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作文6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3:26:42 优秀作文
篇一:读《虎门销烟》有感
读《虎门销烟》有感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腔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恨,一股对为国尽忠的英勇将士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文中主要写民族英雄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身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一本正经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也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外国商人们垂手恭听,连声称是。读到这里,我的心情异常高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民族英雄而万分自豪,我崇敬林则徐的谋略和勇气,敬佩他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敢于同帝国主义进行硬碰硬的斗争精神。啊,林则徐,你真不愧是一个爱国如爱家的杰出的爱民英雄!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赤子!
虎门销烟体现了林则徐的胆略和才干,也表明了广大群众禁烟拒毒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它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序幕,增强了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信心。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想:既然要使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一个一心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央领导政府,更需要有一大批像林则徐这样忠心报国的官员。今天,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在不断提高,已经涌出了千千万万像林则徐那样赤胆忠心,为国分忧的好公民了,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啊!
篇二:《虎门销烟》读后感
《虎门销烟》读后感
读了《虎门销烟》这个故事之后,我觉得林则徐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刚直不阿的他通过有力的措施,使外国商贩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政府无能、国家弱小就要被人欺负,才会使外国商贩在中国胡作非为。鸦片残害了多少无辜的中国老百姓,使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守好自己的领土,而不去侵占他人的领土,那世上就不会有人无辜死去。就如杜甫写的《前出塞》里的一样: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想要祖国强大,就要好好读书。祖国强大了,就没有人敢来侵犯们的家园了,香港、澳门和台湾就不会被抢走了。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就像周恩来说得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中国,还有很多像林则徐那样伟大的人,他们有骨气、有正义感、打抱不平,就像那在寒冬腊月里开放的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篇三:中考作文6
巧妙绝伦的结构
为了让大家理解结构的重大意义,先看三个大家都熟知的比喻:
结构——文章的骨架;材料——文章的血肉;立意——文章的灵魂。
人体是世间最美的艺术。拿她来比喻文章的美不无道理,那么,要是“归真返朴”呢?结构就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这似乎又给了我们许多灵感:如果房子都建成“火柴盒”式,桥梁全建成拱桥,高塔都建成“六角飞檐”式??那这个世界还能算得上多姿多彩吗?
所以,一篇六七百字的考试作文的结构,要吸引读者的眼球,结构上更应该尽力创新呀。具体方法如下:
一、转换角度求创新
黄浦江上多桥飞架东西:杨浦大桥“飞虹凌波”;南浦大桥西引桥螺旋上升;卢浦大桥观光塔高耸;闵浦态,美不胜收!这一切都是设计者变换角度,独特创意的结果。
作文也可这样。方法是:
①变换人称:
②时空错位:
A、B两
③褒贬错位:
“褒今贬古”。
二、变换思路求创新
不少的考生作文结构不够灵活,要么是“总——分——总”;要么是“概括——具体——小结”;要么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方式方法不是不可以,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用,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考场作文应该力求突破常规模式有所创新。比如写人,你可以把“今——昔——今”的模式变成“今——昔;今——昔;今——昔”式;写物,你可以把“总——分——总”的模式变成“说特点——找原因——思作用”式;说理,你可以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变成“事——理;事——理;事——理;最后收缩”式。只要抱着一颗创新的心,绝不会落入俗套而“撞车”。
三、变换方式求创新
为了创新,可以在结构方式上多下功夫,找到与众不同的形式。例如你可以在纵式结构上做如下尝试:
①双龙戏珠式:
如《女孩独立》一条线写“女孩遭遇独立之初的害怕——犹豫(不知所措)——稳定——沉静”的过程,一条线写“妈妈对女儿担心——关心(挂念)——放心——开心”;鲁迅小说《药》一条线写“华老栓为儿子买药——众茶客谈药——华小栓吃药——华大妈祭奠死去的华小栓”,另一条线写“夏瑜的被杀——夏瑜牢中坚持革命——人们对夏瑜的不理解——夏奶奶上坟——夏瑜受到支持者祭奠”。这种双线时叠时分的结构,都同为一个主题服务,更突出了主题
②逐层剥笋式:
这种形式的文章结构内部常含有“原来??原来??”的机理,如《旅鼠之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③一线串珠式:
这种结构形式最常用、最普遍。它用一个线索物串起人物活动或情感发展的全过程,行文结构紧凑,中心集中。如冯骥才的《花脸》写“喜欢花脸——见到花脸——买花脸——戴花脸”的经过,一线到底,串出了少等等。
④欲扬先抑式:
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知识财富。”
⑤层层递进式:
文章层次之间常有“不仅??而且??更??”这样的机理,如《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的:为什么“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呢?那是因为“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因为“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因为“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更因为“是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逐层揭示生命意义的不屈与伟大。
⑥问题跟进(步步紧逼)式:
如《旅鼠之旅》采用人物问答的形式逐一介绍了“旅鼠”的特点。
⑦悬念叠加式:
如《与爱相约》里“布兰德夫德想见到的姑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读者‘视线’里,结果一次又一次地‘错过’,直到最后,“她”还在街对面的某个大饭店中等着布兰德夫德呢!”——这种扣人心弦的设计,真是令人着迷。
⑧移步换景式:
游记体散文惯用此法,写建筑物的说明文也可以使用此法。
当然,你也可以在横式结构上选择如下模式习作:
①主体并列式:
如《理想的阶梯》主体部分三个分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之间并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冒火救朝鲜儿童”,“防空洞中吃炒面就雪”三个主故事并列。
这种结构方式的文章往往多点铺开,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共同表现一个中心。②自然空行式:
年级第一学期课文《虎门销烟》就是这样布局的。
③小标题换行式:
这种样式近年来时兴,不乏优秀之作出现,600字的作文竟然用了3、4个小标题!
⑤双峰对比式:
果简直无以言表!
⑥化用格式文本式:
如奇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见下面“中考美文品析”),看了,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何方小鬼!竟敢用“诊断报告”写考试作文!
借用书信体、申请书、日记体、笔记体、随感录甚或合同书等等,也会给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新鲜感。 作文结构灵活,文章内容丰富,传情达意就丰厚,文章也就摇曳多姿,得分吗??
说到这里,亲爱的同学,你也许对文章结构很明了啦,我以为还不尽然。仅仅谈文章结构,似乎有点抽象,而写成的作文(摆在改卷老师面前的作文考试卷)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可感的,于是,文章结构“样”的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里好有一比,一篇作文写成后,如果排列(布局)成“梨型”或“苹果型”或“罗汉型”或“大头娃娃型”,其结构就算不得美。所以,要想作文中看,就要力求其“三围”比例适当,“四肢”“头脑”等五官协
调匀称,那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或是朴实可敬的老头;或是健壮阳刚的小伙;或是靓丽青春的淑女;或是雍容高雅的贵夫人;或是玲珑剔透的神童??着实讨人喜欢。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注意“三个恰当”:
①段落设置要恰当:
不少考试作文布局就是“开头——中间——结尾”的三段式,这样,会给人样式简单、呆板之感。当然,如果段落设置过多(对话式除外),又会显得凌乱。那么,一般来说,一篇六七百字的考试作文设置8个左右的自然段应该是比较恰当了。
②内容布局要恰当:
如果写记叙文,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要过程清楚,线索分明,详略得当。写议论文,要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合理搭配;论点要正确、简洁、明确;论据叙述简明恰切为要,切莫过详,喧宾夺主。说明文虽然写法越来越灵活,但归根结底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于是,要处理好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此要等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内容突出,形式优美。
③起承转合要恰当:
色而“泯然众文矣”。
【中考美文品析】(共4篇)
梦 里 花 落 (浙江富阳一考生)
——题记
(一)
(二)
与他一起放风筝,感受心重重地坠下去的感觉。与他一起叹息,感受故乡的变迁。那北国的雪就像他说的一样,有一种旋转升腾的精神,让人震撼。和她一起望着纸船向远方漂去,带着深深的思与念,泪水模糊了双眼,那纸船早已给她的爱一起荡进母亲的梦乡。这是多么深刻的情感!还要与他一道去听云南的歌会,那朴实的少数民族风情,让我欣然。
翻过一页日历,我踏着作家的脚步,不时停留??
(三)
喜欢读着他的《边城》,喜欢读着他的《品三国》,喜欢读着她的《论语心得》,还喜欢读着他的诗集。那是最贴近现代生活的气息,那是他们对古人的崇敬之情,那是他对生命与岁月的感悟。我愿意每天都与他们一道,愿意跟着他们的文字,让心灵激荡,让灵魂生辉。
翻过一页日历,我读着时代人的文字,暗暗感动??
曾经有多少岁月,有多少梦。一步一步走来,就像一页一页翻过日历。品味生活,体会生命,学会感悟,然而梦里花落知多少。
【点评】
①先说结构:各位看官,您看看此文,您再看看此文。文面布局匀称、大方,题记仿佛是个帽儿,帽儿下面的“人体”被数字(一)(二)(三)“切分”为“三等分”,层次清晰,脉络清楚,真是人见人爱!再加上“翻过一页日历,我嗅着文人的墨香,久久沉醉??”,“翻过一页日历,我踏着作家的脚步,不时停留??”,“翻过一页日历,我读着时代人的文字,暗暗感动??”三句话间隔反复,形成复沓强化的修辞效果,使人倍感这些伟人或名人们给我们心灵带来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多么难忘,多么激人思索。②再看内容:选材跨越古今,又有职业上的不同,纵横交叉成立体状分布,所以,文章显得有厚度,思想有深度。③语言优美,如第一段末尾几句,第三段后半部分,再加上恰切引用了不少美妙的诗句,也为本文表达增色不少。
四 幕 短 剧 (江苏一考生)
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教授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看四幕短剧,写篇论文,明天交。
第一幕:情景对话
背景: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一条小溪静静地流,几块零乱的石头。
A:这有什么风景好看?暴雨、小路、溪流、石头!
B
全剧终??
A
BB一脸快乐状)
全剧终??
第三幕: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
背景:上山下乡刚回城的老三届在听一位哲学老师上课。黑板上一行字——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
有人说太阳。有人说原子弹爆炸时的光。有人说激光??教室里充满着七嘴八舌的议论。一位知青站起来说,是在雨夜中漆黑的泥泞小路上走了许久,突然看见的远方一点如豆的灯火。全场一片寂静??
全剧终??
心中有一些东西在涌动。我想起了巴金的名篇《灯》,似乎当时不能体会的温暖渐渐真实起来。世间最亮的其实是人性之光,一如那小小的心灯,一如那如豆的灯火。温暖是无处不在的,温暖着自己,也温暖了别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可是,第四幕却没有看到。够了,这三幕的感动让我一夜无眠。清晨,我交上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儒雅的教授笑了,看了三幕剧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你下笔的同时,第四幕已经上演,你的答案就在第四幕——真实的人生。
篇四:读《虎门销烟》有感
读《虎门销烟》有感
今天,我饶有兴趣地看完《虎门销烟》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痛恨侵略者,痛恨鸦片,憎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更崇拜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 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利用鸦片打开了中华大门,残害中华儿女,霸占中华领土,在我中华的国土上横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正当中华民族灾难当头的时刻,一位爱国爱民的官员林则徐挺身而出为受苦受难的中华民众出一口气,是他向当时皇帝请求到广州禁烟。林则徐抱着“鸦片一日不禁,就一日不回京”的决心,顶着重重困难,让不可一世的洋人乖乖交出了所藏鸦片,销毁了残害中华人民的一箱箱毒品;是他在广州率领大军英勇抵抗,为打击侵略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举动,真是灭了帝国主义的威力,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看完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林则徐这种为了民族的振兴,置个人生死不顾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我崇敬林则徐,崇敬他的智慧和勇气,崇敬他敢于和恶势力顽强作斗争的精神。如今,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祖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生活越来越红火,科技已走在世界前列,飘摇百年的香港已顺利回归祖国,不久又迎来澳门回归??
林则徐爷爷,我想你如果还活着,一定会对当年所作所为倍感自豪,更会为有这么多的后人把国家建设得这么繁荣昌盛而欣慰。
林则徐是爱国爱民的象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将用林则徐的精神激励自己,时时刻刻磨练自己的意志,做一个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教师评语:这篇读后感小作者选取了最能体现英雄精神品质的情节——虎门销烟,进行描述,表达了对人民英雄林则徐的崇敬,对侵略者的痛恨,感情充沛,充分体现了读后感以“读”为辅,以“感”为主的特点。
篇五:讲故事:虎门销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六班的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是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距今175年前,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等企图侵略中国。英国向中国走私大量鸦片。大家都知道,鸦片是一种毒品,这不仅从中国赚取了大量白银,还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当朝大臣林则徐非常愤怒,上书道光皇帝,请求严禁烟片。于是就有了被后世万人称颂的“虎门销烟”。
那是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销烟结束那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林则徐这个名字!同学们,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谢谢!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