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2湖北高考高分作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1:35:47 高中作文
2012湖北高考高分作文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2012湖北高考高分作文作文

2012湖北高考高分作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高分作文一】交流的无奈

 

  鼠标轻击,按键轻点,电波激发一个个信息点,代码串联起一个个字符。此时此刻,你的话语就传达到我的身边。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瞬息之间可以交流。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彼此吗?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书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纸张。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极为低廉,但是转瞬即来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

 

  手写书信所附带的传统的元素文化价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网络所湮灭的危机。是的,科技解决了符号传递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真正交流沟通的问题。因为“如果意义不在词语里,而是在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参照里,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假如我们缺少了等待与珍视,我们注定是不能“心连心”的人,我们发出的电子信号最终消散在茫茫太空,我们从未知之中来,又往未知之中去。(冠华作文网)

 

  【高分作文二】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反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

 

  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

 

  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当镜头给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而如今,这种文明已经渐行渐远,很难再去寻觅它的踪迹,但是它并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它已是一行不灭的印记!我想说:朋友,当你面对电脑、手机的印刷体,出现审美疲劳时,不妨拿起纸和笔,写一封信,给亲人,给朋友……

 

篇一:2012湖北高考满分作文4篇

【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科技的利与弊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

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

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

手写书信所附带的传统的元素文化价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网络所湮灭的危机。是的,科技解决了符号传递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真正交流沟通的问题。因为“如果意义不在词语里,而是在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参照里,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假如我们缺少了等待与珍视,我们注定是不能“心连心”的人,我们发出的电子信号最终消散在茫茫太空,我们从未知之中来,又往未知之中去。

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

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反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

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

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当镜头给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而如今,这种文明已经渐行渐远,很难再去寻觅它的踪迹,但是它并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它已是一行不灭的印记!我想说:朋友,当你面对电脑、手机的印刷体,出现审美疲劳时,不妨拿起纸和笔,写一封信,给亲人。

谁解家书味

夜落月悬,独对孤灯,我静静撕开那信封,铺平。

我总爱望那绿绿的邮筒,总爱去收发室去找我的家书,在那重重叠叠的牵绊和祝福里去认领属于我的那一份。我珍祝那安静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书所承载的内涵。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他的母亲每周给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结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保重。”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动人的字眼,因为其中丰沛的爱,因为那剪不断的挂念,家书成了心的纽带,哪怕霜寒露重,我们亦可相互温暖。

翻开《傅雷家书》,我读出一颗深刻却细腻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虽常是教诲,但严厉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能听见远及天涯的那声嘘寒问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家书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金圣叹在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字付大儿春,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语一传,我无憾矣。”潇洒才子金圣叹在死前亦不忘开玩笑,给那些想看他泣诉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讽刺,此中的滋味谁解?谁从他踽踽独行的背影中读出那辛酸与寂寥?我想定是有的,定有人去认领那颗高贵的灵魂。

黄永玉收到叔父的来信,虽在咸宁改造,他却说:“这儿的荷花真美。”他的叔父不是别人,正是在文革间写下的《中国服装史》的沈从文,这家书,是高洁情怀的吟哦,在其中我们读出了大师的从容。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他告诉妻子他有多爱她,告诉她他必须离开,为了千千万万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相爱、那样幸福,这是情丝包裹的家书,这是一战士明志的家书,这更是用生命传递爱的家书,他那不识字的妻子在用颤抖的手抚摸那信的时候,定是会哭成了泪人又擦干泪光下去的.

而现在呢?在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当电子邮件穿越地球村的时候,当电话安到家家户户的时候,谁又能静下心来读一封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的信呢?乔治·默里迪斯在《森林的挽歌》中写道:“我们奔走,像相互追逐的行云,我行走了,像松果一样坠落。”我们不仅失掉家信,更失掉一种情怀。

可我愿接你回来,为你掸落沾染的尘埃,与你独对孤灯,我的家信。

【满分理由】此文写得很动人,由命题材料中的?书信形式?的讨论引发,展开记叙、议论、抒情、结合题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意蕴丰厚,内容一等上25,结构完整情感脉络清晰,富有文采,表达一等上25,深刻丰富,亮点突出,发展10。

下页

篇二:2012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2012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2012-06-1811:40来源:冠华作文网作者:佚名点击:

571

2012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范文: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反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

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

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当镜头给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而如今,这种文明已经渐行渐远,很难再去寻觅它的踪迹,但是它并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它已是一行不灭的印记!我想说:朋友,当你面对电脑、手机的印刷体,出现审美疲劳时,不妨拿起纸和笔,写一封信,给亲人,给朋友……

2012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科技的利与弊

http://gaokao.eol.cn/来源:

作者:

2012-06-20

字体:大中

????

??全面解读高考平行志愿

2012年高考分数线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历年分数线大学数据库特色专业高考导航2012新增专业高考试题答案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

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

篇三:201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201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一把旧锄头

那天,几个调皮的小男孩闯进我家屋后的老屋——原来是我家的卧室,现在成了堆放稻草的柴房——去捉蜜蜂,我进去时,他们已在屋里疯玩了大半天,只见屋内一片狼藉,各种各样的旧货物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整间屋子。阳光斜斜地从洞开的窗中射进来,照在那些破烂货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把生锈的镰刀,一条烂尼龙绳,父亲年轻时做木匠用的刨子、凿子等——使人顿觉时光仿佛停止流动,宁静和安详,让孩子们的热闹也一下子沉下来,犹如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中,再也浮不上水面来。我一眼就瞥见了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夹在一大堆旧货之中。这把锄头,就像一位已逝的先人一样,早已在我的眼前消失,要不是这些孩子们的捣乱,我想这辈子也许再不会去找它出来,不会再见到它。我们人类,总是习惯于忘记对自己已无用的事物(也包括人),我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价,总是站在我的角度,对自己有用则趋之若骛,对自己无用则弃之如弊履。说忘恩负义也罢,说喜新厌旧也罢,大多数人呀就是这样,谁也没比谁更高尚更忠诚更专一。这把锄头,从深渊中浮出水面,能再次呈现在我面前,仿似在告诉我:它从我眼前消隐了,但并不表示它的永远消亡,不再存在。它一直都存在着,只是我没有感觉到而已。我的感觉,充当了一个骗局的制造者。

这是一把我小时候用过的锄头。就是这把锄头,父亲用过它,太公也用过它。太公用它时,它还是一把崭新的锄头,刚从铁匠铺中买回,锋刃闪闪发亮,有棱有角,足足有一乍半宽。

父亲用它时,它已经旧了,经常与地皮的磨擦已使它只剩下一乍宽,比原来小了许多。我用它时,它只有半乍多一点,显得娇小玲珑、圆润光滑。虽已旧得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可仍精神矍铄,锋刃仍能看见闪闪的寒光。如今,躺在旧物中的它,终于老得迈不动脚步了,锋刃也被褐色的锈锈满,而且小得只有十几厘米宽。它成了名副其实的废物。

然而,在此刻,夕阳余辉照耀下的这把锄头,在我这个角度望去,它却是如此的美——这是一种如老牛眺望着昔日工作过出过力的田野时呈现出的安详的美,这是一种古时的隐者忘我的美。锄头,虽然已被锈迹尘封,但这只是它的一种外在,其内质仍是铁,仍有铁一样的记忆。它一定还记得曾在哪一棵桑树下锄去过一片野荠菜;它一定还记得在墙角的一块石头旁锄去过几棵观世音草;它一定还记得在小河边的柳树下挖起了一把野韭菜;它一定还记得太公苍老的手拿它去锄过种着百合的地;它一定还记得父亲用长满老茧的手拿它去锄过种西瓜、冬瓜、香瓜的瓜地;它呀一定还记得我稚嫩的双手拿它去锄过渠道边,那是为种黄豆而作的准备。

锄头,锄了一世的草,与草作一世的冤家。不知道,锄头它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与草结死怨,为什么要与草作对。锄头,辛苦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是否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地上的青草,锄去了一茬,又不失时机地长出了一茬,年年岁岁更迭不断。而锄头,终于累倒了,躺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或者埋进泥土中,或者埋进陈年的稻草中。此刻,锄头的心里在想些什么?锄头的心事,它自己不说又有谁能明了?锄头,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锄去草的生命,它不会明白自己是充当刽子手的角色。我们人类中许许多多的人,也像这把锄头一样,自己奔波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却不知道自己为啥奔波为啥劳累,并不知道自己在奔波劳累的过程中,充当了伤害别人迫害别人的残忍的屠夫。我们人类,有时候并不会比一把锄头聪明,更多的时候,是像锄头一样只是在听别人的使唤,在听任别人摆布。

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把锄头,放在手中仔细地端详着。我看到了太公皱纹沟壑纵横的老脸,微笑着,似乎有一种永恒的安详和安宁在隐隐地涌动着。太公五年前就已逝世,他短暂(九十六岁高龄)而又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一生,早已随风而逝。我一直不明白,他虽然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一步步地走到公元1995年,可是他丁字不识一个,一点也不明白身边发生的究竟是些什么事——他曾替日本鬼子挑过大洋,曾见过日本鬼子用枪打人像打枝头的鸟一样玩耍,可他向我叙述这一切时,并不显得悲愤,好象他说的,是一件极普通极平常的家事一样,没有亡国的痛也没有复仇的恨——如此懵懂地活着,又有何价值意义呢?望着手中的这把锄头,我忽然顿悟:生命的存在,其价值和意义并不是全凭我们人类自己说了算,一如这把锄头,对我们人类来说,它已是废物,毫无价值,但对大地来说,它却是一段往事的记忆,是一段历史的浓缩;生命的存在,其价值和意义并不是体现在对我们人类有贡献有益处有帮助,那只是我们人类一相情愿的自高自大,一相情愿地以世界之主宰自居,其实,生命存在这本身,就是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也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生命展开的过程之中。如此才能正确理解蚊子、苍蝇、老鼠等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会一味诅咒它们不会咬牙切齿地欲彻底消灭之而后快。生命的存在,并不仅限于看上去有生命的动植物,这把锄头也有生命,它也有生、老、病、死,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对往事的记忆和沉思。世间的一切皆有生命,一块裸露风化的岩石,一个风中摇曳不定的气球,一把随风飞逝的尘土……我们人类居住的整个地球,也有生命,河流是她的血液循环,风是她的呼吸,地震是她的怒吼……

我把老屋重又整理了一遍,让被放得七零八落的旧物各归原处,又恢复不久前的井然有序。那把锄头,我把它仍挂在土墙上。就让它静静地呆着吧,它已属于昨日,属于历史。而属于昨日属于历史的一切,只宜在深夜静静地想想——欣赏或厌恶都可以——而不宜让它再在今日还魂,左右今日的步伐!

文章来自文学百科网

篇四:201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201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交流的无奈

鼠标轻击,按键轻点,电波激发一个个信息点,代码串联起一个个字符。此时此刻,你的话语就传达到我的身边。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瞬息之间可以交流。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彼此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书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纸张。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极为低廉,但是转瞬即来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

手写书信所附带的传统的元素文化价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网络所湮灭的危机。是的,科技解决了符号传递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真正交流沟通的问题。因为“如果意义不在词语里,而是在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参照里,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假如我们缺少了等待与珍视,我们注定是不能“心连心”的人,我们发出的电子信号最终消散在茫茫太空,我们从未知之中来,又往未知之中去。

2012海南高考满分作文:做事与做人(选段)

一般说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当然,做坏事的人也常常自认为是好人,可做好事的人却很少标榜自己是好人。好人和坏人,脑门上没贴标签,辨别他们的标准,只是看他们做事。

船主让漆工做事,漆工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顺便补漏,也做好了不属于自己份内的事。在漆工眼里,这就是举手之劳,可就是这举手之劳,救了一船人的性命。于是,船主酬谢漆工,漆工好人有好报,船主也是好人好报应。

前不久,浙江出了一位平民英雄,司机吴斌,在驾车途中,突遭铁块撞击,在生命的最后一分多钟,他凭着平日里养成的职业习惯,也凭着一个好人的基本素质,让一车人脱离了危险。吴斌感动了杭州,也感动了中国。

还在前不久,海南省博物馆举办雷锋原创图片展,展出了一个活生生的雷锋。雷锋一辈子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一辈子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每一件事,铸就了平凡中的伟大,雷锋精神感动了中国几代人,雷锋也成为好人的代名词。

可惜,就是做好自己份内的这点应该做的事,在一些人眼里却成了难事。菜农种菜分两块地,一块自己吃,一块往外卖;厨师不吃自己炒的菜,奶农不喝自己卖的奶,药商不吃自己产的药,屠夫不吃自己杀的猪,医生想的不是看病而是挣钱,教授算的不是育人而是收入。我们常常对社会上的见利忘义义愤填膺,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受害者与害人者,很多时候还不能截然分开。

漆工补漏,就在一念之间,可漆工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补漏之举,又是他平日里敬业所致;他如果连漆工都不想做,又怎能去补漏?漆工或许没想到自己补漏就是救人,正如吴斌没想到自己的减速刹车是在救命,可漆工救人了,吴斌也成了英雄。人是要做事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每一件事,也就是认认真真做一个好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份内的事都不认真做,也很难说自己是一个好人。做事与做人,其实一回事。2012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大隐隐于“乐”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乐”。

2012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理想不死(选段)

8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年老的诗人陆游咳嗽着从床上坐起来,点燃灯火,他的目光投射到很久以前:想当年金戈铁马,诗人也曾吞吐日月,但最终壮志难

酬。此时此刻,失地未曾收复,而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800年后,我端坐在电脑桌前,仍能够听得到诗人苍老的咳嗽声与怦怦的心跳。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理想不死”。

陆游写作此诗后的

与黑暗;友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箱子,收获快乐,也分享快乐;友情是雨季里的小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天;友情是寒夜里的一把火,为我们送去片片温暖;友情是一阵温馨的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友情是一块洁白的手帕,拭干你腮边的泪痕。华盛顿曾说过:“友谊是真正的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是啊,如果你不用真心的水去浇灌它,不用诚意的阳光去照耀它,最终有一天,它会调零、死亡,你便会失去友谊,失去更多,更多。对待友谊,我们要用真心去感受,要用真情去感谢。当朋友高兴时,我们和他一起分享快乐的喜悦;当朋友伤心难过时,我们帮他分担忧愁痛苦;当朋友茫然失措时,我们鼓励他迷途知返。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故事想必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伯牙每次弹琴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之意境,这样的默契真是百世难求啊!是的,友情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必须对我们好,我们要学会感恩友情。

不仅是亲情,友情值得我们去感受,去感恩,这是一个平民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奉献爱的时代。社会上大大小小的爱心人士层出不穷,他们的义举、壮举同样能让我们为之动容。“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他们关键时刻的抉择,他们在危难时刻迸发出的美丽举动,不仅是人性的真实体现,更是爱的完美诠释。对待这样的爱,我们要敬仰,要感恩,没有谁必须为谁交出生命,这样壮大的爱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感受,感受那生命垂危时想的不是自己的伟大心理,感恩那危险来临是想的都是别人的伟大行为。

我们需要爱去灌溉我们那干涸的心灵,我们需要爱来抚慰我们那布满创伤的心灵,所以我们要学会感受身边的爱,哪怕是一句小小的问候,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那都是满满的爱。我们要学会感恩爱,不要把人间最美的爱忽略掉,否则你会后悔没有抓住最简单的幸福。

201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灵光一现(选段)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灵上闪过的微光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伸出

手抓住它了。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的丰功伟绩,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的机翼。“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意中丢弃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2012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

被人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一百年前生活的社会我们也许已经无法感知,但我们都知道这位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是在怎样清贫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的故事,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当我们探寻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的动力时,居里夫人的那句话仿佛又响起在我的耳旁,她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是的,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活在哪个时期或什么样的环境中,要想过的“有趣而且有用”在于我们个人的内心世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不知道屈原是否抱怨过他生活的时代,当楚怀王不再相信他的时候,当他的祖国抛弃他的时候,走到汨罗江边的诗人的心中已经对未来没有了期许,但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今天还回荡在时代的天空,屈原让未来记住了他。比屈原稍早一些时期,在泗水的岸边埋葬着一个中国乃至于世界伟大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个曾经是管理仓廪和放牛羊的小官,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十五即“志于学”,周游列国,推行“仁爱”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当今在全世界有一百多所以他名字名命的学院,他就是孔子,“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沟通着世界与中国的桥梁。这个早年丧父,家境衰落的没落贵族子弟孔子不知是否也曾抱怨过生活和时代对他的不公!,但孔子让未来记住了他,这位对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吧!——但丁

余秋雨先生曾所说他最想生活在魏晋时代,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个人物,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陶渊明。发现一片“世外桃源”,那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座寺院敲响的晚钟,在山中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一汩汩清澈的流水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暮霭中天边的飞鸟依恋着旧林,回归的浣女在竹喧中隐约可见,相信你你一定能体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需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伦一世

我们不能挽留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也不能确定未来,但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今天。

每个时代里,都有那么一些守候自己信仰的人,从而留下了他们坚韧的足迹。这些被称为“孤独的舞者”的舞姿也成了无数后人所敬仰的姿态。史铁生不能走路了。于是他与北京地坛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读书,看日出日落,他说:“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地坛公园弥漫着沉静的光芒,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准备了这样一处安静的地方,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的身影,对这位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的青年,时代没有特别眷顾这位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的伟大作家,读罢他的作品你会从他睿智的言辞中感到为人的价值和光辉。史铁生走了,然而他的足迹是那样的鲜明,史铁生也让未来记住了他。

正如一位哲思的人物说过“时代不是从青天上叮当一响掉下来的,是无数的我的

下页余下全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