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攻略专题E度作文网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3:18:57 高中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攻略专题E度作文网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攻略专题E度作文网作文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攻略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攻略

作文天地

01-23 2058 :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攻略

一、2009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2009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方面有如下显著特点: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理性思辨,体现新课标精神。比如,全国1卷的作文,表面上说小动物学游泳,实际上在谈教育问题,让考生理性思考专才与全才的关系;江西卷作文材料涉及社会热点“兽首拍卖”,谈谈对蔡铭超行为的看法;天津卷话题“我说90后”;江苏卷题目“品味时尚”; 重庆卷题目“我与故事”;辽宁卷关于明星代言;宁夏卷关于诚信善良等等。这些作文意在让考生写出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

在形式方面,18套试题中新材料作文9道,标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1道。新材料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标题作文备受青睐,话题作文完成了历史使命后逐渐退出高考舞台。新材料作文从2006年起,在高考作文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像旧材料作文那样“过窄”,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学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2010年的高考作文同样不会回避社会热点,还会让考生理性地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考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大力推行新课标的今天,高考作文尤其会实践这一精神,让考生关注自我的感悟、认识、情感、体验。

另外,在形式方面,2009年的这种格局还会延续,新材料作文和标题作文占绝大部分,文体上还会侧重议论文的写作。就全国卷来说,近四年一直采用了新材料的命题形式,我们也不可忽视标题作文的训练。

三、高考作文复习的几点意见

1、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是我们写作的宝库,我们应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多关注一年来发生的国家大事以及影响深远的热点事件,把握时代脉搏,并养成透过新闻的现象思考事件的本质与意义的习惯。拓展自己的视野,多看相关的评论,提高自己多角度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由8月25日丰田汽车大规模召回这一事件,看到诚信意识;由雷闯的乙肝事件,看到维权意识;由侯耀华的虚假代

言,看到明星个人的责任意识;张海超的尘肺事件,看到企业单位的责任意识。在作文中,如果能联系鲜活的时代人物、事件来分析道理,要比用那些大家都用滥了的古人更有说服力。

2、丰富自我情感

“感情真挚”是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要求我们所抒发所描绘的感情来自我们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体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不少是以情感取胜的佳作,也有一味迎合主旋律空谈而缺乏真情实感的低分作文。佳作源于心灵,只有唤醒自己的生活体验,理性地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但是,作文中的生活,应该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后的生活,这种生活包含着的某种情感和思考,它来自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所以,我们不只要观察生活,还要真实而深入理性地感受生活,以饱满的感情记录每一个令我们感动的瞬间,发现客观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真善美。从平凡人物、平凡小事的角度出发写出不平凡的文章。只有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具有感人的力量。

3、强化审题立意

2009年三套全国卷,作文要求部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把以往的“选择一个角度”改为了“选准角度”。可见高考作文在审题立意上的要求更进了一层。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也应该首先重视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训练不同类型作文(材料作文、标题作文、话题作文)的立意分析,训练同一材料不同角度的立意分析。提高提炼寓意、挖掘本质的能力。掌握几种基本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抓关键词句法、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反向分析法等。有了准确的立意后,还要对在作文中关键处点题扣题的方法进行重点训练。

4、重视文体训练

高考作文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不等于自由写作,文章是有章法的,写什么文体,就应像什么文体,避免“四不像”。我们应该重点训练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其实课本中有许多典型的议论文格式,如《六国论》《过秦论》等,以此为范本,结合一些优秀的考场例文,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5、打造文章亮点

高考作文评分中,发展等级占20分,具体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其中包括16小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要有亮点。亮点主要表现在立意、结构、语言三个方面。

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更要有深度,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由具体的材料联系到社会现实,抒发独特的人生感悟。同时选材要鲜活新颖,要选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

文章的结构要巧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开头要精彩,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

的整句和散句,使文句整散结合,有表现力。

四、学生作文存在的失误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作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立意浅显化。不能由试题中的材料或标题引申开来,只是围绕原材料就事论事。

2、标题平庸化。标题冗长或不够新颖,有时和文章的中心关系疏远。

3、选材老套化。和中心若即若离。言必称屈原、李白、苏轼等历史名人。

4、论证简单化。在提出观点举出论据后,缺少必要的分析,整篇文章只是材料的堆砌,或观点与材料两张皮。

5、语言平淡化。缺乏气势和文采,语言空洞,甚至表意不明,以致道理说得不够深刻。

总体来说,把握了高考的命题特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只要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学生的作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如何写好命题作文饶水知音

如何写好高考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形式,在2008年和2009年高考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所以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高考命题作文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即作文题目只给出作文的标题,除了写作要求之外,不带任何材料与说明,2009年高考中有两个省出了这样的作文题。湖南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文章,四川卷以“熟悉”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是材料命题作文,与前一类不同,这类作文题先引用一则材料,然后给出作文标题。2009年高考中有四个省市出了这样的作文题。如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这是带有一则简短材料的标题作文,写作时材料和标题都应该加以考虑。

首先跨越审题关。

审题,是指对作文的题目及其他有关信息的综合审查分析。审题是写作的起点,常见的审题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体辨别法

根据题目辨明文体,是审题首先要解决的。有些题目从表述形式和内容上,可以一目了然辨识出属于某一文体。如《我的母亲》、《生动的一课》,只能写记叙文;《谈谈文明礼貌》、《荣辱辩》,只能写议论文;《给校长的一封信》,只能写成书信体裁。有些题目则可选用不同表达方式,写成不同文体的文章。如《季节》、《植树》,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均无不可。遇到此类题目,如果没有文体限定要求,就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文体优势或材料的掌握,去决定选用的文体。

题目中出现“记”、“忆”等字样的,应写记叙文;若没有以上字样,但涉及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要写成记叙文,如《在??的日子里》(涉及时间要素)、《我的老师》(涉及人物要素)、《在教室里》(涉及地点要素)、《可喜的变化》(涉及事件要素)等作文题,都要写成记叙文。

如果题目中出现“谈”、“说”、“论”、“评”、“驳”等字样的,都要写成议论文,如《谈意气》、《说“安”》等;如果题目中没有出现以上字样,但比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如《一步与一生》、《人与路》、《走与停》等题目,也应写成议论文。

如果题目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名称,如《肩膀》、《起跑线》等,或物体名称前后有“赞”、“颂”、“赋”等字样,应写成散文为宜。

2.题眼破解法

题眼是文章所需要着力表现的内容,是确定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找题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如果题目是一个单句,题眼常在谓语部分。如《有句话挂在嘴边》,谓语“挂”就是题眼,“挂”,就是经常提起,而且为大家所熟悉,不经常提起、大家不熟悉的话就不是写作的内容。《必须跨过这道坎》,“跨过”应该是题眼,为什么必须“跨过”?怎样“跨过”?应该成为写作的重点。《我能》一题,题眼显然是“能”,“能”字抓住了,文章的材料也就可以选择了。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语,“题眼”要么是中心词,要么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北京的符号》,“符号”应该是题眼,写作时必须围绕“符号”选材;“诗意地生活”,“诗意”应该是题眼。如果题目只是一个词,题眼往往就是本身涵义或它的象征意义,如《愿景》、

《季节》、《肩膀》等,作文的重点就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描绘事物的特征,或由此展开适当的联想,以揭示中心。在找题眼的同时,还要准确找出并抓住题目中关键的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中的“想”,《怀想天空》中的“怀想”,《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中的“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中的“不容易”,都应该是关键的词,写作时应体现出来。

3.联想象征法

有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必须用象征的手法。如《提篮春光看妈妈》中的“春光”,应该具有象征意义。它可以是孝心、感恩之心,带着感恩的心去回报妈妈;它可以是奉献的情,带着奉献的情去感激妈妈;它可以是成就,带着自己的成就去安慰妈妈;它可以是一份成绩单、一个美好的人生愿景、一番实现了的成就;它也可以是成功的经验、奋斗的历程等美好的事物,这些都可以作为你抒写的对象。有了这样的联想提炼,就能快速找到写作的切入口。

运用“联想象征法”,首先要探究事物自身的特点,然后再从具体特点出发,联想与之相类似的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从而寻找它所象征的深刻意义,理解题者的意图。如《肩膀》,可由肩膀的作用联想到一种呵护、一种真爱、一种责任、一种支柱??对寓意比较隐含的题目,通过联想象征法,可以取得寄人于物,寓理于物,深化中心的作用。

4.异同类比法

面对命题,要将平时写过的、见过的类似的题目与之进行比较,辨别异同,确定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从而确保不走题,不混题。如《我的xx》与《我和xx》,相同之处:写作的人称相同,都用

及其联系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比较综合,善于类推,在剖析事理的基础上,反映现实生活,从而挖掘出发人深思的本质内涵,推进文章论证的深度。

(3)由实到虚,开掘本质。这是指选取材料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应该揭示它蕴含的精神实质。比如有一篇文章写两名记者想测一下“文明国度”新加坡的法规意识,故意在交通中闯红灯。结果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所有汽车司机都停下来给他们让路,有的甚至招手致意。后来了解到,在新加坡,一旦你闯红灯,说明你一定有什么紧急的事要办,因而司机们都让你先行,这不是一种规定,而是新加坡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选取了在新加坡“闯红灯”这样一件“实事”,但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充分发掘这一事实背后的精神实质。所有汽车司机的让路行动,实际上是“人文素养的约束”,体现了新加坡高度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人本理念。这样文章就由实到虚,开掘到了本质意义,令人深思。

立意新颖,就是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启迪。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逆向思维,开拓新意。这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提炼观点的时候,从某一固定的要领(或意义)的相反方向去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断与认识。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发人未发、不落窠臼,能写出有一定见地的文章。如由“班门弄斧”想到应“弄斧必到班门”,由“忠言逆耳”想到应“让忠言顺耳”,等等。逆向思维往往能引导步入新境,写出创新文章,给读者以出乎意料而又耐人寻味的启迪。

(2)纵向开掘,探究新意。这是指在原来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从而开掘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比如“打假”,是从商品领域开始的,但若把眼光放开一些,就会发现众多领域都有“假”可打、有“假”该打,于是,《校园也要打假》、《科技领域莫忘打假》的文章也就产生了。纵向开掘要求逐层深入思考,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使立意深刻透彻。

(3)多向思维,悟出新意。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不同环节去思考,结论也会有所不同。邯郸学步者,历来是反面的教材,这是从“学步不成反失其本”这个“结果”的角度去观察的。如果换个角度,从他的学习热情看,不是也可受到尊敬吗?效颦的东施是人们讥笑的对象,这是从“模仿不成反显更丑”的角度去观察的,如果换个角度,从东施的爱美之心和勇于学习的角度看,不是也很可爱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人偏要说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做和尚的职责就在于撞钟,每一个人都应该撞好自己的“钟”,做好本职工作。如此道来,确也有一些新鲜感。选择新鲜的角度往往是见解新颖的关键。

(4)聚合思维,提炼新意。聚合思维,就是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吸取各方面的合理之处,进而形成一种更合理、更完善的见解。它要求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敞开智能的大门,让那些杂乱无章的观点、意见涌进脑海,然后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再作总体性的分析和验证,选取本质的东西来写。如对诸葛亮,一般同学都认为他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公正执法挥泪斩马谡。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诸葛亮也犯了不善用人的错误。他被马谡“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表面现象蒙蔽,而且在用人方面感情用事。这样的新见解、新结论,也就有可读的亮点。

此外跨越选材关。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表现观点(主题)的支柱。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除了选择“精当”的材料外,还必须选择“新鲜”的材料。所谓“新鲜”,就是指所选的材料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社会的“热点”与“亮点”,有生活色彩,有个性特征,有独到的发现等。它可以是现实材料,如生活中出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经验、新问题、新人物、新事情,也可以是历史材料,如故事新编、老调重弹等。新鲜的材料往往表现了事物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更能代表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同时,新鲜的材料往往使人

刺激、令人振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指某一时期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人或事。它们一般都能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时代潮流。社会热点可以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及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如金融危机问题、民族团结问题、建国六十周年、甲型流感问题??如构建和谐社会、企业自主创新、两岸和平统一等,也可以是发生在人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琐事,如菜篮子问题、房价问题、人民币增值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等。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迅速地把握社会热点,并将此作为作文的材料予以利用。

(2)捕捉社会亮点。新鲜的材料往往是社会亮点的折射,它是生活的精彩之处,是人生的闪光之点,是生活中令人钦佩、叫人赞颂的人或事,是存在于人们周围的真、善、美。如果我们能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以此为材料来构思写作,一定会使文章更具时代特征,更具现实意义。

(3)体现生活变化。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社会发展,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首先来自于社会生活的作文材料,也应该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只有反映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文章,才会有时代感,才会有新鲜感。所以,作文选材要善于抓住这种变化了的人、事、物。这样,文章才能有厚重的现实感,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4)翻新化用“旧材”。即站在一个崭新的视角上去使用人们都熟悉的材料,化腐朽为神奇,写出新意。如果考生能够以时代意识来观照自己所选取的“旧材”甚至平常的材料的话,仍然是能够表达出鲜活的时代气息的。如“管宁割席”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们一直赞颂管宁不慕虚荣、不贪金钱的高贵品质。但也有考生在作文中引述这个故事,从另一角度指出管宁对有缺点和错误的朋友应积极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应该“一刀两断”去“割席”。这样化用“旧材”不是也很有新意吗?

【满分作文展示】

品味时尚

这个时代,任何事物只要贴上“时尚”的标签,立马会吸引公众的眼球。诸如时尚服装、时尚音乐、时尚小说、时尚生活、时尚女人等,不一而足。常人眼里,追逐时尚即追逐幸福与美好,追逐创新与求变。盖如斯,红尘男女,莫不以时尚为荣。

溯本追源,“时尚风”并非只劲吹于当下。史:唐朝妇人以胖为美,典型者首推杨玉环;宋朝妇人则以瘦为美,典型者首推赵飞燕。两个朝代的时尚标准不同,审美情趣迥异,上行而下效,影响了举国上下的审美观,成语典故“环肥燕瘦”即由此而出。“环肥燕瘦”仅是时尚潮流中的一朵浪花,然而却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命题——时尚观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观,而审美观则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之初,西风东进,曾几何时,年轻人以喇叭裤、卷曲长发、标新立异的服饰烙上时尚的印记。而今,西风渐弱,东风渐强,时尚已逐步摆脱“克隆”,现今中国之时尚已呈本土化、自创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否认,时尚的主流、时尚的本质并未改变,但小众化的时尚、病态化的时尚却令人堪忧——

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恶炒、80后“宝马女”的炫富、娱乐圈的“集邮男女”以及吸毒、有碍观瞻的行为艺术等,这种以丑为美的时尚,姑妄称其为伪时尚,它们不似采花酿蜜的蜜蜂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滋味,倒似一只只攀附于时尚之花上的苍蝇,留给人们的只能是恶心!幸亏,这类所谓的时尚并没有汇流入海,而是大浪淘沙,被一浪又一浪的声讨拍死在沙滩上。

何谓真时尚?网上有一个当代楷模人物的民意调查,航天英雄杨利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代文豪鲁迅、中国首善陈光标等人赫然前列,取代了以往民意调查中名列前茅的歌星、影星与球星。由此可见,科技时尚、文化时尚、公益时尚已牢牢占据主流地位,而这些时尚元素,代表着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步伐与节奏,这些皆谓之真时尚。

真时尚品之如饮甘醇,催人奋进;伪时尚品之如饮毒水,使人颓废。真时尚带来的是美

好,伪时尚带来的只是恶搞。因此,在追逐时尚中,要认清时尚的真与伪。唯有追求真时尚,摒弃伪时尚,这才是与时代同行的核动力。

时尚如歌,须清除杂音,方能奏响时代的主旋律;时尚如诗,须涤浊扬清,方能抒写时代的新辉煌;时尚如旗,须辨明风向,方能高扬时代的新风骨!

【评析】

本文是一篇优秀杂文,它从容说理,在漫不经心的拉杂中奇峰突起,针砭时弊,厘定时尚之真伪,提出“追求真时尚,摒弃伪时尚”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另外,本文材料丰富、新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寓哲理于形象之中。

备战2011高考作文-专题辅导: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星光大地 笔势千里

——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一、题目评价

(一)恢弘图景,永恒思考:简洁却不简单

2010年北京卷的作文命题简洁明快,整个题干的字数不超过40字。然而凝练精粹的命题简洁却不简单,其间描绘出的是一幅气度恢弘、苍寥浩瀚的天地画卷。头上闪烁的是渺远夜空里明亮耀眼的熠熠星辉,脚下铺开的是辽远苍茫、厚实广阔的浩浩大地。这是题干提供的显性画卷。在这浩渺的天地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隐性元素,正是这个隐性元素使整个画卷灵熠生动,光彩万千。这个隐性元素便是站在天地之间智慧多思、不断求索、叩问万物的人。他举头仰望着辉光闪耀的璀璨星空,神情无限庄重,似乎早已被星空斑斓多姿的美所虏获。神秘浩渺的星空触动引发着他的求索之心,他对星空万分崇仰。星空给他光耀,给他引领,他幽邃的目光已经融进了这片静谧灿然之中。同时,他坚实沉稳的双脚豪迈地踏在脚下平实深厚、黝黑广阔的大地上。大地让他内心踏实,让他豪情万丈,让他干劲十足。在这方广袤厚实的土地上,他可以挥洒汗水,建起一座座美丽幸福的家园。有了这方土地现实的支撑,他的任何向往与憧憬,就再也不会是空中楼阁。这方广远的土地,可让他斑斓的梦境开成现实灼然的花朵。天、地、人三者汇集,构成了永恒隽永,自古便引人遐想深思的美妙深刻的哲学画卷。我们的先祖很早就站立于天、地之间,来思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了。简洁的命题中蕴涵着这样一份大气与思考,可谓给考生洞开了一片感受与思考的广阔天地,为考生自由而个性的写作驰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星光熠熠,大地苍寥:感性兼富理性

2010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命题首先带给人的感受便是感性十足,画面感强。考生阅读题干,首先呈现在头脑中的便是星光熠熠、大地苍寥的画卷。以鲜活浩大、动感十足的画面冲开考生写作时因大脑疲倦而产生的思维迟钝与模式化、机械化的刻板流程,有利于激活考生的创作热情,活跃考生的创作思维。命题带给考生的冲击首先来自画面,来自感性,但考生绝非一味泛滥地抒情便可应对。形象大过思维,在冲击力很强的画面背后,却内蕴着活跃动态的理性。这里面蕴涵着多元、动态的一组关系:理想与现实、高渺与坚实、梦想与实现、仰望与俯临、远期与近期、追梦与当下……甚至它也不拒绝反向的立意:虚无与扎实、空想与实干、好高骛远与面对现实、永怀梦想与追求实利、心中崇仰与眼前功利……乃至于将“星空”“大地”二者都从负面加以否定,命题者也不拒绝。从这一点而言,2010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命题,有两方面让人感动。其一,从命题的技术层面上,避免了考生那种徒有华丽的语言外表,一味简单、浮泛、廉价的无病呻吟式的抒情,引导考生由形象进入思维,由感性深入理性,让考生的感性与知性和谐健康、有序协调地发展。其二,命题者将话语的背景隐去,给考生留足了写作的空间。众所周知,这是温总理去北京大学看望学生时的即兴创作,但命题中对此背景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正是命题的高妙之处。命题者并不想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取代考生的独立思考,进而甚至对“仰望星空”进行反向思考与赋予,命题者也不拒绝。命题中的两个关键动作“仰望”与“脚踏”,也富有启发思考意义,“仰望”与“脚踏”决不仅仅止于动作,它们于“动作”的呈现中,提供给考生更深一层行为与意识、动作与思想的相关性的多元思考。

引发并鼓励考生写出情理兼容的文字,正是命题者期待与追求的。“景”中当有“理”,“理”中当有“景”,饱满的抒情与富于理性的独立思考高度融合。笔者以为这正应该是今后高考命题追求的理想与境界。

(三)星空大地,气象万千:一元内蕴多元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两幅图景,命题者用一个“与”字将二者关联。“与”一般联系的是并列关系,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又何止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与”字看似界定的是一元关系,其实于两者内里间却存有 多元的不稳定关系;再有,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两个形象赋予不同的含义,又会让这二者的关系更加复杂。如要“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要“脚踏实地”更需“仰望星空”;只有“仰望星空”才能“脚踏实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仰望星空”之后方可“脚踏实地”,“脚踏实地”之后方可“仰望星空”;拒绝“仰望星空”才可“脚踏实地”,拒绝“脚踏实地”才可“仰望星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不可“仰望星空”也无须“脚踏实地”……我们在此以有限的举例来呈现其关系之多元,真可谓一个“与”字,气象万千。应该说命题者以“与”构建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二者的关系是动态的,活跃的,不稳定的,是期待考生个性化地把握与建构的。如此复杂辩证的关系,正为优秀考生的表现提供了广阔的思维舞台。

(四)仰望脚踏,星空实地:界定才能展开

高中生写作亟待提升的一点便是应该加强对精细概念的界定以及彼此间关系的辨识。写作与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密切相关。考生写作,常常表现出思维的精准度不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首先呈现在考生脑中的是两幅图景,这两幅图景可以促成、象征、包蕴哪些判断、认识、思考?这是考生面对题目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试就“仰望星空”举例说明。“仰望”可以界定为一个雕塑心灵的动作,当一个人处在“仰望”的状态中时,他目光深远,内心虔敬,被高大、辽远、浩渺的东西所吸引所控制,懂得“仰望”的人心灵必定始终清醒着,懂得“仰望”的人才能不断获得崇高的力量。“星空”粲然迷人,它美丽而深邃,平易而宽广,无论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打拼与奔波得多么辛苦与劳累,“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一定庄严而饱满,我们会忘却一切凡俗与世间的龌龊,我们的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为星空所光耀与洗涤。“仰望星空”教会了我们一生应该追求高贵与美好,有“星空”的引领,一生不倦。

二、备考启示

(一)贴近生活,而非简单套用生活

刚考完,有的教师就埋怨北京卷这是怎么了,2009年作文材料是张韶涵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让考生关注流行歌曲;2010年是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题写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今后就得更加关注领导讲话了。考后,马上就有家长向我倾诉他们的担心:考完语文,回去一问,孩子在文中只字未提这是温总理的讲话,这下可全完了。一些教师和家长,将高考命题该贴近生活,高考文章该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简单理解为高考文章该套用生活,不套用当下的“大事情”就一定会得低分。这样的备考理念不加校正,便会误人。高考作文不是政治图解,不是现实生活简单的传声筒。高考写作是一场思维与表达之战,而非空洞的政治口号与对现实生活简单低劣的描摹。

(二)备考是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备作文命题的具体内容

2010年高考语文科刚结束,就有媒体炒作某校押中了高考作文题。高考作文备考该备什么,是尽力猜押高考作文出现的具体内容吗?高考作文具体的命题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

偶然性,要想切中,那是难上加难之事。况且,今年猜得中,明年未必猜得中。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即便真的猜中,学生也未必一定写得好。“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也许一些考生早已见过,这句话或许还长时间地书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但学生见到,未必想过。这句话写在那里的时候,未必触动过学生的心灵,未必走进过学生的思维范畴。2009年湖南卷“踮起脚尖”其实与“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个题目看似毫不相同,其实就思维内里而言,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个题目都需从“界定”题目内涵开始。无论“踮起脚尖”还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都是以内涵丰富具有象征意义和形象开掘意义的“动作”来命题。备考时,将2009年湖南卷“踮起脚尖”做好做透,对于2010年的北京卷而言,便算“押题”成功。作为教师,应该多引领学生往深处想想,而非简单地去押高考作文的具体内容。

(三)作文备考应从促进人、改变人做起,而非简单围着“分数”旋转

许多教师与考生,都希望备考时能够紧紧地围着“分数”旋转,只要讲课话题离开直接的得分,他们便会一股脑儿认为“没用”。我想提醒部分教师与考生的是,写作,说到底与“人”的品质密切相关。笔者所带班级中,共有一文一理两位考生总分分别获得了141分、142分的高分,这两位学生平时就很有思想,热爱生活。他们在应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时,一人写的是自己的家乡黄土高原,北大阅卷现场的一位陕西籍教授阅后,不觉泪下;一人写的是对清华、北大的认识理解,题材新颖,见解独到。他们在高度紧张的高考考场有如此选材与表现,与他们的生命质量有关。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当珍惜每一次表达,每一次表达都要力求让文字出自生命的深处。教师在这方面更应积极地加以引导与启迪。

2010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

2010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而很多考生因一些本能避免而没能避免的作文通病,得分较低,尤其是高考语文网上阅卷后,像审题不当、扣题不准、主题杂乱、宿构套袭、内容空洞、语言干巴、结构混乱、文体不清、庸俗低幼、书写难看等等。高考在即,坦诚地与大家交流,把阅卷老师的切身体会告诉大家,不要漠视考前的作文训练。

一、了解网评,顺应时势

网上阅卷简便快捷,但阅卷老师的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那些“语言低幼化、构思平板化、立意谜语化、内容庸俗化、书写随意化”的“五化”作文,会大大败坏老师的阅卷情绪,这类作文不会得到40分以上的成绩。另外,与传统阅卷相比,网上阅卷的回视率低,看一篇文章需要三四屏幕,在屏幕的右边还要输入至少4个分值,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观点鲜明、扣题紧密、表达干练晓畅、过渡紧凑、书写工整清晰、凤头猪肚豹尾的作文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所以知彼知己,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二、学会审题,准确立意

首先加强审题立意训练。立意准是得到内容分的基本前提,“题好一半文,题跑一半分”。若审题失误、角度失当、立意失明,即“跑题”,那你的文章最多得到基本分,即使你的语言再有文采,事例再丰富新颖等,也成了绣花枕头了。而审题立意训练的最好材料是最近两三年的全国各地市高考作文题,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异同,在“同”的方面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摸出普遍性的东西在“异”的方面深入分析,摸准特点与方向。随着更多的省市自行命题,别具特色的高考作文题呈现出多样性、特色性。命题指向多体现出现实意识、作文的自由意识和引导意识。其总体走向就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发展个性,突出人本,鼓励合理的创新。概括总结近几年出现的作文类型,抓住“类”的特征,解构材料或话题。有的话题看似很容易,但要把握住重点,弄清隐含的真正含义,必须费番脑筋,像2007年山东的作文“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重点核心应是“记忆”,而记忆是虚的,它要以人、物、事、话等为载体,且这些载体的背后都有价值和意义,值得去铭记。这个记忆可以是过去的,也可是现在相对于未来的。时间是一个过程,它和记忆是双向关系,它能使记忆淡化或强化,对记忆进行提炼与升华。“不会风化”是明确地限定“记忆”不是瞬时的而是历时的,历时的结果必须是得到强化。这就隐含地告诉考生在表述中不能没有对事物内涵、价值、意义的揭示,叙写事件一定要明晰深刻,阐述观点一定要追因究果,简单地罗列现象材料。而事实证明2007年的考生多数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概括地说要做到析题三步骤:析题围(对象、范围),析题穴(题目深透的要害处,析题眉(题目蕴涵的观点态度)。

对于给材料型作文,要特别给予重视,务必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对所给材料要认真分析,准确抓住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主旨和规定话题立意。如果材料只是对话题的提示和引出,帮助考生打开思路,便于考生类推,或只是引出一个话题,那么可以不扣材料;如果材

料是对话题的限定,那就非扣不可了,话题虽然广阔无边,但只能按材料限定的范围来写。高考这类作文试题结构目前大致定型为四个部分——背景语、启示语(漫画中的注释语)、限制语、强调语。审题立意要做到:

1.从背景语入手,审清思维模式——解决好“怎么想”的问题。

2.从限制语入手,审清文章主旨——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

3.从启发语入手,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4.从强调语入手,审清写作要求——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

对于出现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训练。力求在5到10分钟内就能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总之,做到“一个中心,三字法则”“一个中心”是指虚(喻意、弦外音)入实(生活、社会)出;“三字法则”是指“精”“准”“深”。要并据此确定自己的作文的主旨和和主要材料,列写作提纲,确立写作体裁与思路,由此才能写出“适销对路”的高分之作来。

总之,审题立意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理解准确,表述明确,立意深刻。而立意时务必要跳出四个小圈子。一是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二是跳出个人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视角上换位思考,分辩是非,权衡利弊,使观点有高度;三是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以古谏今,使见解有深度:四是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文化层面透视社会文明,使思维走出简单肤浅,进入哲思睿语。

当然,审题入题训练还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如,不少学生审题时用一目十行的速度,用不到一分钟,一叶障目,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或读材料时心猿意马,注意力不在理解材料上,而是一味想投机取巧,在关注背好的材料和文章怎样与题意套联,结果理解歪曲了材料和话题的本意;或者一边读材料一边就急于构思自己的应试文章,心有旁骛,从而也造成了选不准角度,中心散乱不清。冷静、客观、全面理解材料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很重要,这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基本点。比如以“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为话题作文,有些不认真仔细地审题,搭眼一看就认为,写小事,立意为:“做小事很重要”“平凡与伟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细节决定成败”等,结果都偏离题意了,根本没有考虑“手上”何意,自己的而非别人的,为什么必须做好。

三、研读样文,分清良莠

研读、借鉴优秀范文是一个学生在冲刺阶段应对高考作文的捷径。尤其是对那些写作水平一般作文成绩在46分以下的学生来说,效果极为明显。“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选一些高考优秀作文进行评析、归纳,可以较为便捷地从中理出一些新思路,运用一些增文采

的技巧,从而写出美文佳作来。故此,在熟知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的前提下,对照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逐项学习,明白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切合题意的、健康充实的、明确完整的、真挚丰满的、深刻有力的、文采灵动的、构思新巧的、扣题严谨的、个性突出的。失误的作文各有各的原因,优秀的作文却都有共同的因素,即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完美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选取二十篇,反复读,模仿写,定会受益匪浅。

当然研读样文要建立在有自知之明,正确分析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否则就成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了。研读时一定要选那些和自己常写常练的熟悉的文体文章,效果才会明显,否则你在时间短、把握难的情况下可能会舍本逐末。精选范文,一定要目标明确,重点突破,别一味的求新求奇求异,实际上,没有高超的手笔,阅卷老师是很难接受此类文章的。为研读好高考作文,选一种好的高考作文指导资料是至关重要的。找准目标,反复研读,深入思考。另外研读优秀范文就要明白它优在哪里,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照,感悟到范文观点之正确、立意之深刻、内容之充实、结构之完整、头尾之虎豹,修辞之多样、感情之真挚、细节之感人、手法之变化、句式之灵活、创意之新颖等。古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识器。”即为此理。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缺少规范作文的意识,不少文章漫天撒网、不知所云,低幼的语言漫卷飘,无规范,无思想,无素养,无能力。这除了写作的基本能力差以外,也与复习过程中忽视对优秀范文的学习与借鉴有很大关系。当然所谓范文借鉴,并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而是模仿其谋篇布局、表达技巧、入题扣题的方式方法、材料的选用与表述等方面的规范与独到之处,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比如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记叙文开头方式有:开门见山式、故事导引式、先声夺人式、特写镜头式、悬念式、烘托渲染式、对比式、欲仰先抑式、倒叙式等等,对照范文一一体味它们的妙处,然后选三两种反复模仿训练,达到纯熟,就再也不十白作文开头难了。

四、扬长增亮,升格训练

加强作文升格训练是必经之途,可不少师生作文训练盲目,身在文山中,云深不知处,作文成绩难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明了本人作文的缺陷,更看不到本人作文的长处,找不到扬长补短有效办法。作文训练要有序列性,不能太随心所欲。比如先按文体,然后按文体的各项要求,一项一项训练,像是起题目的艺术、开头结尾的艺术、比喻排比的妙用、过渡衔接的方法、记叙文中的议论、议论文中的记叙、结构形式的艺术、细节描写、烘托渲染悬念扬抑之法的使用、点题的方法技巧、巧用诗词歌赋显文采显底蕴、文章的煽情艺术、同一材料的多角度叙写、铺排艺术、小标题的艺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艺术等,通过研究,能发现哪些技巧方法自己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哪些经常用但还没用好,需要特别训练,哪一种手法用于哪一种文体和哪一种情况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训练有素,烂熟于心,在反复的磨练中提高了技能,真到了考场上,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写出合题切理、文采飞扬、亮点迭出的佳作来。当然,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想以全篇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取胜相当困难,但要做到局部流光溢彩、珠圆玉润、锦上添花还是可以做到的。例如,“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亚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诚信。”(《守卫精神火种》)“她静静地伫立在风中,风很大,

裙脚翻飞,一如她飘摇的心旌。不知是因为怕风,还是因为怕冷,天空中只有几颗隐隐闪烁的星星。远处,万家灯火连成密密浅浅的一片,朦胧却很温暖。”(《顶风的女孩》)

练熟几种常用模式,以供选用,但并不主张写作的机械的“模式化”和“八股腔”,而是说在高考作文的应试训练中,设计若干套路,精选巧练,以备高考之需时灵活运用。如:深入思考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

特别注意的是,“规矩文”的写作训练也不可忽视。由于许多考生“规矩观念”淡薄,一下笔便是“哲理”,便是“抒情”:到正文便信马由缰,不伦不类;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顾此失彼,颠三倒四;选材散漫,乱扯乱侃;罗哩罗嗦,空洞杂乱。阅卷老师及其讨厌这类文章以及那些内容庸俗化、语言低幼化、书写混乱不清的文章。要严格遵循各种文体(特别是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序列(比如议论类中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系统地逐一训练,而不是以考代练,大部分考题作文跟上一年有所相同,更有所不同,因此,亦步亦趋地只练一种题型,用一种死板的模式去不知变通地练,会误入歧途的。练写考场作文,做到像模像样、规规矩矩,尤其是对那些写作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这更是“基本建设”,可以受用无穷。

五、积累素材,关注生活

仔细研究一下2007年各地的高考,不难发现,主题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个人心灵、素质、思想、学习、生命、责任方面的,有社会、国家、民族的历史、现实、未来发展与文化方面的,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决然写不出内容充实、主题深刻的佳作来的。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分类整理识记一些能体现“时代性、人文性、理性”的材料,尽量做到新颖独特。具体来说,可以按照社会人生(热点聚焦、人生哲言、战胜挫折等)、美德素养(尊贤尚能、关爱互助、知能修养等)、文化教育(民族传统、创新精神、人文情怀等)、情感思维(亲情友情、民风民情、辩证求异、价值取向等)、理想实践(立志成才、爱国为民、知行统一等)、山川文物(美景佳境、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科技发展等等方面,系统地梳理教材(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古今文化知识、人物事迹、哲理名言。同时有意识地搜集相关出版物(影视报刊、经典著作、名人传记、鲜活时文、睿智心语、文化散文)中的时政要闻、科技动态、热点话题等,并在作文训练中应用。此外还要注意具备政治课本中训练过的10个方面的认知能力:①实践论;②矛盾论;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另外,对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还要注意观察,毕竟这是活生生的、最容易激发人的灵感的材料。近一两年作文命题取材视域广阔,拓宽了材料的来源。作文取材十分广泛,以2006年、2007年为例,有的是名言警旬,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现实镜头,有的是网络调查,考生写作的自主性更强了,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宽广的平台使之有一显身手的余地,思考角度与现实距离更近、更和谐。所有的情景材料都非常注重激活学生生活情趣和写作能力的积淀,这既有利于考生的才情展现,并将作文生命植于生活的源头,赋予新鲜气息,又有利于增强人文底蕴,扣紧时代脉搏而抒

发真情实感。各地作文命题又特别关注考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直面人生,感悟人生。人情味更浓,生活性更强,涵盖理性,看重思辨,呼唤“理性”,关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关注心灵的自我修养。以感悟为手段,以理性思辨为目的,发掘考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同时,回避热点又暗合时代主题。当然,真要备好生活素材。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强化素材积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应考时再有积极的心态,规范的考试技巧,程序化的考试规律,过硬的考试策略,就一定会考出个好成绩。下面我总结出来一套高考作文应考妙诀以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作文应考妙诀

读题析题审准题,开宗明义别含蓄

理难说清用比喻.行文造势用排比

不好举例写自己.悬念烘托描心理

重点突出刻画细.小中见大多点题

议论多举典型例.正反对比联实际

起承转合思路清,层层深入见深意

低幼庸俗话偏激,胡编乱造都是忌

格调高雅书卷气,词工情真人人喜

无题字乱不成篇.处处硬伤分最低

名题佳作多研究.分析模仿抓规律

凤头豹尾肥猪肚.句法灵活有创意

一两文体练就好,作文应考游刃余

面面俱到不可取.扬长避短显才气

网评特点要熟悉,投其所好得佳绩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