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具体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10:33:36
写出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具体些.
写出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具体些.
写出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具体些.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斯(Griffith) 1928年发现的.
•\x09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Smooth简称S 型)和粗糙型(Rough简称R型) 两种不同类型.
•\x09其中光滑型的菌株产生荚膜,有毒,在人体内它导致肺炎,在小鼠体中它导致败血症,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过程
一、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二、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三、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四、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x09这表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x09这些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可见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实验表明,S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R型活菌转化产生S型菌,这种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什么?
1944年美国的埃弗雷(O.Avery)、麦克利奥特(C. Macleod)及麦克卡蒂(M.Mccarty)等人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础上,对转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实验的方法:
•\x09从SⅢ型活菌体内提取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将它们以及“用DNA酶处理的DNA”分别和 RⅡ型活菌在体外混合,然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实验结果:
•\x09只有注射SⅢ型菌DNA和RⅡ型活菌的混合液的小鼠才死亡,这是一部分 RⅡ型菌转化产生有毒的、有荚膜的SⅢ型菌所致,并且它们的后代都是有毒、有荚膜的.
实验表明:
•\x09由此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和用DNA酶处理的DNA均不引起转化,而DNA却能引起转化.如果用DNA酶处理DNA后,则转化作用丧失.
实质是S型的DNA或基因与R型活细菌DNA之间重组,使后者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同位素示踪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直接证据之二)
实验思路:只有设法把蛋白质与D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用35S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
用32P标记另一部分T2噬菌体的DNA;
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作任何标记的细菌,在细菌中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
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
T2噬菌体:病毒;成分:DNA和蛋白质;习性:寄生细菌体内,并能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
实验现象及分析:只有DNA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细菌体内才有放射性.
说明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部,蛋白质留在细菌外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⑸、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特点?DNA分子具有哪些特点?
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精确复制自己;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结构相对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发生突变,突变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DNA分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