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尊贤成语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1:31:16 作文素材
篇一:(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梅兰芳敬老尊贤
梅兰芳在成长的道路上,曾得到过梨园界前辈的教育和指点。他成名后十分感念和尊敬这些前辈老师,处处关心照顾他们。
1931年春,南北京剧界名家齐集上海演出。演出的剧场在浦东高桥,乘船过江后还有近20里路。由于路远难走,雇车很不方便。这天梅兰芳与杨小楼好不容易找到一辆车,刚坐上去正要上路,突然见到年近六旬的龚云甫老先生步履蹒跚的走过来。梅兰芳立即下车打招呼,当得知龚先生没有雇到车时,便执意让龚先生上车先走。龚先生推辞说:“你今天的戏很重,不坐车,到台上怎么顶得住?”梅兰芳谦恭地说:“我还年轻,顶得住,您老别为我担心。”说着就搀扶龚老上了车,他自己则冒雨步行20里路赶到了剧场。梅兰芳当时已是名震海内外的“四大名旦”之一,论资历和声望,在梨园界都无人匹敌,但他从不摆架子,而是处处考虑别人。
张大千与梅兰芳,一位是泼墨挥毫、丹青写意的国画大师,一位是扮相俊美、唱念俱佳的京剧名伶。两人慕名而知,相敬相重。一次酒会,两人都受邀参加。一些官场人物以为两位大师相遇,必然会有一番排座位争名次的矛盾。岂料梅兰芳一进门见到张大千,恭敬地拱手致意,尊以大师。而张大千更是幽默,故作下跪之姿,慌得梅兰芳赶忙双手相扶,问他何以如此。张大千道:“古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以唱念为业,是‘动口’的,‘君子’当之无愧。我以作画为生,是‘动手’的,自当属‘小人’。今‘小人’见‘君子’岂有不跪之理。”说罢,两人开怀大笑,满座宾客也为之捧腹。
一次,北京一位八旗遗老请了不少人,为其举办的宴会附庸风雅,装点门面。齐白石大师也在被邀之列。白石老人一生简朴,穿戴十分朴素,与衣冠楚楚的来客们相比,显得有些寒酸。因此他被冷落在一角,无人理会。不多时,大名鼎鼎的梅兰芳进来了,主人及满屋宾朋蜂拥向前,争着与梅兰芳握手寒暄,极尽亲热。突然,梅兰芳发现了后排的齐白石老人,连忙避开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快步走到齐白石面前问安,又将老人搀扶到前排就座,大声说道:“这是我的老师齐白石先生。”在场的人见状,无不惊讶敬佩。齐白石也深为感动。几天后,白石老人特意赠给梅兰芳一帧《雪中送炭图》。图上题诗一首:“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疏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好梅郎识姓名。”诗中表达了对这位比自己年轻30岁的梅兰芳的知遇之情。
尊老爱幼,除了孝长慈幼之外,也包括敬老尊贤、尊师重道等。梅兰芳尊老敬贤的故事,表现了老一代艺术家们的高风亮节和高尚人品。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越是将来成了大气候,越要尊敬曾对我们有过教导之恩的人。
篇二: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我来说——鹬蚌相争
蚌在海边张开壳在哪晒太阳,正好一只鹬看见了!它就想吃了蚌 !
于是他就掉住蚌贝壳中间的肉!而蚌呢肯定要反抗!于是他就合上了他那两扇贝壳把鹬的尖嘴给夹住了!
场面就陷入僵局!这时一个渔夫从这走过!看见鹬咬蚌,蚌夹鹬,鹬想飞可是带着蚌,飞不起来 蚌又不甘心自己被吃掉,也不松开,就让渔夫捡了回去,吃了鹬和蚌。两个最后都落到了渔夫的肚子了。
故事的寓意就是两方相争斗,让第三方白白得了利益 !
成语故事我来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是: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故事我来说——敬老尊贤
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小故事:孔融让梨
成语故事我来说——拔苗助长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他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篇三:齐文化成语故事
1、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形容临淄商业繁华、人口众多。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意思是临淄有三百闾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住太阳,每人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人多得肩擦肩,脚挨脚。
2、及瓜而代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本来讲好明年瓜熟了就换防。两个人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一年的戍守任务,到了瓜熟轮换的时候,齐君却不派人来接替他们。两人派使者给于是,两人对政令无常、朝令夕改的齐襄公大为不满,便偷偷地去投靠与襄公结怨甚深的公孙无知,共同商量作乱之事。在一个冬天,齐襄公到渠丘田猎,早有预谋的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三个人,乘机起事,向毫无防备的齐襄公发起攻击。齐襄公在慌乱中被公孙无知斩杀,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
3、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相交很深,成为莫逆。管仲家贫,有老母,鲍叔牙时有接济资助,甚至一起赚钱,管仲也是多得多分,而鲍叔牙绝无怨悔,史称“管鲍之交”。齐僖公、襄公时期,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而管仲则是公子纠的师傅。因为齐襄公诸儿淫行无度,滥杀无辜,暴虐无道,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逃奔到了莒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出奔鲁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无知杀死,无知又被雍廪杀掉,小白与公子纠回国抢国君之位。公子纠派管仲带领军队拦截从莒国回国的小白。管仲弯弓搭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装被射中,倒在车中,骗过管仲,抢在公子纠之前赶回临淄,登上君位,也就是齐桓公。后来,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劝谏下,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相。他们对内推行全面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创建了春秋首霸的赫赫伟业。
公元前645年,管仲患了重病,桓公去探望他,询问谁可以继任相位。管仲认为鲍叔牙善恶分明,不适合担任相国。易牙听说齐桓公与管仲的这段对话,便去向鲍叔牙告管仲的黑状。鲍叔牙却认为管仲理解自己、一心为公、并不去计较。可见,管鲍之交不仅仅是私交,更多的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国家利益之上的人间大爱。
4、老马识途
公元前664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向齐桓公告急。齐桓公、管仲率领齐军前去救燕。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杀得山戎大败,山戎首领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部)。齐军追击山戎的过程中,误入荒漠,迷失了方向。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说:“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让他们走在队伍的前面,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依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人,百年树人”意思是种树是为十年以后打算,培养人才是为长远打算。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种植,培养。木,树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意思是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
管仲的言论,表现了齐国执政者对培养人才的重视。齐国是一个从太公“尊贤尚功”开始就高度重视人才的国家。齐国“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用人模式,在先秦各诸侯国中特色鲜明,历史悠久,蔚为传统。
6、和而不同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记载: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来诣见,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呀!”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与您只是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景公说:“和谐和相同不一样吗?”晏子说:“不一样。和谐就象调治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肉,用柴火烧煮,厨师调配,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味道过了就减少。君子吃了它,心情平和。国君与臣子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行而其中有不可行的,臣子指出其中的不可行,正是促成国君认为可行的;国君认为不可行的,而臣子指出其中可行的,去掉不可行的,所以政治清平而不相抵触,百姓没有争夺之心,所以诗经上说:?有着美味调和好羹汤,五味齐备又平和,精诚感动神来享,一致肃静无争论。?先王之所以调备五味,调和五声的原因,是用来平静内心,成功地治理他们的国家。声音和味道一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相互组成的。是由清浊、大小、短长、缓急、哀乐、软硬、快慢、高低、出入、疏密互相调节的。君子听了,内心平静。内心平静德义就和谐。所以《诗经》上说:?德音没有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行的,他也说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他也说不可行。如果用水去调剂水,谁去吃它?如果琴瑟老弹一个音,谁去听它?”景公说:“好!”
7、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意思是一只平时不鸣叫的鸟一叫,声音惊人。比喻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干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鸣惊人”源于《史记·滑稽列传》。战国时期,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赘婿,身高不足七尺,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使齐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就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有一次,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大王,我给您说个隐语玩玩,怎么样啊?”齐威王兴致高涨地说:“寡人智慧超群,有什么隐语能难到我呢?快说。” 淳于髡就笑着说:“我
们齐国的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听后,怔了怔,心中忽然有所触动,心情似乎有点沉重,低下头来,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对周围的大臣们郑重地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就使人惊异。” 淳于髡的隐谏使齐威王醒悟过来,开始励精图治。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了忠于职守、政绩卓著,但不会奉承阿谀的即墨大夫;烹杀了荒于政务,靠贿赂齐威王身边的人而求取名声的东阿大夫;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达三十六年。
齐威王一鸣惊人的典故,两千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中国可谓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这个典故说明,一个人有错误并不要紧,关键是要能猛然惊醒,翻然悔悟,勇于改过。一个人只要能够认真、坚决的改正错误,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8、门庭若市
提要:“门庭若市”指门前和院子里的人很多,像市场一样。比喻来的人多,非常热闹。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出现于“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的结尾部分:(威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齐威王时期,齐国相国邹忌明明不如徐公长得美,然而却受到了妻、妾及客人的奉承,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从此事中悟出:执政者只有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正确施政。第二天,邹忌把自己悟出的道理告诉了齐威王,借以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多听取、采纳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齐威王欣然纳谏,立即下令:“不论朝中大臣,地方官吏,还是平民百姓,凡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给上等奖励;用书面形式指出我过失的,受中等奖励;能在大庭广众之中议论我过失的,受下等奖励。”命令颁布的最初几天,向威王提意见的人很多,宫门和朝廷里人来人往,热闹得如同市场一样。几个月以后,来提意见的人就少了;过了一年,齐国人想提意见,也没有可批评的了。其他国家看见齐威王如此谦逊宽容,热爱民众,纷纷到齐国来朝拜,齐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大增,这就是在朝廷、在国内战胜了敌国。
“门庭若市”这个成语阐明,一个品德高尚、大气智慧的领导者,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只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政议政,聚民心,集民智,自己的施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从而取得成功。
9、百家争鸣
齐宣王尊贤礼士,喜文学游说之士,大兴在田齐桓公时期就已经建立的稷下学宫。他在政
治上给稷下学者相当高的地位,在经济上给他们以丰厚的待遇。凡来稷下的学者,都要经过齐宣王召见,通过问答及对其学术水平、社会名望、带徒多少、资历深浅等条件的了解,授予不同的等级称号,按等级享受不同标准的待遇。当时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的职位。例如号称“稷下之冠”(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的淳于髡有功于齐,被贵列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齐宣王以“养弟子以万锺”为条件来挽留孟子,孟子被列为客卿,孟子出门时“后车数十乘,从着数百人”。田骈虽“设为不宦”,齐宣王却给他“訾养千锺,徒百人”。由此可见齐宣王给予稷下先生俸禄的优厚。齐宣王还为稷下先生们建筑高门大屋,处处尊崇他们。优厚的俸禄,壮观的府第,使天下贤士、诸侯宾客大都投奔齐国。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各派林立,各抒己见、相互问难、互融互长、共同发展,出现了“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盛况。可以说,齐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其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学派之多,争鸣之盛,都达到了稷下学宫发展史上的颠峰。
10、滥竽充数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禀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in)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齐文化成语之平易近人
源于《史记·鲁周公世家》。
公元前11世纪,商朝灭亡后,西周王朝为巩固其政权,推行了分封制,将其贵族和功臣,列封于四方,建都立国。姜太公被分封到齐地,建立了齐国。周公的儿子伯禽被分封到了鲁地,建立了鲁国。姜太公封齐建国,仅过了五个月,就安定了齐国,而向周公汇报在齐地施政的情况。当时,周公感到很惊奇,便问他说:“怎么这么快啊?!”姜太公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 ,顺应当地风俗,所以这么快。”伯禽到了鲁地后,过了三年才向周公汇报鲁地的施政情况。周公很不满意地问他:“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汇报呢?”伯禽回答说:“改变那里的风俗,革新那里的礼法,三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才这么晚。”周公不由叹息说:“唉,鲁国的后代将要当齐国的臣民了!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会归附。”
民间风俗习惯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由于它是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环境中最稳定的因素,因此顺应民俗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民心的作用,有利于统治和管理。“因俗简礼,平易近人”是姜太公建国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他给齐国带来的舒缓、达观的国风,自由、开朗的民风,为齐国称霸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