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评价甲午海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5:33:58 体裁作文
篇一:宗泽亚:甲午战争取胜激发日本人国家自信
宗泽亚:甲午战争取胜激发日本人国家自信 腾讯文化 杨超
[摘要]宗泽亚说,“日清战争”激发起日本国民对明治维新国家的信心。“日清战争”之前,日本人并不清楚国家发展的方向,也不清楚明治维新的理念。但日本打赢“日清战争”后使国民对改革充满了信心。
画笔下的清日战争(图片来源于网络)
采写 杨超
嘉宾简介:宗泽亚,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旅日学者,专注于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著有《清日战争》、《明治维新的国度等书》。 2012年,宗泽亚出版了《清日战争》,书名来自日本对甲午战争的称呼,宗泽亚在这本书中,依靠日本史料,解读了甲午战争中清日双方的胜败原因,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书名,宗泽亚遭到网友的质疑,比如他称清朝清国而非中国。 当然,一场战争的胜败绝不仅因为战场上的表现,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因此宗泽亚萌生了再写一本书的想法,以回答日本为什么能够打败实力占优的清朝。
2014年,宗泽亚推出新作《明治维新的国度》,试图从明治维新的角度,以图文的方式回答日本为什么能够战胜清朝。
尽管明治维新常常被拿来与戊戌变法比较,但二者显然有很大不同,不论是变法展开的背景,还是推动变法的维新志士。比如,明治维新时,日本天皇大权旁落,而中国的皇权从未假手他人,慈禧和光绪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又比如,日本的维新志士多受“兰学”影响,对西方文化亦有较深了解,福泽谕吉提出了“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平等观,而康有为还在纠结于用“化学阉割”的方式改造黑人。
除了这些显性区别,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般落后,不少日本人至今依然认为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远非黑暗落后所能形容的,这与中国判若云泥,从这样的时代背景出发,我们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治维新能够成功了。
宗泽亚旅日二十余年,深受日本文化浸润,行为作风颇有日本人风范:简朴、刻板,访谈结束后向他致谢,他起身,站直,握手,鞠躬,一气呵成。
以下为腾讯文化对话宗泽亚正文:
天皇也是日本国民的一员
腾讯文化:您写《明治维新的国度》由头是什么?
宗泽亚:我写《明治维新的国度》这本书,是要给看了《清日战争》的读者一个基于明治维新角度的答复。《清日战争》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甲午战争的过程,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大多数人提出为什么日本能打败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占优的大清国。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有更多理由去探讨“为什么”的问题,要给看了《清日战争》的读者一个答复。从明治维新的角度来解释甲午战争,这也是这本书的写作起点。
腾讯文化:您在书中提到,日本最初民众只有藩国意识而无国家意识,其后明治政府通过树立天皇的权威,逐步使民众建立起国民意识,对比中国,一直是皇权独断,但为何皇权之下只有臣民?
宗泽亚:日本有天皇的皇权,清国有大清国的皇权,但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皇权性质发生了变化,日本的皇权建立在国民基础上,即天皇也是国民的一员。而大清国的皇权承载的是天子和地子之间的差别,百姓只能俯首称臣、甘做草民。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民意识从天皇这个角度建立起来。
腾讯文化:日本在建立国民意识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独特的方式?
宗泽亚:日本国民意识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国家一号召大家就是国民了,日本是通过国家的整体政策、措施,逐渐让人民意识到自己成为国家主人了,之后才慢慢延伸到现代的国家、人民层面。
作为国民天皇必须响应国家号召
腾讯文化:明治天皇在甲午战前反对和清国开战,但战争开始后又亲临广岛大本营督导整个战争,这和光绪帝在甲午战争中的战和不定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两国君主表现迥异的原因何在?
宗泽亚:天皇对日本而言是国家的象征,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家最初树立天皇权威时,就是希望将他塑造成为国家的根干,这也是推倒幕府的一个重要因素。维新志士在后来制定宪法时,将天皇定义为国家的象征,天皇要服从国家,他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日本的国家政策方针要怎么制定,这由日本的内阁中央来制定,天皇也需要服从内阁制定的决策。
天皇从个人角度来说反对与清国开战,但这只能代表睦仁天皇的个人观点。作为明治天皇,他所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很多日本研究者在研究中提出了睦仁天皇和明治天皇的概念,即睦仁天皇只代表天皇本身的意见,明治天皇则代表国家的意志。因此睦仁天皇站在个人角度反对与清朝的战争,但一旦战争爆发,国家决定与清朝开战,他作为明治大帝,必须服从国家的号召,去参与甚至是指挥这场战争。
腾讯文化:您在书里提到一个细节,日本内阁曾规定,如果天皇没有事先要求参加御前会议,不得中途参与,之后形成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为什么天皇甘愿接受这个规定?
宗泽亚:这个过程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甲午战前,明治天皇已经到了壮年时期,从内心来说他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君主,能够像中国的皇帝那样领导一个国家,也就是常说的“万人之上”。但实际上,明治国家成立之时,维新志士已经对皇权和内阁的权力进行划分,伊藤博文等人在皇权问题上作出规定,即你刚才所讲,天皇要参加御前会议必须事先知会,不能突然要求参加,否则会对内阁的决策造成干扰。
日本的维新志士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意识阻止天皇获得更大地权力,将决策权交给内阁。
腾讯文化:这和日本长期以来天皇就没有实权的传统有没有关系?毕竟在幕府时代,天皇就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
宗泽亚:我认为存在一定的延续关系,在日本历史上,天皇长期被架空,天皇家族长期处于深宫之中。明治维新前,权力由幕府将军掌握,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的目的也很明确,即将天皇树立成为国家的根干,以此形成对国民的号召力,将各派凝聚到一起;另一方面又只给天皇以象征性的地位,而不是赋予他更多实权,尽管宪法规定了天皇拥有诸多权力,但多是虚权,真正的权力还是掌握在内阁手中。
甲午战争取胜激发了日本人的国家自信
腾讯文化:明治政府时期,日本屡次对外战争对日本现代国民性的形成起到了何种作用,您怎么评价?
宗泽亚:我在写完《清日战争》和《明治维新的国度》以后,有这样一种感觉,即“日清战争”激发起日本国民对明治维新国家的信心。“日清战争”之前,日本人对改造国家没有信心,他们并不清楚国家发展的方向,需要怎么改,国民
也是刚刚由藩国民整合到一起,他们并不知道明治国家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也不清楚明治维新的理念,未来会怎么样。
但日本打赢了“日清战争”,战争的结果使国民对改革充满了信心。
“日清战争”之外,日俄战争对日本国民信心的塑造也有很大作用,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电视剧讲述日俄战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日本通过日俄战争树立了国民对大和民族的信心。如果说,甲午战争激发了对明治国家的信心,那么日俄战争就激发了对大和民族的信心,这是一个巨大的跃进。
日俄战争之后的“北清战争”(即义和团事件),则进一步增强了日本的国民自信。日本在义和团事件中,派出军队是最多的,展现了自身在列强中地位。日本出兵之前,义和团和清军攻打使馆区,英国等国电告日本出兵,但日本以日俄战争之后兴起的“黄祸论”为借口,拖延出兵,西方国家只得一再请求,似乎“黄祸论”根本不存在,日本也由此获得了出兵的理由,随后派出了八千人的军队到中国。
义和团战争中,日本表面看起来是进行了一次军事行动,但在世界上展现了日本作为列强的地位,日俄战争之后,西方国家重新依赖日本,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腾讯文化: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假设甲午战争中日本输了,会对日本造成怎样的影响?
宗泽亚:我也曾经考虑过这种假设,假如日本战败,那么清朝必将镇压日本人,乃至屠杀日本人,如同清军在甲午战争中虐待日本战俘一样。因为清国史上就有屠城文化的传承。
“兰学”源于荷兰对日交往比较平等
腾讯文化:江户时代,日本闭关锁国,但为何单独同荷兰交往,并在日本国内开展带有洋夷色彩的“兰学”教育?
篇二:日本人现在如何看甲午战争
日本人现在如何看甲午战争
1.日本的学校教育
日本的教育分两种层次,一种为高中以下的教育,通称为"学校教育",使用国家检定的教科书,历史观受政府立场的左右;另一种为大学以上的教育可称为自由教育,没有一定的教科书,也没有任何人能干涉教师的所信与教学内容。
在后者,关于甲午、日俄战争可能有多种讲法,各会有其偏重。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至少有9成以上的教师会称之为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战争。这是因为战后的历史学界曾从马克思主义史观出发,虽经几番演变,进步史观仍占据着历史学的主流。
而学校教育则有所不同。其基调虽然是"和平教育",但通过对教科书的"检定",国家的公式见解和立场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其中。主要倾向为维护国家利益,培养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为此,如何去回避对日本近代国家的批判,宣扬其光明,进步的一面就成了教科书检定的焦点。
有关近代战争的认识,日本政府有意回避侵略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前因后果的一贯行为的解释,试图把其分割开来,美化其中的一部分(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或者强调各次战争之间的非连续性(如回避'15年战争'的说法)、偶发性(如卢沟桥事变)、外因性等(如珍珠湾奇袭)。
对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美化起源于战前的"皇国史观"教育。战后这种军国主义观点虽被否定,但二战后的军事审判和战争责任的追究并没有上溯到这两次战争,所以大多数日本人虽然对近代的帝国主义侵略作过反省,但总是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划为例外。而日本政府也有意利用这个死角来美化近代,以维护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
这样关于甲午,日俄战争就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解释。大学的教育主要指出此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染指亚洲的侵略企图,而学校的教科书则多在宣传此战争在日本国民的自尊心向上,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
产业基础的巩固和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等面的积极上进作用。由于这种对侵略战争美化的国家见解也并不一定能为受过大学教育的担当者(教谕)所接受,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几乎都结束于江户,并不涉及近代。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只需要背下那几个黑体的单词和主要事件年表即可,不需要去思考,谈论什么战争的性质。而入学考试的试卷也会尽量避开这段敏感的历史,以防去惹生是非。
2.三种支离破碎的战争认识
这种由国家检定课本所带来的教育结果,是三种支离破碎的战争认识。可以说其代表了几乎全体日本人最大公約数的战争观。
其一是"悲惨的战争观",也是政府推奖的"和平教育"的产物。受过学校教育的几乎所有的日本年轻人都会说"战争是一种罪恶","绝对再不能重演战争的悲剧"。此观点从表面看无懈可击,当然日本人也以会引此为自豪。可从教科书内容上可发现,此种悲惨的认识不过是来自于自己国家在战争中的"被害"体验。题材也千篇一律,如広島?長崎的原子弹爆炸体验,沖縄戦的悲惨事实,或1945年3月美军对東京的地毯轰炸等。每年的8月15日败战(国家报道都称之为"终战",`以遮掩失败的耻辱)纪念的这天,日本首相总要到广岛等被害地去悼念战争的牺牲者,提起310万这个数字。无疑,这只是自国民的死亡统计,至于侵略国的加害责任和给他国民造成的死亡,给他国民带来的悲惨,日本的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也并不大关心。接受了这种和平
教育后走出高中的毕业生们普遍认为︰战争不可能存在"正义"之说,不管是加害或被害者。只要动武那就是一种罪恶。这就是日本国家"和平教育"的结果。当然,由于悲惨的战争认识仅来自于自己的被害体验,所以大多数人意识中的"悲惨的战争"也仅限于对美作战的太平洋战争(1941-
45),因为310万自国民的死者,大都是出于这一段时间。对他们来说,9.18事变,抗日战争并不是什么谈论悲惨的主题。
其二是"値得自豪,驕傲的戦争观"。日本的大多数民众,一面在宣传某些战争的悲惨,一面又对某些战争的胜利而感到自豪,这就是对甲午、日俄战争的认识。因为在这两个战争中,日本打的是胜仗。一个打败了大清帝国,改变了东亚几千年来的华夷秩序,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的霸主;另一仗打败了具有世界最强陆军的俄国,使日本在战后能跻身于列强之行列。这时对他们来说,自豪,骄傲完全掩盖了战争的悲惨。并且从得失的对比上,日本人也很难意识到什么叫悲惨。甲午战争中日军付出的代价不过为战斗死亡者1500人(死亡总数约一万人中的8.5成为病死),却得到了相当于三年国家预算的战争赔款可新领土台湾;而在已愈百年的日俄战争的记忆中,作为大国的荣光,地位也足以能覆盖住"10万英灵"骨寒。今天,并没有人会把在203高地屠杀了五万将兵的拙将乃木希典称为杀人的刽子手。此时此刻,本应该成为悲惨记忆的战争,却成为了日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当然这种支离破碎的战争认识并
不都是教科书的产物,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学校以外的场所。如媒体的宣传,报导和各种文艺作品,电视剧本的故事情节中。可谓是一种民众史观,娱乐史观却又代表了当代日本人对甲午、日俄战争认识的主流。
其三我称其为"不自觉,不知道的战争史观",指的是近代日本对琉球王国的兼并。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消灭了一个有几百年历史和国际交往的主权国家。可是日本的教科书却称其为"琉球处分"。"处分"之语意在与把这场国际间的纷争小化为家庭间的口角,结果由家父长出面"处分"了某一肇事的弟兄。现在"琉球处分"作为高考必知的最重要单词之一,以黑体字形式出现于所有教科书中。"处分"这词语并不是谁人的捏造,最早出现于日本合并琉球时的政府外交文档中。当时不过是一种为蒙骗世界舆论的外交手段。将这种外交词令不加解释地搬入教科书中又赋予其重要地位的,可称是教科书检定者的"杰作"。事到如今,除了一部分琉球本土人外,已不会再有人把琉球的悲剧看作为战争,也绝不容许任何人对此"固有领土"问题插手、置喙,甚至包括那些至今已所剩寥寥无几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
3.无构造史观
以上三种支离破碎,自相矛盾的战争认识,我统称其为"无构造史观"。是受到政府管制的学校教育的必然结果。日本的教育主管部门并不是无知,而是有意地避开对侵略战争的历史构造进行分析,因为这样分析的结果会形成一个侵
篇三:鞭辟入里 从甲午战争分析日本人性格
鞭辟入里 从甲午战争分析日本人性格
2014年07月23日 10:55 观察者网 收藏本文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年5月25日解放军艺术学院召开的“甲午战争与强军文化”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主要内容发表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1895年的“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对后来的远东政治影响是深远的。甲午战争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从技术和细节比较中孤立地研究这场战争,而应将这场战争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大历史中来考虑,因为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日本,更有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因此,我们只有将这场战争及其后果放到大历史,即甲午战争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中,加以辩证总结,我们才能得到较为科学和正确的结论。
资料图:为了过60大寿,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当年,她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图为宫中的慈禧。 一
研究甲午战争,就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甲午海战日本是赢了还是败了呢?就事论事地孤立看,日本当然是赢了;但把它放在大历史中看,日本又败了,因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失败了。我们看,在太平洋战争失败前日本在甲午战争时所具有的所有优势要素
不仅不变甚至还更为强化,同样的优势使日本在1895年打败了中国、1905年又打败了俄国,而到1945年却为中国联合美国和苏联所打败。
这是为什么呢?中国有个说法叫“过错”,有很多事过了就错。中国和西方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有所不同:西方是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中国人则认为正确与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节度,有些正确的事,若做过了,也就错了。所以中国人叫“记大过”,不叫“记大错”。会开车的人栽在高速路上,会游泳的人栽在水里,会讲演的栽在电视上,会打拳的栽在拳头上。谁见过盲人被车撞了的?实际上,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很节制,轻易不出手,这样的人最后往往都很成功。由此也可以说,人的缺点就是优点的过度使用,而制节中的优点才是优点。我们常讲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很有道理的。如从这个视角看,19世纪末日本当时的许多“优点”,若放到大历史中看却在后来变成了导致日本失败的缺点了。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祭黄帝陵》一文中说:“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这句话讲的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特点。我理解,意思是琉球和台湾若不保的话,那么“三韩”即朝鲜半岛就完了;继而引申:半岛不存,中国危矣。从1644年李自成失败说明,谁控制了中国东北,谁也就扼住中国的咽喉。1644年李自成轻视了山海关清军的力量,失去了山海关,也就失去了中原政权。历史上只要东北乱,接着就是中原王朝的分裂或更迭。到清时,近海问题成了大陆问题的延伸,甲午海战日本的胜利说明:谁控制黄海,谁就能控制朝鲜半岛;谁控制朝鲜半岛,谁就控制了中国东北;而控制了中国东北,则基本控制了中国中原政治。黄海动,则中国动。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说,黄海动则亚洲动。日本军事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看得明白,他说:“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在东北亚大陆说话的话语权。”由此而论,黄海乃至东海主导权的归属,决定着东亚乃至亚洲的归属。今天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日本,与19世纪末甲午年的情形相似,两国最终还是要在或黄海或东海这个地方见招的。在19世纪末的那次较量中,日本赢了中国,不久还赢了沙俄。这是日本在1895年打败中国的地缘政治原因。同样的道理,21世纪日本若要步甲午后尘,在东北亚,必然还要与中俄冲突;在太平洋还要与美国冲突。
资料图:1873年,日本首次发布征兵令,兵役制度成为强大国家军队的支柱。图为1890年,陆海军演习
图。
但是,日本一旦挑战中国,仅从地缘政治上看,就是一场不可能调和且日本不可能最终胜利的战争。
大家从欧洲地图可以看出,大陆版图与其周边岛国存在具有反向排斥的性质:只要大陆版图是完整的,这时的岛国就是边缘化的;反之,只要大陆版图是破碎的,岛国就会被大陆破碎国家簇拥为地区的中心。这不是一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力学问题。英国是岛国,英国在欧洲继而世界的主导权是以欧洲大陆板块破碎来维持的。欧洲破碎,英国才有可能在连横合纵中纵横捭阖,用“均势”的方法操纵欧洲:法国崛起,英国就扶持德国;德国崛起,再扶持法国;德法联合,英国就和俄国联手。总而言之,只要欧洲破碎,英国就是欧洲的中心。
日本也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自己在亚洲的主导权一定要以中国破碎为前提;如果中国是统一的,那日本在亚洲地缘政治上的地位也必然是边缘的。明乎此,就明白了自甲午战争后,为什么日本一直都在肢解中国:跟清兵入关不一样,日本侵入中国以后,并没有全盘占领中国,而是把中国分割成好几块,这样有利于构建它在整个亚洲的主导权。
日本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天大目标的牵引下发动了甲午战争,但由于这样的即肢解中国大版图的目标和工作量如此庞大以至仅靠日本无法实现而日本却硬要一味蛮干,其结果必然是在赢得首场战役的同时,日本就不得不面对必将输掉整个战争结局。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资料图:日本海军旗舰松岛。
二
1.我们知道,与当时的中国相比,日本以制海权见长,但海权控制的不仅仅是一串岛链,而是沿这串岛链拉出的圆周半径,岛链线越长,需要巩固这些战果的作战半径面就越大。如果你不能控制圆周半径内的对手,那你最终就不能消化其中的战果。甲午海战之后,日本最大的战略败笔就是占领台湾,因为这意味着日本的国防线被拉到它能力可承受的极限之外。我们看,占领台湾,意味日本还要控制以台湾为圆心的半径范围:它东至北马里亚纳群岛,西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南至菲律宾等南海国家。占领中国,当时日本有些力量但已力不从心,但占领北马里亚纳和菲律宾,日本就要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国家英国继而美国作战。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同时打败中国和美国(当然还有俄国),日本绝搞不定台湾;而要想同时打败中国和美国,对日本来说根本不可能。日本就是这样被甲午战争的胜利诱入一个无解的战略悖论之中,而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败,就是由这个悖论导出的必然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1945年日本惨败的种因预埋于1895年的日本甲午胜利。
2.但这还只是日本毁灭的地缘政治原因。导致日本毁灭还有认识论偏差及由此导致的制度偏差的原因。
1895年甲午对华战争和1905年对俄战争的胜利都是日本在打不动的时候及时谈判停战并获得相对利益——如果陷入持久战,日本未必能赢。这说明这时的日本军人是讲政治、懂政治的,知道适可而止。
1942年10月,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中分析说:“因为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日本也是如此。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日本的进攻能力与防御能力始终是捆绑在一起的:一旦失去攻势或进攻失败,那就是全局性的失败。正因此,日本军事理论始终保持强烈的进攻意识——这也是当时日本军事思想优于中国和俄国并因此取得成功的地方。但凡事过了就错。两场战争的胜利大大骄纵了日本并百倍地固化了其进攻优先的意识。加上两场战争的胜利更使日本人开始目空一切,从自信转为自大,原来受政治节制的军事优先观念变为排斥政治的单纯军事主义的观念,认为只有仗打得赢,其他一切都好说——这与我们今天一些人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都好说的认识很相似。
资料图:日本“高千穗”舰上水兵。
刀子一旦失去节制,如果它还锋利的话,其结果是可怕的。日本1883年创立陆军大学校,对华对俄两次战争胜利后陆军大学的学员基本上都滋长了轻战略重战术的学风。战略是要有哲学指导的,其要义在于合理的节制,其最终目标是有方向的和平。1905年之后,日本陆军大学的学员已不懂什么叫节制与和平,他们都钻到战役学层面并因此日益失去了全局观,以至在太平洋战争前期及此之前日本在战役上基本没有大输——这一连串的胜利却埋藏了很快就要出现的战略上的惨败。
今回头总结,这是因为不知节制的观念和优秀的战役指挥使日本胜利来得过于容易以至使其战线拉得过长。其对日本国运衰落的重要节点就是东条英机上台。东条英机身上集中了由陆军大学优点过度强化而产生的表现为单纯军事主义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缺点。20世纪20年代,日本少壮派军人对政治人物尤其是主张和平节制的政治人物的一系列刺杀活动导
篇四:甲午海战日本为什么赢
甲午海战日本为什么赢:天命该清灭亡?(1)
2012-07-10 文史参考
二十年前,一部电视剧《北洋水师》让很多观众熟悉了1894年黄海海面上弥漫的硝烟;二十年后的今天,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挟裹惨烈战史再现银幕--两部影视作品讲述同一段历史,导演和编剧也是同一人--冯小宁。在这位拍过《红河谷》、《举起手来》、《紫日》等一系列战争影片的导演看来,甲午之战,双方的胜负之道何在?历史遗留的问题何在? 体制·民主打垮了腐败
文史参考:二十年时间,两次拍摄关于甲午之战的影视作品,你看待这场战争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冯小宁:在拍《北洋水师》那个年代我研究史料,就很清楚地知道:甲午之败是必然的。从战略高度来讲,其实李鸿章和洋务运动的这些大臣们,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海权”的重要。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挨打,敌人都来自海上。发展海军的急迫性,就连慈禧太后也意识到了,所以她同意花重金买洋人的军舰,建立清朝自己的现代化海军。这个架子已经搭起来了,而且拥有了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实力,为什么甲午年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应该说,清王朝输在腐败的体制上,输在没有与时俱进。战略方向虽然对路,可发展海军是需要长期坚持推进的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
文史参考:对,关于晚清的体制腐败导致落后挨打,史学界多有论述。北洋舰队军费匮乏、装备落后,在和日本开战之前,就有很多细节预示了落败的命运,可根本原因还在体制上。 冯小宁:因为晚清的体制就是独裁,慈禧太后一个人说了算,下面的大臣无论你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得围着慈禧转。李鸿章是重视海军,希望推进改革,可是碰上慈禧要修颐和园,他能不同意吗?李鸿章要维持自己在朝廷的势力,必须要拉拢太后,要拍马屁。就算不是李鸿章,换了任何一个人在这种体制下,都得去挪用海军军费。相反,如果是在一个民主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下,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衡,就有可能避免少数人的专制之祸。 文史参考: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中国为什么输”,更需要思考“日本为什么赢”。
冯小宁: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变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无论天皇掌握多少权力,都还有立宪体制来形成制约。所以说,当国家命运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时,这个国家是不可能同世界列强相抗衡的。还有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决心很强大,清朝备战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对日本人心理的判断失误,认为日本只是跟我们叫板,不敢真打--其实他们早就准备好开战了。 文史参考:现在有研究表明,在战前,日本海军的信心也不是很足。
冯小宁:是的,日本人在打仗之前也在盘算,万一打败了怎么办。我在电影里也讲到了,日本人说我们已经做好战败的准备,大不了就是退守本土,承受清朝的强大报复。实在顶不住的话,天皇甚至准备退到北海道,这个战争预案是有的,最后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反而大获全胜。对日本来说,他就是赌,你以为我不敢打,我偏要狠狠地打。李鸿章的观念就是日本人会收敛,可以通过美、英、俄列强来给日本施压,因为列强都要维护远东利益。错了,甲午战争的教训就是,退让将导致更大的牺牲。甲午之战造成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终于走上全面的军国主义道路,直到二战,我们用三千五百万人的生命保卫国土,这个教训不可以随便忘掉。
细节·运气偏爱日本人
文史参考:我们从技战术细节来探讨一下甲午战争,在你看来,武器装备的差距,对胜负的影响有多大?
冯小宁:这个影响很大,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火炮数量、射速和炮弹质量,都落后于日本很多。应该说双方参战官兵都非常英勇,作为军人来说都尽职尽责了,那么战场上的胜负就在毫厘之间,偏偏我们的“毫厘”差距太多。
文史参考:其实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的防护能力很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火力的不足。 冯小宁:李鸿章当年买这两艘世界上第一流的战舰是对的,日军发射的炮弹近千发击中这两艘军舰,居然无一发穿透装甲。不过其他几艘被击沉的舰就不用提了,木质结构太多,这种东西两发燃烧弹打上去,自己就烧没了。
文史参考:交战双方的阵形排列也有问题。
冯小宁:日本的布阵确实优于清军,他们分成两个队打游击,等于把自己分成两个人打仗,充分发挥了日本战舰快速机动的优势,造成北洋舰队腹背受敌。你看吉野带着秋津洲,浪速
带着高千穗,这四艘军舰总是集中火力打击北洋舰队的某一条船,实际上就是中国兵法理论中讲的,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打法。
而北洋舰队排出了雁行阵,一艘强舰带一艘弱舰,平行冲击。这个布阵思路本身没错,世界海战史上曾经多次成功过,问题在于舰速--我们的主力舰在正中间,速度很快,两翼的弱舰却是低速舰,往前一冲就成了人字形,原来设想的主力舰和弱舰互相掩护的作用没有了,导致日本人首先就用他们最强的舰包围歼灭我方弱舰。
文史参考:但是在战场上,总有很多偶然因素在发挥作用,甲午年清日双方的运气怎么样? 冯小宁:装备和战术都是前提,再往下发展,我认为只能说是“天命”了。比如当年没有无线电,只有信号旗这一种联系方式,偏偏刚开战北洋舰队指挥舰定远的信号旗就被打掉了,整个舰队失去统一指挥,五个小时就是乱打一气,没有情报了。
打到后来其实还有几次机会,一度有三艘日本弱舰落在主力舰后头,掉进清军阵中。这三艘日本弱舰,比睿和赤城都是早年的老式军舰,西京丸干脆就是个商船改装的,几百吨的排水量,哪怕撞一下都沉了。双方距离最近时候也就一百多米,来远号上的官兵已经拿着步枪准备跳上敌船俘虏对方了,这么近的距离居然没有击沉日舰,很可惜。
文史参考:这是机会把握的问题,还是战斗灵活性的问题?
冯小宁:清军的主动性差,结果就很倒霉。最后西京丸已经没有炮弹了,就一个空船停在海面上,这时候北洋舰队的鱼雷艇靠近它,连发三颗鱼雷,居然一发都没有命中。拍电影时候我们考证过,当时鱼雷发射管在艇身一侧,要横着射击,海浪中艇身倾斜角度过大,导致鱼雷入水过深,从日本船底下过去了。看到这里你能不扼腕长叹吗?我说这就是命,天命该清朝灭亡。
反思·国民心态不团结
文史参考:甲午战争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日本获得了清政府割让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还有大笔战争赔款。清朝国库空虚,政局动荡,才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直到民国替代了清王朝。而日本人从此坚信,发展军事可以强国--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在大洋彼岸引起一场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冯小宁:所以我们治病要治根,从甲午战争这个病历上看,我们的民族病根在哪里?我在影片里讲到,在和日本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居然只有李鸿章的淮军在参与,中国南方大量的部队和军事装备,甚至还有十几艘军舰都没有参战。皇帝下了几道诏书叫他们帮忙把日本打回去,居然没人动,完全不听中央调令。一个国家如此腐败,军令如此无效,至少一半军事力量没动,国家居然就投降了,这算怎么回事!
文史参考:历朝历代,割据一方的军阀通常都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只求保全自身实力。
冯小宁:是的,这就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这次在电影海报上,我就写了几个大字:“退让丧权,腐败亡国。”二十年前在《北洋水师》里我就提出问题:我们每一个国民,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如果中国人真的团结起来,把国家的主权当作自己的利益,如果日本、菲律宾、越南这些周边国家都意识到中国人的团结,他们还敢挑衅吗?近代到现在,中国的海权一直在遭受侵犯,正是因为周边国家准确判定了中国民众的不团结心态。
文史参考:这是你试图用电影让国民反思的问题?
冯小宁:对,我们不应该为甲午战争自责和反思吗?有人说冯小宁你一个导演能干什么?我尽我的匹夫之责,我拍了很多抗日题材的作品,越拍我越觉得,我们要向日本这个民族学习--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日本的民族凝聚力,就体现在每个人自觉地站到民族利益一边,注意是自觉,不是被迫的。中国国歌里唱的是“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是人家屠刀杀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才奋起反抗,但是日本呢?
篇五:甲午战争,日本其实也输得很惨
甲午战争,日本其实也输得很惨
作者:义勇川军
甲午战争,日本其实也输得很惨
1894年的7月25日,是日清甲午战争爆发之日。当今中国和日本又经常重出现甲午战争前相似的紧张局势,两国的军政当局和体制内外的国运思想者们能否及时反省这场战争?如何将这场对两国和世界命运影响深远的战争反省到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无疑是一桩现实意义重大的紧要事情。本文是笔者的一个反省,希望能及时激发出足以避免历史覆辙的思考和探讨。
侥幸进入同治中兴的清帝国,由于在突如其来的甲午战争中败战败和而迅速灭亡,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史实。这段历史,被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国耻。对国耻有国耻之心,无疑是件好事,因为知耻近乎勇,而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仅仅是有国耻之心是不够的,因为仅有耻辱感,并不等于“知耻”。就笔者的有限观察,这一百多年来国人对于甲午战争的认识实际上停留在非常浮浅层面。不论是对当时的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朝鲜的认识,还是对当时整个国际形势的认识,都浮浅得离奇而危险。
比如,绝大多数因政治内向性格而喜欢自责甚至到了自残地步的中国历史学者和国民,至今都严重忽视着一个基本史实:朝鲜李氏王国也是甲午战争的严重受害国。其实只需提一点,读者就不难明白甲午战争对朝鲜国的深重影响:今日朝鲜半岛之所以仍然被肢解成为两个国家,之所以仍然在为朝鲜半岛未能统一而苦闷折腾,实际上便是肇始于甲午战争的惨败,或者说是甲午惨败的后遗症。
但本文将要探讨的,还不是当时同受日军侵略之苦的朝鲜,而是被几乎所有中国人和日本人视为甲午战争大赢家的当时中朝两国之敌国日本。笔者所要强调的是,被几乎所有中国人认为是大赢家的日本,其实也是甲午战争的输家。
没错,日本也是甲午战争的输家,并且输得很惨!本文所要论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这是一个基于大历史和大战略的结论。
日本明治君臣,通过甲午战争的战略偷袭,击败大清帝国中兴名臣李鸿章用数十年时间精心打造出来的新式淮系陆军和高度现代化的北洋海军,以及前些年仍被中国大陆炒作为神勇的曾国藩嫡传湘军,一举从貌似强大的满清朝廷最权势外交家笔下攫取了大清帝国多达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还割占了台湾,并实际上实现了对朝鲜的殖民占领。这笔巨款和两处领土割占,使日本二战的所有赔款显得微不足道——这很可能是毛泽东为什么会放弃其中对华赔款部分的原因之一。
日本方面在甲午战争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怎么可能被认定为一场惨败呢?
的确,这些个战争果实,从中国人以外的角度,特别是日本人的角度讲,不论在东北亚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上,无疑都是非常荣光的。它向日本、清朝、朝鲜和全世界昭示了当时明治君臣那一代军政雄才的非常武功和历史成就。不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很耀眼的。与战争另外两方可耻的失败方的军政领袖相比,尤其突出。
但是,这种比较仅仅是相对于清王朝的慈禧、光绪、李鸿章、翁同和等执迷宫廷权术和窝里斗的满清昏庸,以及同样昏庸无能并且更加弱小的朝鲜李氏王朝而言的。这种似乎不乏国际性的视角,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在日本海周围的东北亚一隅坐井观天的结论而已。当我们用相关全球大历史、大战略的视野来反思这场战争,就会目瞪口呆地发现,日本实际上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代价,并且至今还在被迫咀嚼当时战略错误的苦果——
英美双簧,帮助日本打败清军,诱迫清廷放弃抗战和割地赔款,诱骗日本唾手可得的入主北京和登陆中国大陆机会一去不复返
蕞尔小国之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仅用一年多时间,以从战略上意义上讲非常小的代价,就把堂堂大清帝国最趾高气昂的中兴名臣所部海陆雄师打得溃不成军,缴械投降,并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这个庞大帝国最权势的皇太后精心筹办的国际性的万寿大典盛会上公然敲诈了巨额的财富和富饶的土地,与大清帝国的母子君臣、满朝文武和爱国志士们的奇耻大辱相反,这无疑是崇尚武士道的日本国非常荣光的历史。
但是,这仅仅是从一次短暂战争直接得失的角度去评价国际战争的大历史成败和大战略得失。当我们把视野放宽到近现代及当代历史长河的大历史视野和全球范围的大战略视野,则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1894年,大清帝国的母子君臣忙着为慈禧太后的60大寿筹备万寿庆典之际,英美精心帮助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为确保日本取胜,英美合谋演戏,欺骗清方。
当时,美国方面在日本大本营指导侵华战争的秘密活动,相关史料被日美双方至今高度保密着,但极敏锐的史学者仍能透过日方在这次战后高度感谢美方帮助等蛛丝马迹,嗅出其中的阴谋。而英国人诱骗清方的史实,则是很明显的了。
英方首先在开战之前通过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新约》对日本侵略清朝进行鼓励,为日本侵华扫除可能遭英国海军截击的战略担忧。接着,英方又假意冒险派商船帮李鸿章运兵,结果运兵船被日舰拦截击沉。当李鸿章们窃喜不已,以为英国会因此对日本用兵时,英方却判定日方合法,由清方赔偿英方损失,让清方的战略指望突然落空,陷入茫然和狼狈。英国人还精心制造了被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家们严重忽视的“叶志超骗局”。向李鸿章谎称在丰岛陆战中狼狈败逃的叶志超以寡敌众,取得重大战果,成功突围,与平壤方面清军主力部队会师。结果李鸿章迫不及待地推荐胆小无能的亲信叶志超成为各路清军统帅,并得到同样急于挽回丰岛海战失利的慈禧和光绪的草率任命,直接酿成平壤惨败。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日本人评价甲午海战)当日本在威海聚歼北洋舰队,取得辽东半岛军事胜局后,英国把诱骗日清的接力棒传给了美国方面。美国当局让在战前以亲日著称的前国务卿科士达出面,以清方全权议和大臣李鸿章顾问的身份,同时诱骗日清两国,窃取战略利益。
美国人诱骗明治君臣的手段,超过了近现代史上绝大多数中国智者的智商——其中包括至今被不少国人盲目崇拜的梁启超,狡猾得惊人:帮助日方逼满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让日方得到超乎想象的好处,并为这种惊喜付出致命的战略损失。
由于美方的精心策划和悉心帮助,日本得到了梦想不到的巨额赔偿,一夜之间得到前所未有的富足感。但是,这2.3亿两白银和割占台湾岛的巨大诱惑,却使明治君臣实际上与其唾手可得的更大战略利益擦肩而过。
要知道,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了辽东半岛,并控制了大半个胶东半岛,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北京的战略包围。日方不仅缴获了清朝陆军方面的大量最精良装备,还通过丰岛、黄海、威海海战,聚歼和俘获了北洋海军的所有战舰,形成对清方海军的绝对优势,可以轻易横行于中国各处海疆,快速进行战略运兵和后勤运输。
而此时的北京周边,当时清军中装备最精锐的北洋陆军已溃不成军,一触即溃的湘军也惊魂未定,舍不得离开颐和园的慈禧太后还在继续搞生日庆典,光绪皇帝和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士心、民心愤怒之极,官军民斗志大失。日军甚至已经只需发动一次比平壤战役小的战役,就足以推翻满清王朝。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对日方入主北京的行动十分有利:沙俄的远东大铁路尚未建成,没有有效干涉日本将满清王朝包围、聚歼或俘虏于北京一带的战略能力。这一点,甲午战争前用504天对沙俄和清朝进行“单骑远征”的日本民族英雄、超级间谍福岛安正,已在战前作出了非常高明和正确的战略判断。他还因此受到明治皇帝的专门接见。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既缺乏越洋进行战略干预的斗志,也缺乏这种能力。美国方面,当时还正在跟西班牙战争,也没有能力阻止日本进攻北京的战略行动。
从日清双方和国际形势看,当时日本方面完全有可能一举占领清王朝首都。并且,当时满清当局对甲午战争严重缺乏准备,更没有料到日军会如此迅速兵临北京城下,满朝文武基本上没有做迁都抗战的准备,甚至连赶在北京城被围困之前向内地逃命的准备都没做好。这意味着,只要日军迅速拿下北京,满清王朝满朝文武可能几乎全部沦为俘虏。
如果日方在占领北京之后,效仿当年满人入主中原或后来美国常用国际侵略手法,采取挑拨满汉矛盾的战略,大力宣传战争只针对当时清王朝的统治阶级之满族人进行,而对汉人和汉人军队采取绥靖、友好政策,能够用很小的代价就完成对整个中国大陆的占领和统治。
但是,沉迷于勇武的日本武夫,被阴险的美国人诱骗着,傻乎乎地调集重兵去攻占当时战略意义其实非常有限的台湾。
攻占台湾的战略行动,为三国干涉还辽提供了宝贵时间。结果日方不仅被迫放弃了北京,还放弃了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这意味日本实际上永远失去了登陆中国大陆的历史机会。明治君臣“宣布国威于四方”的雄心壮志从此化为泡影。并且,日本还最终把那些白银连同台湾都统统吐了出来。
为了通过侵台战争重创日军,英国人还在台湾岛内竭力煽动抗战气氛,在清廷要求官员撤离之后,英国人还促成台湾宣布独立成国,进行“自主抗战”。英国方面还通过张之洞等为台湾岛内的抗战提供精神和财力支持。结果,日军在台湾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预期,数倍于在朝鲜、辽东的陆战和黄海大战的伤亡,连能久亲王都丧身于征途。经过这场台湾持久战后,日本再也没有能力乘势攻占北京了。
马关谈判时,李鸿章虽然觉得把当时尚未被侵占的台湾割让给日本很荒唐,但比较北京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轻重得失,他还是咬牙接受了。把李鸿章打得惨败的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等,在这一点上反而不如昏庸的李鸿章精明。
甲午战争的小战略胜利,使日本帝国失去明治维新以来的几乎全部战果,在中国大陆陷入长达130年的持久战,并且至今在为生存狭小的生存空间苦闷不已、铤而走险。
甲午战争的胜果,激发了明治君臣和几乎所有日本国民对中国大陆的贪心,急功近利的贪婪则蒙蔽了他们的战略智慧。日本日后为《马关条约》巨大胜利背后的严重失策付出了千万倍的惨重代价。
甲午战争的割地赔款,使明治君臣尝到侵华战争的甜头,更加执着地踏上了与清王朝和所有华人争夺中国大陆的恶战。不论日本侵华军政外交当局如何机关算尽,不论日本间谍如何历尽艰险,不论樱花精神熏陶出的武士和妇幼们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如何坚韧,不论贪图虚荣、麻木于盛世危言并扼杀变革的满清王朝如何愚蠢腐败,不论旅日中国少年被洗脑后的激进革命如何亲痛仇快,不论中国的新老军阀如何割据战乱,不论中国的左右激进势力如何互相残杀,不论中国民众如何愚昧和贪生怕死,日本的侵华战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并且最终不可能取胜。
当年关于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一些重要理论实际上存在严重的,甚至致命性的错误。诸如日本人少地少,资源缺乏,不能持久战;中国能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实际上都大有问题。但日本最终还是无法利用不断侵占到的中国领土上的巨大物力和人力资源改变持久战的性质和结局。
中日持久战的最深刻原因,实际上在于三大方面。一是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战略纵深太大,一旦同仇敌忾,形成大面积的官民抗战形势,就不可能速战速决。二是中国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三是几乎所有的国际势力都不会让日本实现占有中国大陆的梦想——特别是苏联人和美国人。其中,后一个内因和那个所谓的外因,最具有决定意义。
毛泽东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和近现代世界史上最伟大的战略家之一。他发明的人民战争和敌后游击战争韬略,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国民党政府主导的正面战场,由于中央军政有意无意的战略失策,和一些可耻的军事指挥失败,导致中国军民不应有的巨大伤亡和节节惨败。但是,在正面战场不断悲壮惨败的背后,是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并对日军形成广泛的战略包围态势。毛泽东的这两大战略战术,不仅成功阻滞了日军的攻势,还深刻破坏了日本对中国战争资源的利用。
当日军迅速将台儿庄战役失利扭转为徐州会战大捷之后,出现了聚歼中国精锐部队的重大战机。这时,苏联断然发动了张鼓峰和诺门罕战役进行战略牵制,歼灭了日本的唯一一个坦克师团,并击毁了大量日本飞机,摧毁了日本铁蹄北上蒙古草原从大西北包抄中国的战略。对苏联这几次战略行动的存在和意义,由于日俄双方、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局都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多加宣传,中国的绝大多数民众至今都不知晓。
武汉会战和数次长沙鏖战后精疲力竭的日本军事当局,咬牙决定南下包抄,截断中国西南方向的战略生命线。当日军不远万里扫荡英法殖民军,夺取越南、泰国,突进缅甸,血战中国
远征军,成功截断滇缅公路之后,美国人不失时机地派出了让无数中国人感恩至今的“飞虎队”,在滇缅公路之外开辟了“驼峰航线”。使日方切断中国战略物资生命线的希望落空。
当日本将士与使用美国军火的中国将士相互拼杀、消耗得即将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诱迫日本首先对自己开战。日本可能同时打赢中苏、中美甚至中苏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日本的海军被美军歼灭,关东军被苏军全歼,日本本土在东京大轰炸之外还挨了原子弹轰炸。日本皇帝最终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关于日本在整个侵华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消耗、损失情况,笔者尚未找到真正可信的数据资料。有资料强调,在二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
笔者认为其中的中日方面数据显然不可信。其实,日本官方对本国的战争伤亡有远远精确于中国大陆和台湾两方面的统计,但由于日本官方严重人为压缩了相关数字,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历史学者都还不清楚日本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中到底死伤了多少将士和平民。但不难估计,日本无疑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最多、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之一。其实际伤亡的军人、平民和财产总量,很可能仅次于中国、苏联,或许与德国相近甚至更多。
二战投降时的日本,不仅没有得到无数将士浴血奋战来的广袤的新土地中的一寸,还失去了甲午战争时抢劫到的对朝鲜和台湾的占领权。
并且,日本人自己自明治维新以来节衣缩食在本土修建的主要工厂,或者被炸毁,或者被拆卸抵债。不论是从人员伤亡上讲,还是物资设备损失方面讲,日本自的总体损失无疑是惨重的。
不论是从1931年的“9·18事变”算起,还是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算起,日本在漫长的侵华战争中,最终输得很惨。这是日本国内外众所周知的基本事实。而这一切战争浩劫,根源正在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表面胜利。甲午战争中意外抢获的天量的白银和台湾沃土,迷惑了日本军政战略家和政治家们的世界眼光和历史智慧,开启了日本国与中国人百年恶战的大浩劫序幕。
之所以说是百年浩劫,是因为,与甲午战争相关的日本侵华思维和行动的创伤,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长期折腾着日本社会,甚至眼前又在因钓鱼岛、与那国、东海、台湾等等相关问题多次出现紧张局面,甚至军事对峙。导致当今中日两国重新走向军事对峙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战略惨败无疑是最深刻的原因之一。这次战略性失败,使日本国民——这个世界上最优秀国民之一,至今无法摆脱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苦苦折腾的国民大运,并且重新铤而走险,向着与中国重新陷入大战的深渊堕落。而从甲午战争前的1874年日本明治当局最早一次入侵台湾算起,到今天已经有130多年了。
在这段超过一个世纪的侵华或敌视中国的历史征途中,精忠报国精神非常感人的日本武士、文官们和平民们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最终并未能为这个国家开疆扩壤。并且,钓鱼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