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天顺:2015年高考广东卷教师下水作文点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4:19:17 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邹天顺:2015年高考广东卷教师下水作文点评作文
2015年高考广东卷教师下水作文点评
这么近,那么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喜欢顾城,喜欢顾城的诗,喜欢诗中用觉与纯真构建的自然世界,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浪漫中的忧郁,散发着淡淡的哀愁。顾城笔下的自然,山川与草木、喷泉与河流、雪松与白桦……自然的一切,那么近,那么美,近的可以触摸脉搏、感受呼吸。
那是顾城心中的自然,而我们的自然呢?
推开窗,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触目所及,除了无尽的灰蒙还是灰蒙,一如那空洞的眼神。路边的小草小花不见了,因为车轮的碾压必然是不堪重负的,“春风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话。天上的银河不见了,因为城市的璀璨灯火与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正如顾城说:“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时的自然,没有绿色,没有蓝色,没有红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为阳光、空气、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这是我们的自然吗?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吗?我们还可以弯下腰,用依然灵敏的鼻子去轻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自由地呼吸吗?自然,这么近,但也那么远。远在那青山白云间,远在那红花绿草间,远在那蝉噪蛙鸣中,远在那流逝的梦境中。
远去了,远去了,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远去了!
曾经,李健在《向往》中深情地吟唱“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觉寒冷,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而今天的我们,春风不再掠过山岗,虽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对温暖的向往。阳光不再是我们获取温暖与希望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电灯,我们还有各种取暖设备,更罔谈在清晨时分静待那从朝霞中透出的第一缕晨光,在暮色苍茫中依依惜别那海天一线处的最后一点微光。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自然不再神秘,地理告诉我们阴晴雨雪只是大气的运动与反应,生物告诉我们飞鸟走兽大多属于哺乳类动物,物理告诉我们太阳只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人类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碰到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的无知孩童,我们用科学的标准把自然条分缕析,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固然,理性并不是错,但是,我们却失去了那面对大千世界时的那一份最初的冲动,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性。须知,科学固然需要理性,但是,感知自然的美,感性依然不能缺席,因为,人心本是敏感而柔软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自然的了解,我们开始罔顾甚至无视自然,我们肆意的开山毁林,我们无节制的填海造田,我们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误解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即是万物的主宰,面对自然,我们开始侵占、践踏、破坏,结果,山林被推平、草地被铲平、江河被污染……所以,土地依然在,但花草远去了;江河依然在,但鱼虾远去了;天空依然在,但星星远去了,而飞鸟,只能在天空掠过,却永远找不到那曾经栖息的枝丫。
王开岭说: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是的,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却丢失了感知自然的初心。就让我们如顾城所言: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放在里边,装好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感知自然,需要一个敏感而纯真的内心。
自然,本来就很近,远的是人心!
完稿于2015年6月7日下午13时
【简评】谢老师的下水作文是一篇文采飞扬的议论散文。文章紧扣“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一材料的主旨句论述,材料丰富,观点鲜明。尤其对“近”与“远”这一矛盾阐述较为深刻,尤其让读者意识到了顾城心中的自然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为什么不能相差甚远的原因,同时也让读者体味到了不懂得敬畏自然的结果就是:“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文章首先用诗人顾城的诗概述作文材料,结尾再用顾城的作结,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散文化的语言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个可读性。谢老师长期写下水作文,是有丰富经验的。
但本文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强,因为很多学生还没有达到这一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邹天顺)
回归自然
华南师大 侯桂新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所谓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990字)
【简评】侯老师站在文化的高度,从自然与文化关系的视角来展开论述,文章有一点深度。作者从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以及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对比中,阐述了当今人们“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缘由,主题突出。
文章说理语言质朴清新,其实也就是引领我们在亲近自然。(邹天顺)
2015年6月9日
【简评】黄老师的下水作文也有自己的个性。文章从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的几张关于黄金风铃木的图片入题,引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气的标本,它是鲜活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甚至有语言有情感的。而这些,必须走出去,投进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得到”,入题快而准确,论述也有一定说服力。
但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内容有些重复,如果把这两段压缩整合成一段,第三段再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文章的内容就更加丰富,说服力就更加强了。当然,这纯属个人意见,不一定客观。尤其对于一位初次写作下水作文的青年教师而言,也许经验不足。不过,对敢于写下水作文的青年教师,我是很敬佩的。(邹天顺)
感知自然,无关远近
湖南省地质中学
天光云影,草长莺飞,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纲目属种,迁徙演化,是人类对自然的赋予。人类是自然之子,依附自然,必以感知自然为先,顾城的诗句“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人对自然天然的亲近。然而无论以什么途径去感知自然,无关远近,关键取决于你的心。
大自然光怪陆离具体可感,感知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近自然,自然之近,近在目之能及,指之能触,鼻之能嗅。中国农历月份的诗意别称,都是以花之名,感知自然之景,察岁月之变迁。自古以来,描写自然之景的诗句也不胜枚举: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精微;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恬淡;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绚丽;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清冷,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惊喜;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无不给我们带来自然之美的享受。新时代的人们,也不乏亲近自然。朝发夕至,快速便利,世界各地都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旅行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投入到自然的怀抱,洗去压力与烦扰。
然而自然不只是光影之于人眼的存在,自然也有神秘莫测的一面,深奥无比,显得又似近又远,远得有无穷的未知。徐霞客闻奇必探,见险必截,必穷其奥而后止,穷其半生,著《徐霞客游记》,对地貌地质水文植被都做了系统的考察,既是一部山水游记,更是一部极富科学研究价值的地理巨著;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考古证今,穷究物理,探寻自然百草之药理;达尔文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此外,身临其境也未必能感知自然,到过清华园的人也许无法体会出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去凤凰古城的游客未必能感受到沈从文笔下的凤凰那样的静美,去剑桥康桥的人未必能找到《再别康桥》的自然图景,沿着史铁生的足迹去地坛找寻也许会让你遗憾。但一个从未到过三峡的郦道元居然写出表现三峡的绝世名文,一个从未到过岳阳的范仲淹能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感观自然,止于视觉享受,心没有到达,身虽至之,亦不能知。若能存乎一心,就能无关远近,才能更窥探自然之全貌。
感知自然并不只是对风花雪月,虫鱼鸟兽的感性认识,对名胜景点走马观花般的浮浅体验,也应有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探寻,对自然密码的解锁。不遵循自然的规律,不了解自然的运行奥秘,眼前可感的自然之物迟早会因为人的无知而消耗殆尽,烟消云散。对事物的感知不要陷入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怪圈,感性与理性应该二元统一,和谐共生。我想没有人真的会穷尽一生泡在资料纸堆里去感知自然,也没有人相信那一组组冷冰冰的数据就是自然。
无尽的自然,无关远与近,都与我有关。
【简评】湖南的青年教师刘超衡老师也为广东高考作文写了下水作文、精神可嘉。从题目“感知自然,无关远近”可知,刘老师的文章可谓是高出着眼,低处落笔。其观点很有些新颖别致:无论以什么途径去感知自然,无关远近,关键取决于你的心。接着,文章从谢灵运、陶渊明、杜甫、张继等亲近自然,到徐霞客、李时珍、达尔文等人探索自然,再到朱自清、沈从文、徐志摩、史铁生、郦道元、范仲淹等用心去感知自然,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证,分析的很有深度。文章最好以“感知自然并不只是对风花雪月,虫鱼鸟兽的感性认识,对名胜景点走马观花般的浮浅体验,也应有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探寻,对自然密码的解锁”“无尽的自然,无关远与近,都与我有关”作结,进一步提升了主题。
文章不仅有文采而且语言很有灵气,颇有小品文自然之风!(邹天顺)
篇一: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教师下水作文
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教师下水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提供几个参考立意,仅供交流:
1.亲近自然,感受大美
2.做足功课,?自然?更美
3.自然因科技而更美
4.远离电子产品,发现自然之美
5.科技很近,美很远
6.美就在身边(侧重写身边的自然美景)
7.停下脚步感受美(同上)
8.你本来就很美(同上)
2015年高考广东卷教师下水作文点评
这么近,那么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喜欢顾城,喜欢顾城的诗,喜欢诗中用觉与纯真构建的自然世界,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浪漫中的忧郁,散发着淡淡的哀愁。顾城笔下的自然,山川与草木、喷泉与河流、雪松与白桦??自然的一切,那么近,那么美,近的可以触摸脉搏、感受呼吸。
那是顾城心中的自然,而我们的自然呢?
推开窗,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触目所及,除了无尽的灰蒙还是灰蒙,一如那空洞的眼神。路边的小草小花不见了,因为车轮的碾压必然是不堪重负的,“春风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话。天上的银河不见了,因为城市的璀璨灯火与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正如顾城说:“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时的自然,没有绿色,没有蓝色,没有红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为阳光、空气、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这是我们的自然吗?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吗?我们还可以弯下腰,用依然灵敏的鼻子去轻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自由地呼吸吗?自然,这么近,但也那么远。远在那青山白云间,远在那红花绿草间,远在那蝉噪蛙鸣中,远在那流逝的梦境中。
远去了,远去了,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远去了!
曾经,李健在《向往》中深情地吟唱“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觉寒冷,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而今天的我们,春风不再掠过山岗,虽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对温暖的向往。阳光不再是我们获取温暖与希望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电灯,我们还有各种取暖设备,更罔谈在清晨时分静待那从朝霞中透出的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所谓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990字)
【简评】侯老师站在文化的高度,从自然与文化关系的视角来展开论述,文章有一点深度。作者从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以及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对比中,阐述了当今人们?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缘由,主题突出。
文章说理语言质朴清新,其实也就是引领我们在亲近自然。(邹天顺)
2015年6月9日
知“自然”,亦要“感”自然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高级中学黄健珊
三月的微信朋友圈,到处流传着几张关于黄金风铃木的图片。图中的花簇一片金黄,一朵朵花倒挂着像一个个风铃,很是招人喜爱。可显然几张图片根本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我一边上网查着黄金风铃木的花期,一边筹划着周末出游亲自拥抱一场盛大的花事。
科技日益进步,为人们认知自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轻点鼠标,便可查花木属性,打开电视,便可知雨雪阴晴。科技向人们传递着“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理念,却让奔走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劳碌众生以为凭此便可尽得自然。他们以为冰冷玻璃背后的几个符号、几张图片便是自然的全部,甚至有人妄想从中可收获古人常说的能润泽心灵的自然甘霖。殊不知,这种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能让他们看到“黄花”就认为是油菜花,听到黄花梨木只会想到砍了赚一笔,见到木棉花只会捡回家煮一锅去湿汤。对自然只知皮毛,不曾深入体会,注定他们也无法获得自然的恩赐,所以他们的心灵依旧贫瘠与干涸。
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气的标本,它是鲜活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甚至有语言有情感的。而这些,必须走出去,投进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得到。你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出很多关于“长江”的解释词条,却无法感受到亲临长江时的心境壮阔,也无法体会江水翻滚着诠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间意义;你可以躲在石屎森林中打开电视看着一派田园风光,却无法感受到身临田园的心旷神怡,也无法收获山水煞费苦心安排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的一刻明净安谧;你可以通过手机玩着虚拟的种菜游戏,却无法感受到亲手收割庄稼的丰收喜悦,也无法真正领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谛。
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写景诗的鉴赏题。只知道答题术语还不够,还需要对诗歌意境正确且深入的领悟。答题术语的获得很简单,翻翻教科书就能掌握,这就像通过科技途径去认知自然。这种途径能帮助我们更好组织答案,却不能助我们拿到满分,它充其量只是“知”,并未做到“感”。必须要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才是抓住了诗歌的灵魂,这如同要真正理解自然就要对自然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而要做到这一“感”字,必须走进自然,与自然共呼吸、同对话,让清澈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血液,让芬芳的花香盈满我们的衣袖,让飘落的落叶漾开心湖的涟漪。只有把“感”与“知”结合起来,通过“感”促进“知”,通过“知”更好做到“感”,才能真正解读自然,才能使“自然”二字鲜活起来,才能使自然滋润我们心灵的同时发自内心地守护自然。这是感知自然的圆满答案,也是感知自然的最终归宿。
我感激科技让我认识了美丽的黄金风铃木。通过微信把图片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晓这份美丽。然后明年三月让我们相约去看黄金风铃木吧,徜徉在金黄的海洋中,跟随一个个“风铃”一同起舞。那时你会发现,你不是玻璃屏外的看客,而是其中曼妙的一朵。
写于2015年6月8日
【简评】黄老师的下水作文也有自己个性,文章从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的几张关于黄金风铃木的图片如题,引出中心论点:?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气的标本,它是鲜活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甚至有语言有情感的。而这些,必须走出去,投进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得到。?
但文章
篇二: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详解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详解
广大附中宋喜盘
【原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
【作文类型】
和去年一样,属于从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类型,由于把“你对??是怎么看的”这样一句话换成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所以更加既突出了审题立意,否则,就会在二、三类判分,从而突出了高考选拔性的特点。也更突出了老师的指导性,如果指导不到位,就可能使学生“遗憾终生”。
【审题方法】
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首先确定写作范围,把材料作文先转化为话题作文。原材料有两段话,先看
原材料两段文字是并列关系,分别叙述和评价了“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所以可就一个方面立意,也可以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立意。具体来说可有以下方面意义:
1、黑白照片,永不退色的记忆。
2、黑白照片,模糊了记忆。
3、数码照片,永远的记忆。
4、数码照片,不再有珍惜。
5、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各有优劣
【如何展开】
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就相片而相片,绝对是不深刻的。不能展现考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是不深刻的。如何写出一篇有思想的文章呢?可遵循以下思路:
议论问:照片——时代——文化——思想——情感——反思
记叙文:照片——一段往事(经历、记忆)——点出思想(情感、文化、观念)
【教师下水作文1】
数码时代之困惑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少,甚至一两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说自己与父母无法沟通,有没有想过,自己本身有没有给机会父母和你沟通?面对面的不好好说话,难不成要到微信、QQ空间里去交流?
人与人的感情是需要维系的。有一个词语叫做“礼尚往来”,说的就是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相互探望,嘘寒问暖。慢慢地就由陌生到相识,由相识到相知,甚至成为刎颈之交。你看“桃园三结义”中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是喝了多少坛子的酒,出生入死过多少回关系才会变得那么铁的。礼尚往来的过程保证了感情的真与诚,脱离、跳过了这一过程的情感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相对落后的“非数码时代”,一次平凡的送别都会引发无限的感伤。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叹,高适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慨,孟浩然有“日暮孤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之痛,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当然,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但何以现今不再见“断肠人”了呢?古人一别,不知归期,其情当然浓郁,今人一别,千里之外,一日可还,且在去途与归途中仍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可对话可视频,可微信可QQ,哪还有那份“断肠”的念想?就算是李白,怕也不会有那份心思去吟风弄月了吧。久而久之,人不是变得愈来愈麻木、愈来愈冷漠了吗?到那时可真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了。
可见,数码时代对感情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不过话得说回来,数码产品也不是一无是处,凡事都得两面看,数码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
了不少光彩,在很多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恐怕是应了“针无两头利”那句俗语吧。
2014-06-07急就
【邹天顺简评】作为我工作室成员,罗老师
所失,因为太容易获取的“点滴”往往也代表着无需珍惜。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焦灼的矛盾中怨之、怜之。
这是人类的“维纳斯”之憾。面对这样的遗憾,现实却替我们给出了答案。若论黑白胶片时代的代表,恐怕非柯达莫属。那一圈圈的胶卷,那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了我们父辈多少的青春年华,也留下了我们年幼时的纯真印记。一张照片背后往往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一份弥足珍贵的人生情谊。但是,再美好的记忆,再珍贵的情谊,在无情的时间面前总归渐渐淡忘、消退。而曾为我们留下无数印记的柯达,也因无法跟上数码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最终也走向没落、消亡。时间终归是会流逝的,而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那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的照片代表着的是我们的美好印记,但并不指向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可以籍照片追忆过往,但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沉溺过往。我们可以怀念那纯真的青春年华,但却不应停止成长;我们可以为那流逝的过往而黯然神伤,但却不应拒绝未来。人类那柔软的心灵,滋长了情感细腻的诗人情怀,而我们那睿智的头脑,更因引领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所以面对那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的照片,我们可以怜之,但却不应对那代表新生活的数码照片拒之、怨之。
须知,当某处风景渐行渐远的同时,也有另一处风景向你款款而来。更何况,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与情感的记忆并不冲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都只是情感印记的载体,只要情感未变,那些值得珍惜的生活“点滴”又怎么可能被稀释呢?
电影《归来》中,因为女儿的不解与怨恨,几乎把所有照片中的陆焉识的头像都抠掉了,以致当失忆的冯婉瑜面对已然归来的陆焉识时视作路人。陆焉识看似归来了,但却是永远也无法归来了。而如果剧情可以假设,当那无数的从不泛黄、永不模糊的数码照片放在冯婉瑜面前时,那不是更美好的归来吗?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可以珍藏记忆,更重要的是,科技与情感并不冲突,而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维系彼此的真情,增进彼此的沟通,其实才是我们面对时代发展的应有态度与行动。
春花的凋零会为了孕育那盛夏的果实,以期那金秋的收获。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由黑白胶片的时代步入数码技术的时代,这不是一件值得哀叹、悲
下页余下全文篇三: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教师下水作文”8篇(褚峥点评东莞5篇,清远、佛山、深圳各1篇)”
褚峥点评: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教师下水作文”8篇(东莞5
篇,清远、佛山、深圳各1篇)
【原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作文1】
苏家围里的老照片
王春雷(2013年“东莞十大阅读经典状元”
照片让我看到那段历史的侧影,那段历史除了“人民公社”“大跃进”还包括“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
站在照片前,我想,假如死能复生,主席看到自己的这张照片,他会该有怎样的感受?站在照片前,我首先想到了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情景。那是对纳粹残酷杀害犹太人的历史的正视,也是德国历史和现在责任的担当,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是“忏悔”和“救赎”文化的外在体现。只有“忏悔”才会有“救赎”,只有“救赎”才会“自我完善”,“忏悔”“救赎”也是一种“生产力”。这可能就是德国这个民族为什么在二战的废墟上再次强大起来的原因吧!《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复活》的聂赫留朵夫,《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便是西方文化中“救赎”的典型。
站在照片前,我想到了几年前陈毅之子陈小鲁对他当年“批判”过的老师的“惊人一跪”。在我们这个缺乏“救赎”精神的民族文化里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火光。尽管这火光过于微弱,但他毕竟存在,这段“血写的历史”存在于《活着》等小说中,存在于《霸王别姬》、《归来》等影片中,存在于《往事并不如烟》等回忆录中??但“救赎”却不在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什么时候我们的词典中收录“救赎”一词呢?
车出苏家围已经是傍晚时分,西天云灿烂,东江水汤汤,高速路攘攘。再回首,照片依然在,再回首已恍然如梦??
点评:这是一篇散文。由叙而议。苏家围里的老照片,反映了一段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真实而荒唐的历史,国人对这段历史至今没有好好反思,更没有忏悔、“救赎”的勇气和担当,对比西方人,更让人对缺乏“救赎”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不
禁痛苦地反思。文章切中民族文化之脉,有批判,也有希望。立意高远,文笔流畅。
【教师下水作文2】
泛黄的生活仪式感
陈崇正
我们怀念黑白胶片的时代,并不是真的想回到那个时代,也并非真的觉得那个时代比现在更好,我们内心需要的,也许仅仅是唤醒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从黑白胶片到彩色胶卷,再到傻瓜数码,再到现在手机拍照,时代的洪流在前进,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引发欢呼。数码技术的时代,我们爱智慧,崇尚科技,热爱生活,喜欢分享生命中的点滴。是的,没有人会愚蠢到与智慧为敌,大多数人将乔布斯们视为上帝的礼物;但在另一边,我们也担心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太多应该被停下来驻足欣赏的瞬间会被稀释。但事实上被稀释了吗?这恐怕只是一个“想多了”的心理幻象——你的生命依旧精彩,你的精彩也未被剥夺,从你空虚的指缝之中流走的,其实是生活的仪式感。
在相机没有普及之前,一家人到照相馆去拍一张全家福,是带着仪式感的:每个人都传上最为正式华丽的服饰,戴上平时舍不得戴的首饰,摆着或亲昵或端庄的姿势,毫无例外地笑着:“茄子!”那个时候,照相不是生活的一个部分,而是一个仪式,被赋予了某种意义,离别或者团聚,人们希望在一片凝固的时光中记住彼此,而不是简单的生活记录。所以照相机是神圣的,快门咔擦一声,不单是胶卷的成本,其中还有生命或心理的某种情感投注,这一刻,就注定了日后无数日夜之中那些变迁的事物和离别的人将在一张照片之中重现。
而如今,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变得轻快,所有的仪式感也都失去了它的重量。比如电视,这个必定摆放在家庭最中心位置的物体,在某个年月里几乎成为我们共同的宗教,而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正慢慢被更为散漫的姿势所取代。电视屏幕不再是唯一的了,当你在看电视时,你的爸爸可能正在对着电脑,你的妈妈却在玩手机。
类似的例子并不少,比如过年。多少人感叹城里年味渐减,因为大家不再需要郑重其事地上门拜年了,手机能随时完成这个流程。相反在乡间,在游神晒会的仪式之中,在敲锣打鼓的节拍里,在香烟袅袅的神庙之中,你也许更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另一个节日清明也是这样,祭祖的仪式感正在消失,清明更多成为互相疏远的亲人团聚的理由。再比如阅读,碎片化的阅读让带有仪式感的深阅读渐减成为传说。
现在许多图片处理软件都会有一个叫“老照片”的滤镜,我经常会试着将照片弄出泛黄的效果,在一片昏黄的光线里,仿佛某个早被疏远的心灵仪式正在举行。
点评:陈崇正不愧是作家,文章写得很有灵感。本文从“仪式”这个角度切入,真可谓匠心独运!这种独特的视角,岂常人可具!佩服之至!
【教师下水作文3】且看且珍惜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吴丰强
无论是老照片,还是新照片,都是我们人生的刻痕,这一点没有什么不同。技术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倘若丧失珍惜的态度,未必能够提升情感的品位。有了珍惜的态度,那么,寥寥可数的人生几个瞬间,就定格成瞬间的永恒,宛如绝
句小令,言有尽而意无穷;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会联珠成为一部长篇小说,舒卷而流丽。
这正是:欲得人生真滋味,请君且看且珍惜。
为了人生的不朽,人类总是在和易逝的时间作斗争,由此产生了历史的、文学的、绘画的、雕塑的伟大作品。近代以降,人类有了记录人生的简便易行的工具——照相机。限于技术与物质条件,起初我们只能获得很少的黑白照片,也许是物以稀为贵,那时我们轻易不言照相,必是到了重要的时刻,才把那个瞬间定格下来,然后是一次次地翻看。在这一遍遍地翻看中,我们摩挲着消逝的岁月,不断回忆着、体味着那个瞬间的意义与价值,不断细嗅着凋落的时间的芬芳。在这个品味和沉思的过程中,情感的珍贵、事业的辉煌、生活的幸福、事物的魅力,生命的一切美好都沉淀下来,映照着岁月的静好。虽然照片像所有的物质那样抵抗不了时间的消磨,也要泛黄、模糊,但是那个瞬间却越来越清晰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好似一朵凋落的鲜花,永恒地夹在普希金的诗集之中。那个时候,我们匮乏,但懂得珍惜,我们不断翻看老照片,不断省察人生,人生也在不断丰富而且升华,我们平凡的人物也把人生过得如同一部不朽的作品。
今天我们拥有了数码技术,可以让照片永远如新,可以不花费什么就能把生活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们拥有了技术与物质上的优越。但是,有一点正在动摇照相的意义,那就是我们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正在变得肤浅,正在丧失珍惜的心态。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要照相,好像是为了照相而照相,好像是为了展示而照相。珍惜的心态一失,人生突然失却了重心,一切变成了浮萍。是的,我们在快速浏览,但没有心情沉潜涵泳;我们在频繁更新,但没有时间品味。玉石在未经人手摩挲之前,终归是冥顽的石头;生活的点滴未经人心的品味之前,终归
下页篇四: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应该怎样写
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应该怎样写(2015-06-0806:39:19)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
作文
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应该怎样写?
陈继英
一、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回放: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命题点评:
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994字)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