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的原文及赏析谁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4:46:07
《陋室铭》的原文及赏析谁有?
x[n#YrA=@o/ ۯ\Dq)")JU$)yof>/dR؞nH7ˉW??E2~=k]xS$|۞$M!=YGm3_w~o57_?~ͷ?|w~,b|6{5?̠j;WfS墳䢃+3|os ` 2o[jl̰%FɌfsa }rf =5Z+6'[}ʏYοB#). & sSL,O0mJʝ3:C3ߚ)^at͇#UoU:-ƙkɮu֔2fݣ<%ը κ1˞7mFR믿m%nxIŬ"o{o{'G5A{#SO wfTq$R>iA,z^~X@8w}#CP\yc ]Lm&sɝCV~2]EMssa[yw;Y=H9n58fU~sۤJ Sٯl7\,bۺZ!`.QԔn̈H}%s6+5瑝%l}L) #vc0Ơeb5コ:WQ;|N'$Co9yIi;fˬ;6UG m+Yy[4{W̚)]kݍ:5`'hN%%ϟn~lg~'Irvy@!XgM즞ΡߺURC?:Iӝx^`cIR~ʛ3=}IHmm0 3I&0 Tc0X˛-ջ1(u6ږ@q+"hmeTrɻ>pl_HaUM/jĿM\ڽ7\C f$|-*)R4 3)JL1ڿQʹîLf߰㩾}o֍>r{'#lI ̧9ۦ1gScl٭VYƯ=KK{{Yo}q8lk>|* m"\[=:%IE1s8Tb_KpS]UϝY˽}zO%깽Hܧ +圹*SͼR,z[:O?E*bჲ>yu va?pkCۇ? %| 4SӢ]ۣED ۯXOŋA~= 7pp.L;Om$mN\f1w)xfaLngQF] %܁kMjms_wX[Ոq?yDǤS<yIgۯl[449Std`c9KYDژEYFy ա@ͫIIŀ0);s7*]&ޘS<e{ mO˂ēTKlOɛ㮫^R^-pfrV[\B{ZAEؓ;_A>j#+)Ev9B,]# ^:@Erk}i /=mK܈kfфtMfp&ES,G|_6ǂ00όیz5-jtCFH‚x(a"職{N`^7OpYT5 Al M&=I8.3QT^u#P$iI/T-ކ1 EwR똊,Vҩxec+1aF0Dnus𔴻hJ04Ln_I5uz-!+!kM=  mq a.A]WTDJjP2?lc,ok]:? 0eϳbop _b഍?XXrjҀ`y%D*DdK32Vwe#yIouCݞ̃Vu^MDAY;}_?< {78\{~G҈4č dg =w4dXGz!pө}QI>~Y OA_xM 81:Z!*xK D¬b @ ib Bۀ@cF6URxnPX$mPr(o=GZwjl cPpXIW;WZB1؃JaQ'Jρ K+;I2qGDŽŬaۜ2fU2@g(l#m)UѦa8oWq:#(lń`4`\z쨬P"*Qb(4\g5 2jдa<P2#S M>q7U/?$v)Bј<" @Y&1 Yd@,}laG`v"ÔżQq פn)ɀBiAiؽQ=πZiяl<=]{nJ|QVd}t5~pӷMI5rX &a$UAэ'-aγӻa]S!9Θi{L/hc/)o|'a<'S`(Ӛ`3l$B6ht`Fc2tXXExS >'ras8DbqbQ ,_u6[o$L'Mj7^Qyڎ5WkPRNw*zLEv Σpr*h;=U$l:hgjAKf~c3wVʜY~i*o66jZg!m?3#c!:dAbW{[W̝u`.+:-c@̔ݾ=0?7X1/9V\e^%bQÑ7&l{=:ٻfu30kR w84 8)|̈́c ),yܻsݯT^qe`YmDzGw<Ʈi~p 9? s@օ4';2Sd}>.t8 'Cʾ֝v o:ro"FB1ݩYU?U5EL[` H,wq6?"M.]H}=YbaFq]; PZ6"mU9!x"!jE/#ƾa,!%,I]Gs[W[`S o|̰O@ pA1.L&<_0 uaelx3 ?(Fl6ߞx0D ALbvmD5Pzk4 -̳p $fU7R'д+2P!HS kl/lyNDx9Jd/$7o4bԔ/Tk*jucArCgv 5/Y]R\P݉$U$S-IA!i^l^V a' dX%ggA0d뎒~\mi,\X†t)um>_؇K"(aU 4+s/d.Ya@WK!֊䀊^HHx`K B#^e=ܰi "JF gt-m&ΑP>#qsSg׭jA$o9%1ZF/r[r=5e$[91Ih\y3Vb$ #~D;g)3e(YxPJOtlwï|\Njk|- 40,=Jg,#WĊ1V`'F#=BsIy m O8)ӕN^$uk "a@2%'c͈#fOO_0 ϻ @_l~w>b HJȕ%o@M`-*e&yQq>L)mQ$XB#c,yrσ.kǴB5m)r Gv1|cϸ ̦[D ӓև}h.Fc{糁I$"T\!+yB]94{"_q8@0Qhͫ#z#T v2g' C}.RC^<#eLNZmaJ+).Dq G`#Erg1NlE/xS`g1B^!%|A]8qڒ)^  7bTLonl>WAsGa/r+(WI_^ [~-E7`J9m 3l.9g/J۵HN6/T̐A^Z'1g3/_BNreb:J7S' yCUx7Ŷkxgɘr} 3| $%Gx>TاD,H&L4[yF%8520E rO&y6îFw] G #TFm'$}krBei6ڹڪ9BҾW6KeX^+w;g#e Xf)d$|G n+>D{4_4%obzТ 7WF$$4pnc n9L!%$sFrWp̓e27VCڅh@)`K`Jóv.%_Iq{>Hh4;J$78$?m25FoLE8im/اG)LY:ͪ8m/Ol:'<}u,Hmo47]t{CV"tx#F"\𸽓1Y X@ֽ⭎3a#uG 556Ò TO,R3^(1_53*X C5-mLJ@u]- LrQnos2,1iN%f ҭM7X1IY獀M4qǎ^ٟElц%Pk|&ǣ&G3CK-r&ͷqLH׈D8il9˓yqV_.Hf&+ޚ'M=達sO,4+^玾6.3qO.+8gC'sNWߺ'c gkΛywfGF!"Iu Gi , w hκluJwZ%vYb M#:MHG^KS$ȶwWD`läF.*lBi癢9'ma".[B :e+EtJh̯.x꒚EْSư-ou"\:Ƌ3)f `?r| Hh%}{E<@sS5*^<5̾^M)tGx(zO2SePtI2rl,vxś۰*K,fΦtOSJ{# /P

《陋室铭》的原文及赏析谁有?
《陋室铭》的原文及赏析谁有?

《陋室铭》的原文及赏析谁有?
http://baike.baidu.com/view/218529.htm

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

全部展开

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7)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12)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出处】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品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作品赏析】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二、(4—7句):
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旧居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思想内容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 “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不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写作背景】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刘禹锡的“陋室”】
《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如今,刘禹锡当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字状的房屋,斗拱飞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蕴秀,令人似乎嗅到浓郁的翰墨馨香。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上刻流传千年的《陋室铭》全文,字为书法家孟繁青所书,风骨端凝,清秀悦目。主室正中,有刘禹锡立像一尊,潇洒庄重,上悬“政擢贤良”匾额。陋室占地不广,踱步其间,似觉人与自然在此得到净化。

收起