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历史足迹征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27:31 体裁作文
篇一: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游灵山战斗旧址有感
招远西苑学校 五年级三班:孙凡超 指导教师:李伟红 早就听说上世纪,在我的家乡招远市蚕庄镇的灵山上,发生过一场八路军与日伪军的生死决战。趁着周末,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灵山,来寻访老一代革命军人浴血奋战过的战场。
昔日的战场已经遥不可寻,只有半边矮墙在昭示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腥风血雨。习习秋风中,我坐在山顶,俯视着周边安详宁静的村庄、梯田,听着爸爸妈妈给我讲述灵山战役,思绪飘到了75年前。
1940年6月1日开始,胶东日军对招、莱、掖等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6月5日,扫荡之敌800余人包围了驻防在招远蚕庄灵山冯家的八路军五支队十四团。为了掩护胶东区党政机关和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胶东支校安全转移,十四团两个连在团政委张咨明、副团长宋子良的带领下,占领灵山高地阻击敌人。面对数倍于己之敌,战士们毫不畏惧,浴血奋战,但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战斗异常惨烈,副团长宋子良、军需处处长王吉山相继牺牲。张咨明政委率剩下的12名战士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战士们相继牺牲,张咨明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手握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200余名将士以血染青山的代价,
保护了灵山一带抗日民众的生命财产,掩护了抗日军政大学安全转移,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精心策划的“扫荡”势头。
望着这绵绵青山,我仿佛听到了战场上传来的隆隆枪炮声和先烈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因为有了他们舍生忘死的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下定决心: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篇二: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寻访红色足迹
安东卫街道中心小学
五年级五班—王淳
今年恰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今天我满怀自豪、崇敬之情来到了安东卫保卫战遗址公园,重温先烈们的光辉事迹。
安东卫保卫战遗址公园位于岚山中路以南、玉泉二路以西,占地面积1.5万平米。来到门口,清晰地看到两块巨大的石头,底下的石头是个六边形,上面的石头突兀不平,很威风,上面刻着十个鲜红的大字:“安东卫保卫战遗迹公园。”沿着大理石铺成的路,来到公园中间,那里有一座铸铜雕像——浴血奋战的安东卫连的战士,击退日寇之后高兴地挥舞着长枪,脸上、身上虽然沾满鲜血,却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塑像两侧有花草,花草前方有浮雕景墙。一共六副图,前三幅图展现是八路军英勇杀敌。剩下的三幅图描绘的是老百姓帮助革命同志运粮食和运弹药。
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我们老师给我们讲过的英勇的安东卫连的事迹: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为坚决粉碎日寇扫荡,我八路军滨海区二十三团一营二连奉命于安东卫西(原安东卫小李庄)阻歼敌人。从七时至晚九时,七百余日伪军使用山炮、迫击炮对二连阵地猛轰,发起十几轮攻击。二连指战员英勇顽强,不畏牺牲,迫近齐射,隐蔽投弹,白刃格斗,共击毙日伪军二百余人,击伤七十余人,夺回安东卫。指导员钟家全四次负伤,壮烈殉国。滨海军区司令员特令嘉奖,
命名二连为“安东卫连”,追认钟家全为战斗英雄。安东连不畏困难,近年来,这支英雄连队的传人正擎着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连旗,谱写着一个个壮丽的诗篇,现北京区第38集团军338团“安东卫连”为机械化步兵部队,先后出色的完成了‘探索——2004’信息化演示等一些项目。
我漫步公园,浮想联翩:正是这些革命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这些儿童现在才能在宽敞的校园里学习、玩耍,才能丰衣足食??想到这里我不禁眼眶湿润了,我冲着铜铸塑像敬了一个队礼,表达我的敬意!
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三:心得体会----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
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为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我校启动了“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60余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分五组寻访省内外著名红色圣地。而我则到了台山、恩平等侨乡本土的红色圣地进行寻访,活动前我已认真了解了寻访地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信息,并在寻访过程中写下心得体会,阐明一个预备党员对党的认识和体会。
我们的活动分两站,第一站是台山滨海纪念馆。滨海纪念馆(滨海松苑)记载了台山人民革命武装自1944年成立后,以大隆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人民武装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的历史,台山人民为了解放,不惜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大海有情,青山作证,记录着滨海英雄业绩。这些都体现了端芬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侨乡重镇。滨海纪念馆位于台山市端芬镇隆文管区(原大隆洞公社),1997年8月落成,分为两层,首层是滨海总队武装斗争史展览室,二层是图书室、阅览室。纪念馆的左边是纪念碑,呈三角棱形状,正面刻着“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旁边是纪念亭,呈六角形,亭上刻着“滨海亭”,亭内刻着“滨海松苑志”。滨海松苑东边是镇徽塔,呈三角形,塔的东边写着“欢
迎你到隆文革命老区来”11个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1927年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寄托了革命老一辈和全台山人民对烈士的无限怀念和崇高敬意,是全市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向烈士学习,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舍身忘我、
勇于献身的崇高品格和英雄气概。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江山,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面建设好小康社会、实现越跨式发展的成果,告慰我们先烈的在天之灵。
我们的第二站是恩平三老纪念亭。恩平三老纪念亭被命名为江门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恩平籍的冯桑、揭荣、吴有恒三位老共产党员、老红军,是恩平先进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总代表,他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在他们的革命历程中留下了高贵的美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建立“ 三老” 纪念亭, 把冯棠、榭荣、吴有恒三位老革命的事迹刻在亭中,是为了教育和激励后人。
如今,为了进一步发挥“三老亭”应有的作用,恩平市切实加强了对“三老亭”的管理,使之成为创建文化名市的载体和青少年德育教育阵地。文化部门正在组织文化工作者创作一批歌颂三位革命前辈事迹的书籍,把“三老亭”作为建设文化名市的载体;教育部门把“三老亭”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高尚的情操。
希望各有关部门要研究有效的措施,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基地的作用,要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在校师生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开展各种爱国爱乡的教育活动,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做好表率;教育和激励广大青年团员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努力拼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好先锋;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学生刻苦学习,学好本领,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当代青年在享受着幸福新生活的时候,应该不忘党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相信带着对革命英魂的崇敬,亲临革命历史圣地,寻访党的足迹,将促使新一代青年人传承前辈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融合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更好地发挥新时代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篇四:”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吗?这就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
在这次假期中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这部影片。电影讲述了一位年仅十多岁的少年儿童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父亲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母亲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时,冬子的父亲给了他一枚意义非凡的红星,那是一颗闪着光芒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最宝贵的物品珍藏着,而这颗红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灯,一直为勇敢的潘冬子指引着道路。终于,冬子带着那颗红星参加了红军。
当我含泪看到这样一个片段时,我真的觉得潘冬子很机智勇敢而且坚强。胡汉三封山的时候,怕山下的村民给山上的红军供粮食,所以,要上山的必须经严格的搜身。冬子山下要盐,当他来到最后一户人家的时候,他不仅要了盐,还要了一瓢水。寒风凛冽,他把盐水倒在自己的棉袄上, 再把一勺清水倒在了竹筒里,躲过了国民党的搜身。
当影片中出现一团团熊熊的火焰,一片片满山的映山红时,我内心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与爱国激情不禁油然升起。在现代化发展飞速的当代社会,这种精神更值得国人牢记在心。毕竟,没有伟大、勇敢、
冲锋献阵的战士,这一切,所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同学们,潘冬子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想想过去,比比现在,我们应该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珍惜少年好时光。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国家,爱人民,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建设由革命先辈们打下的江山;用科学文化知识来编织我们美好的家园;用科学文化知识让党的光辉传万代。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前进!前进!再前进!!
篇五:寻访红色足迹学生征文
寻访红色足迹,励志报效祖国
水落坡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 赵燕飞 转眼间,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抗战胜利70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身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尽管抗战已经过去多年,可还是有许多老党员与老红军。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党员,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双脚已经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之后的日子。他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最近的事情都已经记不清,甚至能把曾孙当成别人的小孩,把孙子当成小偷,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战的时候。当我去寻访这位老党员的时候,他黯淡的眼睛似乎又亮了起来,龙飞凤舞的讲了起来:“我出生的时候,外国已经在如猛虎般的侵占我们的祖国,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们那些孩子,每天都盼望着当军打鬼子。刚好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虽然不是打鬼子,但大家都很高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武装队伍。21岁,我成了党员。当上党员没几个月,我就被蒋军(国民党)抓去了。我原来的老伴当时也是党员,她去救我,结果被枪毙了,留下了大毛(指老爷爷的儿子)。后来,中共共委派人把我救了出来,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老伴已经死了。我很生气,积极
参加党员活动,发誓要打死蒋军,有好几次到鬼门关前走了又回来了。我们主动出击,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后来,我的身子不争气,垮掉了,才停止参加党的活动。”
我想不到,原来,抗战有着这么多历史,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早已经深入千家,造福万家。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党员,继续党的红色足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