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曾母投杼”的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4:37:39
古文“曾母投杼”的译文
x[n#Iz~f\\w/Ń˜(ɥDqHI\TI*qI.@GUFdI?LT`dĿE-OF]rdl,? zFy|W߽ZKPHVdUVԯݻ\'aba2Z"glr`ً!mZ,xy|R{qFO*ӎB [_^8ވANG̴U}؎b>; NJX_L'oa&Ѽ؁8ۧlSN'f3rƗ>-*_n,0/^g\l*Rfi:pq hLg#|lf UF:v#FsRkVFtj3{sAw;)N'`G"w+c2a v`[K&pMTm*L㎢.`u"\9,][C0EbW Ud%"ٯaqdkzN]K8hA@(hU5DJka󀾌ՆLUK ^XD(6SɓQl"-+#gw?{/|PeZƋꙥQA-1 Dvef{h bFRː3(8uz]o/ҟg(hqoOK7;1'߬ƴe Y8zÔ0Kr VRL&NA+D Jd@~ShOM *_́ xȭe ֗pa7PPD-Y3W6,oZ2|F (ꨇ=Ov{l`s2ഗj){6/j]rWiOR^x (b((")կL \"pS`/ ׍\,͔L5ĩ*9 l{5Ţ6M}CT>V T[tR"rŴkAS(Ͱda7$eNI^9HI9}P U[m2¨04ZAQ,X2q*̈KCߢM*ú[-jMö: C&aw9n&]@xZxzחgQЯfN G{=yY'Iښ<-};e[t#H&39b)dF y]zZOSTԅIz lkl[% .Ud ^L6o7Q(l jex]/{V+kZ-q _:NBjeA6OG]KS'96|'ȁ@d,2љfq2k}>f?Km~.:sן5l^0sRQ4pJbzV)K='t rj -0. dhiX@T٫'nMs"bF^XIHRs,$r(TbR2 # C\J5$n-kT 3#e@G3oR@,QjQ0@Dx˵鳬Yhx!Y58r2cB튻A^6Esv+v7u˷[F|;$ w`1IrpI**y(Gt0'z/`G[G)?iaX|frϸPSu4-%78 _ܨZOYtY\ 0]׷f1yOdH^PkR>*Ϣ^iD":ۋ%zԆ\jcyE&ɽkO{BeGW#6:9qIwrO߱=Pcv##P ȅm*Fqtupb i$k 4ׯ`&j)S䀉Oe)τۍɁ0:7^+i6.U12|O kpuяQڦz ςLw)IDuv8ً.bZ= CU$W_Fۨ*T>6޿KT#s1.z^3# _ϝN{,?WfdXҔ9_?)rVigM^Ŀ7/W'fdgf ;7z?aU?/D5 Ah6E6xR=pP?*xSq7wana&#!ݡ@܂ |373 OZ-Duޔ|A2Ѧ{I$vjtMZܨm3AYGiq.;UجDFW-!hh=o1e>IhV!j}yܩyg"8\^ 8+V_,R;LubˏӨ{Z=k+t>+|'f 6YpzWi%/_qR'ɗW~]DJz@ VL \{@ zsspK1vA,ΰKHHliO!V {9KDYhrZVu MXD2x$H`N;y⾦s=o:cd60o'<(Z'D(^ĭ7h%6Ac.UDxod% J|4 mP_*uo=5xV ̑=[CtqeBhN'i$<'m,ye96S<\q^V$U=9C-Ra74meҁBYu&RYd:Tzj:@ 9H{\ae0:s d$]뒃t2)Vl of¥{d]N 3wbbXTRACq6ӬU'[@jΜ'{7 ݕ@ߒ;Xe븼KEҤҴ웲=IS~M#-lgӯ'RۑN["t&,ytY|CQ(A߲k󐚎2_ 0 l >ZөC},jtV~H^<C:xXM^8a%a9BjzJ;<'ht;K#@ t X=1 qtEep͇F@bz8*FWYqcgzWn,(ѼykӼwl%'W:(6'9'P *TBtƋ~nSq*rو[W [";"շ"o7D~7D<+}v?~!(LGҷ!oCv-/|;DLgM))ÿq]69d_QEr/M%&ahM7 o<-?=AyZ&IkC#tS^S=!?jO*Q/r^rr:&%Lp7_ja(bx뼬?%+~Bzt~-Rwx{T<8ݻ޹& 7J;|[׾WPLR&TKl SrS/I<+^~eh

古文“曾母投杼”的译文
古文“曾母投杼”的译文

古文“曾母投杼”的译文
曾母投杼
.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儿,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害怕起来,连忙丢掉织布的梭子,爬墙逃走了..
【说明】知子莫若母,曾母对曾参是完全了解、完全相信的.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别人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也信以为真了.这说明,曾母对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做到深信不疑.一个国君,对自己的贤明大臣,决不能像曾母对自己的儿子那样,听信谗言,加以怀疑.这也说明,谎话多说几遍,也能使人相信,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这是不能不警惕的

曾母投杼


曾母投杼,或作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语出《战国策·秦策二》。
曾参(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年),世称曾子。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大戴礼记》中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是他所著。孔子曾在《论语·先进》中说...

全部展开

曾母投杼


曾母投杼,或作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语出《战国策·秦策二》。
曾参(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年),世称曾子。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大戴礼记》中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是他所著。孔子曾在《论语·先进》中说:“参也鲁”,即反应迟钝,不聪明,但他勤奋向学,颇有成就。
相传曾参把孔子的学说传给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因此曾参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却说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游说魏国,缔结军事同盟联合伐韩。秦武王在息壤迎候甘茂。甘茂自请攻打千里之外的宜阳县城,出征前劝武王不要听信谗言,使他半途而废。他给武王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当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时,费时三年之久才攻下来。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可魏文侯却拿出一箱子毁谤他的信给他看,乐羊看了之后连忙跪在地上谢罪道:“这并非臣的战功,实乃君王的神力啊!”
甘茂接着说,他不过是一个客居秦国的人,而樗里疾和公孙衍两人,仰仗韩国的势力而提出条件,大王势必要接受,这就等于大王欺骗魏国,而使甘茂结怨于公仲侈。曾子年轻时在费县,同邑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同姓的人,犯了杀人罪。有人就跑去向曾子的母亲报信:“曾参杀人了!”曾母心平气和地反驳道:“我的儿子才不会杀人呢!”说完仍照常织她的布;不料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跑来报告:“曾参杀人了!”曾母听了不以为然,仍旧忙着织布;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有第三个人气急败坏地跑来告诉曾母:“你儿子曾参真的杀人了!”这下,曾母真的相信了,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墙逃跑了。“可见就像曾参那样的圣贤,以及曾母平时对事亲至孝的儿子那样的信任,在接连听到三次‘曾参杀人’之后,甚至连自己的慈母都不能不相信了。”甘茂说,“现在我的贤明远不如曾子,而大王信任我又远不如曾母信赖儿子。所以怀疑我的人可能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也要为我投杼而走啊!”秦武王说:“寡人信任你,绝对不听信任何流言蜚语,寡人愿意和贤卿设誓签约。”于是,秦武王就和甘茂在息壤发誓为盟。
后来甘茂挂帅攻打宜阳,苦战五个月还拿不下来。果然不出甘茂所料,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位佞臣就大造舆论,说甘茂有异心,在秦武王面前屡进谗言,武王几乎就要听信了,因而特意召回甘茂述职并予警告。甘茂指着门外说:“息壤就在那里,可别忘了信誓旦旦!”武王无言以对,一连声的“是呀”。这时秦武王才又坚定了信心,动用全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指挥作战,最后终于攻下了宜阳。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流言可畏,谗言误国,信然!□吴咏青

收起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儿,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害怕起来,连忙丢掉织布的梭子,爬墙逃走了。...

全部展开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儿,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害怕起来,连忙丢掉织布的梭子,爬墙逃走了。

收起

曾子,名参,字舆,春秋末战国的鲁国南武城人。他比孔子小46岁,他和他父亲都是孔子的学生。
曾子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孝行特别突出。他曾经说过:“父母双亲逝后就不可能再生还,他们的确年限到头后就不可能再追加。假如作为做儿子的不懂得孝顺父母,一觉醒来后恐怕父母已经离开人世,等待不到你的奉养了。所以,杀牛那样隆重祭祀父母,不如趁父母在世的时候用猪肉、鸡肉来奉养好。始初我当官的时候,俸禄粮装不...

全部展开

曾子,名参,字舆,春秋末战国的鲁国南武城人。他比孔子小46岁,他和他父亲都是孔子的学生。
曾子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孝行特别突出。他曾经说过:“父母双亲逝后就不可能再生还,他们的确年限到头后就不可能再追加。假如作为做儿子的不懂得孝顺父母,一觉醒来后恐怕父母已经离开人世,等待不到你的奉养了。所以,杀牛那样隆重祭祀父母,不如趁父母在世的时候用猪肉、鸡肉来奉养好。始初我当官的时候,俸禄粮装不满一锅,还是高高兴兴的去做。不是认为俸禄多了高兴,而是因为能够在父母身边奉养他们。后来父母去世了。我到南方楚国游历,做了高官,坐在台高九尺的堂上,随从的车辆有一百乘,但是,我还是面向北方哭泣,不是因为我做的官小,而是悲痛不能奉养父母在身边。所以,如果一个人家里穷,父母又年老,做什么官就不要挑挑拣拣了。”
曾参认为,孝顺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使父母不受到凌辱,最起码的是奉养父母。有个叫公明仪的人问曾参:“你可以算是孝子了吧?”曾参说:“ 我还不能算。孝子办事,是父母的意向还未表达的时候,就预先按父母的意图把事情办好了。我只不过是能奉养父母吧了,怎能算孝子呢?”他不仅口头上宣扬,而且也身体力行。对此孔子不仅给以称赞,而且还因之作《孝经》。
有一次,曾参耘瓜,误斩根,他父亲生气了,举起大棍就朝他背上打去,曾子被打得仆伏在地昏迷过去了,老大会儿才苏醒过来。醒来后还赶快去问候父亲,是否因打自己受劳累而使身体不好。进而操琴唱歌,以向父亲表明自己并没有因挨打而影响身体健康。曾子的孝行,真是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曾母投杼的故事是这样的:在曾子的家乡,当地有一人与曾参同名,这人不知因何原因杀了人。曾子的街坊听到曾参杀了人,也没辨明是哪个曾参杀的人,就急急忙忙跑到曾参家,去告诉他母亲。当时他母亲正在织布,听到第一个邻人说他儿子曾参杀了人,她镇定自若地织布,对报信的人不与理会,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过了一会又一个邻人来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仍很沉着地继续织她的布,还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接着又一个邻人慌慌张张地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一连听到三个邻人跑来说曾参杀人就沉不住气,把织布梭朝地上一扔,赶快跑了出去。后来探听明白是另一个曾参杀的才放心地回来,正好曾子回来向母亲请安,母子就交谈起来。
以曾参这样贤德之人,母亲又是这样相信自己的儿子,可是有三个人怀疑,就使得慈母也不敢相信了。这就是“谗言三至,慈母投杼”的故事。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示例〗联以不明,虽有~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曾母投杼
曾母投杼,或作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语出《战国策·秦策二》。
曾参(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年),世称曾子。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大戴礼记》中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是他所著。孔子曾在《论语·先进》中说:“参也鲁”,即反应迟钝,不聪明,但他勤奋向学,颇有成就。
相传曾参把孔子的学说传给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因此曾参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却说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游说魏国,缔结军事同盟联合伐韩。秦武王在息壤迎候甘茂。甘茂自请攻打千里之外的宜阳县城,出征前劝武王不要听信谗言,使他半途而废。他给武王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当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时,费时三年之久才攻下来。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可魏文侯却拿出一箱子毁谤他的信给他看,乐羊看了之后连忙跪在地上谢罪道:“这并非臣的战功,实乃君王的神力啊!”
甘茂接着说,他不过是一个客居秦国的人,而樗里疾和公孙衍两人,仰仗韩国的势力而提出条件,大王势必要接受,这就等于大王欺骗魏国,而使甘茂结怨于公仲侈。曾子年轻时在费县,同邑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同姓的人,犯了杀人罪。有人就跑去向曾子的母亲报信:“曾参杀人了!”曾母心平气和地反驳道:“我的儿子才不会杀人呢!”说完仍照常织她的布;不料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跑来报告:“曾参杀人了!”曾母听了不以为然,仍旧忙着织布;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有第三个人气急败坏地跑来告诉曾母:“你儿子曾参真的杀人了!”这下,曾母真的相信了,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墙逃跑了。“可见就像曾参那样的圣贤,以及曾母平时对事亲至孝的儿子那样的信任,在接连听到三次‘曾参杀人’之后,甚至连自己的慈母都不能不相信了。”甘茂说,“现在我的贤明远不如曾子,而大王信任我又远不如曾母信赖儿子。所以怀疑我的人可能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也要为我投杼而走啊!”秦武王说:“寡人信任你,绝对不听信任何流言蜚语,寡人愿意和贤卿设誓签约。” 于是,秦武王就和甘茂在息壤发誓为盟。
后来甘茂挂帅攻打宜阳,苦战五个月还拿不下来。果然不出甘茂所料,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位佞臣就大造舆论,说甘茂有异心,在秦武王面前屡进谗言,武王几乎就要听信了,因而特意召回甘茂述职并予警告。甘茂指着门外说:“息壤就在那里,可别忘了信誓旦旦!”武王无言以对,一连声的“是呀”。这时秦武王才又坚定了信心,动用全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指挥作战,最后终于攻下了宜阳。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流言可畏,谗言误国,信然!□吴咏青

收起

词 目 曾母投杼
发 音 zēng mǔ tóu zhù
释 义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 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示 例1. 联以不明,...

全部展开

词 目 曾母投杼
发 音 zēng mǔ tóu zhù
释 义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 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示 例1. 联以不明,虽有~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2.三人从市中来,皆言市中有虎;市非虎处,而人信以为有虎.(淮南子.说山训)
曾母投杼
.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儿,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害怕起来,连忙丢掉织布的梭子,爬墙逃走了。 。。。
【说明】知子莫若母,曾母对曾参是完全了解、完全相信的。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别人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也信以为真了。这说明,曾母对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做到深信不疑。一个国君,对自己的贤明大臣,决不能像曾母对自己的儿子那样,听信谗言,加以怀疑。这也说明,谎话多说几遍,也能使人相信,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这是不能不警惕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