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山花子》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求意境重现和详细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5:45:46
纳兰性德《山花子》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求意境重现和详细赏析
纳兰性德《山花子》
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求意境重现和详细赏析
纳兰性德《山花子》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求意境重现和详细赏析
想要说说自己的心情,可是梦已经做完了.铜镜中依稀还可以看见你在画眉.真是后悔从前的大意,没把你放在心上,以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包括你对我的爱. 现在的你就像是月中的人了,环佩钿钗不是人间物,想也想不得,见也见不得……这点亮暗夜的红烛,一点点燃尽,就像是留了红泪,就像是留了红泪……什么时候流尽呢?
对这首词意的理解,一般认为不是写给纳兰的妻子卢氏,而是写给与他青梅竹马、后来被送入宫去的恋人的.理由是:“环佩”和“钿钗”用了王昭君和杨贵妃的典故,而王昭君和杨贵妃都是宫门中人.对此,我不敢苟同.虽然纳兰词在表达情感、艺术手法上,多有玉溪痕迹,也喜欢用比较隐晦的语言暗示内心复杂的感受,但如果在寻常语言下能够理解的话,就没必要硬拉上古人来说事儿.所以,我更愿意把这首词看作是“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续篇来读.
如果说,《浣溪沙》词的重心在结尾的话,那么,这首词的题旨在词首就已揭明了.“欲语心情梦已阑”,带出了全词欲说还休的主基调.人生有很多事、很多情绪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正因其说不清、道不明,所以词人才转以“入梦”,试图借助虚幻的梦境得到答案,或者说,借助梦境与日夜思念的人相会.这也是古人表达对已逝之人或杳不可及之人的追念经常使用的方法.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正是以“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来寄托自己“不思量、自难忘”的悲苦心情么?晏小山《临江仙》也是在“楼台高锁”的“梦后”,才能见到“两重心字罗衣”的“小苹”.“梦”与“酒”一样,都可以成为诗人摆脱现实痛苦的手段,也都能暂时满足诗人现实当中无法满足的愿望.所以,容若“欲语心情”时感觉无法言说,只得入梦去寻求.
梦中见到恋人对镜描眉,惟其是“梦”,所以“依稀”,恍恍惚惚,辨不清楚.“春山”是指美人的眉毛.《西京杂记》里谈到卓文君的美貌时说:“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后世文人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状之曰“眉若远山” 、“眉若春山”“、春山翠”、“春山远”等等.从此,“春山”便成为美女的象征.
“方悔”以下,是梦醒之后、忧从中来,无可断绝的痛苦.由于时空隔绝,爱人的形貌在若隐若现间;或以梦醒太早,词人还无从与爱人细述别后相思,所以把原因归之为“从前真草草”、“等闲看”,则其中所蕴涵的深意,淡而出之.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尚有红烛相伴,似乎台前红烛,滴残红泪,能解我意.
纳兰为词,向以情动人.其所以动人处,又在于自己深醉其中,不能脱身.读其词,想见其为人,欲与其神交,这恐怕是纳兰在今日仍能感动人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