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东风破歌词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24:19 作文素材
东风破歌词赏析作文素材

篇一:东风破歌词赏析

我读歌词《东风破》

郝鹏飞

东风破歌词原文: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寄悲情于酒是诗歌国度亘古不变的话题。对于中国文人而言,多才者多情,多情者多愁,本词的作者亦不能免。本词开篇点明离愁,直入主题。离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于此处巧妙地借用“一盏”来修饰,不只显现出古典风味,更是化无形为有形。眼前的离愁,仿若实体,触之可及却又挥之不去,恐怕只能随酒落入愁肠,极言离愁之浓。一个“假装”道尽了词人的无助:不忍又无奈。佳人已去,现实却难独自面对。

词的开篇一位多愁善感的词人,举杯独立窗前,离愁如酒,无心下咽。转身门后,不忍目见佳人默然离去,只痴痴地幻想着伊人还在的情景。这凄美的画面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旧地重游,必定惹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那一轮圆月曾经见证了词人与佳人最美好、最温馨的时刻,如今月圆依旧,佳人不复,怎能不叫人心伤。面对旧时月,徽宗赵佶曾追念自己的爱人,说“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花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任是贵为君王帝主,自也难遣离愁。月似无情,月圆每月一至,月月而同,但在今夜却与往昔形成巨大落差,物是人非,更为孤寂。月圆愈美,离愁愈盛。

夜半酒醒愁更盛!“清醒的烛火”尤谓词人清醒,夜半无眠。离别后的词人,愁绪太盛,夜不成眠,空对孤灯。愁绪难捱,故觉孤夜漫长。思绪随烛光跳动,仿佛此时的灯烛也怜见词人的孤寂,不忍责备他夜半无眠。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此句意境与首句相似,状写了词人离别佳人后的境遇:不仅要承受离别后的相思,更要落魄天涯载酒而行。为掩愁绪,举杯独饮,是因酒薄味寡,亦或漂泊日久,又或者相思难解

东风破歌词赏析

,竟觉这解愁之酒艰涩难饮,却也只能硬生咽下。因为你走之后,“我”漂泊的路上只是与酒为伴。

也幸而有酒,能暂时慰藉词人孤单的身躯,抚慰他伤痛的内心,但无疑也勾起了词人久违的记忆。三分酒意,曾经一切的美好又重浮现,词人又恍惚与佳人重聚。心知一切皆为醉梦,却渴望沉浸在这种久违的、难得的、依稀真切的感觉中,任由思绪绵延,随思念瘦长不绝。一个“暖”字实在耐人寻味。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东流水”是中国古典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常意寓时光流逝、年命如流。如今时光带走了一切,分别日久,思念愈远。真希望能做个“时光大盗”,偷一段已成往昔的岁月,复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花开”却“错过”, 那些曾经如花期美丽又短暂的时光历历在目,如今唯剩空自懊悔与痛心,懊悔当初不懂珍惜,痛心历往无法挽回。比喻句的含蓄也难掩词人不尽的无奈与心酸。刚刚由酒暖带来的回忆,此刻又戳痛了词人的心。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每读至此,总会想起唐诗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这句与本诗意境无关,但都显示了音乐强大的感染力。琵琶以其独特的曲风、节奏、旋律等特点,倍受文人青睐。古诗词中多以琵琶的幽怨表现作者的愁绪。此处,不知是谁弹奏起琵琶,也无需知道,但这离愁凄苦的乐曲,一从琴弦上荡出就将心中正愁的词人打动。岁月无情,如颓墙上的墙皮翻落,也在瞬间将回忆翻回。“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多么简单的文字,又多么轻松地道出,然而简单与轻松的背后又隐含着多少美好与痛苦的碰撞,当年的两小无猜共山盟海誓,在经历了如梦如幻的人生,又有谁共你芳草斜阳?当琴声再次传来,才意识到多年以后,“我”心中的愁怨你却全然不曾知晓。只有我的心绪随悠悠琴音飘荡。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悠悠琴音依旧浅浅低吟,忘不掉的曾经,是回不去的当初。荒烟古道,词人佳人牵手行过的画面,更增加凄楚的气氛。到最后分手时已不能再多说一句,只能以沉默作别,沉默于无尽的凄凉,又有谁能体味其中的酸楚呢?

全词以“沉默”作节,却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与思索。是离愁?是

羁苦?是乡思?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篇二:创新教案:《东风破》歌词赏析

创新教案:《东风破》歌词赏析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身边的文化,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2)弘扬民族文化。

2.知识和能力:欣赏歌词能力的培养。

3.过程与方法:体验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歌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问题讨论法

五、学法指导:抓关键字句→运用联想、想象→品味意境

六、教学时数:二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周杰伦吗?喜欢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让经典成为流行,让流行成为经典的,由周杰伦演唱,台湾著名词作者方文山作词的《东风破》。让我们运用语文的知识来欣赏身边的流行文化,更深地感受身边的生活。同时也为第一单元的诗歌学习做好铺垫。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活得非常接近大自然天性,高兴了就唱,不高兴也唱。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四平八稳写在纸上的,而是唱出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般地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似地清脆响亮。

(二)第一环节——“读”(语速、节奏、轻重音)

①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歌词内容。(落寞的游子回到惜别多年的故乡,良久伫立在墙面班驳的老屋前,头脑里儿时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

②感觉这首歌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调子是(惆怅、悔恨、伤心、落寞、孤寂、怀念交融的复杂而朦胧的味道。)概括得很好,本诗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

③带着这种感情基调朗诵、歌唱这首歌词。(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伤凄苦的感情适合于缓读。注意节奏、轻重音)

(三)第二环节——“品”(意象、语言、意境)

诗歌不仅要读,还要品。品味诗歌要从意象入手,一般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是品诗的钥匙。意象,简而言之,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在请同学们于下列歌词词中出现的一个意象(烛火、圆月、酒、琵琶、枫叶、古道),挑一个歌词中你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

1.“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轮圆月往往会勾起人们无尽的思念之情。南朝民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都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上月圆人难再圆,却要时时担起那份千古不化的感伤,无语话凄凉!这年年依旧的冰冷月光,哀婉依旧,千回百转,这千年不变

的月光从古时照到了今夜,凄清长夜,映照着孤寒清瘦的背影,摇曳的身影是一种刺骨的寂寞。

2.“烛火”——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无生命的烛火写得非常富有人情味,看到我的痛苦、烦恼,心里很疼而不忍心过严责备我,来反衬出游子的彻夜难眠,表达了游子因思念而痛苦的心情。

“烛火”的红,反衬游子倍受思念的煎熬。我仿佛看到游子彻夜难眠,对着微弱的烛火回忆往昔,一幕幕,一桩桩,清醒到天明。

3.“酒”——代表了落寞、忧愁、伤心、思念、忧郁的情感。 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形象地描绘一个倍受思念的困扰而容颜黯淡、面容憔悴、神情清瘦的游子的痛苦心情。

4.“古道”——历来为人们送别亲人、友人的必经之地,因此,它成了人们抒写离愁常用的意象。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写的都是离情别绪。

回忆起古道上“温婉的小手”,如今却只留下古典的歌声,表达游子的甜蜜、失落、伤感的情怀。我仿佛看到漫漫荒烟,丛丛蔓草记录着心情的文字。让人回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

5.“琵琶”——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多是诉说怨恨和相思,如杜

甫“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晏几道“琵琶弦上说相思”;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琴声幽幽,倾诉着你的痛苦,我的忧伤。仿佛是有情的东风,蹉跎了岁月,一如从墙上落下的块块印记,而这一切都记录在“琴声幽幽”里。千万年前,是谁镌一把古琴琵琶,哀怨的弹奏一曲《东风破》,落了一地细碎如珠的乐符,留下绵绵无绝期的幽怨凄婉。那琵琶声里的哀伤是谁在哭泣?

6.“枫叶”——曾有词人这么来解释“愁”字,那就是——“离人心上秋”,秋天原本是丰收的季节,但在离人眼里,却象征着萧瑟、肃杀、万物凋敝的死寂,如《东风破》歌词中的“枫叶”,在旁人眼里,火红的枫叶给秋点染了生机,而在离人心中火红的枫叶只能更令人觉得寒意逼人。《西厢记》长亭送别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作者也使用了“枫叶”这一意象并着重从色彩角度来突出感情,用一个“染”字突出枫叶红的原因(那分明是莺莺用带血的泪染红的),这样写,进一步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一种哀婉、凄苦神伤之情跃然纸上。

小结:以上意象诗歌表达得很美丽,同学们分析的也很感人,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文学潜力嘛!

我们也由此可知成功的意象描写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因素。

诗歌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形象描写表现出怎样的境界和情调(意

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情感与客观景物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就

是诗歌的意境。孤寂凄清,沉郁忧愁。

下面我们将印象加深一层,要求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最后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

1.漆黑的夜晚,我伫立在窗口,看着一轮明月独自挂在天际边,没有星星的陪伴,再圆的月亮只会更寂寞。它象一面冰冷的镜子,将逼人的寒光打在我单薄的身上,好冷好痛。这种孤单寂寞凄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枫叶似火,如翩翩的蝴蝶,它们纷飞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交织成了一张美丽而痛苦的网,我被困其中,拼命挣扎解脱,越来越紧,我无法呼吸。

3.琴声在耳边悠悠回响,凌绝凄绝,如泣如诉,一声声音律拨动着他忧伤哀怨的心弦。

品味诗歌,还应品味语言。在文学文体中,诗的语言最为凝练,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具艺术魅力的语言。诗人们总是在语言上精细琢磨挑选,以期生动形象地抒情状物,巧妙地表达旨意。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

讨论:你认为哪句最巧妙,为什么?

方法:抓关键句——关键字词/修辞/词语搭配/句式

思路:哪句——关键字词(动词、形容词、表示色彩的词、叠词)

篇三:东风破鉴赏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又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首先这是周杰伦的我能听得清歌词的一首歌,于是想说几句听清之后的话,权当自言自语,不成样子也罢。

歌曲的整个音乐平稳和缓,娓娓道出心事,没有高涨的情绪,也没有高亢的激奋,是那种慢慢浸淫人心打动心肠的旋律。暗里的一支《东风破》琵琶曲,支撑着歌曲的故事,左右着人物的心情,其中琵琶与二胡的大量运用更使曲调悠扬娟逸,仿佛是在谱一曲幽美的山水画卷,扬一场暗暗东去的长风,风中画里,离愁幽幽。

而我更想说的是关于歌词。词句造语古典气息浓厚,营造了浓厚的雅致意趣,伤感情绪油然而生。“一盏离愁”,“离愁”却以“盏”形容其量轻而反衬其重;“一壶漂泊”,“漂泊”又以“壶”形容其数少而反衬其多,都为别致新语,耐人咀嚼。“岁月在墙上剥落”,“剥落”本为“一片片地脱落”,状物脱落细节情形,此处却摹状出“岁月”在墙上流逝之态,实为新奇造词,空灵而又沉重。“枫叶将故事染色”,枫叶本由岁月染红,经历春秋故事而成红亮招展,已是别具情味;此处却又是枫叶多情,移情于主人公的故事而着色,进而使人物将结局看透,平添了多少离别伤感和分手无奈。

再看下面句子,简捷凝练而表意丰厚。“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铭心入骨的思念,因“你走之后”而生,因思生而借酒,因酒酣而生暖,因暖透而生忆,因回忆真切而沉湎忘我,因沉湎难拔而形容消瘦,多少情思,无数过程,一语了结。“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自古以来,花开只一次,明年已开之花,所依既非旧枝,也非去年容颜,最多只是相似而已,此种情状谁人不知?可谁人又去珍惜眼前旺开之花?谁不是辗转过后悔恨不迭,叹一切过去不能重来?可是谁又能汲取古人同样的教训,而能倍加生爱,护花惜花,疼花恋花,而不负匆匆花期?多数还是看过即去,甚至走马而观。鲜艳明媚本无多时,况又有无情摧残,怎不令花幸福而开、悲伤而谢?直到花谢之后却又说什么“错过”之语岂不虚伪可厌?可是,事实就是千百年的重复、千万次的相似、千百回的忏悔,最终还是无济于事的遗恨。淡淡几字,味道醇厚。

另外,全词造境荒凉、幽静,“窗口”“月圆”“夜半”“烛火”“苦酒”“枫叶”“篱笆”“古道”“荒烟蔓草”这样的意象构成了冷落萧条幽境;“伫立”“寂寞”“浪迹天涯”,这样的人物活动于情境之中,使得境中人充满孤独感、漂泊感。思昔景,忆旧人,流连徘徊,不能自已;花开花谢,水流飘逝;琵琶奏古曲,琴声悠悠,人儿幽幽。一切笼罩着一个遗憾忧伤的故事:分手,不得已而沉默的分手;无奈,难挽回而失落的无奈。整体结构上,旋律和歌词两两一组,而

在表情达意上又要交错呼应,照应周全。断肠人,天涯凝眸,回首时,小桥流水处,伊人媚眼盈盈,笑语暗暗……身边景和忆中境交织,分不清彼此,眼前意和旧日情错杂,说不出所以。

自然,歌词就是诗,就应具备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丰厚意义以及诗的美感,否则就是大白话砌堆。不要认为被旋律掩盖着就能藏拙,就像自认为嫁了美男子自己便也是美新娘,尽管人们听歌首先是被旋律打动,进而学唱歌词。当然,如是好歌词也是不可能被糟糕的旋律遮住的,但若能曲词皆美,自是最佳搭配,郎才女貌一般,脍炙人口,传唱不绝。 写下了以上的话,却看到了苏轼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窗前自鬓头。奄奄门后,人未走。月圆寂寞,旧地重游。夜半清醒泪,烛火空留。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君去后,酒暖思谁瘦。水向东流,三春如梦向谁偷。花开却错,谁家琵琶东风破。岁月流离,不解时候,仍记总角幼。琴幽幽,人幽幽。琵琶一曲东风破,枫染红尘谁看透,篱笆古道曾走,荒烟漫草年头,分飞后。”颇觉“自言自语”有些过誉,当然也有所不同,只好自我安慰写过就写过了,因为写的时候还没有见到苏轼的原词。

然后又看到这样一则资料:东风破的“破”是一种调,宋代有“曲破”一说,《宋史·乐志》载太宗亲制“曲破”二十九曲,又“琵琶独弹曲破”十五曲。宋朝江浙一带盛行这类琵琶曲,多填唱而演为词牌,虽然后世有大部分学者甚至我们的很多宋词读本上都归其为“词牌”,其实东风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牌,应该是词调。词调是指词的曲谱,词调又称遍、序、歌头、曲破等,都表示它是出于大曲。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晏小山词云:“重头歌韵响铮深,入破舞腰红乱旋。”形容入破以后的音乐节奏愈加繁促,歌舞也越来越急速。元稹《琵琶歌》云:“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张祜《琵琶》诗云:“只愁拍尽凉州破,现出风雷是拨声。”都是形容琵琶弹到入破时的情况。所以,破应该是一种古词调。而苏轼借这种古词调填唱词成《东风破》,周杰伦借了苏轼之填词而做了一首名为《东风破》的歌,继承化用而成新曲,倒给现代流行歌曲的直陋浅白缺乏内涵古意带来远古的新风,自认为推崇一番实不为过。

篇四:东风破歌词浅析

《东风破》歌词分析

对于《东风破》来说,首先值得分析的就是歌名的取法,“破”,据《宋史·乐志》载太宗亲制“曲破”二十九曲,又“琵琶独弹曲破”十五曲。虽然这类曲经填词变为词牌但是事实上“东风破”应该算是一种词调。传说苏东坡曾写过诗词《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窗前自鬓头。奄奄门后,人未走。月圆寂寞,旧地重游,夜半清醒泪。烛火空留,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君去后,酒暖思谁瘦,水向东流。三春如梦向谁偷,花开却错。谁家琵琶东风破,岁月流离,不解时候,仍记总角幼。琴幽幽,人幽幽,琵琶一曲东风破,枫染红尘谁看透。篱笆古道曾走,荒烟漫草年头,分飞后。但是毕竟历史久远已不可考证,但就《江城子》一词来看,同样都是表达的无尽的离愁别绪,凄惨之情溢于言表。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妳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灯影摇曳,伊人远走,就连离别也变得诗意丛生。柳永的《雨霖铃》多让人以清秋节在长亭送别来离情别绪。可是这首词中的背景却选在有月圆之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本来这是情人们絮语的最佳时段,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但是此词中的人却是愁绪满怀,唯有一盏油灯如豆,相伴着难以入眠的长夜。情人早已不在可是“我”却给了自己一个幻想的画面。这样也使得孤单加倍看来月亮也有催发愁思之效。不由想起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已是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年少时候的爱恋,总是残缺而美丽的,亦如那轮散发着幽幽光泽的上弦月。烛火,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无生命的烛火写得非常富有人情味,看到我的痛苦、烦恼心里很疼而不忍心过严责备我,来反衬出游子的彻夜难眠,表达了游子因思念而痛苦的心情。烛火是一种被梦惊醒的状态,而“我”却是直到深夜都被思念折磨的无法入睡。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妳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 等的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他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这样的转化手法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一个是孤单伫立的等待,一个是浪迹天涯的无奈。虽然人分异地,天各一方,但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酒暖回忆思念瘦” 这里的“瘦”是取自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雨过后,海棠怎么可能还是“依旧”呢,那些本来红色的花儿已经被雨打落了,而却是那些本来还未开出的花儿,在雨的滋润下,饱满地开出了美丽的花,所以是“绿肥红瘦”。最形象的那个字是“偷”,它形象在将一去不复返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具体化了。用“花开”来表现人的感情的发展,这样的隐喻并不纠结于两者是如何产生的联系,而是可以从花开这样的非常形象易见的画面来展现感情发展的细节之初,愈是差异大的隐喻愈是有感人的力量。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 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妳没听过

此段由琵琶声转入回忆,又是一声叹息,两行清泪。一曲东风破,道不尽的离愁与苦难。“岁月在墙上剥落”,很喜欢这个形容,宛如时光在光影里忽然有了质料和色彩,伸手一抓,却是斑驳的可以剥落的青苔。清音流泻,伊人不知身在何方,留一人独自憔悴。在意向含混

之间,给人以时间流逝之感。

谁再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在枫叶片片落下之中,结局已是一个不愿明说的现实。在隐约之间仿佛看见情人的牵手画面,原本的海誓山盟、执子之手都已化作片片枫叶落下、消亡,没有人会在意,在默默不语之时,感情已不在,岁月是一把无情的锋利的刀,任谁都无法逃避被时间左右的命运。时光流逝,错过的太多,怎么抓也抓不住,想偷也偷不回。

《东风破》的歌词是方文山“中国风”写作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古诗词的古典美与现在流行歌词的相互贯通,让古典重现无尽的魅力。整个歌词充满了联想意义,在无尽的想象中,一对有情人走向陌路,百转千回之间,一眼万年之感跃然于心。而词意的丰厚更显得张力无穷。

7、阿城《棋王》。(参阅贾平凹《商州初录》、王安忆《小鲍庄》冯骥才《三寸金莲》韩少功《爸爸爸》)

A、分析王一生形象。分析作品中对王一生“吃”的描述。

B、他和传统文化、当时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

C、结合文学史,分析“寻根文学”的

文学观。它与五十年代文学观念的异同

参考书目:《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

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出版;《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李扬)。

篇五:《东风破》歌词(诗词)赏析

《东风破》歌词赏析

原创设计 / 姜石恩

教学目标:

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Ⅱ.通过赏析歌词,掌握赏析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的方法。

Ⅲ.运用语文知识来欣赏身边的“流行文化”,更深切地感受生活。 教学方法:

“学——议——评——练”“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赏析歌词,掌握赏析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的方法。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歌手周杰伦吗?(学生回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由台湾著名词作人方文山作词、歌手周杰伦演唱的 歌曲《东风破》,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来欣赏身边的“流行文化”,更深切地感 受生活!

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东风破

(词:方文山 曲/歌手:周杰伦)

Ⅰ.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Ⅱ.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Ⅲ.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停泊。

Ⅳ.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指与友人“分别”)都很沉默。

一、听读感受(集体齐读歌词)

1.你喜欢这首歌曲吗,能说说喜欢它的理由吗?

2.试一试,你能行: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吗?(温馨提示:可以采用“提问法”来概括,即“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

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言之成理即可。(友情提示:所谓“感情基调”,也就是听完歌曲以后自己的感受。)

二、品语言(语言美)

想一想: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点拨:赏析诗词语言的方

法——①选择一个句子②找出关键词③词义或修辞手法④情感或表达效果 例如:赏析“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的语言美。

“瘦”——与“思念”搭配,写出词人(或歌手)因思念困扰而面容憔悴。(思念故乡和儿时玩伴)

“暖”——与“回忆”搭配,词人回忆儿时在故乡和小伙伴们的美好时光,心里很温暖。与“瘦”形成对比。

三、品画面,悟情感(画面美和情感美)

讨论:好的诗句能通过语言的表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形象的画面,如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请选取词中你认为画面最为生动形象的一句,分析它所描绘的“画面美”和表达的情感。

点拨:画面美——从色彩、视觉效果和情感来分析。

举例:“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赏析:色彩——斑白、灰暗,表明时间的流逝;视觉——篱墙剥落,仿佛穿越时空,眼前出现儿时游戏的快乐场景;情感——孤寂、惆怅。

评——

学生通过思考和小组讨论之后,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展开小组竞赛(采用抢答竞赛和黑板展示的方式)。教师予以肯定和适当的点拨。

练——

由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校园歌曲或励志歌曲均可),用课堂上所运用到的方法分析某句歌词的语言美、画面美或情感美,字数不限。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