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德国强国之路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3:35:55 初中作文
德国强国之路有感初中作文

篇一: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纵观历史,大国的崛起都有其不确定性,但也绝不是偶然,是由各种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促成的。从历史分析各个时代不同的大国的崛起,找到其中一些历史规律,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能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从历史上看,不管是英国、美国这种在某一时期成为世界一极的超级帝国,还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德国、日本、俄国这种在一定时期的世界上称霸一方的大国,他们大国的形成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总结之下可以归纳为制度、科技、民族、思想、文化、军事几个方面。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里保守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同意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其文化和科技以领先全球水平的速度在不断发展中,也是今天世界科技大国之一。

纵观德意志的历史,分裂之痛一直困扰着德意志。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个个欧洲强国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拿破仑的那次袭击,更是加重了这种分裂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我们如今熟知的人物诞生了——歌德用诗句描述分裂之苦,贝多芬用音符抒发国败之痛,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更是用理

论寻找强国之路。这条路最终经历近70年的时间被德国人走出来了,李斯得、俾斯曼都是使德意志走向统一之路的功臣,在俾斯曼的率领下,新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发展迅速超过法国,而德国发展如此之快的前提正是统一的领土,动力则来自教育。就连在德国最穷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政府愿意把宫殿改造成大学学堂,这也就不奇怪,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就有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科技的腾飞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希望,政府为研究人员无私的投入,也使科学家们无私的为德国服务,他们以“德意志的科学家”身份勤劳的工作,为德国不断创造着无尽的财富,这样的德国是凝聚的团结的。

好景不长,德国希望能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妄图将全世界统一,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把这一切的毁灭了,空前的强大使德国失去了理智,伤害了世界,更伤害了自己,也写下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又一分为二,这又揭开了德国人心中最大的痛楚,到底哪里才是德国?历史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而德国怎样面对二战又是世界对德国的拷问。

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不得不说的便是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不得不说,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也就是有了他,德意志才能复苏.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家庭。他顽固地坚持君主主义,反对德意志统一,主张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德意志邦联内友好相处。整个40年代,俾斯麦是普鲁士联邦议会议员,竭

力维护容克阶级利益。

俾斯麦1859年担任驻俄大使,1861年调任驻法大使。在大使任内,他充分了解到,德意志的左邻右舍——沙皇俄国和法兰西帝国的统治阶级会阻止德意志的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普鲁士的统一必将遭到奥地利的殊死抵抗。要统一德意志,非以武力作为后盾不可。 1862年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他公开声言:“把奥地利逐出德意志”,从而由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变为统一运动的倡导者。他不顾议会的反对,加紧推行军事改革,在议会上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派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和血”,即暴力,“对内是军刀制度,对外是战争”,这是俾斯麦的纲领和信条。他所推行的政策在历史上被称为“铁血政策”。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悼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那天,勃兰特做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动作,他面对纪念碑,跪倒在地。德国面对二战的态度与日本大不相同,他们没有回避,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这也加快了德国的复兴。

1990年10月3日,德国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再次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片中,统一的场景很让我感动,看着画面上一个个兴奋的脸庞,再想到德国重新走向统一的艰难及德

意志历史的全过程,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人民再次看到国家统一的欣喜,看到人们举着德国的国旗欢呼时,就能感到那个国家强大的凝聚力。

统一后的德国又在经济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经历这许多年的风霜磨练,德意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他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敢于面对,坚韧的个性。德国是我除了祖国外第二个喜欢的国家,为了他的历史,他的品格,他的智慧,他的力量。纵观德国的崛起、复兴,我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反观我们中国,也正在复兴的道路上行走着,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想,我们还要努力。

篇二:大国崛起读后感德国篇

观《大国崛起—德国篇》有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生活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翻阅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一种穿越时光的沧桑.我们中国曾经辉煌过,也曾没落过;曾经骄傲过,也曾屈辱过;曾经站在世界文明之巅,感受着其他国度的膜拜,也曾经视为野蛮国度,受到过其他国家的掠夺.纵观历史,透着无比的辛酸与无奈.

毛邓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的德国篇.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两样东西的力量.一种是民族的精神,它伴随着一个民族一直生存下来,并且使这个民族最终崛起.另一种便是民族的英雄,影响一个时代,成就一个时代.

分裂之痛一直困扰着德意志,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个个欧洲强国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拿破仑的那次袭击,更是加重了这种分裂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我们如今熟知的人物诞生了——歌德用诗句描述分裂之苦,贝多芬用音符抒发国败之痛,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更是用理论寻找强国之路。这条路最终经历近70年的时间被德国人走出来了,李斯得、俾斯曼都是使德意志走向统一之路的功臣,在俾斯曼的率领下,新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发展迅速超过法国,而德国发展如此之快的前提正是统一的领土,动力则来自教育。就连在德国最穷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政府愿意把宫殿改造成大学学堂,这也就不奇怪,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就有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科技的腾飞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希望,政府为研究人员无私的投入,也使科学家们无私的为德国服务,他们以“德意志的科学家”身份勤劳的工作,为德国不断创造着无尽的财富,这样的德国是凝聚的团结的。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把这一切的毁灭了,空前的强大使德国失去了理智,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伤害了世界,更伤害了自己,也写下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又分裂为两部分,这种结果又把德国人心中最大痛楚揭开,到底哪里才是德国?历史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而德国怎样面对二战又是世界对德国的拷问。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纪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那天,勃兰特作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不已的动作,他面对死者墓碑,跪倒在地。德国面对二战的态度与日本大不相同,他们没有回避,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这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这样的态度,也让德国复兴容易了许多.

德意志的精神,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片中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不得不说的便是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不得不说,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也就是有了他,德意志才能复苏.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家庭。他顽固地坚持君主主义,反对德意志统一,主张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德意志邦联内友好相处。整个40年代,俾斯麦是普鲁士联邦议会议员,竭力维护容克阶级利益。1848年革命时期,他在普鲁士议会中公开声称:“我是一个容克,我一定要压倒革命!” 他的政治主张是亲奥、亲俄、亲法,即亲那些促使德国分裂的势力。但在1851年——1859年俾斯麦担任德意志联邦议会的普鲁士代表期间,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认为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德意志的统一是无法阻止的,统一的领导权应由普鲁士掌握。

俾斯麦1859年担任驻俄大使,1861年调任驻法大使。在大使任内,他充分了解到,德意志的左邻右舍——沙皇俄国和法兰西帝国的统治阶级会阻止德意志的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普鲁士的统一必将遭到奥地利的殊死抵抗。要统一德意志,非以武力作为后盾不可。 1862年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他公开声言:“把奥地利逐出德意志”,

从而由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变为统一运动的倡导者。他不顾议会的反对,加紧推行军事改革,在议会上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派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和血”,即暴力,“对内是军刀制度,对外是战争”,这是俾斯麦的纲领和信条。他所推行的政策在历史上被称为“铁血政策”。

铁血演说遭到了进步党人士的强烈反对。恩格斯说:“如果他按照资产阶级所拟定的那个样子去实现德意志的统一,那么冲突就会自行消散。”但俾斯麦却说:“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因为俾斯麦很清楚资产阶级的矛盾心理,深知只要能够统一德意志,他们就会俯首听命,因此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议会反对军事预算,俾斯麦就解散议会。他还下令封闭自由派报纸,禁止自由派活动。对此,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各邦君主更是惊恐万状,咬牙切齿。因此,俾斯麦着手推行铁血政策时,他们便不断寻衅破坏。 英、俄、法等欧洲大国同样发出阵阵警告:英国认为,一面德国海军旗是一面“海盗旗”,它不希望在基尔运河看见一个德意志大国的旗帜;俄国则认为,一个军事强大的德国就是对它的“波罗的海、达达尼尔海峡”的威胁;法国早已露骨地声称,普鲁士的武装是对法国的直接威胁,要挟普鲁士若不让出莱茵省,是难以取得法国的“谅解”的。面对种种困境,怎么办?退却吗?“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奋斗。” ⑩俾斯麦以此劝服普王,勉励自己,并伺机寻找推行“铁血政策”的机会。

不得不说,俾斯麦成就了那个时代.

看完大国崛起,我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反观我们中国,也正在复兴的道路上行走着,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想,我们还要努力.

篇三:大国崛起之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观后感 从混乱不堪,任人践踏的弱小城邦到独立统一,经济富强的欧洲强国。德意志,这个欧洲中部的国家,像一位历经沧桑,饱经磨难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几多传奇,几多感慨,。

从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条约的签订,以法律形式确认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开始,德国走上了艰难寻求民族统一的步伐。这其中不乏心酸与屈辱,拿破仑的铁蹄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运到了法国,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走廊的主战场,饱受周围列国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席勒曾感叹道: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土地了;他的朋友歌德也曾叹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土地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意志。可值得庆幸的是,法国大革命统一、自由的思想使人们从禁锢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光明的曙光迎面扑来。贫困潦倒的经济学家李斯特为了民族的统一辗转于各大城邦,宣传要从经济上的联盟再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进步思想,终于促成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诗人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精神。民族的团结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工业总产量已经位居欧洲第三。经济实力的增长,给德意志带来了飞速的

发展。1871年,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上台,不断增加的军队力量使德意志成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以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为德国争取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他认为:没有任何国家不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在法国的凡尔赛镜宫中宣布了它的诞生,一个全新的德国正在走来。,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家重视国民教育的培养,这从国王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当做校舍就可看出。学校从小教育孩子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民族的未来而活。建立教育和科研并存的现代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也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展开,1913年,德国经济跃居世纪第二,经济的发展刺激它要在世界上谋求更大的利益,于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战争摧毁了世界,同时也摧毁了德国,德国再次一分为二,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纪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那天,勃兰特做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不已的动作,他面对死者墓碑,跪倒在地,诚心忏悔。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心被感动了。他作为一国领袖可以放下自己的身份替自己的祖国忏悔,反应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素质,更是一个国家面对自己所犯罪行的诚恳姿态,这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经过多年的努力,1990

年10月3日,德国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再次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分裂了41年的德国重新统一了。德国凭借自身不断的发展,成为了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强国,作为欧盟主要的成员国,它更是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德国历史的大悲大喜发人深省,面对过往,我不禁感慨。历史之所以耐人寻味,也许就在于它的复杂和微妙,德国就用他的崛起历程极好的印证了这句话。过去的落后不能决定未来的形势,只要不断地朝着自己的正义目标前进,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能够成功。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将在不断的发展中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篇四:德国之行有感

德国之行有感

本人因公去了几次德国,工作之余去了一些地方游玩,在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漫步,登上了电视塔,参观了宝马公司的博物馆,在慕尼黑步行街逛商场购物,爬上了阿尔卑斯山,去了新天鹅堡、国王湖、希特勒的鹰巢等景点,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德国人,对德国人的衣、食、住、行有了一点粗浅的了解,主要如下:

1 德国人的穿着

在非正式场合,从大面上看,德国人的穿着随意,大多着休闲装,面料也很普通,和我们的普通人穿着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甚至还赶不上我们的穿着。而在正式场合,如与我们一起工作的德方项目负责人,则一般着西装、打领带,每天衬衣都更换,干净、整洁,非常注意仪表。

在德国,还经常看到着民族服装的,在慕尼黑著名的啤酒花园、步行街、旅游景点都看到过,国内则很少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下图是在慕尼黑啤酒花园中着巴伐利亚民族服装兜售面包卷的女子和旅游景点中着民族服装的照片,遇到节日,他们也着民族服装。

2 德国人的饮食

从吃的食物上感觉,就是4个字—货真价实,牛排、猪排、烤鸡等都是上好的原料,一般在餐馆吃饭,德国人既点肉食,又总少不了蔬菜沙拉,另外啤酒也总是少不了的,德国人

都喜欢喝啤酒,有黑啤和黄啤,如果开车,司机一般喝不含酒精的一种黄色的啤酒,司机都比较自觉。

德国人喜欢聊天,吃一餐饭要聊很长时间,餐馆上菜时间间隔较长,从来没有看到顾客因为上菜时间间隔长而大发脾气的,这可能是他们的习惯吧,在国内顾客早就开骂了。 3 德国人的行

在德国乘过火车、汽车、有轨电车、轮船,都很方便,印象最深的是德国的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路不宽,但非常通畅。可能是因为自己也开车的缘故,尤其印象深的是多次行走在高速公路上,从来就没有遇到过收费的公路,而在国内,只要上高速,没有不收费的,即使在一些地方的二级公路上依然在收费,自然感觉德国人真幸福,他们的福利真是好。

另外,德国人行的费用也远低于我们,本人作了粗略对比,中国人驾车行的费用远高于德国人,例如:在加油站看到,德国最贵的油是1.61欧元/升,国内最贵的97号汽油是7.94 人民币/升,我们不考虑汇率,拿同样4000元收入、买同样最贵的油来对比费用支出,加同样多的油,中国人的支出是德国人的4.9倍,如果加上公路收费,中国人出行的支出更高。同时,我也意识到,同样为4000元收入,德国人的可支配数额远大于我们,因为他们不需要再考虑教育、医疗的支出,住房相对而言,费用支出也低于我们,他们一旦解决了住房问题,就可以毫无顾虑的消费,我发现德国人真幸福。

篇五:大国崛起 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的德国篇——《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让人为这个民族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历史所震撼、感染。它是欧洲的后起之秀,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从分裂到统一,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它所经历的风霜雪雨,最终成就了这个民族的挺拔个性,也让世界上所有正在崛起的国家警醒。一个曾经多次遭受分裂,又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历史的不幸重新融入欧洲,屹立世界,并成为今天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很让人钦佩和尊敬。

分裂之痛在历史上一直困扰着德意志,德国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欧洲列强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1801年拿破仑的征服,更是加重了分裂的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我们如今熟知的人物诞生了——歌德用诗句描述分裂之苦,贝多芬用音符抒发国败之痛,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更是用理论寻找强国之路。德国人用近70年最终走出了这条路,李斯特、俾斯麦都是使德意志走向统一的功臣。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后,德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崛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实力迅速超过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德国强国之路有感

德国快速发展的根本源于统一,动力则来自教育。德国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教育的根本就是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言而喻。只有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才能带动国家腾飞。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正是基于教育为本的思想,普鲁士普及全民教育,实行强迫性教育制度,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并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即便遭到法国入侵,普鲁士还在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时,国王也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每年为教育事业拨款。在危难之时仍然以教育为本,不得不佩服当时普鲁士的统治者的魄力。而且更难为可得的是统治者为教育提供资金的时候,并没有限制学术的思想。也正是在这样的空前自由的氛围下,出现了黑格尔、叔本华,格林兄弟,爱因斯坦、费希尔、马克思、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诺伊曼等巨匠。教育给德国带来的利益是长久的,显而易见的。科技的腾飞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希望,为德国不断创造着无尽的财富,这样的德国是凝聚的团结的。

之后德国希望能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妄图将全世界统一,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把这一切的毁灭了,空前的强大使德国失去了理智,伤害了世界,更伤害了自己,也写下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又一分为二,这又揭开了德国人心中最大的痛楚,到底哪里才是德国?历史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而德国怎样面对二战又是世界对德国的拷问。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悼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那天,勃兰特做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动作,他面对纪念碑,跪倒在地。德国面对二战的态度与日本大不相同,他们没有回避,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这也加快了德国的复兴。

1990年10月3日,德国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再次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片中,统一的场景很让我感动,看着画面上一个个

兴奋的脸庞,再想到德国重新走向统一的艰难及德意志历史的全过程,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人民再次看到国家统一的欣喜,看到人们举着德国的国旗欢呼时,就能感到那个国家强大的凝聚力。统一后的德国又在经济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经历这许多年的风霜磨练,德意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他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敢于面对,坚韧的个性。德国是我除了祖国外第二个喜欢的国家,为了他的历史,他的品格,他的智慧,他的力量。纵观德国的崛起、复兴,国家统一与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很值得中国借鉴。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