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无私的包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2:50:21
铁面无私的包拯
x}XirHg>ċ 0l̀lAbKT0_V =wGD;TU~e֓aA4G<tnշ?8o,}M|YܯEBӍ|oFղA&9E>q&wџ2S%#|wA2MZ'en"/b3JSn/Nb ;I9MQ$BLea8]J"߉j1̕0zw!N g6mPCXYqJ+⢯gn>T$h>aKɎh]|y^'@/7M)c`-UjAcþ1 u兲=ѴKSw-_&|g }A~|*!ơt]2oqzkڲR74Dy"9a" |[ zeIeU%I]>q;l>Qv|LMJ߻w/ylguТ5p[Bft6Q*{xHߣdUJ99DѲFWX^]G.$4oE,Js}^$wbb+%Ewo񉊷!*m9華Vɠ}yjXe ˦ r ֡0>G1Ny֢Q1BJ(ϡ}F䩟s.f0.tEN\J ĎEzą0Y[nxa0\mqD_2W~HШhE4jG0M2@B7F 5YPw E\&& 1!{l]mD0$Yм=^"#РR+iWm *Rj_&6@ʕMS|`EvZY 09~KQŹDc1Q󊖀u @Uaq70퓨)8&ifQf3/2^R>z+ Ѵ{d*Gnn4;d̙G`:g 69`r:F N]UXcpE!~ y$A9^#~̡~v?v04́ڣc`E-(Z&.O:OȬBK"ЯpPU#̍ 1pM;^L4mfl'lnf6D4xnb@+^T%,|^IFHU0sϋ16峋.q4܃ӃE~Gf

铁面无私的包拯
铁面无私的包拯

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
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
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任开封府知府.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榨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手脚也不敢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皇宫规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
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是传说里管地狱的神.)
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得过天章阁待制、尤图阁学士的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