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夫人跟探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28:39 小学作文
篇一:《红楼梦》中王夫人性格特征
试论《红楼梦》中王夫人的性格特征
摘要《红楼梦》巨大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小说中,王夫人这个人物始终贯穿着全书,掌握着全局。文章通过对王夫人与贾政、贾母、宝玉、探春、金钏儿、晴雯等所处的关系加以考察,把王夫人放到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家族的位置中来探讨,发掘王夫人这个人物既矛盾又复杂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王夫人 性格特征 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巨大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们个个有血有肉,形态万千,无异于人物的艺术画廊。脂砚斋曾点评曹雪芹能“摩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王夫人,这个并不十分显山露水的人物,却始终贯穿着全书,掌握着全局,其人物形象既矛盾又复杂,值得考究。
王夫人是护官符中“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中的王家小姐,她是贾政的妻子、宝玉的母亲、宝钗的姨母、林黛玉的舅母,王熙凤的姑母,是四大家族的一个关键人物,也是《红楼梦》塑造的一个性格矛盾而又复杂的不朽典型。一直以来,人们对她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而且几乎是最具争论性的一个人物。有人认为她成天念佛、吃斋,又以好静为重,平时宽仁慈厚、尊老怜贫,是一位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贤德媳妇和慈爱母亲;有人认为她虚伪极有成算、威势、霸道、伪善、自私,是整治“妖精”的信佛人,是大观园“理想国”的毁坏者。“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我们
在分析王夫人形象时要把王夫人放回到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家族的位置中来探讨。文章通过对王夫人与贾政的夫妻关系、与贾母的婆媳关系、与宝玉的母子关系、与袭人、晴雯、金钏等的主仆关系加以考察,发掘王夫人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一 与贾政的夫妻关系
贾政与王夫人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最合乎道德标准的夫妻。他们之间相敬如宾,男主外,女主内。贾政在外地做官回来后,“一应大小事务,一概亦付之度外,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之乐”。家里有什么事情,王夫人与贾政总是有商有量。如贾政原想将玉皇庙和达摩庵两处的十二个小沙弥和十二个小道士发到各庙去分住,王夫人听信凤姐的话,想把这些人送到铁槛寺去,与贾政商量。贾政听了笑着说:“倒是提醒了我,就是这样。”说明他对妻子的信任与尊重。
二 与贾母的婆媳关系
王夫人是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贤德媳妇。她对贾母格尽孝道,是个“极孝顺”的好媳妇:作为儿子媳妇,她每日里必定要伺候着老太太吃完饭,她才会回去吃饭;事事都由老太太“作主”,即使是游大观园时,“早饭在哪里摆”这样的小事,也处处顺着老祖宗;老太太爱吃“椒油莼酱”,吃完螃蟹,老太太想回屋歇歇,走了又怕大家扫兴,这些她都想得到,因而时时碰在老太太的心坎上;遇见老太太头疼发热这样的事,她更是早晚请安。有时,贾母生气,一时责怪下来,即使是错的,她也不辩解一言。贾母就说她“可怜
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如贾赦要讨贾母的丫环鸳鸯作妾,触怒了贾母,当时只有王夫人在旁边,就骂了她。其实这件事与王夫人无关,王夫人也只是站起来,不敢还言。书中写她平时没什么爱好,只念佛吃素,捡佛豆,偶尔陪老太太打牌听戏。
三 与宝玉的母子关系
脂砚斋在文中对王夫人多处批语:“慈母”。王夫人生有贾元春、贾珠(李纨的丈夫)和宝玉三个孩子。由于贾珠早亡,贾元春被选入宫,所以她视小儿子宝玉为“命根”。对宝玉的饮食起居关心,嘘寒问暖,在贾政面前总替宝玉掩饰说情,宝玉也常在她面前任性撒娇。如贾政点了学差到外地上任后,二三年里,宝玉每日虚度光阴,听说父亲要回来了,才急忙赶功课,王夫人心痛儿子受责,也与众人一起帮着儿子搪塞蒙骗贾政。再如,一日,贾政听了宝玉的丫鬟叫“袭人”,便追问,是谁起了这个古怪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喜欢,忙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这是抬出贾母来替宝玉掩饰。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第二十三回中,贾政叫子训示一节,处处体现出她对宝玉的袒护。其中的“摸挲”宝玉脖项、“忙道”准确地体现了王夫人对儿子的亲情和急于让爱子摆脱丈夫淫威的心理活动。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一节中,王夫人“爱子如命”的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先哭着拿贾母当挡箭牌无效,又哭着以自己的命来担保,最后又哭着以死去的长子贾珠打动贾政的心,使出浑身解数欲救宝玉于贾政“又狠又快”的板子之下,如“爬在宝玉身上”、“抱着宝玉”,生动地刻
画出一个母亲见到儿子挨打如割己肉的悲痛欲绝心情。
宝玉是王夫人的心头肉,更是她在贾府呼风唤雨的最后本钱。王夫人生活的封建社会,有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妇女,没有儿子,就会失去家庭中的地位,甚至有被丈夫休弃的危险,儿子自然成了她所有的希望。所以在三十三回中王夫人才有“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有意绝我”、“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的说法。可见,王夫人对宝玉的疼爱正是出于巩固自己在整个家庭中地位的需要。她期望宝玉走读书做官之路,将来好承继贾家事业,光宗耀祖,而不是成为一个败家子。但宝玉却偏偏讨厌仕途经济那一套。王夫人是矛盾的,作为一个母亲,宝玉的命才是最主要的,她爱宝玉,不忍心逼他,尽管有时会恨铁不成钢,恨恨地骂宝玉是“孽根祸胎”、“魔王”。但是,因为出身于封建社会的标准贵族家庭,她又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不优秀。故此,为了让惟一的儿子“成龙”,她选择了带有浓烈封建色彩的“风刀霜剑”来规范宝玉。
在宝玉的婚姻上,为了贾家家业的振兴,她全然不顾宝玉的内心感受,不顾宝玉和黛玉之间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的感情,与贾母、王熙凤共同设计导演了“掉包计”,选择了“劝人学好、知书达理、有钱有势、健康端庄”的宝钗,摒弃了“风流灵巧、锋芒毕露、多愁善感、无依多病”的林黛玉,使黛玉绝望孤苦地死去,也造就了宝玉、宝钗的婚姻悲剧。“她爱宝玉,却去残害宝玉所爱,最终把宝玉推向绝路,她的这种性格是她所处的地位以及家庭、社会矛盾
的深刻反映,也正是这些矛盾将她一步步推向末路,王夫人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自三十三回之后,王夫人与宝玉母子间亲热的场面就很少能够看到了,代之而来的是母子间逐步的疏远、对抗,以致最后的决裂。对于宝玉,王夫人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她机关算尽,最后既没能留住儿子,更没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四 与探春的母女关系
王夫人不但对自家的宝玉甚为疼爱,对其庶出的女儿探春也表现得仁爱有加。书中王熙凤夸奖探春时也顺带提到了这点:“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王夫人不但疼爱探春并且赏识她,让她去管理大观园,而探春也并没有让王夫人失望,她“兴利除宿弊”,大大节省了园内的开支,对挽救日益衰败的贾府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探春和王夫人及宝玉的关系倒比和自己的亲妈赵姨娘和自己的亲兄弟贾环要亲近得多。探春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女儿,而是赵姨娘所生,王夫人疼爱探春仅仅是出于一视同仁的慈爱吗?不,这正是由作为贵族夫人的王夫人,她的身份和她的心机所决定的。
探春是一个很有心计且十分要强的人,她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先天不足,要取得好的地位,只能靠后天努力。她的具体做法是靠近宝玉,疏远贾环(探春的同母弟弟),冷淡生母,亲近嫡母。探春多次在众人面前,故意叫她的生母“姨娘”。探春疏远赵姨娘,跟生母划清界线,一心想抹去庶出的痕迹。对探春的良苦用心,王
篇二:文学名著鉴赏论文之红楼梦里的探春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老舍曾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看作者对人物塑造的好坏。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该书涉及领域之广,结构布局之繁,人物之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们对它的喜爱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出现一股红学研究热,后来随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播出,一些红学大师纷纷出来各抒己见,以至于“红楼梦中人”的选秀,都无疑为红学研究推波助澜。
《红楼梦》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其中的人物都是复合的,恶人不全恶,美人也有瑕,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善恶截然判分的窠臼,更符合生活的现实。在十二钗中位居第四的三丫头探春,也有她的瑕疵,如对生母赵姨娘和胞弟贾环相当严苛、冷漠,原因与是非后面详论。总之,探春性格的复杂性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其实,自《红楼梦》问世,研究它的热潮从未间断。人们研究《红楼梦》的角度不同,所得见解也不同,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试析《红楼梦》中探春这一艺术形象。一、外形之美与格调之高雅
(一)探春之身世
从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我们初次见到探春,知道她是政老爷与赵姨娘之庶出,也就是这一“庶出”为探春以后的命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冷二郎”中,尤二姐问起贾府中的人物时,小厮兴儿说了一段话也为我们从另一个方面了解探春,“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 “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这段话为我们反映了探春的外貌、身份及性格,探春在曹雪芹笔下是一个开放在大观园中的一朵不屈不挠的玫瑰花,是对封建时代新女性的最好的诠释。
探春正面出场是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当时黛玉眼中的探春是什么样的呢?也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外人所见到的探春之形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生辉,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相比起其他在场的迎春之“观之可亲”和惜春之“形容尚小”来说,在我们面前呈献的是神采与众不同,秀美之余不失英爽之气的少女形象。
(二)探春之才
这里说的“才”是专指她的文学修养,而不是讲她的管理和改革之才,后者以后有详细论述。贾府“四艳”中元、迎、探、惜四个各有特长,这从她们丫鬟的名字可窥一二,那就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可以说贾府四艳才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所有内涵。探春是有着高雅气质的女孩,而气质的养成不仅需要先天的外在潜质,更离不开后天的内在修养。探春是美女更是才女。
首先,她是个大书法家。探春花笺中说到宝玉:“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说明探春是深爱书法的,且尤喜颜真卿的书法,这在对探春居处秋爽斋的描写也有体现。
她的闺房简直是个书房,在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中,贾母一行数人到探春之秋爽斋看到: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名人法帖、宝砚、颜鲁公墨迹,通篇用一个“大”字,大家可知屋主人对书法的喜爱;所谓颜筋柳骨,探春喜好颜真卿的书法,从一个侧面也表现了探春的性格:沉稳,雄浑阔大,与宝钗有相似之处,所以她推崇宝钗的诗风。米襄阳的《烟雨图》,配的对联是: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有林下之意境,体现了屋主人的审美格调。还有她的这些玩器以大为特征,与潇湘馆的精细雅致构成别样一种风格,同样受到高品位的贾母的赞赏。元春省亲时做的诗都
是由探春以彩笺抄写外传于贾政等人,后来还是让探春重新誊录保存以成千古之佳事,由此可见探春书法之精应是公认的。
其次,探春格调之高雅。诗社的发起者不是最有诗才的薛林二人,也不是有“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湘云,而是探春。探春的诗才虽比不上林黛玉,但绝不亚于宝钗,我们是不是还记得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她的一首《簪菊》,要紧排在黛玉之后,并高于宝钗,为贾宝玉所不及。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探春给贾宝玉的关于起诗社的花笺: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这封花笺写的词清句爽,飒飒然有林下之风;又铿锵有力,不让须眉:“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效东山之雅会,魏晋名士之风流,为自己和薛林等人搭造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抒发情感的平台,其创意,固新矣,其格调,固高矣。并且,也表明了探春的大度与虚心:“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颇有“英豪阔大”、名士之风的史湘云的胸襟与气度。
探春还喜欢字画、轻巧玩意儿比如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些有意思又不俗气的东西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可见她的喜好也是脱俗的,淡泊精致的东西才是她的最爱,不是那种喜乐奢侈生活的贵族小姐。
(三)道德行为之美
还有许多细致的地方不可省略,在这些地方足可以显示出探春的另一方面的美,那就是道德行为之美。
她可以坐下来为二哥哥做鞋、在众人只顾赏梅时为踏雪乞梅归来的宝玉递上一钟暖酒、赠予在大观园里群钗中家世贫寒的岫烟碧玉佩、记着家里长辈姊妹的生日。下面以几个事情来说明她这方面的美。
在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中,整个贾府的人对这位乡下来的老人不是鄙视,就是嘲弄。而我们的探丫头是怎么做的呢?
“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
这足可以看出那不像其他人一样讨厌乡下来的小孩,而是充满了爱心。这与王熙凤和鸳鸯之流为讨好老太太、太太而一味地捉弄刘姥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王夫人开拖责任。在贾府的老不正经贾赦要讨贾母的丫头鸳鸯为小老婆的时候,贾母得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在场的人数落了一遍,而李纨见事不妙,早带领众姊妹们离开了,剩下的薛姨妈也不敢作声,这时我们的三姑娘站出来了:
探春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曲,如何敢辩;薛姨妈也是亲姊妹,自然也不好辩的;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纨、凤姐、宝玉一概不敢辩;这正用着女孩儿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这一段话把贾母说得顿开茅塞,也为王夫人和薛姨妈解除了尴尬,使得王夫人对探春也得另眼看待,换句话说,王夫人不得不领探春的情。
而这些事,探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她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三、性格独立
(一)探春与宝玉的关系
众所周知,探春和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关系。但他们俩的地位在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宝玉
是王夫人所生,在他哥哥贾珠死后他就成了贾政和王夫人的惟一的继承人了,不管在王夫人眼里还是在贾母眼里,他都是心肝;而探春只不过是庶出,就是小老婆养的,而她的生母赵姨娘又是个“倒三不着两的”,地位甚至比一个宝玉的头房大丫头袭人还低,在那个注重嫡出的社会,我们可想探春的地位了。可有的人说了,她不也是贾府的三艳吗?我们要看看其他的几人,元春不用说了,他是长女,还封了孝德妃,地位是最高的,迎春虽是个“木头”但她是贾赦的前任夫人所生,也算是荣府的长门长女了,而惜春则是珍老爷的胞妹,也就是宁府的长门的妹妹,宁府的地位要比荣府的地位高,所以说,惜春也是一个长门的长女。 宝玉和她的姊妹们中最合得来的是探春了,而探春对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之间有一种默契,比如发起诗社,宝玉和她同样有这样的意向;在作咏白海棠诗时,宝玉就说是探春的好,大家最有印象的怕是他为探春续写的南柯子的,而这首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里我想说,探春这所以这样,因为她深知她是庶出,她在贾府的地位是由以贾母、王夫人为首的当权者给的,在这里她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处理好与当权者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还记得在中秋赏月时,大家都熬不住了,贾母也乏了,陪在她身边的除王夫人和尤氏,只有探春还在。而宝玉又是贾府的“宝”,谁要和她关系好了,他的地位也就不一般了。
(二)个性张扬与不畏权势
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探春的独立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抄检大观园是邢夫人挑唆,王夫人指使王熙凤负责督办的。在这个过程中,被称作最有“叛逆”的宝黛也是听之任之,而我们的三丫头是如何做得呢?
三个冷笑。
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
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
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
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
第一个冷笑,说明她知道必有缘故,在这一段中她有一段令人大开眼界的话: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段话让我们深刻领会到,这时的贾家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了,颇有“忽喇喇似大厦将倾”的地步。
第二个冷笑,对王熙凤进行了无情的讥讽,而代权人,也只能陪笑,就你的东西也搜完了。这时出现了一个让人大快特快的场面,当邢夫人的陪房王善宝家的也仗着主子的面,对探春动手动脚时,探春使出一掌,并伴有清脆的声响,确有侠女之范。曹雪芹的这段描写可谓精彩至极,把探春性格的独立、机智和敏锐刻画的淋漓尽致。我们知道探春的一巴掌打出去固然大快人心,是对恶奴应有的惩罚,但是,这是公开反对管家者——王夫人的命令,打王善保家的耳光就是打邢夫人的耳光,常说打狗要看主人的么,对凤姐的不满就是对王夫人的不满。探春的这种举动如没有过人的机智和独立坚强的性格是很难做出来的。探春的这场胜利捍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尊严和自己丫头的利益,也是为众多大观园中的弱女子出了一口气。可以说,有豪侠之风的史湘云只体现在语言性格上,而探春还体现在行动上,所以每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三姑娘的举动鼓掌叫好!
第三个冷笑,是对那些狗奴才们说的,这里有一种痛打落水狗的感觉,真是得理不饶人啊! 第四个冷笑,是直接针对王熙凤的,这里探春极力地维护了自己丫环的利益。
这里曹雪芹通过四个冷笑,把探春个性张扬,不畏权势的形象刻划地活灵活现。
四、兴利除弊
人们津津乐道的探春理家,其兴利除弊,不徇私情,改革从上头入手;其杀罚决断,心思缜密,连王熙风都承认比自己厉害一层,充分显示了探春的管理才能。
由于真正的管家权在太太手里,此时能得太太信任的贾府管理之才,除了凤姐就只有探春可以胜任了。在凤姐儿抱恙之后,贾府内部管理十分混乱的情况下,有太太的支持、在李纨和宝钗的辅助下,探春上任了。
众人想着她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年轻小姐,平时都是平和恬淡的样子,便不在意,反而蓄意怠慢了起来。探春处理的第一件事,便是拨划自己亲舅舅的丧葬费。吴新登家的故意为难,打定主意试探之后再作行事,探春所提问题针针见血,吴登新家的被问的满面通红地退出了。探春还取消了每月重领的贾环、贾兰、宝玉上学的点心纸笔的月银。此后的家事,众人也明白了探春的厉害,不敢再造次,有何不满也是敢怒不敢言了。她有凤姐儿的智慧,更有凤姐儿没有的知书达理,果真是更厉害一层了。
探春厉害的不只是持家,还有治家。在平时生活中,她就注意到的姑娘们每个月用于购买化妆品的二两银子,是鉴于买办的势力而不必花的。在她的提议下,把每个月的买办免去。在去年上赖大家的园子时,她也留心了。在和赖大家媳妇聊天中,她学到了花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经济价值的。由此想到要为园中加强管理,实施经济改革。为园中安排了人手分开管辖,“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相比较凤姐儿那般为私利剥削压榨,探春所为无一为己,皆是为家。众人们有利可图,便能以十分地积极待之,大观园的风气为之一新,探春得以略展身手。
可惜,纵然“才志精明志自高”,但“生于末世运编消”她的改革也无法改变贾家日趋败落的必然。
五、自尊与自卑
在宗法制度下, 所谓“妻妾不分则宗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这些观念不仅被一般平民百姓所接受,更为封建士大夫之流所尊崇。生于“翰墨诗书,钟鸣鼎食”之家的探春,其庶出的身份一直是她挥之不去的隐忧和隐痛,再加上“倒三不着两”的生母赵姨娘的不时取闹,她很难从嫡庶之分的梦魇中解脱出来。由于自卑可能造成对自尊的敏感,林黛玉由于寄人篱下,也有这样的心态。探春庶出的身份,虽然探春极力表白:“就是姐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但实际上她心态上不能超然,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血缘关系不能抹杀。赵姨娘的任何没脸,就会影响到探春。譬如第六十一回由于茯苓霜的事情,平儿一番话很值得寻味:
平儿笑道:“这也倒是小事。如今便从赵姨娘屋里起了赃来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别人都别管,这一个人岂不又生气。我可怜的是他,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说着,把三个指头一伸。袭人等听说,便知他说的是探春。
从这个意义上,赵姨娘因为精明的女儿还是有些好处的,可惜她浑然不觉,完全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女儿的处境,的确是“昏聩的不像”。探春深知,在这个上上下下都生着一对富贵乌鸡眼睛,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里,是没有赵姨娘的位置的,她也是个奴才,只不过是为爷们生了一女一男的高一级的奴才而已。是奴才那就是贱的。要想生存,要想生存得好一点,是不能和这个俗而贱的生母拉近乎的。但探春的运气实在是太差,偏偏摊上这么个生母,倒三不着四的,自己没二两主意,还要到处拉呱,经人一挑唆,便不分轻重皂白闹起来,就赵姨娘这两下子,如何能体会得了探春的苦心,不但不能体会,反而还要时不时地闹一闹,提一提,唯恐别人忘了三小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哎,眼泪只能和着怨恨往肚子
里咽,“姨娘啊,姨娘,这是何苦呢!”
没有办法,探春只有自保,只有远离姨娘,抱紧太太的大腿。看着我给宝玉做鞋不服气是吧,那是我哥哥。为什么不给环儿做?我高兴,我喜欢,我爱给谁做给谁做。赵国基是谁?我舅舅?笑话,我舅舅刚升了九省都统制,哪里又冒出个舅舅?四十两?凭什么四十两?现放着祖宗的规矩,难道从我这开始乱了不成?
探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要生存,就要自强,可是,探春毕竟是个小姐,还是个庶出的小姐,这样做的代价太大了。凸碧堂品笛感凄清一回里,贾母流着泪回过神来,发现姐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唯有探春还可怜见的坐在那里陪着,这就是苦心和代价,每读至此,几欲泪下。探春想抱老太太、太太的腿,可是这条腿不是那么好抱的。太太表面上满心疼她,心里却未必如此,要不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为什么袭人之母死都给了四十两的太太,这时却装聋作哑,要探春来处理了呢?只是因为赵姨娘每每生事而寒心吗?怕也不这么简单
探春清楚地知道这些,掩盖起自己的真情,无人可诉说满腹的心事,所以她活得很累。可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又怎么能掩盖得住呢?有的时候,情不自禁就会露出来啊。赵姨娘到怡红院大闹,探春闻讯赶来,忙拉了姨娘就走,说“姨娘快走,我正有事和姨娘商量”真是给足了姨娘面子,可是探春真有事商量吗?只不过一个小小的手段而已,是不要让姨娘再出更多的丑,受更多的辱而已。以探春的精明,怕这些话早就跟姨娘嘱咐过了,可是赵姨娘她是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这水平啊!你想,当宝玉被魔魇得奄奄一息之际,你怎么着也掉上几滴鳄鱼的眼泪啊,也犯不着开心到劝贾母早点安排她的心头肉上路啊!
探春有心要拉扯姨娘吗?当然,那还用问吗?李纨在旁不就看得清清楚楚吗?只管劝说:“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探春忙道:“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 李纨说了老实话,正因为说了老实话,探春才更要澄清,为什么?因为没有地位,因为还不到时候,因为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探春才会有这样的一番感慨: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这段话通常被认为是表明了探春的抱负和志向,我却认为不仅仅如此。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有什么样的道理呢?那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是男人,如果我立了一番事业,我就可以明正言顺地拉扯你们。恰恰是这句话,泄露了探春心底深处的情感。
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期望只要像周姨娘就可以了,不无事生非,不添乱就是万幸,她在贾府的压抑和自卑主要来自赵姨娘。当然,在等级森严的贾府内,每个人都面临着压力,包括像王夫人、凤姐之辈,何况是她。对待压力和自卑,迎春采取了“木头”方式来麻醉自己,惜春则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最终遁入空门。而三丫头探春则凭借自己的才智,赢得上下的尊重和欣赏,可以说探春成功超越了自卑。精明的探春是明白的,只有自保才能保人,事实也是如此,如没有探春这个好人的体面,赵姨娘的处境可能更为悲惨。
六、命运和归宿
关于探春的命运和归宿,在她的判词和曲子里还有她所作的灯谜、放的风筝,占的花名中我们都能看到。大观园众女儿的命运中,曹雪芹都归入薄命司,自古红颜多薄命,探春也不例外。
才志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瑶池仙品 日边红杏依云栽。
在判词诗里,前两句概括了探春的才智和生不逢时的前期命运,后两句说明了她的归宿,就
篇三:《红楼梦》之贾探春
《红楼梦》之贾探春形象分析
摘要:《红楼梦》是曹雪芹著名作品,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
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这部作品对各个人物的塑造也是很具特色的,其中贾府三小姐贾探春就是作者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下面就贾府三小姐探春这个人物形象来具体分析一下。 关键字:庶出 精明练达 深有远见 笙歌怨切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是贾府三小姐贾探春的判词,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的女儿,别号蕉下客,居于大观园中的秋爽斋。虽为庶出但为人聪明细致、精明能干,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可以推断,她的结局是远嫁他方。探春这个人物形象作者曹雪芹给与很多笔墨,可以从以下 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 庶出却不庶为
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赵姨娘是贾政的小妾,原为贾府的奴才,被贾政纳为妾室,赵姨娘为人刁蛮粗野、呆庸狠毒,觊觎着王夫人和王熙凤等发号施令的主子地位,经常利用子女来谋划自己未来的地位。所以在贾府中,虽是妾但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作为女儿的探春也是不认做赵姨娘为娘的。有一个出生卑微的娘,探春在贾府的地位也是有影响的,她自己不认赵姨娘,只认王夫人和老爷的行为也是可以证明她自己也为有着这样一个母亲而自卑的。出身虽然无法改变,但生活却是自己的,她是一个聪明能干、清新质朴的女子,她并没有因为出生而随波逐流,所以她没有承袭到母亲的叼蛮粗野。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她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清新可人的形象,通晓诗书,懂得知情做人,尽量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在书中有写到“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这是对探春的描写,也是对她的肯定。宝玉赞她亲厚可人,黛玉赞她有才干,宝钗赞她聪敏细致,连一向能干的王熙凤也赞与她合作不孤不单,在给王夫人解围中更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喜爱,这些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庶出女子在大家庭当中不庶为的形象,而在处理事情上,她有王熙凤的精明,有宝钗的圆滑,有黛玉的可人,这就是探春,一个有志气,有想法的女孩儿。
二、 善握机会,风光享尽
虽为庶出,但她却也是一个完美的大家闺秀,她知道如何做人,赢得上下人的喜爱,做任何事都尽量考虑周全。判词就有说到她是“才自精明志自高”,讲的她志向高远,精明敏锐,不被富贵蒙昏了头脑。生于封建社会衰亡
的末世,而此时的贾府也正处于下滑的外盛内衰的时期,在这样一个下滑的空壳大家庭里是很难把握分寸赢得大家认可的,而庶出的她却做到了。书中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因贾赦要纳鸳鸯,贾母迁怒到王夫人,在场的人谁也无法辩解,探春的知道王夫人有委屈却不知如何敢辩,薛姨妈和宝钗王夫人内亲不好辩,宝玉、凤姐不敢辩,迎春老实,惜春小,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她的机会来了, “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娶小老婆,小婶子如何知道?”,短短几句话就将局面缓解过来了,既解了王夫人和大家的尴尬,又使老太太明白了问题。这一段描述不仅凸显了探春的勇于出头,又足见其心思的缜密,各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从而赢得大家的赞叹。在王熙凤病倒时 ,她为自己挣得了一次管家的机会,在这次机会里她并没有闲着,她巧妙的处理了舅舅赵国基的丧事问题,实施节流的措施,这一切使得贾府中的人对她刮目相看,又敬又畏的。风光是享尽,可生于这样一个封建家族的萧条之际,自己尴尬的庶出地位的约束,即使有万般才能也还是抵不过消亡的轨迹,这就完整的应证了“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判词。
三、 精明练达,处事果断
在曹雪芹笔下的探春,是一个属于大观园里正统一派的女性,正统派的女性中,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等,而探春在其中是比较有政治风度的一个。她曾自己这样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只做一个富家人家的小姐或太太了此一生,她比一般的女孩有见解,有自己的向往和想法,比之于大观园里的其他女孩儿,她身上有着一层特殊的光芒闪烁着,而她做事更是一般女孩家无所能及的。
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她治家理财的行动上。第五十五回中,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没有过多顾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和母亲赵姨娘的哭闹,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当然,这其中还有探春不以舅舅为亲人的因素,但也能看出她公事公办,大公无私的态度,但凡管事的媳妇姑娘,少有做到这点的。其二,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却没有人说句反对的话,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做的是正确的。这件事后,王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出事虽果断,但她也注意分(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红楼梦王夫人跟探春)寸,所以在和王熙凤的利益不抵触的情况下,探春又紧接着做了两件让人佩服不已的事。第一,她把每个小姐每月置办头油和粉的二两银子蠲免了,因为这些姑娘们每个月已有了二两月钱。在这里,探春发现了贾府家庭经济中存在着“买办”现
象,虽然只是买办点丫头、姑娘们的脂粉,却存在很大的弊端,买办的人不是拖延送物的时间就是买些质量低劣的,让姑娘们根本没有办法使用,仍然要重买。探春免了这个钱,对姑娘们的损失并不大,倒是打击了买办们的恶势力。第二,年里,她在赖大家看见赖大花园的管理方法,认为好,就按照一样的方法派专人管理贾府的花园,每个月只要管理的人能奉呈少量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花园中的收益就全属于他们的。这种甚至具有现代农业生产观念的经济方法,竟然出于一个姑娘的手中,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处理事情上,她和王熙凤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王熙凤的管家和理财,贪且狠,她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腰包,和她的为人一样。而探春管家和理财却不是如此,探春蠲免小姐、丫鬟多领的头油胭脂钱、处理舅舅丧事等,从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探春理财的作风,即极有积极意义的“开源节流”。探春节省了看起来不多的“小钱”,使用的也是极其简单的方法,但正是这种种做法,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的衰退放慢了脚步,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这样做也使上下人等对她又敬又畏,可谓两全其美。
四、 深有远见,却无能为力
探春不仅善于管家和理财,她看事看物的眼光也是王熙凤、薛宝钗等人无法企及的,甚至是一些男子都难以达到。她看到了贾府中明存实破的现状,大观园中虽然依然维持着日常奢华的生活景象,但内部早已开始腐朽和衰败,她想要挽救这个家族,却也没有成功。对于贾府里的状况,探春曾说过,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抄检大观园中,各个夫人小姐丫鬟要么胆战心惊,要么顺其自然不关己事,而探春在这件事上却表现的与众不同,她带着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当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到来时,她强调要搜就只搜她的房里,不准搜她房里丫鬟的东西,这表现了她维护自己尊严和面子,也体现了她勇于承担责任,她是痛心疾首这样的自相残杀。王熙凤了解探春的性格和做事风格,所以在搜检探春住处时,她陪着笑脸不敢直言而上,反倒是王善保家的不识相到直接往探春身上去搜,结果狠狠的挨了探春的一巴掌,使得府中的丫鬟和老妈子们无一不敬畏。对于这样的自相残杀,她有过反抗,有过挣扎,但却力量太小。在管家和理财上,她也曾做过很多努力,可惜这只是一线曙光,而凌驾于她之上的王熙凤等人并不沿用她的措施,一切仍然如旧,管理上仍然收外面账房管辖,内部的改良措施一扫而空,到最后使得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了。到后来,她被作为一粒棋子,远嫁异地,换得短暂的安宁,以她的看事看物的深度,她不可能不知道即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只是空谈而已,纵是自己有万般才能,而外实内虚的贾府终会抵不过消亡的命运的,但她还是顺从旨意远嫁异乡,用自己人生换得短暂的安宁,使得兴盛一时的贾府消亡慢一些,也了了她作为贾府一员的责任。
五、 高飞折翅,笙歌怨切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探春判词中的后两句,就是探春最后的结局,点明了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挥手告别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倔强的探春,在坚忍与用心良苦的生存状态下,依然保持着锦绣高雅的气韵,如一朵带刺的玫瑰般的散发着光彩。元春死后,贾家大祸临头,遭遇抄家横祸,所有贾氏爷们都被关押,此时能救贾家的只有女子,而这群女子都是胆小怕事的主,唯有探春,她才有这个胆识和能力。虽然贾府早已进入了衰亡时期,作为贾府中的一员,她愿意用她的青春换得贾家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也许她还对贾府抱有希望,她还想着这暂时的安宁能给贾家机会和时间重新站起来,所以心气高傲的她如一颗棋子般,带着无限的不舍远嫁了他乡。但贾府的架子已倒,里子也是空的,大伙重返却不思悔过,边境战乱,仇家告状,不肖子孙继续闯祸,诸多原因终使得这个家彻底的消亡了。探春的结局在地六十三回中就有提过,她有得贵婿的因缘,大家还为此一乐了,而若是真嫁得贵婿得个王妃也不是什么怨事,探春所嫁之处离家千里之外,那里无亲无故的,更何况她又是作为一颗棋子似的远嫁,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就是女孩家最大的悲哀。这就是探春超出自己的出身,飞上枝头变凤凰,展翅高飞却折翅于天涯,这高枝却使她陷入无限思念和悲切的境地,可怜探春一抹香魂,穿越山河,在飘渺之间,遍寻不到故时的家园,终将凋零在远方。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就是探春最好的描述。在封建社会逐渐萧条的家族里,她没有被衣食无忧的生活所蒙蔽,她有她的志向和理想,而自己不可更改的庶出身世,即使自己志向和理想多么的宏大,纵使自己有再多的各方面才能,也无法施展,终还是无可奈何。她的不甘心,她的惆怅感,她用自己美好的青春来换取家族的喘气却还是救不了注定消亡的家,最后的最后,她带着遗憾和不舍凋零在异乡,令人感慨而怜惜。她爱这个家,她甚至用自己来成全家族,她没有逃脱她的命运安排,而贾府也没有逃脱消亡的命运,她是这个家族真正的守护者,最终她是留着遗憾的。这就是曹雪芹笔下贾家三小姐贾探春,一个令人可歌可叹,可尊可敬的传世佳人也。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著 《红楼梦》 岳麓书社出版
2、静桦著 《红楼梦中人 一人一个红楼梦》 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3、西岭雪著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团结出版社
4、张庆善等著 《燕园话红楼之红楼梦中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梅苑著 《红楼梦的重要女性》 台北商
篇四:红楼梦探春晴雯人物分析
夜幕下的呐喊者
——《抄检大观园》探春、晴雯人物分析
摘要:探春与晴雯的反抗有着不同的意义,晴雯的反抗更多地表现为对自尊的维护,而探春的反抗除了对自尊的维护外,还有一种对贾府未来的忧患以及身为贾府子孙的责任感。此时的贾府已经在走向衰败的路上,矛盾丛生;就像是被笼罩在一片黑色的夜幕之下一样,沉闷,压抑,望不到光明,几乎让人窒息。她们的反抗,是黑暗里最为响亮的呐喊声,是一种控诉,一种呼吁!
关键词:探春,晴雯,反抗,忧患
《抄检大观园》是高三语文课本里选读的一篇课文,却是《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章节。《抄检大观园》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可以说是贾府整个家族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纵观整部《红楼》,《抄检大观园》所写的这部分内容是整部书中矛盾最为集中的一个章节。
在曹雪芹所写的在前八十回当中,《抄检大观园》花的笔墨较多,两万多字,贾府内部的混乱腐朽,以及后面的衰亡破败在这一章里都起到了一个预见性作用。“傻大姐误拾绣春囊”事件是抄检的导火索,原本只是邢夫人向王夫人借机施压,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的一个事情,却在王夫人的恼羞成怒之下演变为对整个大观园的下人们的残酷镇压和清洗。在这次血腥的清洗斗争当中,探春和晴雯的表现让人极为深刻,她们敢怒敢言,她们的反抗是对那个黑暗压抑的大家族统治最为有力的一击。
抄检大观园的主使者王夫人是封建正统的维护人,在发现绣春囊之后,便认定了有淫秽事实,立刻急于拿人,先是对着凤姐一阵呵斥教训,长吁短叹。在王善宝家的谗言诽谤之下,更是将矛头直指晴雯,“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晴雯的美丽聪慧是有目共睹的,连王熙凤都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由此可见,晴雯的美丽在贾府
众丫鬟中算是首屈一指的。除此之外,通过《红楼梦》前面的讲述,我们都可以看到晴雯在所有的丫鬟中是最反奴性的,她“心比天高,身居下贱”,她对宝玉的好是出自自己的真心,是因为宝玉对自己好;她嫉恶如仇,从不刻意讨好谁,她更加不屑于借谄媚奉承来谋求自己的地位,所以她对袭人一心挣得“姨娘”的位置的做法很是鄙夷。她是宝玉房中的二等丫鬟,上有袭人服侍起居,下有麝月、秋纹端茶递水,正因为她不屑于媚上,所以在宝玉房里她反倒成为一个富贵闲人了,她不屑于其他人的奴颜婢膝。但面对宝玉的孔雀裘无人能补时,晴雯却可以带兵补衣。晴雯心灵手巧,却“懒”于动手,她是一个真正举止随心的人。然而这些可贵的品质在王夫人、王善宝家的他们眼里却是“妖妖调调,大不成体统”“尖利刻薄”“妖精似的东西”,正如晴雯判词中说的“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晴雯是此次抄检大观园的目标人物,因为平时的直率任性,晴雯早已得罪许多人。包括仗势欺人的“狗腿子”王善宝家的,他们正要瞅准机会,暗下谗言,诋毁中伤,欲除之而后快。在下人的挑唆诽谤下,王夫人却据此妄断:“好好的宝玉,叫这蹄子勾引坏了”,因此,在总指挥王夫人的明示下,晴雯便成为抄检的首要针对对象。尽管在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骂、警告,明知自己已身处危境,但面对无理抄检,凭空诬陷,依然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和蔑视:“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没趣”。一个凌然傲骨、敢怒敢为的晴雯形象活现眼前,,晴雯出人意料却又在想象之中的表现就像是整个沉闷大地的一声春雷一样,她的反抗是对整个贾府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
抄检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王夫人驱晴雯的意志不可更改,因此晴雯被赶走是迟早的事,只是不料病中被逐,以致急怒攻心而冤死家中。此处说一些题外话,每每读到晴雯的死,总是不免让人寒心。晴雯与袭人,正恰如黛玉与宝钗,晴雯的死结束了与袭人的斗争,以袭人胜利而告终;王夫人如此憎恶晴雯,迫不及待地要将她赶出去,又岂会喜欢黛玉。这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一种预见呢。
《抄检大观园》中最为夺目的一个人物,便是三小姐探春。相比晴雯,她的表现更是大快人心,让人拍手叫好。在《红楼梦》里探春是我最欣赏的角色,她
是一位机敏聪慧,心思缜密,严正清醒,见识深远,颇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词说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进贾府时已借黛玉之眼告诉我们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可谓美丽与智慧并存,可见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子。探春在金陵十二钗里继元春之后,排名第四。曹雪芹对于元春是花了较少笔墨的,也就是说探春在十二钗里除了宝黛二人外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了。曹雪芹对于这个角色可谓是投入了很多心力,也寄托了太多的期望。面对贾府日益腐朽没落,探春兴利除弊,开源节流,其果敢干练不亚于王熙凤。正如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说:“大观园中惟一具有政治风度的女性是探春,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探春对抄检的反应是这一章笔墨最多的地方,而其他人的一笔带过也仅仅是更加鲜明地与探春形成对比,在写抄检大军来到探春院内时,唯有探春从容不迫,毫无畏惧惊慌,“秉烛开门而待”。对抄检冷言讥讽,针锋相对,“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能够在这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下人的只有探春!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正如她帮助二姐姐迎春辖制下人一样,与其他人相比,探春更具有一种侠义心肠。她比其他人更有远见,更懂得荣辱共存的道理。面对事情的发生,探春不是像其他人一样选择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而是她将自己置身其中,并试图改变,想要力挽狂澜。
而其他人诸如黛玉宝钗一辈,她们都只是冷眼旁观这一切,无心去改变。如果说她们是亲戚,或许仍然可以理解。但迎春惜春一辈,她们是实实在在的贾家的小姐,却永远都是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将自己排除在外。唯有探春,她目光深远而且敏锐,她对贾府的黑暗腐朽,危机四伏,洞见先机,怀有特别的敏感和深重的忧患,所以,在面对抄检时,她义正辞严地发出了警告和预言:“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声泪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虫生”的道理,这番真知灼见,是探春对这个家族的所有失望与愤怒。当狐假虎威的王善保
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欺探春是“庶出”,“不敢怎么着”时,上前戏弄地掀了探春衣襟,便立即遭到猛烈回击——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接着又是一顿痛快淋漓的大骂。这一掌是伸张正义的一掌,是大快人心的一掌!这是给那些压迫下层民众的统治阶级响亮的一个耳光!王善宝家的“心内没成算”,她戳到了探春的痛处——庶出身份,如此敏锐的探春又岂会不知这一点。她力图与生母赵姨娘划清界限,就是为了维护自己正经的主子小姐身份。庶出的身份是探春心内的一根刺,却并没有因此而向她的弟弟贾环那样自甘堕落,为向上攀升不择手段,她不卑不亢,处处不让于人,“很受太太的器重”。用她自己的话说,要自己是个男儿,早出去干一番事业去了。小厮兴儿在尤二姐处点评贾府三位未出阁的姑娘时,关于探春,他说:“三姑娘的诨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刺扎手。”的确,三小姐探春确是一朵美丽而又犀利的玫瑰花儿!
在规模如此宏大的抄检行动中,做出反抗的只有探春和晴雯。其他人内心也许有不满,却最终都是选择了逆来顺受,默默接受,服从了这种不合理的压制。探春与晴雯少有接触,一个是小姐主子,一个是奴才丫鬟,性格上也并未十分相似,却有一个大的共同点——刚烈,她们都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性。晴雯的刚烈性子,最终使自己于病中被逐出大观园;探春的刚烈,表现在她极力撇清与赵姨娘的关系,不愿与之同污,她的刚烈成就了自己最后的远嫁他乡。 探春与晴雯的反抗有着不同的意义,晴雯的反抗更多地表现为对自尊的维护,而探春的反抗除了对自尊的维护外,还有一种对贾府未来的忧患以及身为贾府子孙的责任感。此时的贾府已经在走向衰败的路上,矛盾丛生;就像是被笼罩在一片黑色的夜幕之下一样,沉闷,压抑,望不到光明,几乎让人窒息。她们的反抗,是黑暗里最为响亮的呐喊声,是一种控诉,一种呼吁!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
(2)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4)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爱玲.<红楼梦>对话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五:红楼梦之探春
《红楼梦》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贾探春,贾府三小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作者在书中给予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高度赞赏。她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 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本文从外貌、性格、才能、心理、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贾探春这一人物。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外貌 见之忘俗的神采
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二、贾探春的性格
贾府的女儿们因为得到贾母的疼爱,都在大观园中供养,却又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探春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没有惜春的孤僻,没有凤姐的贪婪,没有宝钗的圆润,和湘云一样具有男子性格,却不想湘云那么大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一) 聪明细致、考虑周全
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不仅凸显探春的勇于出头,又足见其心思之缜密,各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第五十七回中特从宝钗眼中写邢岫烟佩戴着探春赠予的碧玉珮。岫烟家道贫寒,又因为自身性格娴静拘谨,在贾府中并不受重视,在姐妹中也默默无闻。而此时的探春开始理家,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本该是忙到不可开交,却连佩饰这样一个细微末节的地方都注意到,难怪宝钗感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
(二) 严禁豁达、积极有为
第四十回“两宴大观园”,补写秋爽斋的陈设,实际上也是对探春性格的侧面诠释。她对丫鬟的管教很严格,所以她的丫鬟从没有过什么毛病。同样是庶出的女儿,探春却不同于迎春的懦弱不问世事,凡事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迎春房里的丫鬟媳妇们吵闹不休,她自己充耳不闻,反而是探春一到那里便问:“刚才谁在这里说话?倒像拌嘴似的。”继而三两句话辖制住了那生事的媳妇,又找来平儿施压,迅速的解决了迎春的烦难。芦雪庵联诗的时候,探春联了一句“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 ,这一
句也充分表现了她勇于出头的性格。
(三) 不图富贵、清新质朴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复杂多样的,探春自然也不例外。她既有着刚强激烈的一面,也有恬淡静仪的一面。王昆仑先生就评价探春“不庸俗、不纤细、无脂粉气” 。二十七回中写探春攒下几个月的零用钱,托宝玉买些玩意儿,明确指出要“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 。这一派质朴清新,才更显出探春的清丽不俗。
三、贾探春的才能
探春作为贾府中庶出的女儿,虽有尊重体面,地位却不高。如此,能得到王夫人的重用,在凤姐养病的时候暂替理家,探春的才能可见一般。
(一) 组织才能与诗才
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使众姊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是对每个人的才能、性格等方面最好的诠释,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探春,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的组织能力和追求风雅的心。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体现出她不让须眉的高志,好一个探丫头,不由得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当然,正如王昆仑先生所说,结社只不过“是探春具有组织才能的一点侧面表现而已”。
(二) 理家之才
王熙凤病了,探春的理家开始了,从腼腆的小姐变成严厉的管家人,皆因探春是因在其位,必谋其政。果然“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 探春在大观园里大刀阔斧的“改革”起来。首先是排难,是一个“大管家娘子”吴新登媳妇给她出了个难题。探春和贾环的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死了。他的身份是如此尴尬,贾府当赏多少银子呢?吴新登媳妇故意不说往例,不出主意,为难探春,结果是探春查明旧账,按照旧例,秉公办理,赏银二十两。既指斥了吴新登媳妇的胆敢故意刁难,也不避免生母赵姨娘的当面冲突。其次,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的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这两件事虽然涉及范围不宽,但已惊动了各方面,更引起凤姐和平儿的警惕,凤姐这样对平儿说:“??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之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
在凤姐有意退让的情况下,探春又提出了影响面比较大的节约和对大观园新的管理方案。第一件是把每个姑娘每月重支的头油脂粉费二两银子都免去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月银,另一件便是探春看了他家奴才赖大家花园的管理办法,引入了“承包大观园”。处于闺阁之中的女孩儿,能用她所学到的、想到的一切,来挽救这个看似兴盛,实际上正在倾倒的家。不管是不是有效,这份执着和用心,都让人感动。
四、贾探春的心理
探春曾经沉痛地对众人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 这种遗憾始终伴随着她的生命。
(一) 庶出带来的自卑
探春的出生是她的悲剧之一。探春是贾政之妾赵姨娘所生,在封建大家庭中,庶出是件很不光彩的事。这对于这个自视甚高的小姐,恐怕要算她“先天的不幸了”她从在娘胎里就被注定了和自己生身之母身份地位的矛盾。年纪越长,这种矛盾越觉明显。庶出在大家族是一个常见却又敏感的字眼,探春对于这一点也是相当在意的。探春是最要强的,她极力想隐藏这种低人一等的身份,她想逃避,偏偏几次三番的被生母提出来,因此她说:“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因此,探春庶出的身份让她处处要强,也处处自卑。
(二) 地位给予的尴尬
王熙凤也曾十分赞赏的说道:“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但即便探春如此努力,仍然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这自然和她庶出的身份有关系。作者借王熙凤之口说出探春在贾府的艰难地位,她向平儿说:“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抄捡到秋爽斋的时候,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连王熙凤都要陪着笑脸道歉,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的连探春身上都要搜一回,只因为她 “一个姑娘哪里就这样厉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她敢怎么着?” 于是探春毅然的飞起一掌,打在这个“狗仗人势”的奴才脸上。也间接打在那些摧残少女的上层统治者的脸上。这一回,本该夜深人静的大观园着实鸡飞狗跳了一夜。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探春有一番沉痛的论述:“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辛酸的眼泪和回天乏术的悲痛,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恐怕没人能理解吧。
(三) 生母带给的无奈
其实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首先是受到了封建论理教化的影响。在这个大家族中,探春和贾环是“主子”,生母赵姨娘是“奴才”,如此畸形扭曲的思想却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其次,探春对赵姨娘和贾环,甚至包括那位去世的舅舅赵国基,多有一些“怒其不争”的感情。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写探春因为赵姨娘和芳官厮打而动怒,气的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不禁要感慨,探春虽然把自己的生母看得透彻之极,却也愿意为她找出一些值得同情的理由,宁可说赵姨娘是耳朵软、没算计、受人调唆,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护短的心理,怎能说探春忘本了呢!
五、贾探春的结局
贾探春作为《红楼梦》中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她的结局值得推敲。
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里是这样表现探春的:“??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首判词,写得相当成功,而“千里东风一梦遥”便是措词含蓄而韵味悠长的佳句。它是探春远嫁,生人作死别的暗示。第二十二
回“制灯迷贾政悲谶语”,探春做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里再次提到清明和风筝的意象。在七十回里,抓阄填柳絮词,探春的“??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再次印证了探春的远嫁不归。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探春掷得花签上的“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抽得签中“瑶池仙品”“日边”等都意味着她将成为帝王之妻——王妃。这和“得贵婿”是一致的,贾府已是公侯之家,只有嫁入比公侯更高的门中,才可以称得上是“贵婿” 。而续书中的她只是嫁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能称得上“得贵婿’吗?
七十回中大家集体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只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凤凰历来都被比做王者之妃,这里也绝不会是闲笔。探春如果不是远嫁海外,就不会是断线的风筝,而特写凤凰风筝,正是暗示探春日后贵为王妃。因此,探春虽然是王妃,可她是远离故国在海外做了王妃。按传统的观念,这正是莫大的悲剧。探春纵有天高的本事,对自己的命运也是无能为力。
贾府四姐妹元、迎、探、惜四字通常被后人说成是“原应叹息”的意思,不论这是不是后人们的牵强附会,大观园中的姊妹都难逃凄凉的悲剧命运,这是《红楼梦》所欲表现的要点,我们的三小姐探春既然身在红楼,那她的命运也只是悲剧中的一去罢了。“探”春者,叹春一去不重来也。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