那么生硬,世界才会更和谐。

让规则有一丝温度,这是哈佛人的智慧,亦是社会平稳运作的良方。

【点评】

这是一篇有胆识、有思想,敢于抒发自己真知灼见的优秀议论文。从行文思路来看,起承转合,笔法流畅老练;从立意角度来看,作者强调在坚守和捍卫规则的同时,提出要让规则多一点温情,“让规则拥有温度”,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最后,文章在论证中作者善于联系现实,议论体现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比起那些老生常谈、无病呻吟的文章,实在高明许多。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