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概括记叙文中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1:43:33 体裁作文
概括记叙文中心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之内容与中心概括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一:内容与中心概括

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其考点主要包括:

(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 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 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 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

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沦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

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对比阅读、文章阅读,题型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三)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的:

1.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4.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5.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阅读时要细加体会。

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既要求宏观上整体把握文章,又要有具体而微的细致

分析,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填空、判断、选择等。

(四)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题型一’般有选择、填空、简答等。

(五)此外记叙文中,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的详略,过渡、照应等也是考题中常常涉及到的。

这部分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常见的考查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答。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

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

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2、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3、分析首段,确定中心。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如《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4、分析结尾,总结中心。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5、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每叙述完一个故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每一个典型事例后面的议论抒情性句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一般的记叙文,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或重点句,要抓住这些中心句或重点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意的中心。如《我的老师》

8、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主题。结构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结构可以了解作者意图,总结归纳出主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先写百草园快乐自由的生活,再写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对比中就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缚儿童的健康成长。

9、综合分析,把握中心。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如《背影》的中心意思是:通过车站送别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之情。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所叙事情的性质划分;4.按 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

活动片段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 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外的方式。

掌握段意(层意)归纳的几种方

概括记叙文中心

法: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将能表现段 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联合(结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如《最后一课》中韩迈尔先生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时的情节就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

5.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如《我的老师》中七件小事的概括。

中考记叙类文章阅读之内容概括篇

1.(2010·浙江省湖州市,7-10,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 一10 题。(13 分)

一包花生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 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 心想: 。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

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 意林 少年版》 2010年第4 期,有删改)

7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 分)

—筹款遭拒—

2.(2010,江苏省常州市,9—12,12分)阅读微型小说,完成各题

意 外 [德国]梅洛利

虽说二人世界的生活非常甜美,但将要到期的购房债务困扰着他们。昨晚,他们又为此吵了一架。但在餐桌上,塔玛拉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边吃边和丈夫商量:“威廉,我开车去一趟丹佛,找银行谈一次。如银行能同意我们分期付款,我们那笔债不难偿清,咱们也不必为此吵架了。”

汽车在一条僻静的大道上行驶,突然,塔玛拉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救人要紧!她赶紧停车。

那人在痛苦呻吟,就在塔玛拉伸手的一刹那,那人跃起,用手枪顶着塔玛拉:“别出声!我叫佐林,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快,开车!”

塔玛拉心中一惊。清晨,电台里说有个叫佐林的杀人犯从中央监狱逃出来。

车箱里响起轻轻的嗡嗡声。“什么声音?”“是无线电话。”佐林威胁道:“快接!放老实些!”话筒中传来威廉的声音:“塔玛拉,我为昨晚吵架的事向你道歉。你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快到丛林古堡了。咱们的小宝贝莎丽坦乖不?你替我好好地亲一亲她!”

汽车驶到加油站。“咱们该加油了。”塔玛拉说。歹徒瞅了一眼汽油计量表:“好吧,你待在车里,闭上嘴!”

歹徒冲着加油站的管理员叫道:“把油箱加满!”塔玛拉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警车驶来。 两名警察把车停在路旁,一边测试胎压,一边与管理员聊天儿。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汽车继续行驶,在路口遇上红灯,并行的车道上停满了各式轿车。这时,从左边的一辆车上走下一名男子,敲了敲塔玛拉的车窗。

“对不起,先生。”那人有礼貌地对歹徒说,“借个火,可以吗?”

歹徒正好从烟盒里取了支烟在点火,他无可奈何地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按车窗的升降钮。

就在这一刹那,那个人抓住歹徒的手腕,用枪顶住他的太阳穴:“别动,我是警察!”另一侧的车门被打开了,“别害怕,塔玛拉!”另一名警察对她说。

“谢??谢谢两位!”她噙着眼泪说。

“您该谢谢您的先生。”警察说,“与您通完电话,他就意识到出事了。我们的同事在

加油站认出坐在您身边的正是越狱杀人犯佐林。塔玛拉太太,顺便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抓住杀人犯佐林的赏金相当高,我想,您正需要这样一笔钱吧?”

(1)小说情节的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意外”?(3分)

(2)为什么威廉与妻子通完电话就意识到塔玛拉出事了?他会为警方提供哪些信息?(4分)

3.(2010,福建省晋江市,16—21,19分)阅读《微笑的可乐》一文,完成各题: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 A 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 B 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C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事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李晓

1他的亲人,有13 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 ○

篇二: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记叙文讲解——内容概括、中心主旨一考查内容概括

一.内容概况

1、 概括全文内容

点拨:首先明确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有时还必须点明特定环境或特定背景,接着抓住与中心相关的

关键情节,最后再加上事件的结果。思路一般为: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怎样的举动,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A、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歌,一条无尽的路

王宗仁

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

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今天的酸楚在这歌的音符中,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在高原的军营里不管谁唱起这首歌,都是以泪洗面,情动昆仑。 那是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

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的,又从这支歌结束。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以后,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

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

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高原军人同样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但是,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这是一支百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儿心的情结。

我终于明白了这首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这么广。战士们被暴风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唱;在被

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

爱在荒原入土,情在雪山闪烁。他们投入地唱了一遍又一遍: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 唱歌的是黑脸大汉郭和奎营长,三十岁刚挂零,可看上去皮肉粗糙,胡子拉茬,要比实际年龄大多了。此刻这位营长不在军营里呆着,却孤身一人出来顶着燥热的日头跪在唐古拉山中的一个山坡上,三叩首,两作揖,泪流满面。他在敬哪路山神?不,他在祭父。

他的面前放着三碗特地做的高原风味饭菜:手抓羊肉、凉拌野葱、酥油茶。他举起酒杯,遥对家乡四川的方向,泪水涟涟地说:“爸,不孝之子和奎向您请罪。在您病重时,儿没有给您送一口水,端一碗饭,喂一片药。今天是您走后的第三天,儿在遥远的西北高原上为您送行,愿您在天之灵,尝尝儿亲手做的这些饭菜——”

温酒洒在了雪山上,郭和奎放声号哭。

父亲于三天前因患胃癌病逝,家里曾连发三封电报催他回家,奄奄一息的父亲不见儿面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尽管郭和奎已经三年未回家了,也难以满足父亲这情理之中的要求。世界屋脊上这个军营的天地由他撑着,执勤任务压在肩,他追日赶月地忙还觉得时间少,哪能匀出探望父亲的空儿?父亲等不来儿子终于去了,他是睁着眼睛走的。后来,和奎得知,老人那双眼睛一直闭不了,入殓前母亲给他揉了又揉就是不合……

郭和奎是个负债者,他欠父亲的情太多了,脚下的冻土地因而显得沉重。现在,这三种风味饭菜就能抵还得清吗?

雪山上,郭和奎的哭声撞击着冰冷的雪峰,撞击着过路人的心!

(选自《散文百家》)

1.感知全文,完成填空。

(1)本文以 为线索,记叙了的感人事迹,抒发了的情感。

答案:一支名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以郭和奎营长为代表的高原军人为守护祖国边疆舍小家,献青

春。

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应注意要点,如人物、事情经过、有时还要强调起因和结果。这里应根据需要,

概括出“感人事迹”,要强调起因与主要事件。

B、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词典的故事

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连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都没有。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的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去照毕业照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当时对我们来讲意味着远方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迄今为止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线。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下班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适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

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

15. 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

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通顺1分)

2、 概括段落内容

点拨:要概括全文叙述的几件事,应根据题干的概括要求,按顺序将叙述同一件事的段落进行合并并

归纳。关注不同环境、背景、人物和结果

A.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

父亲的植物学

①父亲是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摸透了植物的秉性。

②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我经常软硬兼施,将他老人家接到城里小住。每每住了两天,他就神不守舍。我知道,他是惦记他的庄稼。有一次,我执意挽留他多待几天,我说:“现在是农闲,你急着回家千啥?”他的回答叫我哭笑不得。他说:“眼下正值水稻灌浆,我得盯紧点儿,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谁偷奸耍滑。”老小老小,父亲年纪大了,是不是返老还童?父亲却严肃地说:“就像小飞(我的儿子)他们上自习课,老师为什么还得坐堂?老师要是不照面,他们不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吗?你别看水稻,没有成熟之前,也是孩子呢,哪有孩子不活蹦乱跳,像大人一样自觉遵守纪律的?它们若是打盹偷懒,结的穗不打秤,准得减产。”他老人家似是而非的触类穿通,让我瞠目结舌。

③我是农校毕业,父亲这套耸人听闻的植物学,我领教过不是一回。有一次,父亲身体有恙,我顺道回家看他,他已初愈。说好了下午就得返程,其实是想和父母多聊几句。父亲却依然吃了饭扛着锹下地。母亲嗔怨道:“看你急不可耐的样子,你不能等他们动身再下地吗?父亲说:“我已经几天没下地了,正闹稻瘟,虽然打了药,也不知道好了没有?”母亲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父亲指了指我,低声说:“得了病的人,亲人看望,心里不是舒服许多?患了病的庄稼和生了病的人一样,脾气都大。”在父亲眼里,庄稼不是作物,而是人-具备

了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活没活,他都要去看他的庄稼,和作物套近乎。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踏实。他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地里的庄稼就像演员没有观众捧场它们会演得投入吗没事,在田埂上转悠,哪怕是深情地看上它们几眼,它们也会受到鼓舞,投桃报李。

④在父亲看来,植物是人,而人是有脾气韵。小时候,柿子吐红,我们饥不择食地摘,往往生拉硬拽。可柿予却总赖在枝头依依不舍,索性买珠得椟,将柿树枝条也折下来。父亲看了很心痛,说:“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折枝,柿树不痛吗,来年柿树还敢坐果?柿树也是有记忆的。”父亲教了我们一招:抓住柄,反方向、顺方向各旋3圈,柿子就乖巧地落到我们手中。父亲说:“不要对柿子蛮横无理,它天生的倔犟,得顺着它,才能手到擒来。”父亲的某些举止,荒诞不经。比方说,隔那么一段时间,他会在屋前院后拍树,大有把树千拍遍的况味。父亲的解释是,他拍树,就像长辈拍晚辈肩膀,让这些树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亲呢。树就会攒着劲长,结出大的果子长出粗的腰围。苞谷吐缨,他顶着骄阳,钻进玉米地,汗涔涔地与谷穗们一一握手,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帮助苞谷人工授粉。父亲的滑稽镜头,惹得村人嘲讽他是领导下基层视察。父亲我行我速乐此不疲,他说:“苞谷也像人,本来就是餐风宿露的光头百姓,你若是袖手旁观,它们会伸出谷穗的手来?你不嫌弃它们,主动伸出手,让它们感到和蔼可亲,它们一激动,恨否能伸出双手。”

⑤父亲还喜欢和植物说话。记得有一回,我从家里的棉地经过,摘棉的父亲正在和谁唠嗑。四顾,茫然无人。我想,许是父亲一个人劳作,自言自语,打发寂寞。那年的初冬,父亲哭丧着脸,说是到城里住了几天,没有和棉蕾拉呱儿,秋蕾抿紧嘴巴缄默不语,忘了吐絮。原来,父亲是在和棉花说话,父亲固执地认为,他一开口,棉蕾就会答腔。籽棉,是棉花的大段道白。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了。 ⑥在父亲看来,死了的植物,也是活的。只不过以另一种形态活着而己。

⑦小时候,我锄地,锄头脱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将锄楔上去,没锄出一畦,义脱了。父亲将锄楔上,放到沟里浸浸,再锄,就不容易脱落。父亲提醒:“锄头渴了,你得勤勤地给它喝水。喝足了,它埋头干活,就不松懈卖呆了。树渴了,不是得给树喝水吗?”我说:“锄柄虽是树,但不是死了,还要喝水?”父亲说:“树死了,它的魂还在。记住,每一种植物,包括它的躯体,都是一条生命,都得善待。”

⑧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庄稼汉的植物学,也学到了一个庄稼汉做人的道理。

24、文章围绕父亲和植物打交道写了多件事,请概括其中的三件事。

(1)水稻灌浆时,像对待淘气的孩子一样盯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闹稻瘟时,把稻子当做病人一样看望;(2)没事时,像观众给演员捧场那样去看庄稼;(3)

摘柿子时,像对待倔强的人那样顺势而为;(4)隔段时间,像长辈拍晚辈看庄稼;(5)苞谷吐缨时,像领导下基层视察那样和谷穗握手;(6)棉蕾吐絮时,像和人唠嗑那样对棉花说话;(7)锄头松时,像给口渴的人喝水那样浸锄头。

B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

蓝色萝卜

毕淑敏

(1)有一天,我到商场的玩具柜台,为朋友的孩子过生日准备一份礼物。总是拿不定主意,挑来选去,很费时间,就听到了如下一番谈话。

(2)一位老妇人交了钱,把售货员为她精心捆好的橡皮泥桶抱着,预备离去。售货员向她扬扬手说,您老多保重吧。三十多岁的儿子,您还要为他买橡皮泥,该不会是有什么吧?老妇人笑了,说,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我的儿子并没有什么病,他很好,很健康,是个很棒的电脑工程师。

(3)老妇人说,我儿子小的时候,手很巧。有一天,他捏了一个大萝卜,圆圆的,红红的,上面还长着翠绿的缨子。我喜欢极,把这个萝卜小心地带到单位,让同事们看。大家都说这不是那么小的孩子能捏出来的,没准是哪个工艺师随手的作品。我听了以后,心中甜似蜜呀。

(4)回到家后,儿子跟我要那个萝卜。我说,干吗呀?他毫不在意地说,把它毁了,重捏啊。红色的归到剩下的红泥堆里,绿的归绿的。我很可惜地说,那个萝卜不就没了吗?他睁大天真的眼睛说,可那些橡皮泥还在啊,我还可以捏别的呀。我说,不成,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单位里要是组织展览,这个萝卜就是上好的展品,你不能把它毁了,我要留作纪念。儿子很听话,不再要回他捏的萝卜了。

篇三:记叙文解题方法一 内容概括

教学目标

明白记叙文文阅读考纲

掌握记叙文考点

运用记叙文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记叙文解题方法

突破方法 讲练结合

一 复习旧知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一对一课外辅导专家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畴。

二师生互动夯实基础

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一、考点剖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准确感知并概括文章(段落)的内容,准确感受知、理解文章(段落)的主题。

二、答题技巧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明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

+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2、概括法:记叙了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抒发了什么感情)。

举例 略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三个以上的主要内容,把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2、注重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怎么样(抒发了什么感情)。

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其考点主要包括:

(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 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 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 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一对一课外辅导专家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

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沦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

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对比阅读、文章阅读,题型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三)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的:

1.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4.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5.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阅读时要细加体会。

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既要求宏观上整体把握文章,又要有具体而微的细致分析,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填空、判断、选择等。

(四)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题型一’般有选择、填空、简答等。

一对一课外辅导专家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五)此外记叙文中,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的详略,过渡、照应等也是考题中常常涉及到的。

这部分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常见的考查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答。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

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

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2、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3、分析首段,确定中心。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如《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4、分析结尾,总结中心。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5、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每叙述完一个故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每一个典型事例后面的议论抒情性句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一般的记叙文,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或重点句,要抓住这些中心句或重点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意的中心。如《我的老师》

8、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主题。结构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结构可以了解作者意图,总结归纳出主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先写百草园快乐自由的生活,再写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对比中就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缚儿童的健康成长。

9、综合分析,把握中心。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如《背影》的中心意思是:通过车站送别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之情。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所叙事情的性质划分;4.按 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段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 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外的方式。

掌握段意(层意)归纳的几种方法: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2.缩句法:将能表现段 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3.联合(结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

一对一课外辅导专家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括出联合段意,如《最后一课》中韩迈尔先生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时的情节就 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5.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如《我的老师》中七件小事的概括。

三归结所学 巩固提高

3、(2010·浙江省湖州市,7-10,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 一10 题。(13 分)

一包花生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 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 心想: 。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一对一课外辅导专家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 意林 少年版》 2010年第4 期,有删改)

7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 分)

【答案】

4、(2010,江苏省常州市,9—12,12分)阅读微型小说,完成各题

意 外 [德国]梅洛利

虽说二人世界的生活非常甜美,但将要到期的购房债务困扰着他们。昨晚,他们又为此吵了一架。但在餐桌上,塔玛拉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边吃边和丈夫商量:“威廉,我开车去一趟丹佛,找银行谈一次。如银行能同意我们分期付款,我们那笔债不难偿清,咱们也不必为此吵架了。”

汽车在一条僻静的大道上行驶,突然,塔玛拉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救人要紧!她赶紧停车。

那人在痛苦呻吟,就在塔玛拉伸手的一刹那,那人跃起,用手枪顶着塔玛拉:“别出声!我叫佐林,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快,开车!”

塔玛拉心中一惊。清晨,电台里说有个叫佐林的杀人犯从中央监狱逃出来。

车箱里响起轻轻的嗡嗡声。“什么声音?”“是无线电话。”佐林威胁道:“快接!放老实些!”话筒中传来威廉的声音:“塔玛拉,我为昨晚吵架的事向你道歉。你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快到丛林古堡了。咱们的小宝贝莎丽坦乖不?你替我好好地亲一亲她!”

汽车驶到加油站。“咱们该加油了。”塔玛拉说。歹徒瞅了一眼汽油计量表:“好吧,你待在车里,闭上嘴!”

歹徒冲着加油站的管理员叫道:“把油箱加满!”塔玛拉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警车驶来。 两名警察把车停在路旁,一边测试胎压,一边与管理员聊天儿。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汽车继续行驶,在路口遇上红灯,并行的车道上停满了各式轿车。这时,从左边的一辆车上走下一名男子,敲了敲塔玛拉的车窗。

“对不起,先生。”那人有礼貌地对歹徒说,“借个火,可以吗?”

歹徒正好从烟盒里取了支烟在点火,他无可奈何地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按车窗的升降钮。

就在这一刹那,那个人抓住歹徒的手腕,用枪顶住他的太阳穴:“别动,我是警察!”另一侧的车门被打开了,“别害怕,塔玛拉!”另一名警察对她说。

“谢??谢谢两位!”她噙着眼泪说。

“您该谢谢您的先生。”警察说,“与您通完电话,他就意识到出事了。我们的同事在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